1、原配夫妻與子女的三角關係中————良好的關係重要的是父親更多參與孩子陪伴與成長的關係。
如果長期是母親和孩子是同盟聯盟關係,母親緩解了丈夫對她的關注不夠而帶來的壓力。母親多會成為孩子教育的主要承擔者,而母親過度捲入孩子的生活,多包辦代替,孩子多容易依賴,而缺少獨立性。父親參與更少乃至最後沒有了發言權。孩子顯得更加需要母親。夫妻之間共處時間減少,沒有溝通交流、培養共同興趣愛好的機會,距離越遠。這樣,上面的情況會愈演愈烈,母親和孩子的聯結愈強,父親愈與家庭疏離。
2、祖輩跨代三角關係中————最重要的三角關係是父親母親與子女的陪伴與成長的關係。而不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與孫子輩的關係。更不是姑侄或者舅甥的三角關係
現在生活中,年輕人結婚生子後都比較慢,經常將孩子交給父母也就是孩子外公外婆帶養,常常會造成隔代親,以及孩子過早面臨分離,老人離世或者回老家,過早產生分離焦慮。
3、在再婚家庭三角關係中,繼子女與生活在一起的繼父母關係是最重要的主要關係,而不是沒有生活在一起的親生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
在現代寬容多元的社會裡,婚姻關係呈現出多樣性,在離婚再婚關係中,常常看到離異後原配夫妻,對於失去了丈夫或失去了妻子,會產生害怕再失去親生子女的恐懼。會強勢的去抓住親生子女情感、精神和攻擊孩子繼父繼母行為,導致孩子對婚戀產生害怕、迴避、反抗、自卑、自罪的不配感。
4、在收養家庭三角關係中,養父母與生活在一起的養子女關係是最重要的三角關係。而不是親生父母與子女的關係。
同樣在收養家庭三角關係中,老話說養恩大於生恩,生活在一起的養父母與養子女是最重要的關係。而不是親生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同時對於是否對孩子說明被收養的關係時,從發展心理學觀點來看,有三個比較關鍵的時間點:一是青春期前10歲左右,二是青春期,談戀愛或者結婚之前,三是生孩子之後。總之不攻擊孩子的親生父母、不欺騙孩子是前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