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一直就是秋冬人們做為抵禦嚴寒的佳品。無論是紅燒,還是煮湯都是極其的美味。一般來說做湯相對紅燒要溫和些,而只用羊排來燉湯就更加平和,最最適宜乍冷又燥的氣候。
今天燉的是羊排湯,加入了黃芪,也算是一款養生湯。
羊肉性溫,營養豐富,較豬肉的肉質要細嫩,較豬肉和牛肉的脂肪、膽固醇含量少。它既能抵禦寒冷,又可補身體,具有補腎壯陽、補虛溫中、幫助脾胃消化,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黃芪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黃芪不僅能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夠延緩細胞衰老的進程。
黃芪是百姓經常食用的純天然品,民間認為「常喝黃芪湯,防病保健康」,黃芪則以補虛為主,常用於體衰日久、言語低弱、脈細無力者。有些人一遇天氣變化就容易感冒,中醫稱為「表不固」,可用黃芪來固表,常服黃芪可以避免經常性的感冒。
煮好的湯加點鹽、胡椒粉調味就可喝了。此湯香味撲鼻,鮮美異常,羊肉酥軟綿爛。
也可舀上幾勺子原汁羊排湯,加些白蘿蔔,不用蘿蔔也可用大白菜粉絲等,或者下幾根麵條,都是不錯的。
咱今年先說說黃芪羊排原汁湯的製作,然後加幾塊蘿蔔,做成白蘿蔔黃芪羊排湯。
下回有時間再來說說手工麵條,急著想知道怎麼扯麵,請點擊這兒。
材料:白蘿蔔300克、羊排500克、生薑一小塊、小蔥1根、黃芪15克
製作:
一、煮黃芪羊排湯
1.將羊排泡水,為了泡出血汙。哈哈,盆有點小,倒過來再泡泡。
2.將羊排剁成小塊。
3.取一炒鍋放幾片生薑,用中小火將羊排炒幹。
4.準備好小蔥、生薑和黃芪。
5.取一大鍋將炒幹的羊排放入,再倒滿一鍋冷水,大火煮開後撇去汙沫。
6.然後放小蔥、生薑和黃芪煮開5分鐘後,改小火燉到羊排酥爛,約1小時。
二、加蘿蔔或其它配菜
7.羊排湯燉好後將白蘿蔔清洗乾淨,切厚片。
8.另取一鍋,舀上幾勺子燉好的羊排湯和羊排,並將白蘿蔔也下鍋,加點鹽調味。
9.用中火煮到蘿蔔變透明,撒點香蔥即可出鍋。
吃時根據個人口味加點辣椒油或胡椒粉調味。
細微小語:
1.煮好的這鍋原汁湯,兩人可以吃兩到三次,吃的時候舀上幾勺湯和肉,加些蔬菜,如白蘿蔔、大白菜、粉絲等。也可拿湯下麵,如羊肉燴麵。
2.請不要直接在原汁湯裡加蔬菜,那樣的話剩下的湯不好保存。
3.這是小羊排很嫩也沒有什麼羶味,因此我就沒有焯水,只是先用生薑片炒一炒去除一些異味。
4.一般羊肉湯去除羶味的方法:首先泡出血水,然後焯水,再換清潔的冷水,煮開後撇去浮沬,放生薑、蔥、辣椒、胡蘿蔔一起燉煮。
重陽節給媽媽打電話,老母親還說:過兩日就是霜降了,記著吃點羊肉曖身,黃芪補氣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