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品採擷於:嘉德、北京保利、香港佳士得、中貿聖佳、北京翰海、匡時、蘇富比
五代 越窯秘色瓷牡丹花紋淨水杯
成交價:人民幣 5,194,000
高足,花瓣託,花口淨水杯,全器滿施青釉,釉質勻淨凝膩。杯口沿為六輪花瓣,杯腹暗花刻三朵大牡丹花紋為主飾,其間等分暗刻三組上下二朵花葉紋。託座口沿亦為花瓣形,上沿則為鏤空幾何形小朵雲紋。底足為漸進式三層梯形深足。器形規矩端樸,釉色青翠靜雅,紋飾豪放舒坦。
來源:日本回流。
五代 越窯青釉刻花卉紋帶蓋執壺
成交價:人民幣 2,933,480
徐氏藝術館,香港
倚嵐堂珍藏
執壺外壁針刻花卉紋及雲紋,肩部刻花瓣紋一周,底部陰刻「千」字楷書款。蓋為兩層狀,每層各刻雲紋,上配寶珠鈕。蓋和壺施淡綠色青釉,釉汁輕薄清潤,蓋底及壺底有支釘痕,露胎處胎質細緻,呈淡灰白色。
此執壺不只保留原蓋,且品相保存極佳,非常難得。底部所刻「千」字款,更是不為多見。造工規整細膩,幾乎滿釉,且胎質堅細淨白,誠為五代越窯青瓷中之臻品,應為達官顯宦而制。
保留原蓋的同類執壺非常少見。北京首都博物館藏一例,造型相似但壺身呈瓜楞式,上刻人物紋飾,同樣定年五代,見2008年北京出版
《北京文物精品》
成交價:人民幣3,105,000
此盒造型美觀,盒呈扁圓形,子母口,直沿,底部滿釉,中間內挖成圈足,內有六均勻分布的長條狀支燒痕,可見胎色淺灰。通體內外滿施釉,釉色青綠,釉層瑩潤,如玉清澈,積釉處呈湖綠色。蓋面微鼓,邊緣形成一道弦紋,盒蓋又起三道弦紋,與最邊沿處弦紋之間刻劃有六朵流雲紋。最內側弦紋內剔刻並蒂牡丹兩朵,花朵豐滿富貴,枝葉舒捲婀娜,布局有致,繁而不亂。整器造型簡潔,頗為雅致。
越窯是中國古代南方青瓷窯。窯所在地主要在今浙江省上虞、餘姚、慈谿、寧波等地。生產年代自東漢至宋。晚唐至北宋初是越窯工藝最精湛的時期,技藝不斷精進,達到頂峰,所燒青瓷代表了當時青瓷的最高水準。是當時的第一名窯,也稱「秘色窯」。唐代越窯青瓷已很精美,博得當時詩人的讚美,如顏況「越泥似玉之甌」,許渾「越甌秋水澄」,皮日休「邢人與越人,皆能造瓷器,圓似月魂墮,輕如雲魄起」,陸龜蒙「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等。五代吳越時越窯瓷器已「臣庶不得用」,作為吳越王錢氏御用及貢品。本品滿釉,釉層薄而勻,明顯與唐代越窯不同。本品胎體輕薄,造型秀美,釉層透明瑩潤,剔刻精彩,堪稱越窯粉盒精品。
晚唐/五代 越窯秘色青瓷盒
成交價:人民幣 1,862,700
此盒的釉質極其平滑,入手溫潤如玉,為晚唐五代越窯成熟期的佳作。越窯圓盒以尺寸較小的粉盒、油盒居多,如此鏡盒大小者極為珍罕。造型近似的例子可比較一件形狀較為圓厚的唐代粉盒(直徑9.4公分),載於《中國陶瓷–越窯》,上海,1983年,圖版154號;一件釉色及光澤極為類似的圓蓋,於上林湖越窯唐代窯址出土,見《上林湖窯址》,北京,2002年,彩色圖版2/5;及一件較為平淺的五代粉盒(直徑8.4公分)(圖一),同為支燒(圖二),於1996年自浙江省臨安縣玲瓏鎮五代後晉天福四年(939)康陵出土,見《中國出土瓷器全集–9–浙江》
五代 越窯皮囊壺
成交價:人民幣 1,713,950
越窯青釉四系皮囊壺其造型為仿皮囊式,上扁,下略近圓形,盅形橢圓小口,壺頸短細,弧肩起凸稜,作皮囊縫合狀。與皮囊式造型在功用上最為統一的設計是穿鈕,左右兩肩下各貼塑有兩對穿鈕,用以貫穿革帶,攜帶背負。穿鈕的兩頭與器腹粘合,恰到好處,毫無笨拙之感。器腹扁鼓,底部平,微內凹,矮圈足微微外撇。壺身刻有荷葉紋飾,刀法流暢嫻熟,生動明快,實屬難得。
元 越窯青釉渣鬥
成交價:人民幣1,035,000
越窯是我國古代南方著名的青瓷窯口之一,產地位於古代吳越之地的浙江省上虞、餘姚、慈谿、寧波等地。是我國青瓷的始產地之一,盛於唐宋,至後由景德鎮瓷所替代。越窯青瓷的盛行於與唐代的飲茶風尚關係十分密切,其瓷質造型,釉色之美,深受飲茶者的喜愛。越窯的器型品種十分豐富,有各種日用瓷、陳設瓷、祭祀瓷和殉葬用的冥器。除此之外,越窯青瓷的裝飾手法也十分多樣,有刻、劃、堆塑、鏤空、模壓等等,有的則是多種工藝集於一身。渣鬥,又名奓鬥、唾壺,是我國古代傳統生活用品之一,其起源於晉代,常置於餐桌一側,主要用於盛裝唾吐物或者其他殘渣廢棄物,故而其上部設成漏鬥狀,下部為罐狀,便於集納穢物,造型結構頗為另類。
此件渣鬥一如常制,上設仰置的鬥笠狀的盤口,凸唇,盤內壁以壓抑方式飾以折枝牡丹花卉紋,下部呈罐狀,外壁以模壓的方式飾以雙層仰瓣蕉葉紋,葉面莖脈分明,具有立體感和鮮明的裝飾效果;下承淺圈足。其通體施以青釉,釉質醇厚,釉色含蓄穩重,濃而不豔,典雅文靜。越窯釉色以青翠色為主,最早由商周時期的原始青瓷發展而來,早期的釉色為淡青色和灰青,主要為唐代以前。唐時則多黃釉,後黃色逐漸減少,晚唐時出現了「秘色」青瓷。至北宋則多青釉,少量釉色略微偏青灰色也有部分為青黃色。此件渣鬥胎質青灰,質地較為粗糲,釉色純正溫和,釉層有局部積釉現象,具有典型的元越窯渣鬥造型和工藝特徵。尤經傳千餘年至今,其品相完整完美,極為罕見,具有極高的歷史文物價值和收藏價值。
請您掃碼關注,這樣就可以收到最新內容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