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信朗讀︱給美君的信

2021-02-15 山東農信

美君是我的母親,她今年93歲了。

她還活著。可是失智,已經不認得我,不記得我,不能和我說話。事實上,她已經「離開」我了。

說不清楚她的病症是從哪一年開始。因為失智症是那樣一個逐漸的過程,就像一顆方糖進入咖啡,你不知道,它什麼時候就融化了。

寫這本書,原因很單純。我想和美君說話,可是她沒法跟你說話。

在我完全沒有準備的時候,她已經變成了一堵牆,而這堵牆是這輩子對你恩情最深的人,是你最愛的人,最尊敬的人。

我真的覺得蠻傷心的。

我只能用文學的方式來處理這個問題。

美君上學時用的木頭書包,箱蓋內側有她自己寫的兩行字:「此箱請客勿要開,應美君自由開啟」。

美君聰明極了,又非常的有個性。

她的木頭書包,沒有把警告語寫在箱子外面,反而寫在箱子裡面。為什麼?說明她不是寫給旁人,而是寫給一個已經偷偷打開的人。

一定是她的爸爸媽媽,或者是她的兩個討厭的哥哥。最後一秒鐘,我警告你趕快關起來!

那時候她才幾歲?真是一個非常非常聰慧的小孩。

她性格裡有一種狂放不羈。我記得年輕的時候,她笑起來,不是那種掩嘴巧笑,她是豪放地大笑,拍著大腿,笑得簡直要在地上打滾。

她比我愛美,比我講究,出門一定要穿旗袍。她那黑色的緞質旗袍,開襟裡頭要塞一條小小的白色的手絹,而且一定要灑香水。

她是大小姐,我的父親是窮小子,還是外鄉人。1947年,他們在杭州天香樓結的婚。

美君會下嫁給他的原因……我想是因為他帥(笑)。

我們都認為爸爸比媽媽漂亮,可是為什麼他們生了四個子女,沒有一個像爸爸,都像媽媽?幸好媽媽比爸爸聰明。

1949年,24歲的美君,跟著自己的湖南丈夫,在隆隆戰火中,背井離鄉,一路顛沛流離,最後落腳到了臺灣。三年以後,龍應臺出生在高雄。

我14歲時看到的美君,是一個織漁網的婦人。

那時候美君42歲,還算年輕,正在掙扎著要讓四個孩子同時上初中、高中、大學,每一個孩子都需要學費。

她跟漁村的婦女們一起,手裡拿著梭,從早到晚織著漁網。她那麼愛美的一個女人,脫下了她的旗袍,赤著腳,坐在骯髒的水泥地上。

一張漁網大概是一個客廳的大小,要織半個月,手上織出了繭,可以換回來80塊臺幣。

她也去養豬,做很粗的勞動,穿著套鞋,踏進小河裡去割草。

她什麼都願意做,自力更生,是因為她愛她的兒女。

她的丈夫認為女孩子讀書幹嘛,讀師專最好,將來做小學老師,18歲就可以嫁人。她替她女兒去跟丈夫說:「女兒要上大學。」

「她如果不讀大學,以後就會跟我一樣。」

她借錢去交了我的學費。

後來我才意識到,美君其實是一個女性主義者,只不過她的時代沒有這個詞。

17歲的時候,憲兵隊亂抓人,她就敢代表整個街坊,手無寸鐵,一個人跑到憲兵隊去跟憲兵理論。

六十五歲,她還去紋眉,紋眼線。七十多歲了,還在問我要不要去隆鼻。去做各種讓自己美麗的事情。

她還曾經建議我去隆乳。

那一刻我大概三十多歲,她六十來歲,是我現在的年齡。我們倆一起站在梳妝檯的很大的一面鏡子前面。我在梳頭,她也在梳頭。

她說,你知道嗎?你可以去做什麼什麼事。我當然嘲笑她一番。

這是唯一的一次,我能想起來的、我們倆之間和「女孩子」有關的談話。

除此之外,她從來不和我談「女孩子的事」——你要怎麼選男朋友,怎麼相夫教子,怎麼煮飯做菜,怎麼伺候公婆——從來沒有過。

她好像沒覺得我是個女孩子。很可能是她希望我能夠盡其所能地發揮我的才能,因為她自己的才能沒有得到這個機會,時代不允許她發揮。

我終於受足了教育,而且受的教育越高,我走得越遠。她歡歡喜喜,目送我遠行的背影。

然後她就老了。眼皮垂下來,蓋住了半隻眼睛;語言堵住了,有疼痛說不出來;肌肉萎縮了,坐下就無法站起。曾經充滿彈性的肌膚,像枯萎的絲瓜垂墜下來。曾經活潑明亮的眼神,像死魚的灰白眼珠。

她不曾享受過人生,因為她的人生只有為別人付出。

我在城裡過自己的日子,而她在人生的最後一裡路,孤獨地走著。這,對嗎?

2017年4月1日,我在香港參加生平第一次禁語禪修。

禪修的時候,就在那一剎那,我決定了:搬家,搬回屏東,照顧美君。

人到了50歲之後,會發現好時光不多了。重要的事情不可以拖。

我再拖下去,我不知道美君還會不會等我。

搬家的過程很迅速。母親原本和哥哥一家住在一起。我佔下哥哥的頂樓倉庫,等於住在母親的樓上。改造倉庫只用了三個禮拜,第四個禮拜我就搬家了。

我開著車,拖著滿滿一車行李,多數是書。兩隻貓跟我一起南下。

從此以後,每天早上我都可以大聲對媽媽說話:

「應美君你在嗎?應美君你今天好嗎?睡得怎麼樣?風太大了是不是?等下我幫你拿條圍巾好了。」

媽咪在,貓咪在,那裡就是家了。

43年前,我離家去臺北,美君一定有親自送我上火車。我上車的那一刻,有沒有回頭看她一眼?

我可以很肯定地說:沒有。

留學時,父母到松山機場送我。我進海關之前,有沒有回頭看美君一眼?

一定沒有。

原因是,當時我的心目中是沒有父母的。父母就是理所當然地在那,就像家裡的家具一樣,你不會跟家具說對不起。

我離開美君時,她50歲。

輪到我50歲時,安德烈16歲。他去英國當交換生,我去機場給他送行。他進海關之後,我等著他回頭看我一眼。但是他沒有回頭。

我當場崩潰。心裡想:「這個16歲的小孩怎麼這麼沒有良心?」

我對兩個兒子的愛,需索無度。但回想起當年我自己離開母親時,卻沒有一刻想到,美君需要我。

甚至是在往後的30年中,都沒有想到,她可能想念我。

我一心向前,義無反顧,並未為她設想過。

「我後悔,為什麼在你認得我的那麼長的歲月裡,我沒有知覺到:我可以,我應該,把你當一個女朋友看待?

女朋友們彼此之間做些什麼?

我們常常約會——去看一場特別的電影,去聽一次遠方的樂團演奏,去欣賞一個難得看到的展覽,去吃飯、去散步、去喝咖啡、去醫院看一個共同的老友。

我曾經和兩個同齡女友清晨五點摸黑到寒冷的陽明山去看日出點亮滿山芒草。我曾經和幾個年輕的女友在太平洋畔看滿天星鬥到凌晨三點。

我曾經和四個不同世代的女友在蒙古沙漠裡看檸檬黃的月亮堂堂從天邊華麗升起。我曾經和一個長我二十歲的女友在德國萊茵河畔騎腳踏車、在紐約哈德遜河畔看大川結冰。

而你,美君,從來就不在我的「女朋友」名單裡。

對於父親和母親這樣的人,我們最容易被陷在牆的結構裡頭。這個房間叫做廚房,你就不要想它還可以是個書房。

   可是其實,母親從來不只是母親啊。

她是應美君。她有名有姓。她有性格,她有脾氣。她有傷心的時候,她有她內在的無可言說的欲望。

其實如果可以早一點有覺悟,早一點跟母親做朋友,真是福分,對吧?

搬回屏東這事,我晚了三年。

現在,不說話的她,對我是個謎。

你知道,我真想念她。特別奇怪的是,她人就坐在你旁邊,然後你想念她。因為她事實上已經走了。

比死亡還要難以接受的,是不告而別。

美君將來也會去到爸爸身邊。當時在葬父親的時候,已經在旁邊留好了墓位。

上一代不會傾吐,下一代無心體會,生命,就像黃昏最後的餘光,瞬間沒入黑暗。

寫《天長地久》的最後三個月,那真是沒日沒夜地工作。這本書,其實是有一個很大的問號。

任何人,將來有一天都可能是美君。任何人,在每一天時間的進展裡頭,都在忘記,都在走向終點,不是嗎?

這件事就在我們的生活之中,在我們每天呼吸的空間裡頭,為什麼不去好好地了解它、面對它?

如果整個社會的集體意識,對於失智、對於衰老、死亡、陪伴,對這些事情的認識水平提高的話,是會不一樣的。

這對我來說,是一種太遲太遲的領悟。所以我寫了這本書。

希望比我年輕的讀者們,如果可能的話,你不要太遲。

這個世界,沒有任何天長地久。你必須把片刻當做天長地久,才是唯一的天長地久。

相關焦點

  • 天長地久——給美君的信
    在照顧母親的過程中,她提筆寫下了給母親美君的信,並把這個過程寫成了一本書:《天長地久——給美君的信》。「此生唯一能給的,只有陪伴。而且,就在當下,因為,人走,茶涼,緣滅,生命從不等候。」我想和美君說話,可是她沒法跟你說話。
  • 天長地久--給美君的信
    二零一四年十二月,龍應臺辭官回到「文人安靜的書桌」,禁語行禪時她決定回鄉照顧失智的母親——應美君,在「空山松子落」的時辰裡與自己素麵相對。美君,一個來自浙江的姑娘,在幾十年的顛沛流離裡從一個天真的小女孩變成了一個陷在輪椅裡目光空洞的九十三歲的媽媽,然而在三歲的「妹妹」到九十三歲的「媽媽」中間發生的正是龍應臺還沒來得及仔細了解的關於那個教會她生命課的「美君」的過去,和她所錯失的親密注視母親從初老走向深邃穹蒼的最後一裡路。於是她決定在山居陪伴失智母親的同時給母親寫信,寫給地久天長的愛,寫給美君。
  • 中和農信群策群力抗疫情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中和農信項目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和農信)第一時間做出反應,全力支持抗疫。1月26日,中和農信成立防控疫情領導小組。截至目前,中和農信已經組織了47萬斤大白菜、土豆、胡蘿蔔等運往家樂福超市、超市發超市、首農生鮮超市等零售企業,及時地平抑了菜價,穩定了市民緊張搶購情緒。同時,公司還在不斷組織充足的貨源進京,為養老院捐贈愛心蔬菜,其各地分支機構亦儲備了460萬斤蔬菜貨源可隨時保障供應北京。
  • 疫情之下,農信互聯線上運營「空軍」初長成 -對話農信互聯劉光松
    在這個機遇期,農信互聯集團依託之前覆蓋全國農牧產區的地推鐵軍,迅速整編、培訓出一批線上運營的精銳部隊——農信互聯線上運營「空軍」,就此初長成。於是,農信研究院近日「線上」訪談到這隻新軍的一個典型代表——劉光松老師。劉光松是誰?
  • 想念信農的日子|每食篇
    寒假儼然過半,在家佛系的你是不是也和小農一樣想起了和小夥伴一起吵吵鬧鬧的日子,想念在信農的每日之食吶。
  • 四川農信:金融扶貧活水釋放攻堅能量
    四川農信正誕生於瀘州黃艤,從此開啟紮根鄉村、服務「三農」的徵程。這是一次巨變:從曾經的一窮二白到現在的村美人富,在四川農信金融活水助力下,無數個黃艤鎮華麗「蝶變」。這是一聲誓言:四川農信始終把金融精準扶貧作為一項政治工程、民生工程、發展工程記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持續用力、久久為功。
  • 揭秘農信社與農商行的關係
    從農信社到農商行,有哪些變與不變? 產權制度變革:邁向股份制 農信社改為農商行,表面上是稱謂的變化,實質上卻是產權制度的變革,標誌著我省農信社改革進入「深水區」。 我省新一輪農信社改革始自2004年。當年8月,我省被國務院納入全國第二批21個擴大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省份。
  • 戰國時期,魏國公子信陵君有大功於國家,為何信陵君的結局不好?
    但信陵君的竊取魏王兵符的做法,對魏國來說不僅無功而且有罪,信陵君利用魏王身邊最信任的女人,盜取兵符,並殺死魏國的大將晉鄙,私自調動軍隊去救援趙國,信陵君這樣的做法對於魏國來說是叛國之大罪。雖然最終解救了趙國,但是信陵君的做法將魏王置於何地,國君的兵符隨時可以被拿走,那麼魏王的國君之位,是不是也隨時可以被信陵君奪去呢?
  • 農信社「變身」農商行提速 太原農商行發起在即
    農信社改制農商行進程提速農信社改制農商行,是監管部門對於深化農信社改革的路徑部署,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我國農信機構合併重組不斷提速。12月8日,來自太原市金融辦發布的消息,當日,太原農商行發起人協議籤約活動舉行,7家發起人代表介紹了企業情況,並籤署了太原農商行發起人協議。
  • 雲南農信鄉村振興主題卡服務遍雲嶺
    雲南農信聚焦涉農主體金融服務需求,依託信用體系建設成果,以金碧鄉村振興卡為抓手,促進農村金融服務升級換擋。 「貸」來創新 農民有了信用卡 作為雲南全省首款為農戶量身定製的專屬金融產品,「金碧鄉村振興卡」填補了雲南省農戶信用卡金融服務的空白,榮獲了農信銀資金清算中心頒發的
  • 關於開展湖南農信之歌歌詞徵集活動的通知
    為貫徹落實湖南農信系統改革與發展大會關於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弘揚農信文化,傳承農信精神,擬開展湖南農信之歌歌詞徵集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活動主題建設有溫度的百姓銀行。二、徵集對象湖南農信系統員工及社會各界人士。三、徵集時間2020年3月1日至2020年4月15日。
  • 白銀區政府與區農信聯社籤約戰略合作協議
    白銀區政府與區農信聯社籤約戰略合作協議 2020-07-17 11: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唐河農信聯社:召開2021年首季「開門紅」活動動員會
    河南經濟報 記者 劉鳳梅 通訊員 杜曉為貫徹落實河南省農信聯社、南陽市農信辦關於2021年第一季度「開門紅」活動會議精神,安排部署明年首季「開門紅」工作,動員全體幹部員工堅定信心,咬定目標,全力以赴投入到「開門紅」活動中,確保2021年工作開好步
  • 邯鄲磁縣:紅石榴傳遞愛心 磁縣農信在行動
    地處磁縣西部山區的磁縣信用聯社賈璧信用社主任李常生看到新聞後,當天驅車百餘華裡到路村營鄉押澗村首次購買紅石榴200餘斤,用於獎勵農戶儲蓄存款,將紅石榴留傳遞愛心,助農增收。據了解,磁縣信用聯社賈璧信用社在顯耀位置打出醒目廣告:從12月8日起,凡在本社辦理存儲業務的客戶獎紅石榴一斤。
  • 智能化養殖正在引領未來——專訪農信互聯薛素金先生
    豬場的整個防控體系發生了顛覆性的改變,生物安全防控更是變成了重中之重,隨著目前復產的豬場越來越多,無論是新建豬場,還是舊豬場改造等,無一不是向智能化養豬靠攏,可否為大家分享一下農信互聯的新建智能化養豬場和豬場智能化改造方案。
  • 內蒙古農信或成第21支CBA球隊
    自從中國籃壇名宿巴特爾成為內蒙古籃協主席,也一直在致力於內蒙古籃球的發展,而內蒙古農信有望成為CBA第21支球隊。在2020-2021賽季開賽前,巴特爾專門從廣東女籃引入幾位國手加入內蒙古農信女籃,包括女籃奧尼爾在內的李月汝等幫助內蒙古農信女籃在新賽季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這也是巴特爾為內蒙古男籃進入頂級聯賽做好準備。
  • 中和農信:穿越風雪 只為將平價農資送到家
    「我不但在中和農信貸款買羊,還通過他們買飼料。這幾天赤峰暴雪,我家附近的路都封了,可是今天剛解封,中和農信就把飼料送過來了,真是太感謝了。」看著圈裡吃得正歡的羊,白音巴圖心裡樂開了花。40歲的白音巴圖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住在內蒙古巴林右旗幸福之路蘇木海拉蘇阿木嘎查。
  • 河南農信聯社人事再調整:劉慶保、吳金鵬任副主任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河南農信聯社人事再調整:劉慶保、吳金鵬任副主任一個月內,河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下稱,河南省聯社)發生了第二次重要人事調整。鄭州農商銀行是經中國銀保監會批准籌建,原鄭州市市郊農信聯社、鄭州市市區農信聯社合併組建成立的股份制商業銀行。2019年9月29日,河南銀保監局批覆同意鄭州農商銀行開業。
  • 獨家丨農信力量,讓幸福生活比蜜甜!廣西農信系統決戰脫貧攻堅服務...
    這片曾深陷貧困泥沼的土地,已然「舊貌換新顏」:有了廣西農信社強大的金融支撐,一個個脫貧致富的奮鬥故事不斷上演,一幅幅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徐徐展開。躬身為橋,播撒金融力量;不辱使命,彰顯農信擔當。作為根植八桂大地的「廣西人的銀行」,2016年以來,廣西農信社累計向60.72萬貧困戶發放扶貧小額信貸351.2億元,佔全區發放量的99%以上。截至目前,廣西農信金融精準扶貧實現「四個全區第一」,即在全區54個貧困縣的貸款發放量全區第一、貧困戶建立信用檔案和評級授信覆蓋面全區第一、扶貧小額信貸發放量全區第一、貧困戶貸款覆蓋面全區第一,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注入了強勁的農信力量。
  • 平永信用社念好「三字訣」用心提升農信戰「疫」溫度
    年初以來,榕江縣平永信用社深入推進「助農脫貧春天行動」,在全力戰「疫」新形勢下,聚焦金融助力脫貧攻堅,圍繞轉型發展抓落實,努力念好「快、情、精」三字訣,用力提升農信戰「疫」溫度。一是跑出新速度,讓金融服務更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