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幫子女帶娃,以下「底線」拎不清,遲早要落埋怨

2020-12-13 好孕

文|好孕姐

生活壓力大,不少年輕夫妻有孩子後,都會讓家裡的老人過來幫著照看孩子,這本事是好事,按理說年輕夫妻應該很感激老人才對。可現實是不少家庭,沒孩子的時候或者說老人沒有過來幫著帶孩子的時候,一家人之間相處還很好,但老人過來給自己幫忙帶娃了,彼此間矛盾反而更多了。

若不想這樣,除了年輕人要注意自身的言行外,對老人而言有些事情也是不能做的。堅守住了這幾條「底線」,才能不落埋怨。

記住一點,自己只是幫忙帶娃,很多事不能越俎代庖

老人幫子女帶娃,一定要記住一點,自己過來只是幫著帶孩子,而自己只是孩子的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孩子還有自己的父母,很多本該是人家父母操心的事情,自己就不要越俎代庖了。老人有了這一點覺悟,與子女或者子女的另一半相處時才能其樂融融。

朋友蘭蘭家的情況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蘭蘭的孩子出生後,孩子的爺爺奶奶就過來幫著照看,本是好事,他們彼此間相處也很融洽。可孩子2歲11個月,基本也就是3歲的時候到了該讀幼兒園的年紀,蘭蘭和她老公就想著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可孩子的爺爺卻不願意,還說孩子3歲生日還沒過,現在就送幼兒園太早,並且說的時候也不是建議,完全就是命令的語氣,這讓朋友很生氣,最終也是因為在這件事上家裡老人越俎代庖,蘭蘭一家人之間的關係變得很微妙。所以說老人幫著帶娃,一定要記住,不要越俎代庖。

愛孩子可以,但要記住不能慣孩子

現在的孩子可以說都是父母的寶貝,從出生開始就各種享福。不僅孩子的父母很愛他們,家裡的老人對孩子也是各種愛,唯恐自己給孩子的愛不夠,讓孩子受了委屈。愛孩子,從小讓孩子在有愛的環境中長大,這本是好事,但是現在不少年輕人都反映,家裡老人太慣孩子了,孩子明明做錯了事情也不捨得責怪,很多時候更是無原則寵溺孩子,沒有一點底線。這件事也讓年輕夫妻很頭大。

所以說老人在幫子女帶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守住這樣的「底線」,再愛孩子也要記住,不能溺愛,不能因為愛就失去了原則和是非觀,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該批評還是要批評的。這樣才不會因幫子女照看孩子而和子女發生正面衝突。

幫子女帶孩子之餘,子女與其另一半的關係老人最好不要插手

老人幫子女帶孩子,原本子女是會很感激的,可有些老人就是不能擺正自身的位置,總感覺自己是長輩,也是過來人,子女在很多事情上就應該聽自己的。在子女與其另一半如何相處的事情上,他們也是總想插話,這樣的老人以為自己是好心,卻不知這樣的好心往往也不是年輕人想要的。

建議老人幫子女帶娃,若不想出力不討好,那在子女與其另一半的關係上自己就要學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適當的時候也有眼力一些,作為過來人,我們都知道,夫妻相處,難免會有爭吵,有爭吵不可怕,可怕的是有爭吵的時候被外人知道了。若沒人知道,那爭吵就只是夫妻之間的小矛盾,可能一會兒就會和好如此,相反,若被外人尤其是家裡的老人知道了,本不是大事的爭吵可能最終也會鬧得不可開交。所以說老人插手子女與其另一半的情感問題,未必就是好事。這一條「底線」老人在幫子女帶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清楚。

老人幫子女帶娃本是好事,堅守住了上面提到的幾條「底線」,才能不落埋怨。你家老人都做到了嗎?

相關焦點

  • 老人幫子女帶娃,不想受累受氣,以下「底線」要守好
    吳大媽逢人就說:「我真是上輩子欠了他們的,去哪家帶娃都是既要出錢出力,最後還受累受氣……」後來,我跟吳大媽聊了聊,發現她之所以在子女家帶娃受累受氣,其實還是怨她自己沒有守好自己的「底線」。所以,老人幫子女帶娃,不想受累受氣,以下「底線」要守好:擺正位置,不該幹涉的不過問就拿吳大媽說吧,她哪裡都好,就是愛管閒事。去女兒家帶娃,總是嫌女兒女婿花錢大手大腳,還嫌女兒給公婆錢,還總是攛掇女兒擠女婿的錢。
  • 拒絕幫子女帶娃的老人,晚年生活什麼樣?逃不出三種結局
    ,有的老人心疼子女又寵孫輩,任勞任怨地幫忙;有的老人卻並不是很樂意,可又怕子女記仇,將來不給自己養老,於是勉強幫著帶;而有的老人則是直接拒絕,那麼不幫兒女帶娃的老人,老了會怎樣呢?2、子女不情願贍養老人如果子女實在是需要老人幫把手,可是老人執意拒絕的,可能會讓兒女心生嫌隙,等到老人需要自己的時候,不情願出錢出力。
  • 時髦姥爺帶娃走紅,穿著時尚髮型帥,網友調侃:還以為是孩子爸
    肯定能夠帶好孩子。但是也有人說肯定不是平時一直在帶孩子,應該只是暫時在帶,平日裡肯定也是姥姥在帶娃。那麼在平時生活中老人帶孩子有什麼好處?1. 減輕壓力在平日裡,請一個月嫂,一個月的工資都要上萬塊,這是很多普通的家庭都負擔不起的。
  • 「幫子女帶孩子是我最錯的選擇」,老人的哭訴,值得每個人反思
    所以大多數年輕人會讓老人幫忙帶孩子,年輕人繼續出去賺錢養家。那麼老人真的心甘情願幫子女帶娃嗎?其實大多數都不願意,但子女開口,即使心裡不願意,也要做一個明事理的老人,為了子女以後家境能好一些,老人犧牲自己的幸福晚年,開始了帶孫子的艱辛路。
  • 娃再小也有自尊心,別碰孩子的「底線」!學會2點,父母輕鬆帶娃
    但是這樣的方式對於熊孩子來說,只能會「治標不治本」又或者越來越叛逆。有個朋友叫小婷,她的丈夫為了生計,基本上都是一周回家一次。所以,家裡五歲孩子的吃穿住行的照顧就都落在她自己身上,為了能夠減輕一下家庭的負擔,不讓丈夫那麼辛苦,她自己也在家做了一些副業。
  • 為人子女的無奈:父母幫我帶娃十幾載,如今快70卻要回老家過晚年
    這不我的一位閨蜜就遇到了難題。她家是姥姥姥爺帶娃,如今老大已經上初中,老二也開始上幼兒園。隨著兩個孩子長大,兩室的房子顯得越發狹窄,今年碰巧她沒了工作,想著自己在家帶娃,可老人的安置成了問題。爸媽跟著自己在城市待了十幾年,老家的房子早就已經搖搖欲墜,況且老人身體開始慢慢不好,回老家住,她不放心,不回老家繼續待在城市,家裡地方小不夠住,經濟壓力也很大。
  • 「兩個孩子我真的帶不了」二胎媽媽準備工作,婆婆帶倆娃太辛苦
    總不能把兩個娃都扔給公婆吧,他們同時照顧兩個娃確實比較吃力,可能丈夫工作的事又要泡湯了。生兩個孩子確實非常不容易,如果你是帶個倆娃的寶媽或婆婆,其中滋味與心酸,一定會歷歷在目。小珠同樣是一名二胎媽媽,她三年期間生了一兒一女,婆婆偶爾從外省趕過來幫忙帶一陣孩子,其餘時間都是她獨自帶娃。
  • 老人幫兒女帶娃傷了感情,問題究竟出在哪?┃天才爸媽知
    可聽著聽著就不對勁了,這大媽一直說得像仇人一樣的人正是她親女兒!可是把沒前途這樣的狠話撂自己女兒身上,這是結了哪門子的仇?這大媽發洩完了,見坐在一旁的我帶的孩子和她外孫女一般大小,便和我聊,開始是比身高比體重比吃飯多少,後面直接和我交流帶娃細節,慢慢地又開始抱怨她女兒多不靠譜。看得出這個外婆也是個直爽人,帶娃也是帶得相當精細和用心,那為什麼會孩子的媽有這麼大矛盾呢?
  • 知否原著「最拎不清的妾室」秋娘:她的貪心,踩了明蘭底線
    而這位秋娘,偏偏拎不清,總是上趕著往顧廷燁身上湊,不但沒成功,反倒惹來一身騷。顧廷燁身邊的鞏姨娘說:要說這位秋姑娘,也是個極有趣的人。要說她蠢,那是極蠢,居然瞧不出如今的老爺早就不是當初的二少爺了。不過是仰仗著自己是打小服侍的貼心人,擺出一副憂心主子的樣子,上趕著往老爺身上湊,可這些年過去了,早變天了,她還當是以前呢。顧廷燁和明蘭新婚燕爾之際,兩個人就像是抹了蜜一樣黏在一起。
  • 婆婆沒帶孫子,兒媳3年不叫媽,收到結婚紀念日禮物兒媳知錯
    01生活中,老人幫子女帶孩子的現象十分普遍,甚至出現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爭著帶的局面。其實「一代管一代,誰生的誰帶」,帶孫子並不是老人的義務,也不是他們不懂得享受生活,而是父母對晚輩的愛和體諒。眾所周知,成家有娃後,生活成本驟增,如果家裡只有男人一人掙錢養家,那麼經濟壓力會很大。
  • 埋怨、埋怨,何時休
    埋怨的「埋」讀「man」,漢語拼音讀音為第二聲,埋怨的意思是「因為事情不如意而對自己認為原因所在的人或事物表示不滿」。(摘自《百度漢語》)不同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埋怨。其貌不揚的女人,會埋怨父母沒有生好自己;國色天香的女人,則會埋怨錢不夠花,總是趕不上時髦。
  • 周杰倫的老婆昆凌,在某綜藝節目中,自曝曾與婆婆因養娃產生矛盾
    前幾天刷到了一條昆凌參加某綜藝的視頻,在節目中,昆凌聊到了自己家裡的育兒情況,並自曝曾與婆婆因養娃產生矛盾。 但婆婆卻不這麼認為,她覺得食物不加鹽沒味道,不好吃,自己都不喜歡吃,孩子當然更不喜歡,便偷偷給寶寶的食物裡加鹽加糖,使得昆凌十分無奈。 最近,在頭條上看到一條新聞:兒媳婦因婆婆私自拆開自己的快遞,而發脾氣,婆婆氣的離家出走。看來,兩代人的矛盾還是普遍存在的。 如今,老人幫子女帶娃已成為一個越來越普遍的社會現象。
  • 關係再好也別幫以下4種忙,寧願被埋怨,也不幹吃力不討好的事
    導語:關係再好也別幫以下4種忙,寧願被埋怨,也不幹吃力不討好的事要學會拒絕,超出能力範圍力所不及事不要勉強承受,這樣只會擔子越來越重,必要的拒絕有時候就是減輕負擔。生活中有形形色色的人,難免會跟他人打交道,人家都說好朋友兩肋插刀,但也要分清事情,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則跟底線,不能為了所謂的面子跟情誼,打腫自己的臉充胖子,有可能還會好心辦壞事,把朋友間的感情毀掉,更有甚者給自己造成損失,未免有些得不償失。當朋友需要幫忙的時候,也要擦亮雙眼,明白什麼事情不能幫,可悲到頭來後悔莫及。
  • 老人若不幫自己的子女帶孩子,晚年大多是這三種結局,很現實!
    網上有過這樣的一個問題:「老年人該不該幫子女帶孩子?」有的年輕人就說,孩子出生以後,不出去掙錢怎麼行,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請得起保姆,所以還是需要老人出面幫忙帶孩子。也很多老人就說出了自己的心聲:孩子小的時候帶孩子,又要上班,半輩子都很辛苦。
  • 《如懿傳》凌雲徹:在感情上拎不清的男人,早晚會付出代價
    聰明的男人不會成為已婚女人的藍顏知己,也不會在感情上拎不清。在感情上拎不清的男人,早晚會付出代價。就像凌雲徹一樣,他在感情上犯了三個錯誤,不僅毀了自己的一生,也牽連了如懿。1、對待一個辜負你愛情的女人,拎不清對她的態度;凌雲徹的初戀是魏嬿婉,對待魏嬿婉,他是真的愛到骨子裡去了。魏嬿婉為了謀得好去處,多次辜負凌雲徹的深情。可是,即使凌雲徹狠心說不再見她,當看到她受到欺負的模樣後,凌雲徹又很快心軟了。
  • 【薦讀】老人帶娃的路子有多野?看完我服了哈哈哈!
    原本以為老人帶娃沒有傳說中的那麼可怕萬萬沒想到啊費力打造的萌娃形象抵不過老人帶娃三天無論多萌多酷的娃都會被帶跑偏@榮兒💃俗話講媽媽帶娃開心就好爸爸帶娃活著就好那老人帶玩呢?暖和就行!!!▼帶娃千萬條,保暖第一條棉衣不到位,孩子兩行淚▼
  • 老人帶孫子3年,最後被兒媳的一個動作傷透了心:真是吃力不討好
    照顧一下孫子孫女倒也沒什麼,但最怕的就是子女的這種行為,會寒了無數老人的心。 老太太哭訴:「辛苦帶孫子,反倒落了一身埋怨,真寒心」! 「以後無論誰說,我都不可能去帶孩子了。」老太太帶著哭腔說出這句話,直接回到了老家。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 最「刁鑽」公婆出現:年輕有退休,不帶娃不出錢,你能奈我何?
    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慢的出現了一種公婆,被兒媳婦稱為最「刁鑽」的公婆,他們既不帶娃也不出力,自己還很年輕,用不著下一代的幫助,最「可氣」的是他們有退休金,並且為自己買好了更多的養老保障,換言之,他們的老年不用和子女捆綁在一起,所以沒有帶娃等於養老的心理負擔,他們想帶娃就帶娃,不想帶娃,也沒有什麼短處捏在兒女的手上,徹底實現了不帶娃的自由。
  • 娃出生當沒事人,娃上學後搶著帶,對於老人的這種表現,要留心
    娃出生當沒事人,娃上學後,爺爺奶奶爭著要帶娃 在論壇上看到過這樣一個帖子,感觸很深,拿過來跟大家分享。 小穎本來會以為婆婆會提出帶孩子,沒想到婆婆一直沒有提這個話,小穎讓老公問問婆婆是什麼意思,婆婆說孩子還是要媽媽自己帶,如果她需要的話,她願意每個月給她2000元。 小穎當然不好意思要錢,既然婆婆不願意幫忙帶,就把媽媽接過來幫忙。
  • 三歲前,以下規矩要提前學,對上幼兒園有好處,家長別拎不清
    雙方對話聽得我好笑,同樣的三歲,在老師眼裡是「三歲了還不會」,在家長眼裡卻是「我家寶寶才三歲」,可見標準不一致,就容易鬧出矛盾來。作為兒子已經上小學的過來人,我要提醒下各位家長,你眼中的三歲和老師眼中的三歲並不一樣,有些規矩在三歲前就要提前學透徹,對上幼兒園好處多,就算為了孩子更快融入幼兒園生活,家長也要明白輕重,不要以溺愛為名拎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