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在學校是怎樣和老師溝通交流的?

2020-12-21 涑南講故事

記錄每天陪伴孩子完成作業的歷程,搭乘孩子成長的列車,和孩子一同成長。

圖 網絡(侵刪)

孩子步入小學校園已經有3個多月的時間了,之前和孩子的溝通過程中,發現的一兩次不愉快都是爸爸直接聯繫班主任老師解決的。

雖然爸爸也一直在引導孩子自己處理一些學校裡發生的事情,但是孩子終歸是沒有邁出第一步,好像在孩子的印象中,只有學習相關的事情才可以找老師。

圖 網絡(侵刪)

大家都明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所以後來爸爸每次和老師溝通孩子在學校的事情時,都會當著孩子的面來進行,而且打開手機的免提功能,讓孩子全程聽到爸爸和老師的對話,讓孩子聽到家長和老師對自己在學校和家庭生活的溝通和交流,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做得好,什麼地方還需要努力。

圖 網絡(侵刪)

小白兔和小灰兔幫羊爺爺收白菜的故事我們也都知道,可是孩子似乎習慣了做一個聽眾,始終都不願意自己去和老師進行一些交流,絲毫沒有從小灰兔向小灰兔轉變的跡象。

也許是孩子一直在堅持自己心目中的思維,和不同的人進行不同的交流和互動;也許是孩子還沒有從內心把老師作為一個可靠的交流對象;又或者孩子知道大人們的意圖,卻故意反其道而行之……

圖 網絡(侵刪)

猜測總是顯得那麼蒼白和無助,還是多和孩子溝通溝通,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和意圖吧……

面對這樣的情況,你們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呢?

相關焦點

  • 怎樣有效的交流----傾聽和接受孩子的感受是與孩子溝通的第一步
    沒想到她非常熱心的跟我長談了一個多小時,並分享了自己這些年的一些經歷和感受,真的非常感動。每個人因為先天後天的影響都有不同的個性,習慣,和心理缺失。黃敏用她的經歷讓我看到,當一個人真心願意付出,願意從我做起而努力改變的時候,自己的問題可以憑藉意志得到改正,並對其他人造成積極正面的影響,而形成正循環,改進與家人,與其他人的關係。為人父母,最關心的就是子女教育,怎樣有效的跟孩子交流。
  • 家校「雲」溝通 刀茅巷小學線上家長學校隔屏傳愛
    這些有愛的互動出現在4月29日晚由下城區教育局德育研究室主辦,杭州市刀茅巷小學承辦的下城區第3期家長學校《溝通的智慧》線上交流直播活動中。疫情期間親子時間增多,但孩子與家長的衝突也在增多,很多時候,衝突是因為溝通出了問題。但如何才是對建立良好親子關係來說有效的溝通呢?這場涵量豐富的《溝通的智慧》線上交流直播也許能解開你的疑問。
  • 老師和家長溝通後,家長光說配合老師沒有用,怎樣回答老師才關注
    作為班主任,每當和家長溝通完學生的學習情況後,家長的回覆往往決定我的心情。有的家長會說:謝謝老師,我一定配合老師教學,好好教育他。也有的家長會說:好的老師,我不懂教育,您多費心。不管哪一種回答,家長的目的都是把孩子的教育推給了老師,讓教育學生變成教學的負擔。家長看在老師的面子上,配合學校的教育方式,但是家校配和是情分,教育更是責任。
  • 如果孩子在學校和人打架了,我們怎麼樣共情性溝通
    現代人都知道溝通在生活中非常重要,這可以說是關係著家庭幸福、工作順利、親子和諧等等一切我們生活的全部。設想一下,你小孩和同學在學校打架了,老師請雙方家長到學校,這是真正考驗溝通能力的時候到了。如果處理才能既不傷害孩子,又能讓孩子在學校不留隱患呢?
  • 家校溝通不是傾訴會,語文老師:高效的溝通,需家長提高表達能力
    但往往因為家長把老師當成了傾訴的朋友,讓家校溝通成為了傾訴會、茶話會,吐槽老公、婆婆、別的同學家長,就是不談想要解決問題的訴求。這些溝通,其實都是無效溝通,對家校關係一點幫助也沒有。並不是所有成年人都有表達能力,孩子的語文成績不好,多半也是家長輔導不對,當你跟家長溝通過幾次以後就會發現,其實家長的表達能力也有待提高。
  • 10句話讓家長學會如何更好地與老師溝通
    如果父母在遇到事情時,總是站在和老師對立的一面,一有問題就指責老師,那孩子以後在學校就會越來越不配合。從陳忻老師的例子可以看出,父母善巧的溝通可以起到緩衝帶的作用。很多家長都希望將孩子培養成一個高情商的人,如果家長能準確把握與老師的溝通和交流技巧,對孩子來說也會是一個很好的示範作用,有助於孩子社交能力的培養。
  • 給孩子選擇了好學校和好老師,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嗎?
    對於我這種兩眼一抹黑的升學小白,跟著群中每天針對學區和學校,大大小小的事情進行交流,收穫頗多但同時也越來越感到焦慮不安。在這一刻,我真的感受到小學對於一個孩子到底有多重要。而針對於孩子的教育,家長才是最終的把控者。家長作為總指揮官,需要在整個教育過程中,處理好與各個部分的相互協作關係。孩子才是核心,當你學會利用學校,老師,社會等多方面的資源,來陪伴孩子,使他更好地成長時,才能夠真正解決孩子學習的問題。
  • 家校互動:家長和學校如何配合?
    家校互動:家長和學校如何配合?我想鄭校長經常你肯定是經常開全校家長會,對吧?你是怎麼希望咱們的家長去做好家校互動的?▎鄭朝暉:實際上家長一定要相信學校這個很重要。現在我們能夠感受到家長對於孩子的那種要求的一種迫切性,甚至有的時候這種迫切性會直接幹擾到學校的一個正常的教學的一種狀況。那麼在這個過程中,你相信學校的是什麼?
  • 怎樣提高孩子的「溝通能力和理解能力」?
    我們身處社會中,與他人溝通時必不可少的,而是否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良好的口才、清晰的表達、與人通暢地溝通,不僅能夠影響到孩子的性格,更影響孩子的一生。大多數孩子在入學時無法適應環境,需要花很長時間才能和同學們打成一片,主要是因為他們在幼年時期語言方面就有以下這些特點:說話膽怯,不夠自信許多孩子見了生人就不敢說話,家裡來了客人就躲在角落裡一言不發,家長讓他打招呼就閃閃躲躲;在幼兒園不敢回答老師的問題,更不敢向老師提問
  • 合作溝通,助推成長——九江雙語實驗學校召開家長會(組圖)
    然而,在九江雙語實驗學校各班教室裡卻暖意融融。為進一步增進家校聯繫,促進學校與家庭、教師與家長的交流溝通,以便更好地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共同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從而達到教育共贏的效果,下午四時,重慶路一四五年級和中環路校區分別召開了題為「合作溝通,助推成長」家長會。  會前,在學校德育部門的組織下,各班級精心準備。
  • 孩子社交溝通能力弱怎麼辦?和其他孩子不合群怎麼辦
    其實這也是一個老生常談的一個話題,老姚認為要培養孩子的社交溝通能力就得從小抓起,父母以身作則,從自身做起。經常有孩子不互動獨自玩,上學沉默寡言,老師不提問從來不帶說話的,特別安靜類型,如果你家有這樣的孩子就要注意了。首先是要培養孩子愛說話,敢說話的能力。
  • 想要老師關照你家孩子,不是送禮送錢,做好以下事情更管用
    你的良好表現,就會折射到孩子身上,老師看孩子也格外順眼。老師安排的活動積極參加學校裡經常組織一些活動,比如家委會評選、班級執勤、運動會拍照、服裝統一考察等,如果你有這方面的能力或者時間,就要積極參加,解決老師的後顧之憂。你關照老師,配合老師的工作,為老師分憂,老師自然會很感動。
  • 孩子拒絕交流?這個溝通方法你一定要了解!
    經常聽到媽媽抱怨:「孩子總是不聽話,和他說話,總感覺他在敷衍我,不然就是當耳旁風。」「我家孩子在外面都很活潑,可是回到家和我們好像就沒話會說。」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感覺,好像孩子漸漸長大,可是和父母的關係卻越來越遠了。有什麼事寧願和朋友說,或者在網絡上宣洩,都不願意和父母說。
  • 家長做到以下事情,老師自然會關照你家孩子,比送禮送錢管用多了
    可見,給老師好處,讓老師多關注你家孩子,方法過於簡單粗暴,未必能如願。而且,就算家長如願了,家長還敢把孩子交給這樣利益薰心的老師嗎?如何讓孩子獲得老師更多的照顧?家長想走「捷徑」,讓老師多照顧孩子,也能理解。因為家長太愛孩子,但是又沒有耐心研究應該怎樣做,所以使用的方法比較激進。
  • 家長和老師的溝通,從「心」開始,從「信」開始
    文:霍輝 首發企鵝號:霍霍的小世界 自從孩子上學後,家長免不了要和老師打交道,溝通的方式有很多種,電話、簡訊、微信、家校聯繫冊…… 其實大家忘了,還有一種很好的溝通方法,就是給老師寫信。
  • 家校溝通 從「心」出發
    為了進一步加強家校之間有效的溝通交流,促進教師心理健康成長,共同教育好孩子,12月17日,淮北市首府實驗小學開展了以「家校溝通 從心出發」為主題的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活動由學校專職心理教師陳豔秋主持。陳老師先是帶著所有班主任跳了一段輕鬆活潑的熱身操,然後用「桃花朵朵開」活動對老師們進行了分組。接下來,老師們或在小組內熱火朝天地討論,或在團體內真誠地分享自己的經驗,有的老師提出困惑,有的老師提供建議。最後,陳老師介紹了一些實用的人際溝通技巧,為老師和家長的溝通提供了新的思路。活動結束後,老師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 家校共育·讓「智慧愛」化解「甜蜜的煩惱」 ——工作室骨幹成員 星瀾學校蘇志芳老師開設「家有二孩平衡愛」系列講座
    快來聆聽蘇老師的系列講座吧! 「讀懂青春期的孩子」2020年5月9日,「家有二孩平衡愛」系列講座第一講如期在蘇州工業園區星瀾學校舉行。疫情之下,嚴格做好防護工作,家長們保持距離,散坐在階梯教室。怎樣讓自己和兩個孩子的關係更好?怎樣讓孩子的學習成績有所提高?孩子做作業時玩手機怎麼辦?時間有限,家長們現場投票,四選一,找出這次活動最想解決的煩惱:作業與手機,這是縈繞在很多家長心中的「痛」。「角色扮演」:現場的角色扮演中,通過玩手機的「孩子」與無奈的「爸爸」的交流碰撞,家長們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真切體會孩子的情感。
  • 孩子在學校尿褲子,家長來校和老師大吵,罵老師沒師德,怎麼辦
    幸虧,家長還算好說話,頭一個家長來給孩子換褲子,一臉的不高興,責罵自己的孩子:「為什麼自己憋不住還不給老師說,老師能吃了你啊,沒出息的玩意!」,老師只能陪著笑,陪著小心的安慰孩子,下次憋不住一定給老師說。第二個家長來給孩子換褲子的,則大吼孩子:「怎麼越大越沒出自,在幼兒園裡都沒有尿褲子,來到小學倒尿褲子了?小學老師跟幼兒園的老師還不一樣嗎?
  • 孩子孤僻沒有玩伴,不一定是內向,可能是缺乏溝通技巧
    艾倫從小就不是活潑的孩子,當時以為孩子是害羞,覺得沒什麼,長大就好了。可是隨著年齡增長,艾倫內向的性格卻絲毫沒有改變,反而越來越嚴重,學校老師也反應過艾倫不喜歡與老師和同學交流,上課從不主動舉手發言,下課也很少和同學嬉笑打鬧,更多的是獨來獨往。
  • ​如何進行有效的家校溝通與合作丨公開課筆記42
    從家庭的角度會發現,家校合作的有效開展可以讓父母們更支持孩子和老師,他們對於教育孩子會更有信心,也會更捲入學校的工作,當學校有需要的時候,也會更配合,我們更有可能形成一種合力。對於學校和老師而言,有效的家校合作可以提升教師的工作士氣和滿意度,讓我們的工作更安心,對於我們教學評估的效果就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