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療,為什麼21天是一個周期?

2020-12-23 騰訊網

在化療治療過程中,很多患者朋友都會問到:

化療需要多長時間?間隔期是多少?可不可以推遲幾天去做下一次化療?……

甚至有人以「化療對身體影響太大」為由,自行決定在家「調理」一兩個月之後再去做下一次化療。這樣做,合適嗎?

讓我們從幾個方面來分析一下。

1. 化療周期怎麼算?

2. 為什麼一個周期是 21 天?

3. 兩個周期之間,為什麼要挺一段時間?

4. 推遲化療會造成什麼影響?

5. 如何評估化療有沒有效果?

6. 化療間歇期的注意事項。

一、化療周期怎麼算?

化療周期是根據藥物半衰期以及腫瘤倍增時間來制訂的,從注射化療藥物的第 1 天算起,到 第 21 天或第 28 天,即 3~4 周稱為一個周期。

在一個周期中,不是每天都用化療藥,通常是第 1~2 周用藥,第 3~4 周休息。

這樣做的目的是,讓身體通過短時間的休息調整,恢復或重建機體免疫功能,使得各臟器功能得到充分調理。通常情況下,醫生會建議在這期間攝入一些提高免疫功能的藥物或營養品。

但有的化療藥物抑制骨髓的時間較遲,恢復較慢,因此,個別方案需要 6 周算一個周期。

二、為什麼一個周期是 21 天?

目前,化療周期多數設定為 21 天(3周),這是有科學依據的,是根據化療藥物毒副作用的持續時間、人體恢復時間及腫瘤倍增時間而設定的。

通常情況下:

第1周 一般會用於化療給藥;

第2周 化療藥物的毒性反應會達到頂點,也是最需要我們嚴密監測的時間段;

第3周 人體開始對化療的損傷進行修復和補充。

而多數化療藥物所致的骨髓抑制,通常發生在化療後 1~3 周,約持續 2~4 周逐漸恢復,並以白細胞下降為主,可有伴血小板下降,所以在化療後,可檢測白細胞和血小板的數量,來判斷是否發生了骨髓抑制。

發現了骨髓抑制後,為了能按時進行下一次化療,臨床上會為病人打升白針、口服升白藥,或者通過食補,為下一次化療做準備。

三、兩個周期間,為何要暫停?

化療期間,重複或相繼使用化療藥物,一般都需要一定的間歇期。

在患者體內,惡性腫瘤細胞常常比正常血細胞(如白細胞、血小板、上皮細胞)的更新速度更快,因此,治療期間常常會產生很多嚴重的不良反應。

通過一定的休息時間,可以讓正常細胞得到恢復,讓身體的正常組織或器官能夠耐受,增加療效。

間歇期的長短,應該以「藥物毒性作用基本消失,機體正常功能基本得到恢復,而被殺傷的腫瘤細胞尚未得到修復」,這樣一個時間為最佳時間。

惡性腫瘤體積增長速度的快慢,化療藥物應用的時機,間歇長短對療效都有明顯影響。

因此,一般對於增長過快的惡性腫瘤細胞,連續用藥 1~2 周是一個療程,間隔 2~3 周后再給予第二個療程。

淋巴瘤化療一般間隔 14~28 天,即 2~4 周。但這並不是絕對的,還需要根據個體體質、化療效果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四、推遲化療會造成什麼影響?

這是大家都關心的問題。

任何一種化療藥物,或者幾種化療藥物的組合,在每一個療程中只能消滅固定比例的腫瘤細胞。

非常通俗的打個比方就是:假設化療每次能夠消滅 50% 的腫瘤細胞,下一次它還是只能消滅 50% 的腫瘤細胞,儘管腫瘤負荷已經因為前一次的化療而大大下降了。

那麼,在理想狀態下,第一個療程後,腫瘤細胞還剩下 50%,第二個療程後,還剩下 25%,第三個療程後 12.5%,第四個,第五個,到最後,剩下的一點腫瘤細胞,要靠自身免疫系統去清除。

但是,我們不是生活在理想世界裡,腫瘤細胞在經過化療藥物摧殘後,緩過勁來還是會繼續增殖。

也就是說,其實腫瘤細胞是「一邊被打,一邊在長」,每一次化療其實是在和時間賽跑,是在和頑固的腫瘤細胞賽跑。

如果在中途無緣無故停下來休息,將會大大降低打贏這場仗的機率,除非特殊情況,建議儘量堅持!

那麼,只晚幾天行不行?

生活中,的確可能有多種原因會造成化療的推遲,如疫情影響、白細胞沒有恢復、出現感染、沒有床位等。

建議定期做身體檢查,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來決定化療的次數和間隔時間,多和主治醫生交流確定化療方案。

化療間隔期的長短,關鍵還是看化療效果。

五、如何評估化療有沒有效果?

有時由於副作用等情況,醫生要修改你的化療計劃。在化療藥物治療過程中,正確評價藥物的有效性,是十分關鍵的問題。

化療前後都會反覆做血液學、CT 等檢查,來評價化療療效。

醫生運用腫瘤完全緩解(CR)、腫瘤部分緩解(PR)、腫瘤穩定(SD)、腫瘤進展(PD)這類的醫學用語來總結這段時間的治療效果。

對於大多數藥物治療不敏感的腫瘤或晚期腫瘤患者,一味的強調理論上的腫瘤完全緩解(CR)、腫瘤部分緩解(PR)是不切實際的。

治療腫瘤時,不但要看腫瘤大小的變化,更需要考慮到患者的生存質量、生存期的長短。

很多晚期腫瘤患者通過綜合治療,可以長期「帶腫瘤生存」,這樣的治療療效和實際意義,不亞於腫瘤完全緩解(CR)、腫瘤部分緩解(PR)的結果。

六、化療間歇期的注意事項

1. 患者應當仔細閱讀出院小結

出院小結會提醒患者出院後的注意事項,註明下次化療的日期等。有的患者將出院小結隨意丟棄,或者用作報銷等用途,不留底稿,這都是不正確的。

2. 按醫囑定期到醫院複查、就診

就診有兩種模式:

複查時,一定要帶上出院小結,上面有患者的病史、簡要診療經過,可便於醫生參考。

化療間歇期的複查,最重要的是血常規、生化檢查,都需要抽血。血液指標的異常,患者本身常常沒有感覺,只能通過血液化驗來發現,因此,患者務必按期抽血。

3. 如果出現身體狀況的異常,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例如發熱、拉肚子、嘔吐等。晚間和周末可到醫院急診就診,以免耽誤病情。

4. 化療間歇期,患者的體質和免疫力往往較差

此時,要注意避免勞累、避免重體力勞動、避免大量的家務活、避免在外就餐、避免長途旅行。應以休息為主,適當運動,規律生活。

建議定期做身體檢查,多和主治醫生交流確定化療方案。

我們要聽從醫生的安排,記住下次化療的時間,堅持完成化療,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

轉自:公眾號腫瘤

相關焦點

  • 化療周期為什麼是21天?推遲會有什麼影響?
    化療周期怎麼算?化療周期是根據藥物半衰期以及腫瘤倍增時間來制訂的,從注射化療藥物的第1天算起,到第21天或第28天,即3~4周稱為一個周期。在一個周期中,不是每天都用化療藥,通常是第1~2周用藥,第3~4周休息。這樣做的目的是,讓身體通過短時間的休息調整,恢復或重建機體免疫功能,使得各臟器功能得到充分調理。通常情況下,醫生會建議在這期間攝入一些提高免疫功能的藥物或營養品。
  • 化療嚴重還是放療嚴重?分析一下放療和化療的區別,你就知道了
    「內」指的是化療,化療是將化療藥物通過體內注射或者口服進入體內,達到消滅腫瘤細胞的目的。區別二:治療周期不同放射治療時間的長短,是根據總放射劑量和不同部位、不同腫瘤放射生物效應的不同,由醫生決定的。一般需要6--8周的時間,每天照射一次,每周照射5次,休息2天。化療周期從給化療藥的第1天算起,至第21天或28天,即3--4周稱之為一周期。
  • 一般化療後乏力多久能恢復?看看腫瘤專家的說法
    因化療後會使人頭髮脫落,腹痛,噁心,乏力,低燒不斷等副作用,醫生往往建議患者剪髮,化療初早已想到會是這樣,可是很多患者卻不知道該怎麼辦好。一般化療第一周期反應不大,但是化療藥後會出現發燒,嘔吐,瀉肚,乏力等。有些人是因為白細胞偏低造成的,按醫囑打升白針症狀會有所改善。
  • 月經周期21天和35天有什麼不同?月經周期越短,女性越容易老?
    女性會把月經稱作「大姨媽」,一個親切的稱呼,但有些時候卻一點也不給面子,伴隨著月經方面異常,是很多人容易面對的,例如月經周期。正常情況下,我們都知道女性月經周期是一個月或者28天,當然也存在提前來月經的,21天的月經周期,也存在推遲來月經的,35天才來月經。
  • 癌症患者化療後化驗結果顯示正常,為什麼醫生還讓繼續做化療?
    有人問,直腸癌患者,已經進行了三期化療,現在化驗結果顯示指標正常,還需要繼續接受化療嗎?為什麼醫生還讓繼續做化療? 不管怎樣,手術後的化療,是在沒有可見腫瘤的情況下進行的,是輔助的「鞏固性化療」,是為了降低復發風險,其療效不是看腫瘤有沒有縮小,因為可見的腫瘤已經切掉了,而是看以後會不會復發,生存時間多長。
  • 月經21天和35天一次,有啥區別?周期越短,說明更年期來得越早?
    月經具體到來的時間則受到每一個女性的體質影響,有些女性的月經可能21天來,也有些女性可能35天來,很少有女性能夠按照標準時間28天來一次。那麼,月經21天來一次或者35天來一次,所存在的區別到底是什麼?對健康又是否會造成影響?兩者存在什麼區別?
  • 腫瘤化療導致的中性粒細胞減少診治專家共識
    高劑量或密集方案化療時,若得不到多能幹細胞快速補給,外周血中性粒細胞的絕對值將呈現低於正常範圍的長時間低谷。一般情況當使用細胞周期特異性的藥物(如氟尿嘧啶、紫杉醇、吉西他濱等)後7~14天,外周中性粒細胞數目會出現低谷,14~ 21天左右中性粒細胞逐漸恢復。而在使用細胞周期非特異性藥物時,中性粒細胞減少通常在(如環磷醯胺、阿黴素等)10~14天出現,待21~24天左右中性粒細胞漸恢復至正常值以上。
  • 同藥不同效,為何日本化療副作用小?下山來醫生揭秘
    而在癌症化療時候病人的調養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現任日本湘南鎌倉綜合醫院腫瘤中心負責人、外科部長的下山來醫生,尤其擅長癌症藥物療法,既往收治的中國患者放化療副作用遠小於國內,今天我們通過一個真實案例來看看,使用相同的藥物,為何在日本接受化療副作用要遠小於國內。1.
  • 女人21天和37天來一次月經,有什麼差別?周期越短,老得越快?
    每個女性的體質不同,飲食作息等生活習慣不同,月經周期也不是完全一模一樣的,有的女性21天來一次月經,有的女性37天來一次,兩者之間有什麼差別呢?真的是月經周期越短,衰老速度越快嗎?答案或並非與你想的一樣,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女性21天和37天來月經,區別在哪?
  • 楊牡丹教授:阿帕替尼探索胃癌二線治療,500mg劑量聯合化療帶來更長...
    02研究方法:本研究是一項單臂、前瞻性臨床研究,於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期間共納入40例一線化療失敗的晚期胃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阿帕替尼(500mg,qd,根據患者的耐受情況可調整劑量至250mg)聯合多西他賽(60mg/m2,d1,q21d)治療。
  • 高地純食物化療100天運動第12天「南瓜銀耳豆漿」
    純食物化療100天運動來到第11天了,大家堅持吃純食物,給自己一個健康的身體
  • 月經周期怎麼算,月經周期多少天正常
    子宮內膜的周期性變化稱為月經周期,也是人類的生殖周期。(圖片來源:網絡)月經來的是否正常關係到許多女生的身體體健康,同時,大家都有一個疑問究竟月經周期怎麼算?我們平時的計算方法是正確的嗎?月經周期多少天正常?第一步,確定我們開始計算月經周期的準確時間為了計算月經周期,我們必須首先確定從哪天算起。
  • 鉑類化療選擇您得慎重!
    一提到化療,在人們心中,最有效的抗癌藥物恐怕非鉑類莫屬。但是,鉑類副作用大也是人盡皆知,很多人因此不願意化療。目前國內臨床使用的鉑類抗腫瘤藥物共有五種,第一代順鉑,第二代卡鉑及奈達鉑,第三代奧沙利鉑及洛鉑。所以,如何匹配副作用更小,殺瘤效果更好的鉑類藥物是化療研究重要的一項內容。
  • 錢花了罪受了,為什麼一化療就人沒了?腫瘤專家揭開化療真相
    但是等做完幾個療程的化療,外公的狀態卻似乎越來越差,人沒有什麼力氣,經常頭暈腦脹的,對比化療前,真的消瘦憔悴了不少。對此,小青和家人認為是化療導致外公狀態變差,「以前就聽說化療害人,我們還不信,現在可好了,老人不知道有多受罪!」
  • 月經周期正常是多少天?周期短和周期長的人,哪個老得更快?
    在生活中,總會發現周圍女性月經周期不一樣,有的人20天左右來一次,有的人則是30天左右來一次,周期有長有短,就想知道有什麼不一樣,正常周期應該是多少天?女性都比較在意衰老,聽說周期長短與衰老有關係,就會關心起來,到底周期短和周期長的人,哪個衰老的會快一點?
  • 答:為什麼月亮繞地球一圈27天,一個月卻不是27天?
    27天,一個月卻不是27天? 想要查看原問題背景介紹的朋友們可以點擊《問:為什麼月亮繞地球一圈27天,一個月卻不是27天?》~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空少的解答吧!太陽、地球、月亮大致在同一直線上時,正是在地球上月圓之時,自此時開始,月球在宇宙空間中實際繞地球運轉360°用了約27.32天,這就是我們上邊說的公轉周期,因為這是相對宇宙中較為恆定的恆星來說的,所以對應周期叫作恆星月。但是別忘了,地球也在繞太陽公轉移動,在約27.32天之後日、地、月還不能共線,所以月相還沒有完成一個周期。
  • 月經周期該怎麼算?怎樣的周期算正常?周期長或短的原因
    周期長或短的原因‍ 月經周期多少天正常月經周期多少天正常?月經周期一般為21-35天,平均28天。正常月經具有周期性。月經周期怎麼算?月經出血第一天作為月經周期的開始,兩次月經第一天的間隔時間稱為一個月經周期。月經周期多少天正常?
  • 免疫治療聯合化療,這個晚期患者的腫瘤明顯消退!
    最終,我們選擇了新輔助免疫治療聯合化療,具體方案: 信迪利單抗注射液 200 mg ivgtt d1 Q3W + 紫杉醇注射液 180 mg ivgtt d1 + 卡鉑 300 mg ivgtt d1 Q3W,共 2 周期。 效果如何?
  • 高地純食物化療100天運動Day51:蘋果紅蘿蔔汁
    也許大家在看到「全食物化療100天」會感到好奇,「化療」?不是生了重病人才會去醫院做的手術嗎?我們的身體很好啊,不需要化療。但是「預防勝於治療」始終是顛撲不破的真理,用飲食預防疾病,也是21世紀預防醫學的主流,而且好的飲食通常對全身的健康都有益,當然,除了營養之外,好吃和簡單方便也是食譜設計的考慮因素,也才能更好的幫助忙碌的現代人通過飲食來調理健康。那食物本身呢,其實就是我們一日三次的化療哦!
  • 為什麼化療之後會掉頭髮?頭髮掉了還會再長嗎?看完你就明白了
    這就需要配合後期治療,也就是放化療,而對於某些腫瘤來說,化療更是唯一可選擇的治療方式,它起到的主要作用就是抑制腫瘤生長與擴散。不過,化療這種方式屬於「以毒攻毒」,患者在化療期間可出現多個副作用,比如「掉頭髮」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