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塊錢花三天?!看「豆瓣摳組」如何戳破「消費主義」的泡沫

2020-12-14 安生不更名

1「豆瓣摳組」是啥

當今社會,消費主義盛行,到處都充斥著「買它」的口號。

就在前幾天,李佳琦1.3億買豪宅,羅永浩轉型抖音帶貨,薇婭直播賣火箭......

似乎,那些「摳門」的人越來越少見了。

直到,我發現了「豆瓣摳組」的存在。

「豆瓣摳組」原指豆瓣上的一個名為「摳門男性聯合會」的神奇小組,裡面有著眾多的當代摳門藝術家。

據本人的科(dao)學(ting)考(tu)證(shuo),這個神奇的小組建於2015年,因某人看不慣女友洗菜浪費水而建立,專供自己和其他摳門藝術家交流摳門心得,共同譴責揮霍浪費的女性伴侶。

後來一批女生湧入,單獨成了一個「摳門女性聯合會」。

截止目前,男性摳組有11萬+成員,女性摳組後來居上,已有23萬+成員。

本著做(kan)調(re)查(nao)的心態,我對這個兩個小組的帖子進行了大量取(jie)證(tu),發現事情並不是想像的那麼簡單,這兩個小組的畫風和心態差別有點大。

2「摳門男性聯合會」的衣食住行

先從最先創立的「摳門男性聯合會」開始看起,這個小組裡的「摳友」各個都身懷絕技,衣食住行哪個方面都能想到「摳」的妙招。

「衣」方面:

第一招:能穿多久是多久

第二招:二手撿漏

第三招:縫縫補補又三年

第四招:「廢物」再利用

由舊背心改成的枕套

「食」方面:

第一招:買特價菜

第二招:買「邊角料」

第三招:打包帶走大法

第四招:「狂薅資本主義羊毛」

還有各種各樣顛覆三觀的方法......

當然,「住」方面和「行」方面也都有各路大神來指點,但數量比較少,沒有特定的招式,這裡就不再列舉了。

看完這些「充足」的社會學素材,那些自認為平時再怎麼摳的人,應該也會發現自己很富有了吧。

當然讓我震撼的不僅僅是他們的「摳門」程度,更讓我震撼的是他們的生活技巧與生活觀念

他們似乎並不是因為窮而選擇「摳」的,而是把「摳」作為了一種生活態度

正如組裡倡導的,摳,是該花的一分不少,不該花的一分不多花。

無論是縫補衣服、種菜做飯,還是積攢各種優惠券,他們每一位都有自己的獨門絕技,都有屬於自己的「生活哲學」。

3「摳門女性聯合會」的另一種畫風

再看看隔壁的摳門女性聯合會,畫風好像不太一樣......

似乎大部分都是怎麼買東西省錢的帖子。

組裡也有不少吐槽貼感嘆摳門女性聯合會「變味」了,直呼「摳女組都在買買買,錢沒省,反而被種草,已經退了。」

好像,摳女組掉入了曾經最討厭的消費主義陷阱。

4去他媽的精緻,去他媽的消費主義

回歸到摳組創立的初衷和本質,他們不是因為窮而摳門,只是厭倦了浮誇消費,在生活的「毒打」之下逐漸識破了消費主義的陷阱並且逐漸練就了各種「摳門」的絕技。

也正如他們的標語:我們摳不是因為窮,我們就是摳。

現如今,消費主義盛行,焦慮、攀比情緒充斥著每個人的內心;

衣物、化妝品、電子產品的種類越來越多、更新換代越來越快;

網購、直播帶貨等各種各樣銷售形式都在催促著你「買它」;

公眾號、知乎、豆瓣等等社交軟體的大佬們都在對你宣傳著財富自由、追求精緻;

人們一邊被階級差異壓的喘不過氣,一邊又用「精緻窮」來麻痺自己。

「豆瓣摳組」的出現,讓我們看到了生活的另一種畫風,不是去追求什麼精緻,也不是去和他人攀比;

而是化身為鋼針,戳破消費主義的泡沫,讓你看到生活本來的面目。

比起小布爾喬亞們的「精緻窮」,

開源節流,理性消費;

才是更酷更朋克的事情。

公眾號:避冬客棧

相關焦點

  • 「五塊錢如何花三天」你也可以做到
    三天就花五塊錢,在這個物價飛漲的年代聽起來就是一件特別荒繆的事吧!可是確實沒有辦法,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很多人都沒工開,幾個月沒工作,窮這個字已經不陌生五塊錢如何花三天?買一斤麵粉自己做大餅,就著兩塊錢鹹菜吃買幾包方便麵,泡著水吃,勉強能過去買超市打折的大米煮著稀飯湊合著過買五塊錢饅頭家裡燒點開水將就過三天……1.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
  • 豆瓣摳組:女人摳起來要命,男人摳起來不要命
    在凡爾賽文學大行其道的當下,這13萬男性為了避免被人看輕,已經早有預見性的在簡介裡聲明:我們摳不是因為窮,我們就是摳。順便拉踩了一下女性伴侶揮霍浪費。他們還特別指明,摳學更深層次的奧義,是要讓女性明白,摳是理性消費,是將金錢效益最大化,是更好的買買買。
  • 精打細算可以有,但不必為「摳」而摳
    疫情給年輕人的生活帶來不確定性,也讓豆瓣上「摳門男性聯合會」「摳門女性聯合會」等小組迅速壯大「出圈」,不少年輕人紛紛加入各種「摳組」,他們不諱言「摳」或「窮」,反而以怎麼能更摳為豪。「摳」這種略帶戲謔的消費行為,從側面體現出了年輕人追求物盡其用、理性消費的心理變化。
  • 消費主義盛行,為何後浪卻開始熱衷摳門文化?
    更何況,年輕人本身就是欲望成倍增加,訴求與日俱多的消費群體。在消費主義盛行的當下,選擇裸衝擁抱商業的年輕人擁有足夠與之匹配的慾念支撐他們的選擇。 而豆瓣摳門小組給我們展示的,卻是年輕人「放下屠刀」後隱忍的一面,是他們拒絕過度商業的反消費主義。
  • 年輕人摳起來,連大爺大媽都害怕
    反抗「消費主義」,摳出底氣蹭公司的水電、佔別人小便宜的這些摳法在摳組是會被鄙視的。「摳」是一種自律行為,只對自己摳,毫不手軟地對不必要的消費進行降維打擊,才能理直氣壯。摳亦有道,把消費主義轉化為實用主義,不靠消費實現精神需求,是摳組的底氣和態度。在商家的洗腦下,剁手黨們並非對自己的「窮」沒有充分的認知,但往往「人窮心不窮」,企圖用超出自己實際需求與承受能力的消費維持自己想像中的階級歸屬、身份認同。正如《消費社會》中所言:「白花錢」成了表現價值、差別和意義的地方。
  • 窮人、有錢人如何生活?豆瓣、快手和小紅書告訴你,精神貧窮才可怕
    快手和豆瓣摳組是另外一個世界。 01.豆瓣摳組的極簡生活。 知乎有人問:如何一夜暴富? 很多人一邊答:謝邀,剛下飛機,人在美國,利益相關,不能細說,那邊巴拉巴拉趁機賣課。 翻好幾頁翻到一個老實人:睡吧,小老弟,夢裡啥都有。
  • 存不下錢,我去省錢摳摳小組取經了
    「摳,就是該花的一分不少,不該花的一文不多花。」 摳是對各種資源的最佳利用 提到存錢,最常用的一個詞是「開源節流」。 開源是個複雜的問題,但談到如何節流,也就是如何省錢,網友們一直都很有想法。 在如何省錢這一問題上,最有發言權的大概是豆瓣「摳摳小組」們。
  • 2塊錢的拖鞋、3塊錢的手機殼,年輕人變摳了嗎?
    在摳組成員看來,摳門,是一種生活態度。你以為摳很簡單?不,其中蘊藏了太多的智慧。A集結全國最摳網民的「摳組」火了摳門女性聯合會小組、摳門男性聯合會小組、喪心病狂攢錢小組、FIRE生活小組、低消費研究所小組……從這些爆紅的「摳組」名中,你大概就能看出他們是在幹嗎。
  • 成為「消費主義逆行者」:「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度過人生」
    這是豆瓣「不要買|消費主義逆行者」小組中的帖子。在多名「理智鵝」(群成員自稱)的勸告下,發帖者打消了購買念頭,帖子被歸入「已勸退」目錄。 這個成立未滿三個月的小組已經聚集了超過十五萬名組員。這十五萬「理智鵝」們互相評點分析服裝、日用品、玩具等商品的購買必要性。
  • 他們可能是全中國最摳的一群年輕人
    一位摳友發出自己的0.9元午餐:同事給的饅頭,放了三天沒有吃,0.9元買了一個青椒,配在一起炒   圖源豆瓣另一些人另闢蹊徑。他們是外賣APP付費用戶中最細膩的那一撥人。精於計算各種外賣商家的滿減優惠,然後搭配每天的外賣紅包,目的是買到最便宜的那一份。組員「清眠淺淺」已經吃了好幾天的雞了。
  • 點外賣如何薅羊毛?怎麼用土豆提煉澱粉……網上有人專門教你怎麼...
    但時間久了,逐漸變成了一個交流組,起初只有男生的豆瓣組,開始也有女生加入,如今已經有13萬餘名網友每天分享著自己的故事。「摳組」裡討論頻率最多的,就是摳友們「如何用5塊錢買到外賣」、「4.9元外賣什麼水平」等。看似無理取鬧,但真的就有人通過參加活動、領取優惠券成功過,組友取名「外賣薅羊毛」。
  • 讓眾多品牌翻車的反「消費主義」到底在說什麼?|TREND
    在反消費主義情緒與運動這一點上,中國市場上的消費者越來越朝向北美發展 —— 在B站、豆瓣、小紅書三個重點平臺上,反消費主義的情緒和表達已讓人無法忽視。用戶溝通至關重要,而反消費主義的大眾心理值得所有想要避坑的品牌和代理商重視和研究。 反消費主義到底反的是什麼?何種情況下品牌會被認為是在宣揚消費主義?
  • 花唄?花唄!年輕人消費天秤為何在兩極搖擺?
    近期有不少網友反饋稱自己的花唄額度被降低了,有部分用戶發現自己的花唄額度從一萬元直接被降到了兩千元或三千元以下,而這些被調額的網友大多是年輕網友。花唄方面對此回應表示:近期正在調整部分年輕用戶的額度,倡導更理性的消費習慣。
  • 「摳摳族」引領「新節儉主義」
    ……「薅」完四捨五入約等於不要錢的垃圾袋、坐墊、手機殼、本子,一眾買家在豆瓣各「省錢小組」中紛紛跟帖「抄作業」。夏路在豆瓣上加入了各種「摳組」,團購組、「上車組」、閒置組……沉浸在各種「車價」中,她對於正常價格的商品不再會輕易「心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算是更加理性了吧。」   《外貿轉內銷與電商平臺數位化價值》研究報告認為,性價比是特價經濟的基石。消費者既要「品質」又要「實惠」的需求日益強烈,消費不盲目追求價格,注重性價比和消費體驗,這代表當下消費者務實、理性的消費觀。
  • 豆瓣組學:一個亞文化發源地的主流「躍遷」
    ;雙11前夕,豆瓣小組「負債者聯盟」隨即悄悄爬上熱搜,組員們因消費欲望「剁手」背負債務而叫苦不迭;不久前,『新褲子貝斯手/閃星樂隊主唱與Mandarin鼓手疑似戀情』的傳聞,由著名豆瓣小組「我們代表月亮消滅居心不良的樂手」(通稱:月亮組)發酵到大眾圈層,迅速登陸象徵主流社會熱點的微博熱搜排行榜前列,引得當事人出面否認。
  • 戳破泡沫,如何放平心態看直播帶貨?
    但在直播的空前繁榮背後,天價坑位費,明星直播泡沫和一批一批關閉的直播基地,讓越來越多商家開始警醒和思考,直播對於品牌和銷售的真實價值。電影《大空頭》裡曾經這樣評價金融泡沫,「整個世界都在虛假狂歡,少數的局外人和怪才卻獨具慧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