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惹我》是一部由呂克·貝松執導,羅伯特·德尼羅、米歇爾·菲佛、迪安娜·阿格隆等主演的喜劇、犯罪、驚悚類型的電影,於2014年3月7日在中國上映。
影片講述了一個因受證人保護計劃而遷居諾曼第的黑手党家庭,在平靜的法國小鎮上躲避追殺,卻依然改不掉用黑幫暴力的方式解決問題的故事。
2015年,該片獲得第5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展映單元提名。
別惹我(6)法國一個寧靜的小鎮,某個夜晚搬來了布萊克一家:男主人弗萊德(羅伯特·德尼羅 Robert De Niro 飾)、妻子麥姬(米歇爾·菲佛 Michelle Pfeiffer 飾)以及他們的兒女瓦倫(約翰·德利奧 John D'Leo 飾)和貝爾(迪安娜·阿格隆 Dianna Agron 飾)。他們看似與其他的美國人沒什麼兩樣,然而一系列出格的舉止卻不得不讓人對他們刮目相看。原來弗萊德的真實身份是歷史悠久的黑手党家族曼佐尼的一員,為躲避追殺他在FBI探員羅伯特·斯坦菲爾德(湯米·李·瓊斯 Tommy Lee Jones 飾)的安排下多次搬家。
看似愜意舒適的隱居生活危機四伏,背負著背叛家族罪名的弗萊德終將迎來奪命殺手的追殺...
遲暮大佬非病貓
當放蕩不羈的美式電影與慢節奏的法國電影邂逅與一部黑幫家庭喜劇之中,法美兩國合拍的《別惹我》以真實人物紐約黑幫大佬亨利·希爾為藍本,電影不僅將霸道的美式黑幫風格演繹的淋漓盡致,一種如同《這個殺手不太冷》的法式黑色幽默同樣充斥其中,遲暮大佬非病貓,這是一場別出心裁的黑幫好戲。
讓曾憑藉《教父2》中以飾演唐·科萊昂榮獲奧斯卡男配的羅伯特·德尼羅出演《別惹我》中的隱退黑幫大佬,無疑是個絕佳的選擇,羅伯特·德尼羅在他的電影中不僅能極好的散發一種黑幫氣質,而同樣他的喜劇電影《午夜狂奔》《拜見嶽父嶽母》等諸多經典中又同時能盡顯其搞笑天賦,這次在《別惹我》中他扮演因為高密受FBI保護隱退的黑幫大佬弗萊德不得不帶著一家子遠遁法國小鎮,電影幾乎完美的詮釋了這個希望有平靜生活又難改黑幫痞氣極具張力與矛盾的人物,他在電影中一面享受著這份平靜的生活寫寫回憶錄,另一面對於敢對其出言不遜的「壞人」也從不心慈手軟,一秒慈眉善目變窮兇極惡,絕不是鬧著玩的,這也形成了其電影經典的黑色幽默,電影中的黑幫大佬還在電影交流會上大談《盜亦有道》,其實在我眼中的《別惹我》,最精準的定位,無疑就是一場老年版的《盜亦有道》,說其為之續集也毫不為過。
這部電影並非對黑幫家族吊炸天的過度渲染,而更多是一場黑幫宿命的另類隱喻,其實看這部電影我們不難發現,電影並沒有用過多的橋段講述黑幫的故事,而黑幫大佬的人物定位也並非開門見山,竹筒倒豆子,而是通過劇情發展由大佬弗萊德的回憶徐徐道來,劇情也沒有提及弗萊德為何高密而放棄大佬的地位,其實不難猜測,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黑道之路多兇險,不是你是就是我亡,這對於一部定義喜劇的電影來說是並不合時宜的,同時導演也為觀眾留下了更多想像的空間,電影的焦點定位實質在於黑幫家庭的宿命上,正如其黑幫大佬自已也說再有一次選擇,覺不會走上這條道路,電影中這個家庭裡妻子,女兒,兒子都有著其身份帶來的煩惱與痛苦,和無時不刻的仇殺險途,這些元素其實都暗藏與電影的笑點中,在此也不做過多的劇透,即使最後看似大團圓的結局,黑幫家庭離開小鎮的表情上又何嘗不是一幅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凝重?
黑幫之道絕非明途,而是一條不歸的宿命之路,時隔二十年,呂克·貝松又一次交上了一份一同《這個殺手不太冷》的黑色另類電影,遲暮大佬非病貓,因為大佬要麼是老虎,要麼是他人魚肉,並沒有病貓的選擇……" style="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22px; color: rgb(102, 102, 102);">文/夢裡詩書
當放蕩不羈的美式電影與慢節奏的法國電影邂逅與一部黑幫家庭喜劇之中,法美兩國合拍的《別惹我》以真實人物紐約黑幫大佬亨利·希爾為藍本,電影不僅將霸道的美式黑幫風格演繹的淋漓盡致,一種如同《這個殺手不太冷》的法式黑色幽默同樣充斥其中,遲暮大佬非病貓,這是一場別出心裁的黑幫好戲。
讓曾憑藉《教父2》中以飾演唐·科萊昂榮獲奧斯卡男配的羅伯特·德尼羅出演《別惹我》中的隱退黑幫大佬,無疑是個絕佳的選擇,羅伯特·德尼羅在他的電影中不僅能極好的散發一種黑幫氣質,而同樣他的喜劇電影《午夜狂奔》《拜見嶽父嶽母》等諸多經典中又同時能盡顯其搞笑天賦,這次在《別惹我》中他扮演因為高密受FBI保護隱退的黑幫大佬弗萊德不得不帶著一家子遠遁法國小鎮,電影幾乎完美的詮釋了這個希望有平靜生活又難改黑幫痞氣極具張力與矛盾的人物,他在電影中一面享受著這份平靜的生活寫寫回憶錄,另一面對於敢對其出言不遜的「壞人」也從不心慈手軟,一秒慈眉善目變窮兇極惡,絕不是鬧著玩的,這也形成了其電影經典的黑色幽默,電影中的黑幫大佬還在電影交流會上大談《盜亦有道》,其實在我眼中的《別惹我》,最精準的定位,無疑就是一場老年版的《盜亦有道》,說其為之續集也毫不為過。
這部電影並非對黑幫家族吊炸天的過度渲染,而更多是一場黑幫宿命的另類隱喻,其實看這部電影我們不難發現,電影並沒有用過多的橋段講述黑幫的故事,而黑幫大佬的人物定位也並非開門見山,竹筒倒豆子,而是通過劇情發展由大佬弗萊德的回憶徐徐道來,劇情也沒有提及弗萊德為何高密而放棄大佬的地位,其實不難猜測,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黑道之路多兇險,不是你是就是我亡,這對於一部定義喜劇的電影來說是並不合時宜的,同時導演也為觀眾留下了更多想像的空間,電影的焦點定位實質在於黑幫家庭的宿命上,正如其黑幫大佬自已也說再有一次選擇,覺不會走上這條道路,電影中這個家庭裡妻子,女兒,兒子都有著其身份帶來的煩惱與痛苦,和無時不刻的仇殺險途,這些元素其實都暗藏與電影的笑點中,在此也不做過多的劇透,即使最後看似大團圓的結局,黑幫家庭離開小鎮的表情上又何嘗不是一幅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凝重?
黑幫之道絕非明途,而是一條不歸的宿命之路,時隔二十年,呂克·貝松又一次交上了一份一同《這個殺手不太冷》的黑色另類電影,遲暮大佬非病貓,因為大佬要麼是老虎,要麼是他人魚肉,並沒有病貓的選擇……
夢裡詩書|搜狐新聞、電影網特約影評人 |2014-07-08 22:352
黑幫家族的整個影片時間壓縮感很強,節奏很有快感,但是又不如昆丁的那種帶點強節奏的感覺,如果昆丁是一輛沙漠強檔越野跑車的話,呂克.貝松則更像家庭越野版的。...
時光網|2014-03-193
2014.03.17 紫光影院:電影看的很HIGH,很有個性。鬱悶的是遇上時光網傻缺的改版,把自己最好的東西都改沒了!...
時光網|2014-03-19
想打7.5來著,手機只能打整分。那就8分吧,反正我是呂克.貝松腦殘粉。電影本身也讓人看得很爽啊,除了節奏控制稍弱,其它都很好。姐姐拿網球拍揍人超帥...
時光網|2014-03-19
《芝加哥太陽報》:這是一部故意的搞怪影片,雖然水準不穩定但是有足夠多的精彩片段,因此值得推薦。
《後視鏡》:這不是德尼羅最好的表現,但至少本片中的角色比他最近的其他影片有更多的內涵,而米歇爾·菲佛更是在近十年鮮有作品問世的情況下享受著難得的復甦。
雖然影片的氣氛變化太過突兀,背景故事過於荒唐,支線情節又最終棄之不顧:總得來說,《紐約時報》:本片完全不在乎可信度上的問題;但在精彩的表演支撐下,它還是閃現出了奇妙的電火花。
《今日美國》:本片是一部綜合了如魚離水喜劇、夥伴喜劇和黑幫電影的大雜燴,但更重要的是,這是一部浪費了大好機會的不佳作品。
《紐約郵報》:還記得德尼羅是個好演員的時候麼?如今他的天賦就和他在本片中的角色一樣——處在證人保護計劃之下,再也無法見到了。
呂克·貝松《別惹我》領跑
呂克·貝松的作品節奏快捷、風格奢華,極具商業價值,這部《別惹我》是他從影30多年首次執導黑幫題材影片。談及這部「大師向大師致敬」的誠意之作,呂克·貝松還特別提到一點,他與馬丁·斯科塞斯、羅伯特·德尼羅三人都曾擔任過坎城電影節評委會主席,所以這也是一部關於「主席」的電影,影片被外媒喻為「繼《教父》三部曲之後,最受期待的黑幫電影。」
德尼羅在《別惹我》裡的硬漢老爸角色,其實酷似《好傢夥》裡jimmy和henry的合體版,在真實生活中Henry原型就叫Henry,當年這位前黑幫參加FBI的證人保護計劃的時候,唯一的愛好就是寫自傳,《好傢夥》就是改編自他的手筆,這與《別惹我》裡的德尼羅在家的消遣是一模一樣的。而呂克·貝松的暴力美學在《別惹我》中也有著鮮明的體現。呂克·貝松鍾愛的兩類人物,一類是持槍的女孩,另一類則是與現實對抗的孤膽英雄。從心理學角度上分析可將其歸納為:外表堅強而內心脆弱的男人,和外表脆弱而內心堅強的女人。凡由他編劇、執導的電影,故事都是圍繞著這樣的心理定式組成的。 因此在《別惹我》中,女兒貝拉手持槍枝與前來暗殺的黑幫分子大打出手的一幕,令人仿佛看到了《這個殺手不太冷》中的娜塔莉·波特曼。而身負黑幫眾多秘密卻只能獨力承擔、甚至要連累家人四處逃亡的硬漢老爸,也正符合呂克·貝松對於男性形象的解讀。
《別惹我》此前在美國上映時,不僅受到大批黑幫電影愛好者的追捧,更受到不少女性觀眾的青睞。原本黑幫題材的電影因其中的暴力、兇殺等內容,總是會更受男性觀眾的喜歡。《別惹我》卻因其中兩名女星——米歇爾·菲佛和迪安娜?阿格隆的出色表演,而贏得了原本是「陪綁」觀看黑幫片的女性觀眾的心。
米歇爾·菲佛飾演的辣媽麥姬,乍一看只是個標準的美國主婦,時不時還喜歡在法國人面前秀上兩句法語,但可千萬別小瞧了這位「黑幫大佬的女人」。遇上令她不爽的事情,管他什麼人、管他是什麼場合,她都會用自己擅長的黑手黨方式解決問題。受不了法國鄰居們的閒言碎語,麥姬十分麻利地自製一個「土炸彈」,把小鎮超市炸得滿天飛,走出超市的她的嘴角卻露出淡定的微笑。
因參演《 歡樂合唱團 》飾演Quinn一角而走紅的好萊塢新生代演員迪安娜·阿格隆,在《別惹我》中飾演美麗乖巧又不乏暴力傾向的女兒貝拉。曾入選《男人幫》雜誌評選「全球最性感100位女性」的迪安娜·阿格隆,在片中從頭至尾都是以金髮碧眼的典型美國甜妞形象出現,粉色的綁髮帶、飄逸的碎花短裙都十分清新可人。然而當輕薄的小流氓意圖不軌,這位「軟妹子」搖身一變就成為手持球拍、將流氓打得滿地找牙的「女漢子」,下手之重幾乎讓流氓們爬不起來。這段痛打小流氓的情節也成為廣大女性觀眾最為鍾愛、最為解壓的橋段之一。
該片主演、奧斯卡影帝羅伯特?德尼羅在接受採訪時,曾著重提到《別惹我》講述了美國、法國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之下,由一個黑幫家庭帶來的文化碰撞。這一點也呂克?貝松新作《別惹我》中鮮明地體現了出來:美式家庭的隨意與大大咧咧,布萊克夫人在快餐店大嚼漢堡、狂吸可樂引來旁人側目,「美國甜心」一般的女兒貝拉追逐愛情也有著美國妞兒的大膽與狂野……無論是看似平靜的家庭生活,還是看似和睦的鄰裡、校園生活,都在帶有戲謔成分的音樂之中,給人一種暗潮洶湧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