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智庫是2000年政黨輪替之後成立的,這個智庫看似很重要,但是它在臺灣政壇的存在感又特別低,智庫對於國民黨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它能夠發揮什麼的作用?
2000年是國民黨第一次失去政權的那一年。那年失去政權之後,因為「朝小野大」,雖然國民黨仍然在立法部門掌握多數,可是陳水扁不願意接受「雙首長制」的體制。所以國民黨的政務官全數退出,國民黨畢竟在臺灣「執政」了幾十年時間,培養了很多很棒的行政精英,政治專才。這些在各個領域的專才,當離開行政職的時候,培養的系統中斷了,要去哪裡?
所以國民黨就成立了智庫,在當時國民黨的財力是可以的,連戰在當時是黨主席,連戰也運用他本身的財力做了一些捐助,以他的父親連震東文教基金會的名義。捐助成立這樣一個智庫。
可是之後大家也都知道了。從2000年到現在2020年,二十年的時間國民黨只「執政」了八年,就在馬英九任內,其它的十二年都是民進黨在「執政」 未來四年也是。許多在當時認為隨時有機會在「班師回朝」,那些人都已經老去了,而今天的智庫,馬英九因為刻意和黨部疏離。馬英九也沒有好好地經營國民黨,經營智庫,因此智庫的定位就變得越來越模糊。實質的功能其實就越來越看不到,而到了這幾年的時間,智庫本身所能夠發揮的功能就更有限了,你幾乎看不到,連刷存在感都談不上。
固然這一次在整個國民黨大敗之後,因為很有限的資源,很有限的職位。智庫仍然是保留的,同時希望借著智庫能夠再強化國民黨的思想武裝。把智庫跟革實院仍然當作國民黨思想再武裝的兩個非常重要的利器,我仍然對於這個智庫沒有抱著太大的希望。因為國民黨的定調跟國民黨的元氣仍然非常虛弱,所以我沒有看到國民黨現在有復活,讓我覺得國民黨已經可以從加護病房出來的跡象。到現在為止,此時此刻。國民黨仍然是在加護病房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