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美娟,口腔臨床醫生,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出自知識就是力量微信公眾號)
大多數人每天都認真刷牙,甚至刷三次四次五次……然而,仔細照鏡子還是會發現牙齒上有小黑點,甚至黑色斑塊!家裡有寶寶的家長可能會發現這個現象更明顯。在小乳牙的牙頸部、兩顆門牙之間、牙齒的各個面上都可能出現這樣的小黑點或黑斑。對於不喜歡刷牙的小朋友,小黑點出現的頻率和面積都會大大增加。
關於這個小黑點到底是什麼,不可一概而論。總體來說這些小黑點可大概歸結為兩種原因:牙漬和齲齒。
(圖片來自網絡)
專業稱為色素沉著。顧名思義,是由於色素沉著在牙齒表面導致的。造成色素沉著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幾點:
1.刷牙不到位。有人會說不可能啊,我天天刷牙,一天兩次到三次呢!但是,刷牙不僅是看次數和時間,最關鍵還要看刷牙的效率。有的人很看重牙膏的選擇,有的人覺得電動牙刷效率高,還有人認為刷牙時間長是好的。專業牙醫推薦:正確的刷牙方法重要過合適的牙刷,合適的牙刷重要過牙膏。有時一個牙醫使用一般般的牙膏和牙刷刷牙的效率,可能會高於一個使用電動牙刷的刷牙「小白」。
刷牙時間只是一個必要條件。在最開始刷牙的1分鐘內,牙菌斑已經被清除了差不多70%。所以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並保證刷牙時間是提高刷牙效率的關鍵。更要強調的一點是刷牙不僅刷牙齒的外側面,牙齒的內側面和咬合面也不能忽略。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很多黑點和黑斑出現在牙齒的內側面,因為內側面往往是刷牙的盲區。
2.進食色素豐富的食物。牙齒表面不是絕對光滑,食物、色素等在其表面都有一定的附著。實際進食過程中有色食物是很難避免的,而進食後及時刷牙對大多數人來說難以實現,長此以往各種各樣的色素容易在粗糙牙面堆積沉著,牙齒的粗糙面包括後牙的咬合面和牙齒鄰接處。
3.牙齒本身的結構。如上所述,牙齒表面不光滑或者鄰接關係不利於牙齒的自潔,都會導致色素容易沉著而導致黑斑出現。最典型的例子是後牙的咬合面。由於各發育葉融合時遺留的深的窩溝點隙,致使食物殘渣和色素極易進入而難以清除,長期導致色素顯現。
(圖片來自網絡)
齲齒最廣為人知的表現是:牙齒有洞。接下來就來揭露一下齲齒的真實面目,讓齲齒無處遁形。
其實齲齒臨床最早的表現是牙體變色。典型的變化過程為牙釉質脫礦,牙齒表面呈現白堊色樣變。這一個階段不容易被發現。病變繼續發展就進展為牙本質齲,牙體缺損明顯——即牙齒有洞。此階段的細菌活動活躍,細菌的代謝產物含有很多色素,加之牙齒表面變粗糙牙體缺損存在,食物殘渣和色素容易堆積,牙齒表面表現為黑色斑點或斑塊。
還有一種齲齒表現形式很隱匿。表面看牙齒沒有洞洞形成,但是牙齒表面隱約可以看到黑色的暗影,這種齲齒表面看起來很小,其實內裡很大。醫學上稱其為「燒瓶樣齲」,因其形狀似口小底大的燒瓶而得名。從燒瓶的形狀便可知,這種病變不可小覷,儘早治療方為上策,否則發展下去將會成為危害到牙神經的深齲。
(圖片來自網絡)
說了這麼多,您或孩子牙齒上的黑色斑點和斑塊到底是什麼,如果自身難以判斷,建議儘早到專業醫生處尋求幫助,這樣才能將問題消滅在萌芽中,保持一口靚麗健康的牙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