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鼓勵孩子頂嘴?後悔知道晚了

2021-02-10 凱叔講故事

「要不是你做飯慢,誰能寫作業這麼慢?」

一位媽媽批評孩子做作業慢,卻被女兒懟得哭笑不得。

疫情憋在家,作業就像枚定時炸彈,一言不合就把親子關係攪得雞飛狗跳。

媽媽批評女兒:「就三篇,寫了兩小時吧?」

女兒懟得溜:「1999小時。」

媽媽剛講一句,女兒頂十句:

「早上你做飯為啥那麼慢,你要是快,我早就寫完了,早就看電視了,誰那麼磨磨唧唧呢?」

把氣崩潰的媽媽,又給氣笑了。

只有親自當過媽,才理解:

家有頂嘴娃,會給本來一地雞毛的生活帶來多少兵荒馬亂。

讓人崩潰裡帶著笑,笑裡閃著痛,在哭笑不得裡神經兮兮。

在一項「父母最討厭孩子什麼行為」的調查中,75%的家長選擇了頂嘴。

但是,父母們,家有頂嘴娃,其實是好事。

育兒家張丹丹表示:

孩子頂嘴,要恭喜你。

首先,他有觀點,是個有主見的孩子;

其次,證明他和你的溝通是暢通的,有效的。

頂嘴的孩子,優勢多

愛頂嘴的孩子,能獨立思考,有主見;

其次,口頭表達能力好,善於思辨;

當然,反抗意識也是一流的,膽大不怕事,敢頂敢吵架。

親子節目《放學後》,有個叫小寶的孩子,具備一流的頂嘴技術。

爸爸必須隨時監測血壓,提醒自己不要被兒子給氣死。

有一回,因為練小提琴,小寶和爸爸頂嘴,把爸爸氣得血壓飆到162。

最後,爸爸崩潰,小寶還很淡定地練琴。

現場的嘉賓卻都對小寶讚譽有加,教育專家海藍表示:「頂嘴的孩子有優勢,一是家庭氛圍開明,二是孩子有非常強烈的獨立思考能力,才能頂到父母的痛處。」

關於頂嘴,小寶也有自己的解釋:「因為我覺得你們說得不對,所以我不覺得我在懟你們。」

爸爸批評他拉琴的位置不對,他頂:「那你給我貼上標籤啊」;

確實頂得有理有據!

他給爸爸提意見:

「爸爸老是給別人提問題,忽略自己的問題,比如說小提琴,老師都不會,是教不好孩子的。」

思維縝密,句句有理,也是很實在!

德國曾做實驗,將2-5歲的孩子分成兩組。

一組反抗性強,一組反抗性較弱,一直跟蹤觀察到青年期。

結果發現:

在兒童期有反抗傾向的人中,84%的人意志堅強,有主見,有獨立分析,判斷事物和做決定的能力;

而沒有反抗傾向的人中,多達74%的人遇事不能做決定,不能獨立承擔責任。

能頂嘴,說明孩子有主見,溝通能力強。

這其實,就是父母們一直想培養的高情商寶寶呀!

不許頂嘴,傷害大

尹建莉老師曾講過一個故事。

她和朋友們吃飯,認識對母子,孩子七八歲,正鬧著脾氣。

朋友便給孩子遞了瓶可樂,看得出,孩子很想喝。

但媽媽拒絕了,讓孩子喝杏仁露。

孩子一直試圖表達:「你從來都不讓我喝可樂,天天讓我喝酸奶和杏仁露。」

幾番爭執後,媽媽不許孩子再頂嘴,直接把杏仁露打開。

孩子氣得拒絕用餐,再未說一句話。

媽媽卻對大家說:「別理他,他是個特別不聽話的孩子。」

尹建莉老師感嘆,她理解孩子為什麼不聽話。她指出:「如果家長在任何事上都想讓孩子按大人的想法來做,整天要求孩子服從自己,必然教會孩子在無意識間用同樣的方法對待他人。」

父母不允許孩子頂嘴,容易導致兩個結果: 

●孩子越來越抗拒和父母溝通;

●孩子越來越逆反不聽話,嚴重的甚至會給孩子帶來不可逆轉的心理傷害。

奧地利作家卡夫卡,才華橫溢,卻一輩子孤獨自卑。

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他被爸爸阻斷了,表達自我和親子溝通的途徑。

幼時,他的爸爸命令他「不許頂嘴」,否則就「把他像魚一樣撕碎。」

後來,卡夫卡寫了封3.5萬字的控訴信《致父親》:「我的寫作,不過是在哭訴我無法撲在你懷裡哭訴的話。」

美國維吉尼亞大學做過一項研究,得出結論:會頂嘴的孩子,長大後更善於調解情緒,而且,同等教育條件下,會頂嘴的孩子,長大後更不容易產生喝酒,抽菸等不良行為。

顯然,在父親的嚴苛下,卡夫卡把情緒壓在心中,忍受身心摧殘,從此懼怕與外在的連接。

孩子頂嘴,父母越用權威鎮壓,孩子就越擰巴,與世界的關係也越矛盾。

聰明的父母接納孩子頂嘴

頂嘴有如此多的好處,父母是不是可以隨便由著孩子頂嘴?

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凡事都要注意「度」。

一、涉及到必須遵守的規則,語氣要堅定。

閨蜜向我訴苦,說自己差點被6歲的女兒氣到臥床不起。

起因是,她女兒非要在沙發上蹦跳,她講道理:「沙發容易壞,樓下鄰居意見也大。」

女兒頂嘴:「是你讓我多運動的呀?現在我運動你又不讓;再說是我重要還是沙發重要?鄰居只是你的鄰居,你不老說我是你的心肝寶貝,跳幾下沙發都不行?」 

就這事,母女倆爭辯了一下午,把閨蜜氣得夠嗆。

其實,涉及到必須遵守規則的時候,比如「危險的事」,「沒有禮貌的事」,「容易造成破壞的事」,沒有必要和孩子爭辯。

父母必須語氣堅定,大聲嚴厲地提要求:「沙發不是用來在上面跳的!」

要求孩子馬上停止,如果孩子繼續,嚴肅地把孩子抱走即可!

二、不涉及必須遵守的規則的前提下,接納頂嘴,保證順暢的親子溝通!

有朋友說,她現在,常被5歲的兒子懟得無話可說。

有一段時間她兒子特別沒禮貌,同學叫他的名字,都不搭理。

她給孩子講道理。

孩子說:「媽,你別說了,都打擾我思考了,我正在想怎麼把你寵成小公主。」

朋友鬱悶:「你說這該高興,還是該生氣呢?這一口氣提在胸口,上也不是下也不是。」

這當然值得高興,說明孩子年紀小但情商高,連「頂嘴」的方式都升級了。

這時候,父母要接納頂嘴,不做評判,尊重孩子的所思所想,維護好孩子願意溝通的情緒。

更重要的是,要找到方式,引導孩子多說多表達,共同解決問題。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裡,作者建議父母根據這些步驟引導孩子:

●談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說出你的感受和需求;

● 一起討論,找到大家都接受的解決方法;

●把所有想法都寫出來,表示尊重;

●挑出哪些建議可以接受。

前面提到的《放學後》裡的小寶,他父母的處理方式就非常好:

召開民主會議,盡情表達觀點;

制定意見箱,隨時表達觀點。

這樣做,孩子一定願意主動表達。

當然,最難的,是轉變我們做父母的態度,真正的尊重孩子。

不再把孩子當做一個「問題」來糾正,放棄「我是父母一定正確」的想法。

父母對待孩子頂嘴的方式裡,藏著孩子與未來交手的樣子。

猶如兒童心理學家所說,能夠同父母進行真正爭辯的孩子,以後會更自信,有創造力和合群。

請保護好那個愛頂嘴的孩子,引導他長成自己最想成為的樣子!

作者:Gloria,修辭學碩士,曾任國企高管,現為全職媽媽。八一八婚姻和愛情的真相,聊一聊育兒和育己的感悟。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青春期的孩子跟父母頂嘴,該怎麼辦?李玫瑾:用這三句話很有效果
    可笑笑怎麼都不聽,媽媽便忍不住對孩子大喊:「你怎麼那麼能頂嘴了?敢這麼和我說話?我把你養這麼大你還真是沒有良心。」面對媽媽突如其來的質問,孩子放下筷子扭頭就回屋了。現在每個家庭的孩子都不多,大多數情況下家長對他們的要求都是百依百順的。很多時候當家長滿足不了孩子需求時,便開始反駁家長甚至出現頂嘴的情況。
  • 李玫瑾:當孩子開始頂嘴時,父母學會這樣說,孩子將來會更有出息
    隨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要說最令家長頭疼的問題有哪些,那頂嘴一定是其中之一。 其實很多寶媽都和我吐槽過自家孩子頂嘴的過程,有些家長甚至會有暴力來解決,不過每次打完都後悔,但是不打又不知道怎樣做才適合,對此可以說是非常苦惱。
  • 孩子喜歡頂嘴怎麼辦?父母別急著斥責,3個方法巧妙改善頂嘴問題
    有一次,放在桌子上的飲料不見了,我有點生氣的問淼淼是不是他喝了,沒想到他比我還生氣,就是不承認是自己喝了,這孩子越來越不聽話,還學會頂嘴了!」在父母眼裡,聽話的孩子才是好孩子,而頂嘴是一件不好的行為,是有損父母權威的行為。於是很多父母在孩子頂嘴的時候,會變得怒不可遏,甚至恨不得上手揍一頓,想用家長的權威逼孩子「閉嘴」。
  • 孩子們頂嘴全家樂開花?「聰明」不一定是件好事,家長要提高警惕
    我們都應該聽過這樣一個觀點:愛頂嘴的孩子比其他孩子思維更活躍,反應更快,他們一定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我不禁要問,從什麼時候開始,快速思考和快速反應就成了孩子們優秀與否的必要條件?長大不擅長溫良孩子嗎?如果是這樣的話,為什麼我們要用「謙謙君子,溫潤如玉」這樣的詞呢?
  • 孩子跟你頂嘴真的是因為翅膀硬了嗎?
    昨天晚上皮皮幼兒園的方老師給我來電話,說了一下皮皮最近在幼兒園的表現。你知道我這個人的脾氣其實還挺好的,就是一般是很少發火的,但是如果碰到實在忍無可忍的時候.我現在都很驚訝為什麼我能心平氣和的打出這些字。
  • 孩子愛頂嘴,真的是不聽話的表現嗎?家長看完這些知識沉默了
    周周媽媽最近很苦惱,因為一向聽話懂事的周周最近突然變得愛頂嘴,總是無緣無故地違抗大人的話。比如說,周周媽媽讓周周把掉在地上的垃圾袋撿起來,周周就會反問:「為什麼要我撿?你怎麼不撿?」還有,周周在衛生間不小心把洗髮水撒了一地,媽媽過去叮囑周周以後拿東西要小心一點,周周就會說:「好囉嗦呀!
  • 「頂嘴」和「不頂嘴」的孩子,長大性格大不同,別不當回事
    黃女士的女兒跟餘先生的女兒就完全不同,黃女士的女兒被批評後,總是滿盤接受,或者委屈哭鼻子,但是從不頂嘴;而餘先生的女兒就不一樣了,每次被批評後,總是會找各種理由為自己辯解,甚至有時候覺得自己沒有錯直接跟父母抬槓或者是頂嘴。
  • 孩子變成「小刺蝟」,說一句頂十句,家長多說3句話解決頂嘴難題
    孩子媽媽跑過來,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將玩具搶下來塞給了弟弟,還讓哥哥要讓著弟弟。當時哥哥的臉都氣紅了,「憑什麼讓著他,那是我的玩具!」哥哥之所以頂嘴,是因為覺得自己受了委屈,其實在家長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這種事情還是比較常見的。
  • 李玫瑾:想孩子現在頂嘴,未來會感激你,不應打罵而是多說3句話
    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未來不是仇人就燒高香了,還指望孩子感激你?怎麼辦呢?家長也知道,孩子小不懂事,所以會對孩子行為加以規範,這個過程孩子當然充滿不解,自然會有矛盾,甚至是頂嘴。因為家長不知道如何處理這種親子矛盾,才將矛盾逐漸升級,激化。甚至影響未來若干年的親子關係。
  • 孩子頂嘴別斥責,這是好事情,家長正確引導,孩子會優於同齡人
    可是豆豆聽到媽媽這麼說,反而在這面牆上猛然塗了幾筆說,"我不管,我就喜歡在這面牆上畫,這上面畫的畫好看。"媽媽握住她的手說,"不可以,你把壁紙弄壞了,這樣是不對的。"豆豆媽媽站在原地氣鼓鼓地想,明明只是教育孩子不要在壁紙上畫畫,為什麼,孩子這麼不聽話?這麼愛頂嘴呢?其實,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頂嘴是一個必須要經歷的階段。不要急於生氣,也不要再繼續和孩子講道理,看到孩子頂嘴的別後需求,找對方法才能輕鬆地應對頂嘴的孩子。
  • 「頂嘴」和「不頂嘴」的孩子,長大後差距很大,家長別不當回事
    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相處絕對是一門學問,有句話怎麼說來著:長時間不見了就會想念,見到了又會吵架。很多人用這句話來形容情侶之間的關係,但我覺得同樣也適用於親子之間的關係。那段時間網友還調侃道:再不開學/工作,我就要在這個家待不下去了。由此可見,在家待的時間越長,親子關係越緊張這句話說的還是非常有道理的。面對父母反而批評,孩子的不同反應但是對於父母的批評和責罵,每個孩子的反應卻是大有不同的。
  • 家有愛頂嘴和不愛頂嘴的孩子,長大後性格可能會不同,父母別大意
    今年的母親節、父親節已經過去了,生兒育女"你把我養大,我陪你變老"這可能是父母和孩子之間,最動聽的情話了,但是在養育孩子過程中,父母陪著孩子長大,中間不知道經歷了多少辛酸事。但是那些性格暴躁的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家長就要注意了。如果你家孩子是這樣的情況,當父母的要做到:1. 不要縱容孩子一直在頂嘴。要很多事情的情況,對孩子的家長說的話表示不贊同或者不認可,就會出現頂嘴的情況。
  • 孩子頂嘴,說髒話,家長該怎麼辦!
    當小瀚放學的時候,小瀚的老師告訴小瀚的媽媽:「小瀚在幼兒園裡,今天一連要打三個孩子,你好好管管你家小瀚吧。」 小瀚的媽媽問:「小瀚,你今天是不是要打小夥伴啊。這是為什麼呢?」小瀚撅起嘴說:「媽媽,他們搶我的玩具,說我的壞話,我就很生氣,我就不開心,我就要打他們。」
  • 李玫瑾教授:父母學會說這3句話,孩子不再頂嘴還越來越優秀
    孩子一頂嘴,家長就會覺得火冒三丈,然而孩子並不服軟,讓家中頓時火藥味十足,並因此影響親子之間的關係。另一方面,家長覺得孩子頂嘴是一種不好的現象,這令家長非常困惑,不知道孩子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也不知道如何糾正孩子這種頂嘴的行為。
  • 李玫瑾:孩子第一次頂嘴,父母要說出這3句話,孩子將來更優秀
    我再也不想要和媽媽在一起了!」「明明是你笨才對,你就不能夠按老師教的步驟一點一點的寫嗎?快點給我改正!」小雲說的就是要拿過孩子的作業本進行擦除他剛剛寫過都錯誤的步驟。這個時候孩子的爸爸看到母子兩個人正在爭執,小雲還有一些強逼著孩子的模樣。小袁的爸爸向小雲表示「你先去準備一下其他的,孩子這邊我來進行照顧!」
  • 愛頂嘴是優點不是缺點,家長利用好三個優勢,孩子以後成就更高
    文案/熊二編輯/老花那天去閨蜜家裡,一進門就看見閨蜜和孩子在"吵架",閨蜜看著正在看電視的孩子,轉手就把電視關掉,讓孩子寫作業去。孩子說:"我現在就像看電視,不想寫作業"。閨蜜說:"小孩子這個時間就該去學習了,看什麼電視?"
  • 6歲女孩因頂嘴被父親鞭打致死,女孩被打時說:爸爸,我起不來了
    孩子從小生活在爸媽身邊,等孩子長到三歲以後,她們開始慢慢建立起了自己的獨立意識,開始逐漸有了自己的想法;而且,從這時候開始,孩子就會慢慢和父母反著來,開始和父母「頂嘴」了;其實,孩子愛「頂嘴」,就是在試探父母的底線,試探成年人的耐心,想知道自己這樣做,父母會有什麼反應。
  • 先別生氣,頂嘴的孩子大有出息,這樣做可化解
    」沒想到他竟然回嘴:「我為什麼要騎馬?」我忍不住笑了出來。又解釋了幾句,鏘寶嘟起小嘴說:「媽媽你別說了,我又沒有說臭話。」跟閨蜜訴說我的遭遇,她笑著說:「你這才是剛剛開始,我家娃才是懟人小天才。三五句話讓他爸無語。」
  • 愛頂嘴和不頂嘴的孩子,長大後性格差異十分大,父母別太大意了
    孩子表達能力的差異 孩子剛出生的時候,不會說話,所以哭聲是他們表達的唯一方式,餓了、累了。「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孩子說給父母的話是多麼的動聽,但話雖然動聽,卻絲毫不影響父母隨時想要揍孩子的心情。不過每個孩子的反應都會不同,有的會講出一大堆的理由,給父母頂嘴回去。也有的會比較文靜,對父母的教育選擇性地閉嘴,不過孩子當時是頂嘴還是閉嘴的態度,也決定了10年之後的性格差異。不愛頂嘴的孩子:被罵之後不愛頂嘴的孩子,往往會呈現出兩極分化。
  • 孩子頂嘴時,家長不要先急著教訓他們,試試這3句話可能更管用!
    二、「告訴媽媽,你為什麼不高興」孩子之所以發脾氣,可能是受到了一些委屈或者挫折,但是有些孩子卻不知道該怎麼向父母表達。所以他們就直接說了不喜歡爸爸媽媽或者是「討厭「」這樣的詞彙。面對這種現象,若是情商比較低的父母,就可能跟孩子爭吵不休,導致雙方矛盾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