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理髮屋的志願者和一位醫護人員合影。受訪者供圖。
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宅家避疫已近30天,很多人開始面臨「理髮」難題。網上有不少人都入手了「理髮神器」,紛紛秀起自創髮型來。
而那些身處抗疫一線的醫務人員,也面臨著相同的難題。他們有些人春節前還未來得及剪髮便奔赴一線,日子一長,頭髮過長確實成了問題。他們迫切地期待著有Tony老師能為其「一剪解千愁」。
近日,在武漢同濟醫院,Tony老師們便下了場「及時雨」。據新京報報導,2月15日,在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一家「Tony理髮屋」正式營業。
這對很多奮戰在「救火」一線的醫護人員來說,可謂「久旱逢甘霖」。據稱,不少武漢其他醫院的醫護人員也「聞風而動」,紛紛趕來,以求一剪為快。大多數醫護人員,張口就是四個字「儘量剪短」。
「儘量剪短」是「戰疫」的特殊需要。醫護人員每天大部分時間都需要戴防護帽活動。頭髮在防護帽中悶久了,被汗水浸溼會很難受,而如果頭髮長了,掉落下來,則有可能成為病毒傳播的媒介,所以,儘量剪短,成了眾多醫護人員的共同需求。
而Tony老師們主動為數千名醫護人員提供服務,其實是普通人主動承擔起為醫護人員服務的責任,這種來自民間的熱心腸,在特殊時期閃耀出溫暖的人性之光。有的理髮師稱,他們作為志願者,一天要跑上四五個醫療隊,會忙碌到深夜。甘於奉獻的精神,讓人感佩。
如你我所見,在這場抗疫之戰中,醫護人員衝在最前、任務最艱、承受風險最大,他們本來就該得到更多的保護、支持與關愛。而為了表達謝意,儘自己所能為他們提供服務的市民與之形成了匯流,這何嘗不是一種守望相助?
噴灑消毒水、穿上防護服、戴上口罩和手套,拿起用75%酒精消毒過的剪刀……特殊時期,理髮這樣一件簡單的事,也變得異常謹慎起來。但同在一線,「親密接觸」 這些醫護人員的理髮師甘冒風險,為的就是用自己的親身行動表達對醫護人員的敬佩,而沒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可能這個時候每個武漢人都覺得醫護人員是最至高無上的」,在武漢,抱著這樣的念頭,像Tony老師們一樣為醫護人員提供服務、送去關愛的志願者和普通人還有很多很多。
像近日很火的Wacanda咖啡,已經為一線醫護人員免費送去了上萬杯咖啡,有的酒店老闆,則免費開放房間給醫護人員,讓他們好好休息。還有餐館老闆,為醫護人員送去幾百份飯菜,還有老農直接把自己種的菜拉給了醫療隊。
「感覺自己可以參與一點點,好像心裡會好過一點」「 Tony老師」的心聲讓人動容,實際上,防疫不分職業,無論身處何種行業,當然都可以參與進來。
Tony老師「躬身入局」盡「一剪之力」、菜農送菜、咖啡師送咖啡,在以往,這些都是不需要我們付出格外注意的常態生活,但是在疫情裡,這些其實是對醫護人員最實際、最貼心的支持。而這些力所能及和點點滴滴都將匯成「汪洋大海」,變成合力「抗疫」的力量,助我們一起渡過難關。
一段甘肅馳援湖北醫療隊女護士集體剃光頭的視頻流傳網上,並引起了一些人的反感。在視頻中,有幾名女護士流下了眼淚,表情憂傷,也被指出她們剃光頭是被強迫的。甚至有人認為,拍這段視頻,是甘肅的相關部門作秀,形式主義。
(原標題:「Tony理髮屋」開在武漢醫院:「剪短」也是情長)
(責任編輯:王牧青_NB12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