湊湊 火鍋·茶憩 呷哺18年憋出大招!

2021-02-27 北京人在北京吃

環境像詩、菜品像畫,以鼎為鍋、全天high tea,呷哺呷哺18年後華麗轉型,新推出的高端品牌,準備就這麼顛覆整個傳統火鍋界!這樣的呷哺,你還認識嘛?!

呷哺自1998年成立至今,一貫以平價親民、一人一鍋為大家知道,18年了,作為餐飲業裡火鍋連鎖的大佬 - 呷哺呷哺,通過不斷地自我提升和追求,終於有了華麗麗地變身 - 推出旗下輕奢火鍋新品牌——湊湊,徹底走起了高端路線,走的一個溜!

湊是湊的古字,發音一樣是còu。第一次聽到「湊湊 còu còu」這個名字,著實的琢磨了半天,就像當年遇到了呷哺呷哺(xiabuxiabu)一樣。當小編第一次來到湊湊便被眼前的景象嚇到了,排隊在外喝著奶茶的吃主兒絡繹不絕,不預約的人要等2-3個小時,(但時不時的會有免費的小吃給排隊的人吃哦)以至於小編在第三次來到湊湊才終於吃上。


環境中露出中式傳統的審美情趣,古典又素雅,對於吃火鍋這件事,這地方簡直是超凡脫俗!店堂面積適中,全通透的設計,有助於避免吃火鍋讓衣服頭髮濃濃地裹上味道的尷尬局面。讓很多藍方小朋友高興的是,店裡有一枚巨大的「加溼器」,可能是全北京空氣最溼潤的地方了哈哈哈,乾燥天氣裡可以來這補補水。


美食做到極致是老饕們的奢望,那也是生意場上不能接受的,但是做到美味讓大多數人不厭煩,是無可厚非的。對臺灣的美食一直情有獨鍾,他更好的延續了中國的傳統美食,一隅之地匯聚八方之味,人們在食物上傾注更多的情感。不像是香港、澳門這些別殖民者統治多年的城市,食物更多的融合了異域之風。

廚房、水吧、調料臺也是全明檔,所見即所得。

「湊湊 火鍋 茶憩」,臺式有料火鍋本來就有強烈的時尚休閒的基因。新穎的吧檯式就餐形式和傳統火鍋的完美結合,開創了時尚吧檯小火鍋的新業態。 臺式手搖茶,經過調茶師的手,傳統的紅茶、綠茶、鐵觀音、果飲、普洱被做成了擁有奶泡、碎冰和焦糖的時尚飲料。

菜單是臺式雜誌的風格。菜單上寫著「為美好相聚沸騰」,特別臺灣式的小清新。鍋底、肉盤、海鮮、滑類、蔬菜、甜食、飲料,分門別類,清清楚楚。

鍋底可以選鴛鴦鍋。因為主打是臺式火鍋,所以我們點了臺式麻辣鍋和番茄牛膝骨鍋。友情提醒,臺式麻辣鍋裡的鴨血和豆腐可以無限續加。大胃王或者好這口的饕客應該會很喜歡。


鍋底可以選鴛鴦鍋。因為主打是臺式火鍋,所以我們點了臺式麻辣鍋和番茄牛膝骨鍋。友情提醒,臺式麻辣鍋裡的鴨血和豆腐可以無限續加。大胃王或者好這口的饕客應該會很喜歡。

各種鍋底都被起了有趣的名字

菜單上的部分菜品起的名字實在奇怪,樣子也不是很傳統,一一詢問過服務員後才明白都是什麼。比如海鮮牛軋糖和海鮮棒棒糖,就是將各種海鮮滑類做成牛軋糖和棒棒糖的形式。後來事實證明,用這種形式涮,會更入味和耐久煮。

卡槽固定,以鼎為鍋,湊湊新採用的火鍋不僅比老牌呷哺大了好幾號,結合鼎食的傳統元素,逼格也是高了好幾個段位,而且可以鴛鴦拼鍋喲

臺式麻辣鍋底


美女之所以稱之為美,必然是夏之露,冬之藏,春之色,秋之配,誘而不汙,惑而不亂的精妙之處,這就是臺式麻辣給人的感覺。首次引入北京的招牌臺式麻辣鍋底,跟四川麻辣鍋是完全不一樣的存在,由雞骨和牛骨熬製6小時、再加入十幾種中草藥材熬製2小時,前前後後8小時才能煨出這一鍋!

鴨血和豆腐,在一鍋麻辣湯中烹煮。鴨血一口咬下,嫩而不碎,膠質渾凝,再咬一口,那滾燙的鴨血合著馥鬱醇厚。豆腐清補滋養,進入麻辣火鍋的瞬間,才開始在靚湯中扭動,奮力展示著潔白,渾圓的胴體。少女感嘆塵世殘缺,妖嬈與文殊不可得兼。人生或許如此,味覺卻不見得。

湯底處理的很溫和,雖然麻辣但一點不會有刺激性,完全不用擔心長痘痘神馬的,撇掉表層的油直接喝湯都可以

每鍋上桌時就自帶鴨血和豆腐,這是臺式麻辣鍋的一大特色!灣灣人對它們都很有感情!久煮也能保持一個嫩而不爛,duangduang厲害!

最大的亮點是,鴨血和豆腐可以無!限!續!加!!!湯水和配菜都有了,感覺一隻鍋底妥妥能吃飽哈哈哈

番茄牛膝骨鍋底

鮮紅的番茄透著一股火熱的衝勁,就像是西班牙鬥牛士手中的紅布,充滿挑逗,與牛膝骨搭配也算是一種情投意合。小牛骨嫩體酥,富含膠原蛋白,不似老牛骨昏沉腥羶。番茄溫潤的酸,甘蔗似的甜,需要一絲膠原蛋白的滑來滋養。

番茄牛膝骨鍋底下料十足,骨肉軟爛彈嫩的,肉香濃濃


小牛膝骨先烤再熬燉8-10小時來的高湯,加上20多顆新疆準葛爾番茄調色調味,酸酸甜甜的喝著更爽,膠原蛋白多多的,適合想變美的妹紙

喜歡清單口味還有珍鮮菌菇鍋,喜歡吃肉的還有松茸羊蠍子鍋:松茸有一股極為強烈的味道,就像是一滴墨汁滴入清水,水馬上就變了顏色。松茸就這樣輕鬆的奪走了羊蠍子的羶腥氣,松茸性溫,羊蠍子亦性溫,二者結合便是抱團取暖,秋初寒冬已冷一鍋松茸羊蠍子起溫補之效。

小料

妖嬈的硬漢必然吸引的是那些傲人的軟妹子,環肥燕瘦間享受著不同的口味。最能代表食客的口味莫過於流行,個性、古典、時尚的就餐形式,專屬才、互動、體驗才是她們最想要的尊重。調味臺上香油、醋、麻醬、耗油、蒜汁、XO醬、韭菜花,香辣醬、香蔥末、蒜末、香菜末、辣椒末、醋、菌菇醬,以辣為主,兼有香、鹹、酸等多種口味,能想到的南北蘸料,東西料汁,盡可隨自己的口味搭配。

臺式火鍋蘸料:醬油、蒜泥、辣椒末、香蔥末、XO醬、香味香濃略帶辣味。

港式火鍋蘸料:醬油、海鮮汁、XO醬、性蔥末、鮮味濃鬱。

古典型火鍋蘸料:香菇醬、醋、香蔥末、香油,有濃鬱的菌菇香氣。  

新鮮的食材,奪目的造型,耐人尋味的滋味,才是大家不斷的追求。

京味型火鍋蘸料:麻醬、海鮮汁、香油、香蔥末、香菜末調成薄糊狀,麻醬香濃鬱,鮮味十足。

香川型火鍋蘸料:香辣醬、海鮮汁、香油、醋、蒜泥、辣椒末攪拌均勻,此蘸料辣中帶香伴有酸、鮮、鹹、蒜香。

香辣型火鍋蘸料:香辣醬、辣醬末、XO醬、海鮮汁、醬汁味道鮮辣,香味濃鬱。

清香型火鍋蘸料:香油、香蔥末、海鮮汁,料汁清淡以鮮、香為主。

小料臺配備嗷嗷齊全,滿足各種口味的偏好,灣灣人一般就是沙茶醬為主,搭配醬汁和蔥花香菜

他家的菜品,

顏值一個賽一個高,

也不乏很多獨家供應的珍品

炒雞珍貴的極致單品

上桌的姿勢就氣質不凡!嫋嫋的白煙特別應景!親手揭開蓋子來感覺打開了新~世~界~


這道菜是湊湊獨家首創,專選每條30斤的深海鱈魚,從龍骨中抽取骨髓,要抽10條大鱈魚才能湊夠一份,也就是說每300斤的鱈魚才能加工出一份,過程中需要兩個工人一人一頭慢慢抽取(畫面感很工匠精神有木有?)工作量可想而知,因此只能限量售賣,能不能吃到全看運氣!

點了些什麼呢?肉必須是要有的,點擊率最高的是牛Plus,每一片肉確實足夠大,肉嫩片大的牛Plus 吃在嘴裡特別過癮。

加拿大精選牛眼肉,切得很大片的牛 Plus ,肉的口感很細膩,肉質嫩而多汁,入口即溶吃著一個醉人


用筷子夾起一片肥牛,足有2、30釐米長的樣子,放到滾沸的鍋裡面,瞬間在熱力的作用下,收縮蜷曲。

高顏值有創意

玫瑰樣式的松坂豬,松坂豬位於豬頸兩邊,因其稀少而珍貴,有「黃金六兩」之稱,肉脂如雪花般潔白均勻分布,肉質鮮嫩,爽口滑順。初次嘗到這樣的美味像是初識熱戀的情侶擁吻時唇間滑過少女肌膚的質感,帶著荷爾蒙刺激下的體香,原本妙不可言。

不同口味的海鮮滑,打成餅狀串在竹籤上,棒棒糖look一個萌萌噠


把魚肉和蝦肉做成棒棒糖的樣子,一個一口,最適合女孩子斯斯文文地吃。

他家的菜品特別愛玩cosplay!海鮮偽裝成了一盤牛軋糖還行!


起司魚丸煮好了,戳一下再擠一擠,就會看到迷之魔性的畫面~~小寫的汙~~

連蔬菜拼盤都在這麼漂釀~給魚豆腐手動比❤~

只有一個最特別的就是 - 米飯。對,你沒有看錯。臺灣人對米飯是多麼的執念。吃火鍋也不忘放一鍋飯。但後來的事實證明,就著麻辣鍋底的湯拌米飯,還有鮮嫩的鴨血和豆腐,還真是不錯。

青梅茶凍

貼心的是在飯局中間,適時會給你送上一小杯解辣的可爾必思做的的冰霜,供你消食。

可爾必思沙冰

比火鍋更驚豔的是茶飲!他家把臺灣傳統手搖茶也首次引入北京,據說是全世界第一杯珍珠奶茶的復刻版。大眾點評上已經滿是要求他家單開奶茶店的呼聲!每一杯飲品都由專人現場手搖製作,而手搖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力度和程度都夠了味道才能粗來~

在原有的現代做法上,混搭了中式的經典茶飲,大紅袍等。而且每一杯都分量感人,價位更感人↓


大紅袍珍珠奶茶,茶香和甜度剛剛好,冬瓜檸檬茶酸甜,冰冬瓜大紅袍苦中有甜,在這裡,可以為了沸騰的火鍋的相聚也能因喝杯茶來坐一坐。


大紅袍鮮奶蓋:大紅袍的濃烈,鮮奶的滑潤,焦糖的豔麗,冰塊的晶瑩,便是滑潤中的濃烈。大紅袍的香氣入口穿鼻,喝至最後一口時,咀嚼冰塊,以除甜膩。

還可以買外帶裝,大紅袍奶蓋厚厚密密加上去,好溫柔

還有專門貼心為女士專門準備的熱奶茶哦~

店名:湊湊 火鍋·茶憩


地址:三裡屯路通盈中心3層

電話:010-56268311

人均:133

營業時間:火鍋午市11:00-14:30

火鍋晚市17:00-00:00



請認準唯一微信號:BJRENBJCHI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投稿郵箱丨491393245@qq.com

相關焦點

  • 呷哺18年憋出大招!高端新品牌全國首店在北京,居然長這樣
    環境像詩、菜品像畫,以鼎為鍋、全天high tea,呷哺呷哺18年後華麗轉型,
  • 火鍋賽道烽煙再起,突破1000家店的呷哺如何再升級?
    趙怡坦言,茶米茶未來的發展方向應該是成為呷哺呷哺及湊湊的供應平臺,既能幫助呷哺呷哺及湊湊引流,也能豐富呷哺呷哺和湊湊的產品結構,並補充火鍋餐廳下午茶時間的空白,創造「全時段、多客群」的商機。那麼,呷哺只能在承受更高供應鏈成本的基礎上,不斷試驗客戶能接受的口味和模式,例如升級呷哺門店,例如推出多人火鍋品牌湊湊。這就是17年到19年,公司主要的工作重點,也是淨利率持續下降的根本原因。在19年年報裡,我們看到了積極的變化。
  • 被指火鍋鍋底變質,湊湊官方回應「自檢及當地監管局檢測不存在問題」
    服務員承認鍋底變質 湊湊官方:他口誤 12月16日,消費者劉女士一行四人在湊湊火鍋茶憩西安創意谷店就餐時,發現所食用的花椒雞鍋底味道存在問題。事後,火鍋店員工稱鍋底確實存在變質問題,這讓湊湊頓時身陷輿論漩渦。
  • 呷哺東北最大店一開業就爆火.接下來更瘋狂:臺式手搖茶竟3元一大杯!?
    作為國內最為成功的火鍋品牌之一,呷哺呷哺有此盛景並不奇怪。臺灣火鍋+臺式手搖茶的產品組合,給長春吃貨絕對不一樣的體驗。由於饞鬼掃街平臺每晚9時發送,其中20份20日18:30份就餐的獲獎粉絲先通過手機簡訊向中獎粉絲髮送中獎信息,其餘25份20日晚9時左右公布獲獎名單。
  • 盤點杭州各大購物中心中的火鍋品牌,今年火鍋最熱門
    拋開百花齊放的飲品賽道,在傳統餐飲的細分品類中,或許只有小吃與火鍋依然亮眼。這一點,在上周首屆中國餐飲品牌節期間發布的《2020中國餐飲品牌力白皮書》中,也有體現。《白皮書》顯示,小吃快餐和火鍋填補了以中式正餐為代表的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較大的品類吐出的市場份額。在這其中,火鍋作為餐飲強勢品類,更是體現出了強者恆強的韌性和生命力。
  • 呷哺呷哺集團總裁趙怡:如何管理一個 21 年每天排隊的火鍋品牌? ​
    文 | 丹青 夏瑞編輯 | Kiki Gao提到呷哺呷哺,每個人都會說:知道,每天都在排隊的小火鍋。1998 年成立的呷哺,2018 年呷哺呷哺仍然保持著 2.8 的高翻座率。2017 年呷哺呷哺推出副品牌「湊湊」,湊湊的定位中高端網紅店,通過火鍋加茶飲的方式形成新消費場景,再一次延續了呷哺呷哺的日日排隊成績。2018 年 11 月,其新的品類茶米茶在北京、上海兩家店開業。上市近 5 年,2018 年,公司新開了 168 家呷哺呷哺和 27 家湊湊,旗下餐廳總數達 950 多家。
  • 美顏、養生…這家火鍋颳起少女風!
    從2018年購物中心新興火鍋開店來看,新興的健康概念火鍋也成為了新的增長點,潛力突出。前有國內火鍋品牌海底撈走向國際市場,以服務和性價比取勝;後有新加坡火鍋品牌美滋鍋進軍中國,鎖定女性客群切入市場,走起時尚養生火鍋路線,並且以夢幻粉紅裝修、美顏養生聞名。
  • 新加坡火鍋潮牌美滋鍋,主打美顏養生+少女空間
    從2018年購物中心新興火鍋開店來看,新興的健康概念火鍋也成為了新的增長點,潛力突出。     前有國內火鍋品牌海底撈走向國際市場,以服務和性價比取勝;     後有新加坡火鍋品牌美滋鍋進軍中國,鎖定女性客群切入市場,走起時尚養生火鍋路線,並且以夢幻粉紅裝修、美顏養生聞名。
  • 餐飲難做,看呷哺呷哺是如何再創新高,一杯果茶即刻賦能
    就比如大家都熟悉的呷哺呷哺火鍋,呷哺呷哺憑藉著獨特的一人一鍋,安全衛生的理念在中國的火鍋市場「殺出一條血路」,截止到2018年呷哺呷哺旗下已經開了934家餐廳,是同期海底撈的2倍。但是由於餐飲市場的激烈競爭,近兩年來呷哺呷哺的翻臺率從原來的3.8一路跌到如今的2.8,除了快速擴張的原因之外,海底撈、巴奴等火鍋品牌的崛起也是導致這一現狀的主要原因。
  • 最具顛覆性的8個火鍋品牌,火鍋生意如何升級?
    不僅是味覺的衝擊,菜品豐富,價格親民,社交屬性強都成為人們選擇火鍋的原因。(餐飲業逐漸復甦,來源:火鍋餐見)截止2019年底,我國共有36萬家火鍋店,貢獻5千億的總收入,佔到2019年餐飲總收入的20%。據估計,2020年火鍋市場規模將達到7千億。
  • 茶飲界又見「餐飲巨頭」 呷哺呷哺創始人「傾情」打造茶米茶
    兩年前,呷哺呷哺推出了新火鍋品牌湊湊,這是一個將新茶飲概念融入至火鍋運營之中的餐飲品牌。茶飲部分佔據湊湊營收的20%,茶飲外賣則佔據40%左右。儘管賀光啟一再強調茶米茶與呷哺呷哺的非關聯性,但不可否認的是湊湊「火鍋+茶飲」模式的成功為茶米茶積累了豐富的茶飲運營經驗。在很多消費者眼中,茶米茶依然具有明顯的呷哺基因,處處彰顯著獨特的「呷哺調性」。
  • 中國「小火鍋之王」:盈利能力不輸海底撈,已狂開1100多家門店
    火鍋,是中國人獨創的美食。四川、重慶的麻辣火鍋,北京的羊肉涮鍋,廣東潮汕的牛肉火鍋,杭州的三鮮火鍋……種類繁多的樣式為人們津津樂道,備受喜愛。數據顯示,去年國內餐飲收入突破4.6萬億元,同比增長9.4%。其中火鍋成為餐飲細分中最大的品類,規模達到9600億元。
  • 港股牛股跟蹤:港股「吃上」火鍋概念股!恆大汽車股價飆漲近11%
    摘要 港股牛股跟蹤:港股「吃上」火鍋概念股!恆大汽車股價飆漲近11%。按照2020年3.5倍PB給予目標價50.23港元,維持「買入」評級。截至收盤,華虹半導體漲6.42%,報41.45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