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種植水稻,為何荒了多年的水田,種出來的水稻病蟲害少呢?

2020-12-23 浩浩蕩蕩貝貝

這就是「休耕」的好處,在農業生產上有一種幾十年沒人使用或被人遺忘的一項技術,叫「休耕輪作」,荒廢多年水稻田,實際上就是「體耕」狀態,再種植水稻,病蟲害就校少。荒廢多年的水稻田,由於多年未種植水稻,實際上切斷了病毒病的繁衍,水稻病毒自然滅絕了,蟲害也一樣,沒有種植水稻,蟲害也無法吸取水稻營養,在水稻田無法生存產卵、化蛹,病蟲害基數會大大降低。再種植水稻,病蟲害由於基數低,密度不大,很難對水稻造成危害。過去沒有農藥化肥時代,農民都是採取「休耕輪作」,培養地力方式來防控病蟲害疫情。農民喜歡開墾荒地,廢棄老地種植水稻,就是新開墾的水稻田病蟲害較輕,而老水稻田農民習慣「休耕」或改種其它農作物。

我們當地農民有一種說法:「新開墾的土地三年不用上肥」,這話現在看來有點不可思議,也有的誇張,但起碼能證明新開墾土地或者重新利用土地,無汙染,有機質含量高,土壤肥沃,種植農作物,能增強農作物抗逆性、免疫力,病蟲害奈何不了水稻。就象以前沒有抗生素,人類免疫力高一樣,現在人類對抗生素有依賴性,反而沒有免疫力了是一個道理。綠色種植是農業農村部2020年大力推廣的,土壤需要培養地力,減少汙染,控制農藥化肥使用,實現化肥農藥使用零增長是農業生產經營方向。我國農業種植上,長期連茬種植,水稻產區每年只種水稻,這就給水稻病蟲害繁殖、越冬創造了優良環境。

水稻種植用藥、用化肥成本居高不下,生產成本逐年上升,農民增產不增收,為此,今年華東地區調減水稻種植面積,推廣種植大豆1200萬畝,培養水稻田地力,切斷病蟲害傳播途徑。實踐證明,連茬種植,病蟲害會嚴重發生,而荒廢、「休耕」水稻田病蟲害較輕發生。在上世紀70年代以前,農民還是採取「休耕輪作」方式種植。但土地分到戶以後,農民就不願「休耕」了,也不願「輪作」。比如,河南省因為大蒜畝收入6000——8000元,不願種植小麥,造成大蒜今年價格大跌,農民捨不得自己家承包地「休耕」一季,「休耕」實際上就是農民主動荒廢土地一季。

2018年我們當地農民因天氣原因和水稻田積水多的原因,冬小麥無法耕種,被迫「休耕」一季,2019年水稻病蟲害明顯下降,水稻產量明顯提高,水稻產量創歷史新高,「太湖2號」糯稻品種平均畝產1900斤。荒廢的水稻田農民稱之為「生地」,就是土壤未種植過水稻,比「熟地」(多年種植)要肥沃,有腐殖質,有機質,生物鏈沒有被破壞,天敵多,能有效控制病蟲害疫情。

相關焦點

  • 農村種植水稻,田土帶沙性好,還是粘土好?
    我農村種植水稻,田土的類型是很多的,每一個地區的類型都有區別。要知哪種土壤種植水稻好,先要對水稻土的類型有所丁解。受地貌地形的影響,水稻土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類型:【一】水稻土的類型:一、言語性,這種水稻田一般分布在丘陵、山崗坡麓或者山區河谷的上部。
  • 新型水田打漿機大幅提高水稻種植機械化水平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近日,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科研團隊與常州邁騰機械有限公司聯合研製出的可摺疊、超長作業幅寬的新型水田打漿機,通過了常州市科技局組織的科技新成果鑑定。「這種新型水田打漿機,一次作業幅寬達到5米,可大幅度提高我國水稻種植機械化水平,降低生產成本和勞動強度。目前,該機器已經開始在江淮地區、東北地區等水稻種植區示範應用。」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現代裝備製造學院副院長薛茂權說。
  • 家有三畝水稻田,不想種水稻還能種啥?因地制宜就種它好吃好玩
    家裡有三畝水田,不想種水稻,種什麼好?既然不想種水稻了,那就壓蓮藕吧,順帶著再養些鯽魚,搞成一個垂釣觀光漁場。我也不是隨口亂說,在我們老家還真有人這麼搞的,對,就是自家稻田改成了垂釣觀光漁場,不過人家稻田上頭就是水壩,水壩還是當地的網紅打卡地,每天壩上好多開著車來玩的人,水壩旁邊還有一個小飯店,挨著村委會,這裡還有一個好聽大氣的名字,叫漁港碼頭。
  • 3種情況下種水稻,老農民:告訴你如何,讓水田地更平,打糧更多
    要說水稻種子是種水稻的第一步,那水田整地,就是高產水稻的第一步。沒有平整的池子,要想高產很難。在種水稻方面,北方與南方不同。南方梯田多,水田地的池子小,在平整度上,不用花費太多心思就能找平。最多哪裡不平,人工處理一下就平了。
  • 無人機水稻直播、打造生鮮超市...水稻田裡玩出新花樣
    臺山有近1/3的水稻是由種糧大戶種植 譚耀廣 攝無人機水稻直播、會員制銷售配送、打造生鮮超市、引入資本運作……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卓棟 彭紀寧 馬勇 陳強立夏過後,謝國良多次來到水田查看禾苗長勢。謝國良在江門恩平市沙湖、牛江等鎮流轉承包1500畝水田,是當地的種糧大戶。
  • 我的世界: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最貼近生活的水稻種植方法
    《茶風·紀事之稻香篇》全部道具水稻的種植既然要種水稻,那麼就需要【稻穀】,和茶籽一樣破壞地上的雜草有機率獲得稻穀,然後就是正常的播種方法,這裡需要注意的是播種稻穀收穫的是接下來就需要來進行插秧的工作了,但是水稻秧苗是需要特殊的生長環境的,按照現實生活中的話來說,就是種水稻需要水田,手持鍬右擊耕地或者手持鋤右擊草徑,開墾稻田,用水桶右擊灌水,即可獲得水田。用水稻秧苗右擊水田即可完成插秧。
  • 種植的水稻種子撒播後,禾苗有種倒伏的跡象,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水稻種植最忌倒伏。成熟前倒伏可能導致稻株因通風、光照條件不夠而出現病弱株,即使不死亡也會減產嚴重;成熟後倒伏將容易導致稻穀禾上芽,也不好用機械收割,增加成本還浪費減產嚴重。那水稻直播後在生長前期就可能面臨倒伏的原因會是什麼?又怎樣避免呢?
  • 水稻田不種水稻了,還有哪些賺錢的項目可以做?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且人口眾多,人多了肯定需要大量的糧食,水稻種植一直是國家推行的一個產業,也是中國老百姓的飯碗。但是隨著改革開放以後經濟的騰飛,很多老百姓都不願意種植水稻了,究其原因無外乎就是不賺錢,而且糧食的產量每年都在逐漸提升,而收購價格卻始終不見增長,這就是很多中國老百姓都不願意種植水稻的原因。那水稻田不種水稻了,還能種些什麼呢?其實種植的東西還有很多,接下來就給大家分享以下幾點。1蓮子種植。
  • 水稻田改旱田,種黃豆好還是種玉米好?應該注意些什麼?
    說到水稻田改旱田,就想到了我老丈人家的一衝水田了。那一衝水田有10畝多,每年可以收穫一萬多斤稻穀,也是他們在主要的收入了。但是,因為種植水稻前期整田的時候,特別麻煩。因為水田為了方便插了秧以後,秧苗深度基本一致。這樣才能保證以後,水稻的各個生長期基本一致。
  • 雜交水稻制種成致富「金種子」
    日前,玉山鎮浮牌村470多畝連片水田正在進行統一的機械化耕田作業,為雜交水稻播種做前期準備。  浮牌村往年以種植水稻為主,銷售形式單一,經濟效益較低。2010年,縣農業農村局實行「企業+基地+農戶」運營模式,引進農業龍頭企業浙江可得豐種業有限公司,對該村470多畝土地進行流轉,用來種植雜交水稻制種。
  • 種了1500畝水稻,請問用無人飛機給水稻噴藥靠譜嗎?
    從事病蟲害防治工作,有近5年植保無人機飛防的經驗,我來回答你的問題:無人機給水稻噴藥,預防效果非常好;當病蟲害嚴重發生的時候,防治有效果但不如人工噴藥效果好。無人飛機,在農業上應用叫植保無人機,我們簡稱無人機吧。
  • 什麼樣的水稻品種品質好,產量高,如何選擇?
    水稻是我國最大的穀物作物之一,也是我國解決糧食問題的主要來源之一,有不少的地方主要以大米為主食,即使主要吃小麥粉的地區,對偶爾吃大米,也是非常喜歡的,由於水稻的生長環境與小麥的不同,小麥主要生長在旱地,大米則主要產在水田。
  • 為什麼小麥沒有水稻產量高,反而還比大米便宜?
    從事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我從我的專業角度來說一下「為什麼小麥沒有水稻產量高,反而還比大米便宜?」的原因吧。三個角度:生產成本、種植方式、供需關係。病蟲害防治:小麥主要防治:蚜蟲和赤黴病(兼治了白粉病),一年打藥2次左右:清明前和揚花期各1次,每次成本10-12元/畝,2次防治成本在20-24元/畝。而水稻需要防治的病蟲害就比較多了:稻縱卷葉螟、三二化螟、稻飛蝨、稻瘟病、紋枯病、稻曲病,最近這兩年又比較流行細菌性條斑病和黃金卷葉螟。
  • 內蒙古興安盟扎賚特旗五家子村—— 綽爾河畔水稻豐
    2015年初,村黨支部書記劉利有當選伊始,人均年收入不足8000元,地裡種的只有玉米,村裡沒有一條水泥路,集體經濟較弱,欠下不少外債……55歲的村民孫長徵家裡有100多畝地。「別看面積不小,淨是石頭包、鵝卵石的旱地,種玉米產量不到好地的一半。」回憶起前些年的日子,孫長徵不禁搖頭,「每畝地一年掙150元,一年不到2萬元,一家四口日子過得緊巴巴。」
  • 水田才有的一種美味,畝產量不足10斤,仍有很多人種植
    ,畝產量不足10斤,仍有很多人種植農村的水田很常見,尤其是水稻主產區,每年春耕之際,農民們一天到晚在田裡忙著耕作。在大眾眼中,水田的作用只有一個,那便是種水稻,但是有些地方卻利用水田來種植一種美味,雖然曬乾後產量並不高,卻帶來了很好的經濟效益。這種美味便是「葛仙米」,它是一種類似於地軟的野生菌,形狀以圓珠狀為主,不僅好看,而且好吃。只是這葛仙米並不是所有地方都能種,對於環境的要求還是很高的,目前實現人工種植的地方不多,僅有湖北、四川等地有成規模的種植基地。
  • 養什麼魚和選擇什麼水稻品種最好呢?
    養什麼魚和選種什麼水稻品種好呢?下面鄉村似歌將與大家一起探討。一、稻田真的可以養魚嗎?1、魚和稻都是需要水的,這是它們共生的基礎,稻田地裡是可以養魚的。①水稻是沼澤植物,它有一個很重要的結構就是它的通氣組織。
  • 增城實施9萬畝次水稻病蟲統防統治項目補助
    今年,增城區頒布了十項惠農政策,其中包括「實施水稻病蟲統防統治項目補助」。該項政策的實施,旨在切實做好水稻病蟲害防治,鼓勵發展綠色農業,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 根據廣東省農業農村廳《關於下達2020年中央財政農業生產和水利救災(水稻病蟲和草地貪夜蛾)專項任務清單的通知》,安排增城實施水稻病蟲統防統治項目,並給予180萬元的補助資金支持。
  • 胭脂稻到底是什麼水稻?為何說它是康熙發明的?還得到毛主席青睞
    後來水稻經過漫長的進化,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樣子。在眾多的水稻品種中,有一個品種我們不得不說,那就是胭脂稻。胭脂稻可以說是所有水稻中最為特別的。它外形奇特,周身粉紅,營養豐富,更能「回鍋三次而不爛,每次回鍋增一分」,十分奇特。
  • 大竹縣:綜合整理淺丘水田 擴種稻田4000多畝
    今年年初,種糧大省四川就定下了2020年要擴大糧食種植面積100萬畝,糧食增產5億斤的目標,並把任務分解落實到了縣和鄉。那麼,如何因地制宜,擴大糧食播種面積呢?在大竹縣,當地政府根據淺丘地區的地貌地形,把各種撂荒地進行綜合整治,擴種水稻面積4000多畝,保水稻增產增收,保脫貧攻堅成果。在大竹縣烏木鎮的場鎮旁邊,村民們正冒雨挖掘水田裡漫過人身的雜草。一臺旋耕機在幾個人的拉動下,正在茂密的水草中緩慢前行。
  • 鐵嶺水稻育苗基質走俏省內外農資市場 _首頁_本地新聞 _鐵嶺日報社...
    育苗基質正在裝車(鐵嶺日報記者/張政) 4月2日,在鐵嶺縣駿華有機肥廠水稻育苗基質生產基地,來自內蒙古、盤錦等地的大貨車依次排隊,一輛輛裝滿水稻育苗基質的貨車源源不斷地開往各地春耕生產一線,工人們正在加班加點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