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昆明滇池投餵紅嘴鷗,是否需要戴口罩?

2021-02-08 讀懂本星球

★成為讀懂本星球特別讀者:

點擊上方「讀懂本星球」→右上角菜單欄→設為星標

作者▏鑫一元

 出品▏本星君


如果在冬季的某個假期,您剛好去了一趟昆明,會不會不免俗的也去滇池看看名氣很大的紅嘴鷗呢?


之前就聽朋友說:「網紅們在滇池投餵紅嘴鷗都是用嘴的,她們將銜著麵包的小嘴微微上翹,等待著在與紅嘴鷗浪漫輕吻的那一刻,迅速的按下快門。」


▲用嘴餵紅嘴鷗的遊客


可是大家別忘了,紅嘴鷗來自遙遠的西伯利亞,它們跨越了千山萬水來到昆明卻並沒有掃過健康碼,用嘴投餵多少還是顯得有點不衛生。


所以,紅嘴鷗在從西伯利亞飛往滇池過冬的路上都經過了哪些「驛站」?為什麼來滇池的紅嘴鷗也越來越愛「進城」?大家在投餵紅嘴鷗的時候是否真的需要戴口罩呢?


▲戴著口罩、護目鏡和頭盔餵紅嘴鷗的遊客


作為一個以講世界人文、歷史、地理而起家的公號,講到昆明的紅嘴鷗,首先要講講紅嘴鷗的越冬遷徙之路。


紅嘴鷗是一種候鳥,夏天在北方孵化生仔,待秋風襲來之時,便開始起身飛往南方,而滇池就是他們重要的過冬地。


滇池的紅嘴鷗都是從哪裡飛過來的呢?


過去,在地理類書籍上看到,或是從老人們那裡聽到,說滇池的紅嘴鷗大都是從西伯利亞飛過來的。但西伯利亞是一個非常廣的地理範圍,並不能滿足人們對紅嘴鷗「原產地」的好奇。


如今,藉助高科技的手段,我們能夠清晰的知道紅嘴鷗從哪裡來,路過了哪些「驛站」,最後又會飛到哪裡。


2014年冬天,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等機構開展了一場科普活動,通過在昆明放飛攜帶GPS衛星定位的紅嘴鷗,來確定紅嘴鷗的遷徙軌跡。


科研組共放飛了34隻紅嘴鷗,而這些紅嘴鷗們,在冬去春回的遷徙路上,共傳回了3萬多條數據信息,這些信息讓我們清晰的了解了它們的孵化地,以及曾經飛躍和停留過的地方。


通過衛星監測數據來看,昆明紅嘴鷗的「老家」可不止一個地方,他們分別是:蒙古國的烏布蘇湖地區,俄羅斯的貝加爾湖南部地區,以及我國新疆的博斯騰湖地區。


所以,不同地區來的紅嘴鷗在「回老家」的路線上也略有不同。


每年3月,春暖花開之際,紅嘴鷗們開始北遷。


▲紅嘴鷗遷徙圖


從昆明出發,雖然兵分三路,但一路向北的紅嘴鷗們,四川總是繞不過去的。四川綿陽是大多數紅嘴鷗們北上的第一個「驛站」,而後開始分道揚鑣。


一路是不出國門,它們從四川到甘南,經青海,沿著河西走廊進入新疆,最後抵達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的博斯騰湖老家。


另兩路則是跨國候鳥,它們先從四川綿陽飛向第二個「驛站」寧夏銀川,然後從內蒙古出境,來到蒙古國。其中一路停留在烏布蘇湖區域;而另一路則會向東北飛,最終回到俄羅斯貝加爾湖遙遠的家。


所以,紅嘴鷗的「老家」,無論是博斯騰湖、烏布蘇湖、還是貝加爾湖,都是生態原始、人煙稀少的地區。


按常理來說,南下越冬的紅嘴鷗,也應該選擇與其出生地自然環境接近的地區停留。


但來昆明的紅嘴鷗卻並不按常理出牌。滇池地區本就人口密度大,紅嘴鷗還特別愛往人多的地方湊。


它們不但經常出沒在滇池西岸的昆明主城區附近,還愛飛往昆明市中心最繁華的區域——翠湖公園(類似於北京北海公園、杭州的西湖的位置)。


▲昆明翠湖公園的紅嘴鷗


紅嘴鷗為何到了昆明就愛往人多的地方飛呢?其實很簡單,有人的地方就有食物。


紅嘴鷗在很多年前就來過昆明過冬了,但早期的數量是極少的。據統計,上世紀60年代,來昆明越冬的紅嘴鷗不到300隻。


最初到昆明過冬的紅嘴鷗,可能更多的是看上了滇池的一汪碧水,或者這裡的小魚小蝦,亦或是冬日溫暖的陽光。


但漸漸地,它們發現,昆明人實在太愛它們了,在紅嘴鷗們的口口相傳下,越來越多的紅嘴鷗飛往昆明越冬。


改革開放30多年來,大家手裡的麵包也越來越多了,這也是昆明紅嘴鷗增加最迅猛的30多年。從80年代初的6000隻,到千禧年的1.6萬隻,再到2008年後穩定的3萬隻,近兩年更是超過了4萬隻。


紅嘴鷗雖是雜食性動物,但在其出生地,他們的主要食物是魚、蝦和昆蟲等葷食;而到了昆明後,他們的主要食物變為了人們手裡的麵包和饅頭(其實麵包等人類的食物因含油量太高,並不適合紅嘴鷗)。


▲紅嘴鷗享用麵包的瞬間


並不是紅嘴鷗愛吃麵包,而是等待投餵食物比辛勤的獵食(捕魚)要容易的多。


曾經有人在滇池攝像時,記錄了紅嘴鷗捉魚蝦的平均時長,它們每捕捉一隻小魚蝦,需要花費15-20分鐘。


面對如此大的時間成本,目前,越來越多的紅嘴鷗選擇了等待人工餵食。


現在的昆明紅嘴鷗,越來越像大城市中的「通勤族」。它們大都選擇夜宿滇池外海水域,距離市中心較遠。


清晨,就飛到市中心的翠湖公園,或者滇池的海埂大壩等著名的觀鳥景點,等待人們餵食;傍晚,再飛回自己的宿地。


在適應了與人和諧共處以後,紅嘴鷗也變的越來越不怕人,甚至可以與人親密接觸,這也才有了網紅們用嘴餵食,與鷗香吻的甜美照片。


顯然,有大量人工餵食的結果,也讓昆明的紅嘴鷗部分喪失了野性,甚至有部分懶惰的紅嘴鷗,乾脆夏天也不回北方老家了,從候鳥變為了留鳥。


2008年夏天,在滇池水域發現了約200餘只紅嘴鷗;2009年夏天,這一數據增加到500隻。



投餵食物讓紅嘴鷗從候鳥變為留鳥,改變了這個野生動物群體的本性。更糟糕的是,食物殘渣對滇池、翠湖等昆明水域水質和環境的破壞。


如果您是一位寶媽,一定會有在給寶寶餵食時灑落一地的尷尬。人且如此,何況是鳥呢?


我們每年給紅嘴鷗投餵了大量的麵包、饅頭,但卻很少能做到精準投食,除了用手餵、用嘴餵、用頭喂,還有諸如「天女散花」式的餵法,投餵的食物中有一大半不是被紅嘴鷗吃了,而是落入了水裡。


當然,託紅嘴鷗的福,這些水域裡的小魚小蝦也是不愁吃了。但連魚蝦也吃不完的這些食物殘渣造成了對滇池和翠湖等水域水質的極大汙染。


並且,紅嘴鷗和其它鳥類一樣,都是沒有直腸的,簡單說就是吃了就拉。大量聚集在一起的紅嘴鷗,他們的糞便也在不斷地汙染水質和城市環境。


特別是翠湖這樣的城市中心的水公園,由於水域面積小,水體補給有限,更容易受到汙染,而近年來的多次水質檢測表明,翠湖水體的多項指標都未達到國家景觀娛樂用水水質標準。



去年以來,大家都開始越來越認真的戴口罩了。


但其實,在昆明投餵紅嘴鷗的時候是否需要戴口罩的討論從2003年就開始了。


那一年,非典的陰霾還未完全散去,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又開始襲來。當人們還沒有找到禽流感病毒的源頭時,候鳥是禽流感疫情元兇的傳聞開始不脛而走。而作為候鳥重要越冬地的昆明,成為了輿論的重災區。


為了自身的安全,人們決定疏遠紅嘴鷗。


▲禽流感的傳染鏈(圖中的綠頭鴨示意為原始宿主)


但此時,上萬隻嗷嗷待哺紅嘴鷗像往年一樣,已經來到了昆明,來到了滇池。而面對紅嘴鷗的,的只有少數的幾個志願者,他們戴著口罩堅持著餵食。


2003年至2005年,禽流感的陰影幾度籠罩了昆明。這幾年,紅嘴鷗似乎也感受到了人們觀鳥熱情的減弱,為了生存,它們另尋他地,飛往玉溪、大理等地尋找食物。


2005年,到昆明的紅嘴鷗減少了9000隻。同年,為了證明紅嘴鷗是否真的與禽流感有關係,相關部門捕捉了160隻昆明地區的紅嘴鷗進行檢疫,結果發現紅嘴鷗並沒有攜帶禽流感病毒。


近些年,隨著人們對傳染病傳播的重視,相關部門也開始定期對紅嘴鷦攜帶疾病進行監測管理,到目前為止,昆明還沒有檢測出紅嘴鷗攜帶禽流感病毒。


昆明的紅嘴鷗被「平反」了,是否我們就能與可愛的紅嘴鷗進行親密接觸了呢?


2010年,在克羅埃西亞,研究人員從紅嘴鷗身上檢測出了禽流感病毒;2011年,中國香港一女子在接觸攜帶有禽流感病毒的紅嘴鷗後,出現了發燒、腹瀉等症狀。


更讓人細思極恐的是,國外已有研究機構表明,除了禽流感病毒,紅嘴鷗身上還攜帶著大量其他致病性微生物,如沙門氏菌、彎曲桿菌屬、大腸桿菌等。


所以,近距離接觸紅嘴鷗,和近距離接觸其他野生動物一樣,無論是否戴口罩,仍然是有風險的。


近年來,隨著禽流感疫情在昆明的散去,在昆明賞鷗、餵鷗的熱情又被重新燃了起來,伴隨著網絡的傳播力量,紅嘴鷗成為了春城冬日旅遊的最好名片。紅嘴鷗也對友好的昆明人們予以回饋,2005年後,冬天到昆明越冬的紅嘴鷗數量也在穩定的增加。


▲2020年疫情之初,滇池遊客減少,工作人員堅持人工投餵紅嘴鷗


賞鷗熱一直在持續,即使在特殊的2020年的冬天,依然有大量的遊客在滇池海埂大壩、在翠湖投食餵鷗;甚至在海埂大壩上,還能看到不少的網紅博主,他們帶著直播設備,邊直播邊餵鷗,將昆明冬日裡溫暖的陽光和美麗的紅嘴鷗傳遞到世界各地。


▲滇池上豎立起的環保標語


「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也許當滇池的生態環境變的越來越好時,滇池中的小魚小蝦就能讓在這裡越冬的紅嘴鷗享受「飽餐」,我們便不再需要對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進行投喂。


登高望遠,便可欣賞「海」與鷗的壯麗美好。

相關焦點

  • 昆明鳥類專家提醒市民:近期不提倡民眾投餵海鷗
    原標題:昆明鳥類專家提醒市民:近期不提倡民眾投餵海鷗「紅嘴鷗是野生候鳥,它們自己能找到吃的。滇池裡也有足夠的食物滿足紅嘴鷗覓食,市民不用擔心它們吃的。鑑於近期疫情防控需要,我們不提倡市民前往投喂,以免形成人群聚集,引發危險……"1月27日,針對市民較為關注的紅嘴鷗投餵問題,記者採訪了昆明鳥類協會副秘書長王智斌,他表示近期不提倡民眾投餵海鷗,以保護大眾安全。
  • 西伯利亞紅嘴鷗又雙叒叕來滇池了!網紅達人教你餵海鷗正確姿勢
    正是這個季節,大批西伯利亞紅嘴鷗就會飛到雲南昆明過冬。當地人已經把紅嘴鷗當作「老朋友」,投餵海鷗已經成了市民的一項常規活動,滇池邊的海埂大壩也成了網紅打卡地。 怎麼樣餵海鷗才是正確的姿勢?如何保護自己?在大壩上,記者偶遇了一位餵鷗達人。
  • 昆明滇池的紅嘴鷗來回飛舞,像極了偶像劇裡場景
    大西南的歷史文化名城雲南昆明,神往已久,看看去吧。最起碼著名的滇池,是無人不知的。遠看這紅嘴鷗,聽專家說是從俄羅斯西伯利亞貝加爾湖飛到的。近看很壯觀吧。來次親密的接觸雲南昆明滇池的紅嘴鷗!喜歡的朋友有福了,看清楚了吧。
  • 昆明人 掏出手機來一場「雲」餵鷗吧
    掌上春城訊 一轉眼就到了海鷗即將返鄉的時間,不知你是否因為錯過了今年一睹西伯利亞精靈風採的機會而感到遺憾?也失去了親手投餵海鷗的喜悅?2月23日至2月24日,早上9點到下午4點,抖音聯合昆明市委網信辦、西山區委宣傳部,以及昆明滇池國家旅遊度假區管委會將共同策劃一場「雲」餵鷗活動。2020年是特別的一年。新年伊始,全國打響了一場「新型冠狀病毒」的狙擊戰。為了配合全國的疫情防控工作,昆明各景區在疫情期間閉門謝客,市民也積極響應號召居家隔離。
  • 距離擋不住我對你的愛 一家四口驅車300公裡來滇池餵海鷗
    掌上春城訊上千隻靈動的紅嘴鷗或乘風飛翔,或停駐休憩,空中響亮的鳥鳴百叫無絕......10月23日,歷經一個多星期的降溫,昆明迎來了久違的晴朗,也迎來了昆明人的「老朋友」——紅嘴鷗,記者在滇池大壩上發現,上午10點左右,大壩上已經前來觀鷗餵鷗的市民絡繹不絕。
  • 昆明景點關閉導致海鷗沒人餵?工作人員:專人投餵,投餵量增6倍
    為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雲南昆明景區閉門謝客,其中包括觀鷗景點。昆明市民擔心,海鷗沒人餵怎麼辦? 對此,春城晚報報導稱,昆明市野生瀕危動植物保護委員會辦公室景女士表示,近期,他們已要求各海鷗棲息點上的管理人員加大對海鷗的投餵量,投餵量增6倍,請市民不要擔心。
  • 三萬餘只紅嘴鷗滇池越冬 22萬平方米「新家」建成
    每年冬天,雲南昆明的滇池都會迎來大批越冬的紅嘴鷗,成為冬季特有的景觀。據昆明市鳥類協會統計,目前,來這裡越冬的紅嘴鷗數量已達3萬多隻。而今年,這些前來的鳥兒,又多了一個「新家」可以棲息落腳。從1985年開始,每年的10月份到來年3月份,數萬隻紅嘴鷗就會從北方來到昆明滇池邊越冬,白天在滇池邊嬉戲,晚上就在滇池周邊的森林和溼地內休憩。12月19日,位於滇池北部的草海區域,一個佔地22萬平方米的溼地建設已經完成,紅嘴鷗又多了一個棲息之處 。
  • 昆明遊客嘴叼麵包餵紅嘴鷗,成網紅拍照方式 專家警告:別太親密
    最近雲南昆明越冬的紅嘴鷗數量已達最高峰,許多遊客投餵麵包等食品。用嘴叼著麵包與鷗互動,成了網紅拍照方式。昆明市鳥類協會副秘書長王智斌提醒遊客,要儘量遠離海鷗,不要太過親密,投餵時要用正規鷗糧。但是他還是很寵愛這兩隻鴿子,「我非常喜歡我的鳥兒,它們會飛過來,我喜歡用我的嘴來餵它們。吃完東西它們就飛走了。」(原標題:昆明遊客嘴叼麵包餵紅嘴鷗,專家:別太親密,保持距離)來源:綜合@梨視頻、網友評論、環球網流程編輯:TF010
  • 滇池度假區發布「滇池小鷗」文創產品
    本報訊 近日,滇池度假區文創品牌——「滇池小鷗」正式發布,14款文創產品在滇池旅遊體驗館集中亮相。 滇池大壩作為昆明城市名片,特別是在冬季,每當紅嘴鷗飛臨之際,此處一直是市民遊客必到的「打卡之地」。
  • 紅嘴鷗飛到昆明卻發現沒人餵?別擔心!官方出手了
    大家都不去投餵紅嘴鷗了,我們的老朋友會挨餓嗎? 隨後,負責投餵紅嘴鷗的工作人員,又換了幾個投餵點,將剩餘的鷗糧全部倒了出來。
  • 昆明旅遊攻略景點大全,昆明三日遊景點攻略
    夏天沒有炎熱,冬天沒有寒冷,四季像春天,被稱為春城,這是昆明五百裡滇池煙波浩瀚,紅嘴鷗展翅飛翔,那朵花常開,天高雲淡,世界地質奇觀,這是昆明。昆明一直是貿易交易的中樞,進入昆明的你能發現這裡的無限魅力嗎?昆明怎麼玩?小彩來分享一下三天昆明旅遊攻略。一、昆明三天自駕遊路線。
  • 嘴叼麵包餵紅嘴鷗成網紅拍照姿勢 專家警告:別太親密
    最近幾天,昆明氣溫驟降,不過遊客餵海鷗的熱情不減,甚至有不少人用嘴叼麵包,與海鷗互動,成為一大網紅拍照姿勢,引人爭相跟拍。昆明市鳥類協會副秘書長王智斌提醒遊客,要儘量遠離海鷗,不要太過親密。
  • 昆明轉機半日遊,多玩就是賺,好吃、好玩、好看的地方一網打盡
    昆明半日遊安排如下:【12:00】 午餐,品嘗老昆明的【輻照樓汽鍋雞】(南亞店)【13:30】【滇池餵紅嘴鷗】(海埂大壩)【14:30】參觀去滇池餵紅嘴鷗每年秋冬時節,遠在西伯利亞的紅嘴鷗不遠萬裡飛臨昆明,去滇池餵紅嘴鷗成了昆明旅遊的一大盛景,我們自然不能缺席。
  • 從野生蝙蝠到雲南滇池海鷗:人與自然的相處方式
    從野生蝙蝠到雲南滇池海鷗:人與自然的相處方式疫期雲南昆明滇池安排專人餵養海鷗 2020年的春節,註定是一個不平靜的春節。從華南海鮮市場源起,野生動物的售賣導致新型冠狀病毒從武漢蔓延到全國各地。疫情來臨後的一個月,有網友在網上發布了一張照片:昆明滇池來過冬的大量海鷗今年沒有遊客給它們餵食了。昆明滇池的草海大壩邊,每年12月份有一萬多隻從西伯利亞飛來的紅嘴鷗在此棲息,場面很是壯觀。很多遊客被這些親人可愛的海鷗吸引來此餵食,由於滇池在城市裡,海鷗的天然食物來源並不充足,遊客居民的投餵是它們來此生存的主要因素。
  • 滇池海鷗,我被鴿了?
    一系列的蝴蝶效應導致了:奈良的小鹿餓得吃草了,黔靈山的猴子與滇池的海鷗還有秩序地吃上了「堂食」......假如動物能說話,那麼以下應該是它們的心聲了// 滇池海鷗:我被鴿了?//西伯利亞的紅嘴鷗每年都會漂洋過海來到四季溫暖的昆明過冬,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30多年,昆明本地人也已經習慣這群小夥伴的定時拜訪。
  • 滇池一湖清水還復來 昆明:你更宜居啦
    記者周密攝冬日的春城,紅嘴鷗翩翩飛舞,在天空劃出美麗弧線;溼地風光醉人,水中映著斑斕色彩。滇池畔、河道旁,處處環境優美,風景怡人。然而,曾經的滇池卻飽受創傷,一度成為我國汙染最嚴重的湖泊之一。鮮明的對比,折射出滇池保護治理取得的顯著成效,也是昆明交出的一份優異答卷。
  • 牽手嫻靜春城 尋覓昆明早春之旅|石林|鬥南花市|滇池|美食_網易旅遊
    4.從這裡可坐跨越滇池的客運索道直達西山森林公園遊覽。空中可俯瞰滇池、草海、昆明市區。5.附近還有雲南民族博物館、海埂公園、紅塔體育訓練基地等,可順路遊覽。滇池 與紅嘴鷗浪漫共舞小編推薦:滇池四周,東西有金馬、碧雞二峰夾峙,南北有長蟲、白鶴兩山遙望,風光名勝較多。湖上煙波浩渺,景色迷人。
  • 鳥類專家多年追蹤記錄:滇池有13種海鷗,你看到過幾種?
    紅嘴鷗大部隊歸來,昆明2020年觀鷗季開啟了。因為紅嘴鷗紅紅的喙,昆明人對它最熟悉。11月24日,記者從昆明鳥類協會了解到,據專家多年觀察記錄,和紅嘴鷗一起來昆明越冬或遷徙路過的鷗類,不止紅嘴鷗一種,據《雲南鳥類名錄2020.1》記載,滇池流域共出現過13種鷗類。
  • 一月冬天去昆明旅遊穿什麼衣服?昆明旅遊攻略景點大全
    ,也會在0℃之上,我們來到昆明還是需要注意保暖的,不過不排除有些時候會出現僵局的情況此時的溫度會降得非常的低,所以1月份來到昆明的話,我們可以穿一些較薄的羽絨服,棉靴等等,這些都是非常有必要的。除了足夠的衣服之外,還應該帶上一些防曬霜以及遮陽帽,因為昆明的紫外線照射是很強烈的,一年四季哪怕是在冬季的時候,這些防曬的物品也是非常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