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野生蝙蝠到雲南滇池海鷗:人與自然的相處方式
疫期雲南昆明滇池安排專人餵養海鷗
2020年的春節,註定是一個不平靜的春節。從華南海鮮市場源起,野生動物的售賣導致新型冠狀病毒從武漢蔓延到全國各地。在春運和九省通衢的大武漢雙重buff下,短短半月,全國都籠罩在肺炎的陰影下。
疫情的迅速蔓延不免讓人想到十幾年前的那場非典。SASR病毒後來經科學家研究有可能是因為中國南方地區人食用果子狸而感染上的。後來在病毒研究所的專家在經過實驗後證實了中華菊頭蝠是SASR病毒的源頭,而野生動物市場上售賣的果子狸是SASR病毒的直接來源。
時間流逝,可能人們已然淡忘那場白色恐怖。非典過去的第十七年,武漢華南海鮮市場上野生動物攤鋪的生意做得如火如荼,野生動物身上攜帶的新型冠狀病毒也在不經意間侵襲了整個中華大地。
非典的慘痛教訓不足以敲響警鐘,野生動物交易仍然在進行著。吃野味,在有些人看來,是證明自己身家地位的一種方式,或者是展現自己見多識廣的不入流手段。這些以吃野味為榮的人不知道的是沒有經過質檢等一系列規範手段檢查的野生動物身上不知道攜帶著多少致命的細菌病毒!更何況,餐桌上那一道道野味,多半是國家保護動物,人類的發展不僅佔領了它們賴以生存的棲息地,動物們退縮到深山野林離去,仍舊遭遇有心人的魔爪。為了滿足口腹之慾、身外之名,捕殺野生動物,帶來的不僅僅是野生動物的滅絕,這一次,全國上下都要承受野生動物帶來的報復。有多少受害者,吃野味的人就有多可惡。
陰霾之下,也有暖心的故事給人以慰藉。疫情來臨後的一個月,有網友在網上發布了一張照片:昆明滇池來過冬的大量海鷗今年沒有遊客給它們餵食了。昆明滇池的草海大壩邊,每年12月份有一萬多隻從西伯利亞飛來的紅嘴鷗在此棲息,場面很是壯觀。很多遊客被這些親人可愛的海鷗吸引來此餵食,由於滇池在城市裡,海鷗的天然食物來源並不充足,遊客居民的投餵是它們來此生存的主要因素。由於疫情原因今年這裡已經沒有人出來遊玩了,只有數不清的海鷗徘徊在岸邊,仿佛在等待像往年一樣給它們餵食的人類。
照片一出,不少網友紛紛擔心海鷗沒有人餵了,在城市裡也找不到食物來源該怎麼辦。為此,昆明的林業和草原局專門安排人員到這裡投放鷗糧供海鷗們食用。這種鷗糧還是昆明研究所專門為這些海鷗研製的口糧,每天兩頓投放,再也不用擔心這些來過冬的海鷗們的飲食問題了。(據中國日報網、新華網、中新網、澎湃新聞)
人類是這個地球上唯一有智慧的生物,但絕不是地球的掌控者。過度的破壞自然環境會受到大自然的反噬,對於大自然,人類要學會尊重和敬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同存在,我們的世界才會是百花齊放,山清水秀的美麗世界。
希望我們陷身輿論漩渦時,「沉著,勇猛,有辨別,不自私」,無窮的遠方與近火、無數的人們與怪獸,「教我慚愧,催我自新,並且增長我的勇氣和希望。」
文|昆德拉傳媒 關耳
其他:部分圖片供模擬想像,不代表文字特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