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法)
文章類型/歷史見聞
字數|679,閱讀約2分鐘
在西天取經的路上,唐僧總是衣著樸素。其實,早在取經之前,他就被李世民送給了一件錦緞袈裟。不過,這件袈裟大有來頭。是如來的法寶。他委託觀音交給唐僧,說:「穿上袈裟後,就不會陷入輪迴的厄運了!」
為了保護袈裟,唐僧把袈裟放在了行李箱裡,但即便如此,也有幾次差點丟棄。在觀音禪寺,住持金池長老活了300多年。他熱愛收集長袍,並炫耀他的收藏。悟空看到了這一點,攀比之心佔了上風。他讓師父把錦袈裟拿出來。
唐僧堅決拒絕,認為這樣會玷汙佛陀,但悟空不管三七二十一,還是在金池長老面前展示了出來。這讓金池很動心。他決定燒死唐僧師徒,從而偷走袈裟。不過黑熊精也很喜歡,半路順勢而為。
猴哥只好請來觀音,從黑熊精那裡得到了袈裟。
在真假美猴王難度中,六耳獼猴打傷唐僧,奪走了手中的包裹。唐僧最擔心的是袈裟和通關文書。畢竟這是兩位領導人給的。一旦輸了,他就付不起差價。
也許有人會問,袈裟這麼重要,唐僧為什麼不穿呢?
其實觀音已經給出了真相。這件袈裟只有在朝聖時才能穿。但他沿途遇到的太白金星,貞元子等人,都比不上如來,所以他當然沒有機會穿。
至於為什麼要在聖衣的時候才穿上袈裟,也是因為穿上袈裟之後,三界都會受到震撼。無論是神仙還是鬼魂,都能在第一時間知曉。也就是說,袈裟是報警裝置,不能輕易穿,否則會影響眾生。
當然,這件袈裟之所以被人記住,是因為它的力量太大了,還帶著七尊佛像。唐僧如果趁早穿上,無異於打開了大門。這顯然不符合如來的初衷,所以唐僧一直不敢帶!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真理因為像黃金一樣重,總是沉於河底而很難被人發現,相反地,那些牛糞一樣輕的謬誤倒漂浮在上面到處泛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