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營養方案|健康擇食——吃動平衡,規律進餐

2021-02-22 太極一角

面對「掌勺人」精心準備的豐盛三餐,每個家庭成員該如何實現自己餐盤中食物的合理搭配呢?你的餐盤,你做主,但建議你做如下考慮。

1.保證食量適當,不偏食,不挑食

通常情況下,成年人平均每日進食量早餐不超過400克,午餐500~800克,晚餐400~500克。為確保營養素供應均衡,成年人每日需進食不少於15種的食物,其中穀類250~400克(至少包括全穀物和雜豆類50~150克,薯類50~100克),蔬菜300~500克(綠葉蔬菜佔1/2),水果200~350克,動物性食物100~150克。

疫情期間,應保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和維生素等營養素的充分供給,停止節食或低碳水化合物(糖類)飲食的減重計劃,做到葷素搭配,谷豆混吃,蛋奶兼併,果蔬充足。選擇零食應側重低糖、低鹽、低能量的天然食物。依據「吃動平衡」的原則,根據每天的能量消耗情況適當地增、減食物攝入量。

2.保證優質蛋白質的充足,減少脂肪攝入

一般而言,來自動物的蛋白質含有豐富的必需胺基酸,且胺基酸的比例合適、容易吸收,屬於優質蛋白,但過量攝入可能會有脂肪和膽固醇超標的風險。疫情期間,儘量保證每天攝入1個雞蛋,300克的奶與奶製品。奶製品中,應增加酸奶攝入比例,建議每日食用100~200克。酸奶中含有很多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素,且易於被人體吸收,所含的腸道益生菌能夠抑制有害菌對人體腸道的侵襲,緩解精神緊張或飲食不平衡等,提高人體抗病能力。

對於肥胖、有代謝問題、素食或孕婦等特殊人群,可以考慮在正常膳食的基礎上,額外補充蛋白質粉,以保證蛋白質的充足。

3.保證微量元素不缺乏,適時額外補充

一般情況下,膳食營養均衡就可以滿足機體對維生素等微量元素的需要,但在防疫期間,新鮮食材缺乏、壓力大等因素都有可能引起維生素、礦物質的缺乏。如果最近出現諸如睡眠不好、口腔潰瘍、口角炎、牙齦出血、起倒刺、皮膚乾燥等情況,說明膳食中微量營養素的攝入可能沒有滿足需求。此時,為維持機體健康狀況並對病毒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在調整膳食結構的基礎上,可以選擇單一或複合營養素補充劑加以彌補。

補充維生素D可以降低兒童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頻率和嚴重程度,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預防疫情。我們可以從海魚、蛋類、專業輔食或滴劑中獲取維生素D。

4.保證水分充足,少酒少糖

水是生命之源,具有重要的代謝調節作用。多喝水可以促進體內代謝產物排出體外,還能讓人感覺清新,充滿活力,同時能使鼻腔和口腔內的黏膜保持溼潤,有效提高機體免疫力。因此,建議成年人每天飲水1500~2000毫升,且儘量選擇飲用白開水和茶水,少量多次。研究證明,茶葉中的茶多酚、茶氨酸、兒茶素等化學物質能夠調動人體的免疫細胞去抵禦細菌、真菌和病毒,可以有效抵禦流感等呼吸道病毒。此外,蜂蜜水、姜水、檸檬水也有助於提高免疫力,可常喝。

乳飲料和純果汁飲料含有一定的營養素和有益膳食成分,可適量飲用。但果汁不能替代水果。市售的多數飲料都含糖,大量飲用會在不經意間攝入過多能量,是誘發「宅肥」的最大隱患,因此建議儘量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

成年人如飲酒,一天飲酒量建議男性不超過25克,女性不超過15克。孕婦、兒童及青少年忌飲酒。

來源: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2020-03-27

相關焦點

  • 吃動平衡,可幫助兒童青少年保持正常體重
    《方案》提出了強化家庭責任,包括幫助兒童養成科學飲食行為、培養兒童積極身體活動習慣、做好兒童青少年體重及生長發育監測、加強社區支持等措施。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研究員趙文華也指出,預防兒童期肥胖,要從媽媽做起。家長不僅要做好孩子的體重監測,更要做好孩子的健康榜樣。
  • 維他奶:人在吃,秤在看~吃動平衡輕食來加分
    輕食尤其受到白領、減肥人士、健身達人的喜愛,被譽為"高顏值、匠心派、文藝範兒"的健康食物。大家比較熟悉的沙拉就屬於輕食,但沙拉僅僅只是輕食的一種類型。除此以外,低脂肪高蛋白的肉類、五穀雜糧飯、簡單的乾果、酸奶、水果等零食都可以算是輕食。豆莢博士提醒大家,輕食一定要遵循科學的搭配原則。食物多樣,穀類為主,粗細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就是輕食最好的指導原則。
  • 2020健康飲食趨勢盤點:健康零食受追捧 地中海飲食再奪冠
    News & World Report)發布了2020年度「最佳飲食排行榜」。地中海飲食(Mediterranean Diet)從35種飲食方案中再次脫穎而出,連續第三年奪冠。 研究表明,生活在地中海地區的人們慢性病發病率相對較低且預期壽命較長,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他們的健康飲食方案。
  • 膳食平衡,吃出健康人生
    吃,不是人生之目的,卻是人生之必須。吃什麼,怎麼吃,如何吃得健康是人們所關心的。對此,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護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大學護理學院教授路潛有話說。   「減少或者杜絕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需要我們儘量做到平衡膳食。」路潛說,「平衡膳食」是按照不同年齡、身體活動和能量需求設置的膳食模式。
  • 膳食平衡 吃出健康人生
    吃,不是人生之目的,卻是人生之必須。吃什麼,怎麼吃,如何吃得健康是人們所關心的。對此,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護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大學護理學院教授路潛有話說。「減少或者杜絕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需要我們儘量做到平衡膳食。」路潛說,「平衡膳食」是按照不同年齡、身體活動和能量需求設置的膳食模式。
  • 健身者的飲食必備知識
    這裡就離不開,合理的健身飲食,正所謂「三分練、七分吃」對於減肥的小夥伴,往往把這句話誤解為是管住嘴,其實並不是這樣,應該是更加科學合理的膳食,才能成就健康完美的體型。飲食結構的合理是指在維持健康的基礎上,攝入的營養物質能夠滿足運動訓練或比賽的需求。跟普通的大眾還是有一定區別的。
  • 16位「小探員」大同探秘肯德基 營養健康 吃動平衡 沒秘密
    帶著好奇,6月23日上午,16位 「小探秘員」就跟隨著爸爸媽媽來到了山西省大同市尚都肯德基餐廳,在這裡大家了解白羽雞,走進後廚與美食零距離,一同分享營養健康、吃動平衡的秘密,在遊戲和運動中學知識、做漢堡、品美食,經歷了一次有趣的肯德基探秘之旅。本次探秘之旅也邀請到共青團大同市委、大同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大同市工商局和平城區消費者協會工作人員到場觀摩。
  • 吃粗糧就能降血糖?糖尿病專家給出8個飲食建議
    但無論粗糧、細糧,均應依糖尿病飲食處方而定,粗糧也不能多吃。 一、少吃精細加工的粗糧 雖然吃粗糧有益健康,但像速溶麥片、五穀雜糧豆漿粉、紅豆薏米粉等這類經過加工的粗糧,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碰。
  • ​寶寶飲食如何搭配,吃出健康好身體
    除了母乳,單純一種食物很難滿足寶寶的全部營養需求,只有將不同食物科學加工、合理搭配才能使寶寶吃的營養、吃的健康。6到12個月的寶寶飲食搭配此時寶寶應仍以母乳餵養為主,在母乳餵養的基礎上,搭配以簡單的輔食,逐漸過渡到母乳餵養與輔食添加同等比重。添加輔食應從單一食物開始,如果一種食物進食3~5天沒有不良反應則可以添加別的食物。型狀應以泥狀、糊狀、湯汁、粥類為主。
  • 美樂家葡安素®營養蛋白粉:平衡碳水吸收,實現健康的體型管理
    在看到別人勻稱苗條的身材時,是否你會長嘆一口氣,感慨擁有美麗健康的體態真的太難了?那麼對於這類問題如何解決呢?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分享幾個保持健康體型的關鍵點。科學飲食,少食多餐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飲食的選擇也越來越多,除了營養豐富的正餐以外,各種各樣的食物也讓人眼花繚亂。
  • 健康飲食,健康飲食的定義?
    飲食與健康健康飲食包括哪些方面?健康飲食的三大原則,分別為:進食多類食物、避免暴飲暴食及注意均衡, 以吸收各種所需營養。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關注,食物的營養高低越來越受重視,但大部分人關心的往往是某種單一的食物有什麼營養,而忽略了吃飯方式是否健康。以下總結幾種健康的飲食習慣。
  • 營養專家為公眾宅家戰「疫」提供膳食「秘籍」
    平衡膳食提高免疫力  中國營養學會臨床營養分會委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臨床營養科副主任營養師竇攀指出,主食、蔬果、瘦肉、雞蛋、牛奶等都要攝入均衡,這是維持日常營養和免疫的基礎。  他還提醒注意:多吃蔬果、奶類、大豆;適量吃魚、禽、蛋、瘦肉;足量飲水,少飲酒;清淡飲食,合理烹調;吃動平衡,保持健康體重;規律作息,合理安排三餐,做到「早吃飽、午吃好、晚吃少」,不熬夜,保證充足睡眠。  竇攀強調,「宅」在家裡並不意味著可以毫無節制的飲食,反而一定要防止體重增加,她建議每天保證至少1小時的運動,但儘量避免去空氣流通不暢的健身房以及人流密集的大型場所。
  • 吃出健康!中小學生一日三餐營養食譜請拿好
    吃出健康!那麼,為孩子準備餐食應該遵循哪些原則?三餐怎麼吃才能保證營養健康?05能量平衡,維持健康體重疫情期間更要關注自己的體重,不主張節食減肥,也要避免體重快速增長,可根據自身體重的變化,適當調整食物的攝入量和身體活動量。只有吃動兩平衡,才能促進身心健康。
  • 食物多樣穀類為主 膳食平衡吃出健康人生
    吃,不是人生之目的,卻是人生之必須。吃什麼,怎麼吃,如何吃得健康是人們所關心的。對此,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護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大學護理學院教授路潛有話說。「減少或者杜絕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需要我們儘量做到平衡膳食。」路潛說,「平衡膳食」是按照不同年齡、身體活動和能量需求設置的膳食模式。
  • 這樣的輕食營養搭配,營養師都要失業了!
    說起營養均衡,你可能只停留在一個很廣泛的概念之上,知道大概意思但是真正做起來卻不知道從何做起。更別提在飲食中根據自己的情況做到營養均衡了。今天小編就帶你走進TRDLO泰德羅輕食,看輕食是如何做到營養均衡、平衡膳食的。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需要不同的食材來搭配,共同構成人體的營養體系。
  • 疫情期間,請收下這份孕期「吃+動」平衡小錦囊
    近日,新華網推出專題《戰「疫」專家說》,第五期邀請了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圍產內分泌代謝科主任兼圍產醫學部副主任李光輝做客新華網,她表示,孕期不同階段對食物的需求不同,孕媽媽需合理膳食搭配,適當運動,並贈與大家關於孕期的「吃+動」平衡小錦囊。主持人:疫情當前,針對孕媽媽這一特殊群體,應該怎樣做好自我防護?
  • 想要保持標準體重:每天應該吃多少,怎麼才能做到食不過量?
    怎麼做到食不過量食不過量指的是,每天吃進去的所有食物提供的能量,既不超標又能滿足身體的需要。不同的食物品種所含的能量值不同,如大部分蔬菜類屬於低能量食物,肉類、動物油、植物油、酒精、甜品等屬於高能量食物。
  • 糖尿病能靠吃回去?記住這3個原則就好啦
    那下面這三條飲食紀律,請務必遵守! 01 科學飲食,吃動平衡,培養良好生活方式 影響血糖控制的因素很多,其中患者可自我調控的因素均與生活方式息息相關,如飲食、運動、作息、情緒等。
  • 大西家定食9月8日隆重開業,給腸胃溫柔的撫摸;健康飲食,體貼獨一無二的你!
    客人來到餐廳即可吃到定食湯、菜放在一個盤內託出這樣就可以滿足哪些吃過午飯還要上班或者時間緊迫的顧客的要求和定食一般以某一個菜為主配以小菜、米飯、醬湯、鹹菜大西家定食將這種日式飲食文化帶到了天津走進大西家的店,撲面而來的是濃濃的和式風情整潔溫馨,
  • 健康飲食 學會正確的飲食順序養胃又護胃
    那麼其實時尚的養生方法是要學會飲食的先後順序的,下面就讓我們具體的了解下這些健康飲食的技巧吧。  在外就餐上菜順序要排好  如果您是在外面吃飯,那麼點菜的順序就應該是,一是涼菜、二是熱菜、三是湯、最後是主食。  這樣的上菜順序成了約定俗成的模式,其實,這並不是最佳的上菜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