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印良品「致癌門」事件持續發酵。日前,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發布檢測報告稱,無印良品的一款產地為馬來西亞的榛子燕麥餅乾,被檢測出具有基因毒性和致癌性的環氧丙醇和丙烯醯胺。
針對該款餅乾的內地銷售情況,1月17日,上海市徐家匯一家無印良品門店的店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該款餅乾現已全面下架,當日早上相關食品監管部門已到店調查。
當日下午,上海市徐匯區市場監督管理所工作人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確認了此事。該工作人員表示:「我們確實已經開展了初步調查,但整個調查目前還在進行中,相關結果還無法披露。」
相關監管部門介入調查
1月17日,記者在無印良品官方商城搜索「榛子燕麥餅乾」,未能找到相關產品。位於上海市美羅城、光啟城等多家無印良品門店店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該款餅乾已無售賣。
此外,記者在走訪中注意到,儘管是在工作日,但無印良品多家門店內顧客頗多,「致癌門」事件似乎並未影響門店的客流量。上海市徐匯區一家門店的店員告訴記者,相關食品監管部門已於1月17日早上到店調查。
1月17日下午,徐匯區市場監督管理所工作人員向記者確認了此事。該工作人員表示:「我們確實已經開展了初步調查,但整個調查目前還在進行中,相關結果還無法披露。」
1月17日下午,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向記者回應稱,上述檢測報告中提及的致癌物並非食品添加劑,並不存在非法添加或過量的問題,且目前國際未制定該些物質的限量標準。此外,上述涉事產品「榛子燕麥餅乾」在進口時入境貨物檢驗檢疫合格。
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發布的檢測報告顯示,安全測試包括檢測樣本是否含有汙染物環氧丙醇(glycidol)、丙烯醯胺(acrylamide)及氯丙二醇(3-MCPD),其中環氧丙醇和丙烯醯胺屬於基因致癌物。檢測發現,40款檢驗樣本中含有環氧丙醇,含量介乎每公斤3.4微克至1900微克;42款樣本檢驗出丙烯醯胺,含量介乎每公斤32微克至340微克。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世界衛生組織聯合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指出,不能為該等物質制定安全攝取量,建議攝入越少越好。
尚未真正實現市場下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近年來,無印良品已涉及多次產品質量風波。早在2014年9月,原國家質檢總局便發布報告稱,無印良品多批次進口食品出現不合格的問題;2017年,無印良品因產品質量、誇張宣傳等問題被行政處罰多次;2018年4月,原國家質檢總局抽查出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款軟殼行李箱振蕩衝擊性能不合格等。
消費者口碑的下降似乎在公司財報數據上也有所反映。無印良品母公司良品計畫1月9日公布的財報顯示,在前三財季(2018年3月至11月),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銷售額為536.3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3.47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
在市場競爭方面,無印良品在中國也受到了不小的挑戰。近年來網易嚴選、淘寶心選等電商的風格與無印良品有相似之處,網易嚴選甚至在最初推廣時稱「與無印良品同一廠家」。國內男裝品牌海瀾之家也曾稱「將對標無印良品」,而被稱為「低配版無印良品」的名創優品、NOME、ABS等線下門店近年來同樣發展勢頭迅猛,其中名創優品更是於去年10月宣布獲得來自騰訊及高瓴資本的10億元投資。
這或許意味著無印良品的差異化優勢進一步被弱化。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偉雄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無印良品在日本是大眾化的雜貨店,但在中國成了中高檔消費群體的選擇,主要在一二線市場布局,無印良品在中國的品牌定位偏高,目前還無法真正在華實現市場下沉。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無印良品近四年來採取了超過十次的降價舉措,程偉雄對此表示:「從近年來無印良品的多次降價也可以看出,公司下沉中國市場的迫切性。早些年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的發展無疑是成功的,當前NOME、名創優品等品牌雖然在市場上有不小的斬獲,但相比無印良品,仍是形似神不似。但隨著本土消費零售市場的壯大,無印良品需要重新梳理品牌定位。」
(責任編輯:李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