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底,中國汽車產銷已連續七個月呈現增長態勢,並連續六個月保持銷量增速在10%以上。車市大盤的持續向好,讓「金九銀十」成色十足。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分析,2020年10月,乘用車銷量保持在200萬輛以上規模,再創年內新高,同比增速高於9月。10月,中國市場共銷售乘用車211萬輛,環比增長0.8%,同比增長9.3%;1月-10月,乘用車累計銷售1549.5萬輛,同比下降9.9%,降幅比1月-9月收窄2.5個百分點。
在乘用車主要品種中,四大類乘用車品種銷量降幅同比均延續了收窄態勢,其中SUV車型和交叉型乘用車降幅已收窄至5%以下。
▲ 數據來源:中汽協
對此,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分析稱,國內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成效明顯,市場需求繼續恢復,產業循環持續改善,消費市場持續穩定復甦,疊加國慶和中秋雙節效應,使得汽車市場需求不減。
縱覽車企10月銷量排行榜,前25位除了第3名的上汽大眾和第18名的北京現代在10月份的銷量分別同比下滑8%和31.8%,其他車企基本上都是實現了銷量轉正,年底衝量的日子來了。
南北大眾漸行漸遠
在中汽協發布的10月車企銷量前十中,一汽-大眾依舊穩坐冠軍寶座。10月,一汽-大眾銷量突破22萬輛,創下新高,而其前10個月的銷量成績也已突破165萬輛。如果不出意外,一汽-大眾有望成為今年唯一一個突破200萬輛年銷量的車企。
相比之下,此前曾頻頻與一汽-大眾上演爭霸拉鋸戰的上汽大眾,在10月車企銷量排行榜中已經滑落至第3位。
據了解,上汽大眾已連續10個月銷量出現下滑,進入2020年以來,其月度銷量還未能迎來增長。
▲ 數據來源:中汽協
中汽協數據顯示,10月上汽大眾雖然達到了15.5萬輛的銷量,但同比依然下滑8%,成為前10強乃至前17強中唯一下滑的車企。而前10個月,上汽大眾的累計銷量完成118萬輛,同比下滑更是達到24%。
有分析指出,從目前情況來看,上汽大眾在今年的累計銷量很難達到200萬輛,且最終可能滑落在150萬-160萬輛左右,回到2013年-2014年左右的銷售水平。
具體來看,上汽大眾主銷車型產品力下滑,新品競爭力不足是讓其與一汽-大眾漸行漸遠的主要原因。
帕薩特是上汽大眾的明星車型,可碰撞門事件已經為其留下難以剔除的陰影,即使上汽大眾通過推出新款、加大終端優惠力度嘗試奮起直追,但產品口碑及形象的「崩塌」效應仍在持續。
出行一客(ID:carcaijing)在查閱中汽協統計的銷量數據後發現,帕薩特在10月份的銷量為1.37萬輛,環比下滑32.88%,同比更是下滑35.64%;而另一款主銷車型大眾途觀今年以來的銷量也呈現快速下降趨勢,截至10月,途觀累計銷量18.33萬輛,同比下滑25.1%。
與此同時,包括途鎧在內的新車型無法持續走量,而新上市的MPV威然銷量佔也比較低。中汽協數據顯示,途鎧和威然的累計銷分別為3.32萬輛和1.84萬輛。
除此之外,上汽大眾旗下斯柯達品牌尷尬的市場表現,也進一步加劇了企業的銷量危機。
▲ 數據來源:中汽協
事實上,上汽大眾旗下,除了途嶽,幾乎所有車型都出現負增長的情況,造成了近30萬輛的銷量下滑,且這個差距仍在繼續擴大,目前南北大眾之間已經形成了近50萬輛的銷量差距。
由於上汽大眾的頹勢,10月份德系品牌的市場表現弱於市場大盤。全月德系完成銷量48萬輛,同比增幅僅為1.2%,市佔率為23.2%,跌出四分之一。但在今年前10個月,德系車企市佔率仍保持在25.4%,依然是外資中最強大的系別。
A級車市場激戰正酣
眾所周知,無論是從購買力還是受眾群體來看,A級車一直以來都是汽車市場的主體,汽車企業佔領A級車市場不僅對整體業績的提升至關重要,更意味著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掌握了充分的主動權,合資車企深諳此道。
中汽協數據顯示,10月,A級車累計銷售56.2萬輛,同比下降4.68%,環比微降1.87%。
在中汽協副總工程師許海東看來,近年來,中國汽車市場下滑便是A級車消費水平在降低,其直接原因是購買A級車的人群就業以及收入受到了影響。而今年暴發的疫情對中低收入者的影響更大,進而削弱了A級車的購買力。
「國家一直在鼓勵小微企業發展,進而解決低收入人群就業問題,一旦這部分人群收入平穩,就會為A級車市場帶入新的活力。」許海東公開表示。
出行一客(ID:carcaijing)了解到,10月,日系品牌主流車型環比均出現下降,而德系車型則趁機迅速搶佔了合資A級車銷量前十名榜單中的二、三、四位。
▲ 數據來源:中汽協
今年以來,一直保持領先的軒逸,10月銷量再次突破5萬輛大關,達到5.62萬輛,環比微降2.3%,同比增長15.92%,穩居榜單首位的同時,進一步擴大領先優勢。從累計銷量來看,軒逸在前10個月累計銷售42.18萬輛,超過第二名朗逸近9萬輛,提前鎖定A級車市全年銷量冠軍。
而除軒逸之外,日系品牌在A級車市場的整體表現卻顯得有些鬆懈。其中,常年維持在榜單前三的卡羅拉,10月僅銷售2.9萬輛,同環比降幅均在25%以上,淪落至榜單第六名;思域銷售2.29萬輛,環比下降7.41%,位於榜單第七位;雷凌銷量2.06萬輛,環比大幅下降20.57%,位於榜單第九位。
日系車型的後勁不足讓德系車型抓住了窗口期。趁此機會,大眾品牌開啟全面反擊。
其中,朗逸10月銷售4.11萬輛,同比微增0.22%,環比增長3.73%。而一汽-大眾旗下的寶來和速騰也同樣延續良好表現。其中,寶來銷售3.79萬輛,同比增長3.11%,位於榜單第三位;速騰銷售3.64萬輛,同比增長1.01%,位於榜單第四位。
除此之外,作為美系車的代表,10月,英朗在10月銷售新車3.38萬輛,同比大增106.5%,環比增長6.13%,位於榜單第五位;科魯澤當月銷售1.44萬輛,同比增長5.55%,環比增長8.96%。
有業內人士指出,今年3月底和4月初,上汽通用分別推出搭載1.5升四缸發動機的英朗和科魯澤車型,是拉動其銷量的主要原因。
SUV市場:德系、日系貼身肉搏
與A級車市場類似,SUV市場的爭奪戰同樣膠著。
10月,合資SUV市場漲勢迅猛,其以18%的增幅領漲整個SUV市場。而隨著探影、皓影、威蘭達等全新產品的加入,德系與日系在SUV市場上已開始貼身肉搏。
▲ 數據來源:中汽協
中汽協數據顯示,在10月中國市場SUV銷量前十名排行榜中,日系品牌佔據3個席位,德系品牌佔據2個席位;其中,東風本田CR-V以2.76萬輛的銷量成績位居探花之位,逍客和奇駿則分別位列第6位和第10位。
眾所周知,大眾品牌無疑是SUV戰略最大的受益者,得益於探嶽、探歌、探影等車型的投放,讓一汽-大眾整體銷量一騎絕塵。然而,上汽大眾旗下途觀的頹勢卻給了日系對手反超的機會。
10月,逍客銷量為2.16萬輛,同比34.64%;途觀緊隨其後,銷量為1.95萬輛,二者僅相差1000輛。
與此同時,伴隨著廣汽本田皓影的上市,本田SUV今年以來的總銷量達到61.57萬輛,比大眾SUV總銷量高出1萬輛。這極有可能讓剛在年拿下合資SUV市場總量冠軍的大眾讓出冠軍寶座。
出行一客(ID:carcaijing)了解到,10月,德系SUV銷量同比增長5%,環比下滑6%;而去年同期,德系SUV銷量增幅為66.8%。10月,德系SUV市場佔有率也下滑至8.6%,環比下滑0.4%,同比下滑0.2%。
值得一提的是,素有全球SUV「銷量王」之稱的一汽豐田RAV4,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卻並不盡如人意。作為TNGA架構下的車型,全新一代RAV4自去年10月上市以來,其曾在今年7月一舉衝擊至第4名,但在次月卻又直接跌出前十,9月重回第6名,本月則再次跌出前十榜單,如此大起大落,折射出的則是企業在營銷環節上的持續性和穩定性仍有待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