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像水一樣!

2021-02-25 育英國學

老子曾經說過「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jī)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是說做人要像水一樣,幫助萬物,默默不爭。水很接近於道的品性,它至柔之中又有至剛、至淨、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氣度。以水悟道,可以看到成功人生裡的七種境界。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孔子說:「聰明的人喜愛水,仁德的人喜愛山。聰明的人愛好活動,仁德的人愛好沉靜。聰明的人活得快樂,仁德的人長壽。」

冰生於水,卻比水強硬百倍。水,越在寒冷惡劣的環境下,它越能體現出堅如鋼鐵的特性。

這是成功人生的第一種境界——百折不撓;

水化成氣,氣看無形,若氣在一定的範圍內聚集在一起形成聚力,便會變得力大無窮,動力無比。

這是成功人生的第二種境界——聚氣生財;

水淨化萬物,無論世間萬物多髒,它都敞開胸懷無怨無悔地接納,然後慢慢淨化自己。

這是成功人生的第三種境界——包容接納;

水看似無力,自高處往下流淌, 遇阻擋之物,耐心無限,若遇稜角磐石,即可把稜角磨圓,亦可水滴石穿。

這是成功人生的第四種境界——以柔克剛;

水能上能下,上化為雲霧,下化作雨露,匯涓涓細流聚多成河,從高處往低處流,高至雲端,低入大海。

這是成功人生的第五種境界——能屈能伸;

水雖為寒物,卻有著一顆善良的心。它從不參與爭鬥,哺育了世間萬物,卻不向萬物索取。

這是成功人生的第六種境界——達濟天下;

水霧似飄渺,卻有著最為自由的本身。聚可成雲結雨,化為有形之水,散可無影無蹤,飄忽於天地之內。

這是成功人生的第七種境界——功成身退。

林清玄說:當我們回到生活的原點,還原到素樸之地的生活,無非是「輕羅小扇撲流螢」,無非是「薄薄酒,勝茶湯,粗粗衣,勝無裳」。

我們寄希望於有厲害的道理來過好一生,殊不知真理往往簡單,只是需要用一生去實踐。

歷經千山萬水,三毛說:「我不求深刻,只求簡單。」

大鋼琴家霍洛維茨說:「我用了一生的努力,才明白樸素原來最有力量。」

最深刻的道理就如同靜水流深,看上去沒什麼大不了,但正是大智所在。

陶淵明辭棄歸隱,住在一個寧靜的村莊,因此有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獨立人格。

周敦頤拒絕官場腐敗,才有了「出淤泥而不染」的潔身自好。

王冕淡泊名利,留下了「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的佳話。

莊子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放下手機,放眼窗外,也許寂靜的枯枝正在冒芽。停下腳步,審視周邊,也許路旁的野花開得正豔。

我們從未停止遇見,只是習慣讓我們視而不見。

一位羊倌曾經說,他很快活,因為他可以與野花攀談與林鳥對話,隨白雲飄蕩草原起舞。

最動蕩的美,往往蘊於靜水流深。

蒙田說過,真正的學者就像田野上的麥穗。麥穗空癟時,它總是高傲地昂著頭。麥穗飽滿而成熟時,它總是低垂著腦袋。往往越是道行深厚的人越懂得沉靜謙卑。

葉聖陶成名後去教書,經歷欄只寫了四個字「小學教師」。

季羨林一生自稱教書匠,「我的工作主要是爬格子」。

楊絳低調至極,面對出版社的力邀時,她風趣回絕:「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真正的修養是靜水流深,胸中有萬千丘壑卻從不張揚,低調處事謙和為人。

一個人最好的擁有,莫過於靜水流深。無言中氣質盡顯,清靜中歡喜自生。



相關焦點

  •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像水一樣活著!
    老子曾經說過「上善若水」,是說做人要像水一樣,幫助萬物,默默不爭。水很接近於道的品性,它至柔之中又有至剛、至淨、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氣度。以水悟道,可以看到成功人生裡的七種境界。冰生於水,卻比水強硬百倍。水,越在寒冷惡劣的環境下,它越能體現出堅如鋼鐵的特性。
  • 睿•格調※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像水一樣活著
  • 人生的最高境界:上善若水,厚德載物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各人有各的看法,各人有各人的見解。其實,人生最高的境界,就是「上善若水,厚德載物」這八個字。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就像大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樣,沒有任何東西不能承載的。做人只有厚德才可以載物,也只有載物,才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強大!清華大學的校訓就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上善若水,厚德載物。這八個字也出自老子《道德經》。
  • 讀《道德經》:上善若水,做人的最高境界是像水一樣活著
    在老子看來,水又具有著近乎完美的品性,水的品質符合萬物本原的「道」的特徵,是最接近於道的。讀《道德經》:上善若水,做人的最高境界是像水一樣活著《道德經》中寫道: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這段話的主要意思就是:具備最好稟性的「人」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大家所厭惡的地方,所以它的性質最接近於「道」。居處適應任何之地,心胸沉靜高遠,待人真誠友愛,說話言而有信,為政謀求清平,處事能方能圓,行動善擇時機。正是由於不與人爭的美德,所以永遠也沒有過失。
  • 人生的七個最高境界!
    人生的七個最高境界!1、學習的最高境界是「悟」知識,可以通過學習來獲取,但智慧,僅僅通過學習,是很難獲取的。一個人的智慧,除了學習,更需要悟,悟,是學習的最高境界。如何去悟?2、做人的最高境界是「舍」有舍才有得,捨不得,便不得,捨得,才能得到更多,做人的最高境界是「舍」。捨得付出,才有收穫;捨得努力,才有回報;捨得善良,方能心安;捨得愛,才能得到更多的愛。
  • 人生的最高境界
    對於普通人來說,吃一頓美食是快樂的,買一輛車是快樂的,一個豪華的住宅也是快樂的,人生的事業成就都是快樂的。但這些快樂都並不長久。甚至在擁有的時候想擁有更多或害怕失去,往往快樂之後帶來更大的痛苦焦慮。但快樂是分層次和境界的。佛陀體悟到人生最高境界的快樂是恆久的,不因外界環境,物質,生死。離別,得失,而有所變化。這才是最高級的快樂。佛陀尋找到的解脫之道也非常的簡單。就是時時刻刻的專注於當下這一瞬間,生命只有在這一瞬間才能獲得真正的體驗,沒有過去,沒有未來。只有此時,只有此刻,只有此地。
  • 10種人生最高境界
    生命的最高境界!人生的最高境界:忙中不說錯話,亂局不看錯人,複雜不走錯路。自律的最高境界:無功不受大祿,無助不受大理,無能不得大位。生活的最高境界:常與高人交往,閒與雅人相會,每與親人休閒。事業的最高境界:愛崗盡職無憾,養家小康無憂,自己開心無悔。榮譽的最高境界:你已遠離江湖,江湖還有你的傳說。喝酒的最高境界:你還知道他是誰,他已經不知道你是誰了。交友的最高境界:久不聯繫,常在心中。
  • 生活的最高境界是理解,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心靜!
    生活的最高境界是理解,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心靜。靜是一種積極的心態,是我們與人相處的一種高明方式,更是我們為人處世的一種風度01內心平靜的人,往往是大智慧之人那些心靜之人,往往能在繁華浮躁中保持沉穩,在逆境中從容篤定。
  • 王陽明的智慧:人生的最高境界,原來是這兩個字!(深度好文)
    做人,牢記這一條天規,與一樣東西「斷交」,福氣自來,少有災禍。這條天規出自心學大師王陽明,只有短短六個字——「去人慾,做聖賢」,要絕交的東西則是貪慾!而人生的最高境界,原來是這兩個字!那就是……不貪!不貪之所以是人生最高境界,是因為,作為俗世中的人,我們誰都有一定的貪慾,貪慾是人的私慾使然,要想做到不貪實在是太難了,能做到的人大概也只有聖人,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普通人以不貪為人生目標,減少私慾,遏制貪慾。王陽明一生都在提倡與貪慾斷交,他無論是做人,還是為官,都講求清廉如水,與清風為伴,將不貪視為人生的最高境界。
  • 「上善若水」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人生境界呢?
    《老子》裡這樣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wù),故幾於道。"意思就是: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大家想想,水的形態是什麼樣的?1.從形態變化來說水可以成液態變成固態或者氣態,那麼人呢?一個人,如果能像水一樣適應自然環境變化,要剛強那就如寒冰一樣堅硬,要綿柔就跟空氣一樣迎風吹來,要圓潤就像誰一樣潤物無聲。
  • 人生的最高境界居然是它
    繁華世界、萬象人間,形形色色的人群周而復始地在這個地球上繁衍生息,大家都在尋求人生的真正快樂!當雲層越來越厚的時候,天空就不再蔚藍只有清除多餘的雜念、欲望、貪婪、妄想、痴念…人的心才會向藍天一樣純淨!人生的最高境界乃是「清淨無為」正所謂「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既要學習天之道,又要學習聖人之道。正如范文正公所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
  • 早讀:不生氣,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文 | 彩雲追月 · 主播 | 風儀 · 攝影 | 子魚 · 編輯 | 一白生而為人,如果能夠讓自己不生氣,那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從來都不會生氣的人,世間沒有。人生在世,處處皆有「氣」,事事都有「氣」。沒有「氣」的人生,那不是真正的人生;沒有酸甜苦辣的生活,不是真正的生活。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能夠做到不生氣,你才真的了不起!
  • 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每個人生活的環境不一樣,家庭背景不一樣,思維見解不一樣,遇到別人的誤解和詆毀,不妨換個思維去思考,用微笑和沉默來應對。忍是一種說話方式,保持沉默,讓人無法琢磨,無處挑剔,與人相處,說該說的,不說不該說的,忍不住多說話,就會禍從口出,引火燒身。
  • 人生的最高境界,只有朋友,沒有敵人
    無敵是一種境界,不是所向披靡,而是不與人對立。 人生在世,無論善緣惡緣,總會教你一些道理。 一個真正的高手,眼中都是好人,遇見都是師友,心裡沒有仇敵。
  • 人生的最高境界:忍讓、獨處、包容、真誠
    南懷瑾說:「人生最高境界是: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從容過生活。三千年讀史,不外功名利祿;九萬裡悟道,終歸詩酒田園。」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高大上的修行,也是平常的生活瑣碎。學會了忍讓、獨處、包容、真誠,你的境界更上一層樓。1.忍讓:忍常人之所不能忍,退一步海闊天空。「忍讓」是一種氣度,表面上是讓別人贏,實際上自己才是最大的贏家。
  • 天人合一,便是人生戲的最高境界
    01天人合一,便是人生戲的最高境界在歲月中跋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快樂與痛苦人生,就是一齣戲,只是人生的導演不會給你劇本,你要演什麼樣的角色由你自己定。有些人,還未入戲,人生就已結束;有些人,入戲太深,成天沉醉在悲痛中。其實,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就是最好的演技。水中月,鏡中花,是虛幻,亦是真實。
  • 忍耐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忍耐是人生最高境界!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
  • 水的三種狀態,代表著三種人生境界!你是哪一種?
    老子說:「上善若水」,是說水能以柔克剛;孔子說「智者如水」,是指做人要懂得隨機應變;佛說「心靜如水」是指心境平和可以達到智慧的境界。可見水在聖人心中的地位。最高境界的善像水那樣。水滋潤萬物而不求回報。它處在眾人所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接近於道。
  • 人生的最高境界:獨處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獨處。人這一生,不需要太多朋友,學會獨處,才是最重要的修行。 結果沒走幾步,又有人說:你看,這男的真不像話,讓自己老婆牽驢,大男子主義。這下丈夫又臉紅了,他們決定夫妻一起騎驢。 兩人騎著驢,又沒走幾步路,路人指指點點的更加厲害了:像什麼樣子?兩個人騎這一頭小毛驢,這分明是虐待動物。夫妻倆這下徹底不知所措了,這也不行,那也不對,乾脆,都不騎了。
  • 人生的最高境界,就在一個「度」字(經典)
    人生有度,過則為災,做人不必刻意,做事不求完美。功不求盈,業不求滿,花看半開時,酒飲微醉處。」度「節制之度,寬容之度,包容之度。「坦然」與」度「互為因果,因有度方坦然,做人處事之所以坦然了是因為有度。人生有度方坦然。人生如尺,要有度。感情如面,別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