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愛梵谷》「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團火,路過的人只看到煙」

2021-01-08 白色地炊煙

太久沒有看電影了,對我來講太長時間了。於是今天看了心心念念的梵谷。

也許我們對梵谷的了解並不深入,但是梵谷的作品卻充滿我們的生活。他的《杏花》《向日葵》《白玫瑰》好多都是生活中的裝飾品。

當梵谷的一幅幅油畫在大熒幕上動起來,這本身就是一件很燃的事情。

我是非常喜歡劇情好的電影的,對這樣的電影有非常大的好感。但是《至愛梵谷》的劇情非常簡單,講述了一個郵遞員的兒子因為要將梵谷生前的一封信送達他的弟弟提奧,住在法國小鎮奧維爾的拉烏旅店,去探究梵谷逝去前最後六個星期的故事。對梵谷不是那麼感興趣的話會覺得比較無聊。

但是故事如此的簡單,我們去看的是劇情嗎?當然不是,劇情在這裡變成了輔助,是看給我們視覺帶來衝擊的65000幅油畫。

既然油畫是重點,那麼我們就來講講油畫。只講講我認識的梵谷作品。

流量預警,多圖,有劇透。

電影的每一幀都是油畫,影片開頭從演職人員表開始,都是在油畫之上的,是我們最最熟悉的星月夜。

首先出現的建築物,是《黃房子》。1885年,梵谷在阿爾勒地區租了一間旅館,因為它的外壁是黃色,所以被稱為黃房子,梵谷希望這個地方能成為他未來的畫室。電影由此開始。

而後出現了男主與他的父親,他們進了一家咖啡館,一幕場景出自於《夜晚的咖啡館》,也是我比較喜歡的一幅梵谷的作品。

之後男主角喝醉之後,趴在桌子上睡著的夢境中,出現了梵谷躺在一個房間裡,這一幕來自於《阿爾勒的房間》。

主角阿爾芒父子二人聊天決定去給提奧送信的地方是《露天咖啡館》。當主角踏上送信的路途,影片中出現一幅幅梵谷的畫作,第十三分鐘開始《塞納河上的橋》,《風車小鎮》《克裡奇大道》等。

然後阿爾芒見到了唐吉老爹,首先從這裡聽到了一些關於梵谷逝去的消息,告訴觀眾梵谷不快樂的童年。阿爾芒離開的畫面來自於梵谷作品《火車車廂》。

阿爾芒又來到了下一個地方,他看見了《彈鋼琴的瑪格麗特》,隨著他的足跡《河畔遊艇》《教堂》統統復活了。

他與拉烏的女兒談話,引起了他要找到梵谷死因的好奇心,他又與遊艇上的漁夫聊天,得知了瑪格麗塔。又去找瑪格麗塔談話,他覺得自己離真相越來越近。他去到那片麥田,他把樹枝扔向麥田,一隻只烏鴉飛過,《麥田裡的烏鴉》就這麼動起來了他又與加歇醫生談話,拼湊起來整個梵谷的故事。

最後結束旅途,又與父親聊天,畫面切換,是《羅納河星夜下》。故事戛然而止,梵谷自畫像出現。

最後片尾出現了畫中的人物和梵谷原作對比,以及一些關於梵谷的資料和任務最後的結局。

「瑪格麗特住在他父親的房子裡直到去世,文森特的畫和她的鋼琴,在她臥室裡待了44年。」

這個故事可以說並不吸引人,甚至提出了梵谷是被殺的這樣一個觀點。我不會給這部電影很高的分數,但並不妨礙我喜歡它。

本身這部電影就像是一種情懷,是一種想在熒幕看見梵谷的情懷,噱頭大於故事本身,但我被這油畫吸引了,這樣的油畫再看100個小時都可以!

梵谷是孤獨的,活著的時候不被理解,或許這就是藝術家,「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團火,路過的人只看到煙。」

那煙,你,看見了嗎?

相關焦點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團火,但路過的人只看到煙
    看完電影《至愛梵谷》,回家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一頭扎進書櫥裡,把我二十多年前的摯愛們找出來青年時代,我就愛上梵谷,只要是跟他有關的書都會買來:《凡.高傳》、《渴望生活》、《凡.高書信選》.還有梵谷的各種畫冊。有個叫作歐文.斯通的人在《凡高書信選》裡說:「凡高是世界上最孤獨的人」,那時我可不這麼想,你看在凡高離開一百零一年後的1991年,還有一個人這麼熱切地讀著他的書信,渴望跟他聊天。而像我一樣的人,一定還有很多很多。
  • 梵谷名言 | 他真的說過「每個人心中裡都有一團火,路過的人只看到煙」嗎?
    網上流傳最經典的一句梵谷名言是:「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團火,路過的人只看到煙。但總有一個人能看到這團火,然後走過來,陪我一起。在人群中,我看到他的火光,然後快步走去,生怕他會被淹沒在歲月的塵埃中。我帶著我的熱情,我的冷漠,我的狂暴,我的溫和,以及對愛情毫無理由的相信,走的上氣不接下氣。我結結巴巴地對她說,你叫什麼名字?從你叫什麼名字開始,後來,有了一切。」
  • 入心的句子: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團火,路過的人只看到煙
    ——余光中《記憶像鐵軌一樣長》坐覺蒼茫萬古意,遠自荒煙落日之中來。——高啟《登金陵雨花臺望大江》青山一水盡,方外是浮雲。——大風颳過《又一春》儘管被時間消磨,被命運削弱,依舊去奮鬥、探索、尋求,而不屈服。
  • 德雲社秦霄賢七百萬粉絲福利,梵谷的世界名言硬是變成了土味情話
    視頻保持了秦霄賢一貫的夜店風格,黑乎乎的視頻也就能看清楚是秦霄賢的臉,同時用秦霄賢標誌性的低音,說:「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團火,而路過的人只看到了煙。你不能奢求他去懂你,因為他們只能看到你的表面。總有人笨拙地想把溫柔給你,你要知道,我也遠比表面更愛你。」
  • 我們為什麼至愛梵谷?
    梵谷絕對是知名度最高的藝術家之一,提到梵谷,每個人都不會陌生,不只是因為他高超的藝術造詣,對色彩的極致掌控無與倫比,
  • 梵谷展濟南首發,高顏值超人氣打卡聖地,伸手就能摘下整片「星空」!
    模糊的輪廓,朦朧的色彩,微風拂過湖面,微微揚起的裙擺,每一幅畫作的細膩筆觸都能通過震撼的大屏幕纖毫畢現,伸手就能摘下整片「星空」!在或靜止或流動的梵谷畫前隨手一拍畫中有景,景中有你每一張照片都情非得已這簡直就是高顏值的打卡聖地!發到友圈絕對會收穫無數點讚!
  • 愛因斯坦桌子不讓妻子碰,梵谷玻璃心才割耳....天才們的房(si sheng)間(huo)什麼樣?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團火
  • 梵谷作品200幅
    梵谷的畫就是這樣的,每次看都會被感動。其實,梵谷除了畫向日葵,星空之外,短暫的一生,也畫了很多深入人心的作品,今天,給大家分享梵谷的系列作品。隨著梵谷藝術個性的發展,他的筆觸,即畫筆在畫布上設色的方式,也發生了改變。在短暫的藝術生涯的後期,他的筆觸,無論並排塗抹或層層堆疊,都不再是縱橫或斜向,而是呈旋風的形狀,仿佛火焰在燃燒,仿佛宇宙在誕生,仿佛物質在令人眼花繚亂地運動。
  • 《至愛梵谷》:至愛是這部 「勞動力密集型」電影的意義
    扯這麼多數字,當然是因為《至愛梵谷》最大的吸引點,正是這些體現著匠心和用心的「技術指標」。畢竟在當下,架上美術早已衰落,連手繪動畫都寥寥無幾,竟然還有一大批人願意付出時間和青春,去用油畫來創作動畫!跟過亞歷山大·彼得羅夫(玻璃板上油畫動畫短片《老人與海》導演)一年的中國學生,也在質疑這樣付出的耐心和勇氣,不一定有意義。
  • 六萬多張畫,組成被嫌棄的梵谷的一生《至愛梵谷·星空之謎》
    但一直到影片結束,觀眾也沒有弄明白梵谷之死的真相,但從劇中人物的回憶以及梵谷許許多多的信件內容,我們可以了解到梵谷短暫的一生,導演的目的也就達到了。正如片中船夫看著灑滿金色陽光的湛藍湖面說:「當時有隻髒兮兮的烏鴉飛到他那兒,他別提有多開心了,也不在乎這鳥偷吃他的午飯,我當時就在想,這個人得有多寂寞啊。」
  • 梵谷《鳶尾花》|7月25日周六活動開始報名啦!
    梵谷,這位悲情英雄,給這個世界留下了太多財富。在梵谷的精神世界裡孤獨與浪漫並存,也許天才註定孤獨,因為沒有什麼能配的上他的美好。
  • 至愛梵谷·星空之謎:人們所見的梵谷都是道聽途說
    撰文/深度刊《至愛梵谷·星空之謎(Loving Vincent)》完食,實屬上乘之作。以油畫呈現無疑是一種全新的體驗,但這對這部電影的幫助很有限。──《至愛梵谷·星空之謎(Loving Vincent)》文森·梵谷(Vincent van Gogh)。整部電影以油畫呈現,正是受到文森寫給其弟西奧(Theo),最後一封信裡提到的這句話啟發。
  • 《至愛梵谷》: 電影也可以「後印象派」
    其實,關於梵谷的傳記電影已經拍過很多版本,比如《梵谷傳》(1956年)、《梵谷與提奧》(1990年)、《梵谷》(1991年)。但這些電影都是將梵谷生平作為表達核心,而他真正遺世的油畫往往被忽視。所以,《至愛梵谷》可謂無論從技術還是藝術價值上都超越了此前的電影視角。  姚永說,梵谷「心中之所念」只有他本人知道,但通過他的畫,每個人都可以解讀出不同的梵谷。
  • 《燃燒》:「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團火,但路過的人只能看到煙。」
    在《燃燒》中,鍾秀是一個渾渾噩噩,一直都在尋找工作的失業青年,而本是一個「不知道做什麼,但很有錢」的年輕人。兩種身份的對立是電影的主要矛盾,也是李滄東想要表達的主題。在李滄東看來,這兩種原生階級背景下成長起來的兩類年輕人就是這個社會的縮影,正是因為有階級,所以才有了難以描述的曖昧的「惡」。
  • 【宏藝網】大畫家梵谷的30句名言,不只有對藝術和生活的超越看法
    一個可有可無、古怪透頂、令人不快的人,在社會上毫無地位,也永遠不可能有。但我希望有一天,人們通過我的作品,能夠了解這個古怪而毫無存在感的人。3、我擁有自然,藝術和詩歌,我還有什麼不滿足呢?4、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團火,路過的人只看到煙,但總有一個人,總有那麼一個人能到這團火,然後走過來,陪我一起。
  • 梵谷生前最後一幅畫創作地鎖定巴黎附近山坡,專家:自殺前幾小時...
    關於梵谷,我們有無數的迷思:他的天賦、他的瘋狂、他的死亡……梵谷與他的畫作一起構築了最引人入勝的藝術傳奇。這位去世時僅有37歲的畫家沒有想到,130年後的今日,他那些曾經滯銷的畫作早已被公認是藝術史上的不朽之作,作品的成交價更是好幾次「掀翻」了拍賣行的天花板。
  • 《至愛梵谷》:我們用畫畫表達敬意和問候
    《至愛梵谷》用梵谷的眼睛看世界,從油畫到電影,由靜到動,由瞬間延展為敘事,讓喜愛梵谷的人感到驚奇不已。「像梵谷一樣活著」,哪怕只有95分鐘,哪怕在他早已離開的世上。圖為該片劇照。真正能帶給觀看者這種幻覺的作品是妙不可言的,現在,《至愛梵谷:星空之謎》把這個心理過程以油畫動畫長片的形式再現了出來。  在我看來,表現人的心理是作為白日夢的電影最為擅長的事情。《至愛梵谷》用梵谷的眼睛看世界,從油畫到電影,由靜到動,由瞬間延展為敘事,讓喜愛梵谷的人感到驚奇不已。「像梵谷一樣活著」,哪怕只有95分鐘,哪怕在他早已離開的世上。這大概也是影片的初衷。
  • 《至愛梵谷·星空之謎》繪畫是靜止的旋律,筆觸是跳躍的音符
    中國有句老話,叫「文如其人,字如其人」,在梵谷這裡,我們似乎也可以歸結為「畫如其人」,畢竟這位身為後印象畫派先驅的卓越藝術家,在世界繪畫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他的畫作,也常常成為各大拍賣會上的天價拍品,儘管這一切的藝術成就與商業價值,都是在他去世後才逐漸顯現出來,但也讓我們更容易通過他的畫作,來探知一個時而抑鬱沉靜,時而偏執狂躁的個性藝術家的生命存在,這個生命雖然逝於自殺
  • 「百家號鼠你紅」《至愛梵谷》——人在畫中遊
    雨,對於梵谷來說意味著什麼呢?梵谷從來都不避雨,躲了一輩子的雨,雨該有多傷心啊。在梵谷眼裡,雨可以將大地染成美麗的深色調,於是他趕快提起畫筆,不顧一身狼狽,快速記錄下這些美妙的場景。有人說,他是藝術的殉道者,我看,他是藝術之路上的朝聖者。
  • 視野 | 世界首部全手繪油畫電影《至愛梵谷》
    《至愛梵谷》用一份無法投遞的新信件串聯起梵谷在去世前後六周裡與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三個人之間的秘密。以送信人的視角,通過梵谷與弟弟提奧的信件以及和梵谷一同生活過的人們的回憶,試圖還原這位藝術大師的真實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