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久沒有看電影了,對我來講太長時間了。於是今天看了心心念念的梵谷。
也許我們對梵谷的了解並不深入,但是梵谷的作品卻充滿我們的生活。他的《杏花》《向日葵》《白玫瑰》好多都是生活中的裝飾品。
當梵谷的一幅幅油畫在大熒幕上動起來,這本身就是一件很燃的事情。
我是非常喜歡劇情好的電影的,對這樣的電影有非常大的好感。但是《至愛梵谷》的劇情非常簡單,講述了一個郵遞員的兒子因為要將梵谷生前的一封信送達他的弟弟提奧,住在法國小鎮奧維爾的拉烏旅店,去探究梵谷逝去前最後六個星期的故事。對梵谷不是那麼感興趣的話會覺得比較無聊。
但是故事如此的簡單,我們去看的是劇情嗎?當然不是,劇情在這裡變成了輔助,是看給我們視覺帶來衝擊的65000幅油畫。
既然油畫是重點,那麼我們就來講講油畫。只講講我認識的梵谷作品。
流量預警,多圖,有劇透。
電影的每一幀都是油畫,影片開頭從演職人員表開始,都是在油畫之上的,是我們最最熟悉的星月夜。
首先出現的建築物,是《黃房子》。1885年,梵谷在阿爾勒地區租了一間旅館,因為它的外壁是黃色,所以被稱為黃房子,梵谷希望這個地方能成為他未來的畫室。電影由此開始。
而後出現了男主與他的父親,他們進了一家咖啡館,一幕場景出自於《夜晚的咖啡館》,也是我比較喜歡的一幅梵谷的作品。
之後男主角喝醉之後,趴在桌子上睡著的夢境中,出現了梵谷躺在一個房間裡,這一幕來自於《阿爾勒的房間》。
主角阿爾芒父子二人聊天決定去給提奧送信的地方是《露天咖啡館》。當主角踏上送信的路途,影片中出現一幅幅梵谷的畫作,第十三分鐘開始《塞納河上的橋》,《風車小鎮》《克裡奇大道》等。
然後阿爾芒見到了唐吉老爹,首先從這裡聽到了一些關於梵谷逝去的消息,告訴觀眾梵谷不快樂的童年。阿爾芒離開的畫面來自於梵谷作品《火車車廂》。
阿爾芒又來到了下一個地方,他看見了《彈鋼琴的瑪格麗特》,隨著他的足跡《河畔遊艇》《教堂》統統復活了。
他與拉烏的女兒談話,引起了他要找到梵谷死因的好奇心,他又與遊艇上的漁夫聊天,得知了瑪格麗塔。又去找瑪格麗塔談話,他覺得自己離真相越來越近。他去到那片麥田,他把樹枝扔向麥田,一隻只烏鴉飛過,《麥田裡的烏鴉》就這麼動起來了他又與加歇醫生談話,拼湊起來整個梵谷的故事。
最後結束旅途,又與父親聊天,畫面切換,是《羅納河星夜下》。故事戛然而止,梵谷自畫像出現。
最後片尾出現了畫中的人物和梵谷原作對比,以及一些關於梵谷的資料和任務最後的結局。
「瑪格麗特住在他父親的房子裡直到去世,文森特的畫和她的鋼琴,在她臥室裡待了44年。」
這個故事可以說並不吸引人,甚至提出了梵谷是被殺的這樣一個觀點。我不會給這部電影很高的分數,但並不妨礙我喜歡它。
本身這部電影就像是一種情懷,是一種想在熒幕看見梵谷的情懷,噱頭大於故事本身,但我被這油畫吸引了,這樣的油畫再看100個小時都可以!
梵谷是孤獨的,活著的時候不被理解,或許這就是藝術家,「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團火,路過的人只看到煙。」
那煙,你,看見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