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傳統小夜市 看見真實熱情的臺灣文化

2021-01-10 手機鳳凰網

夜市是臺灣美食文化很重要的一環,許多人到臺灣玩總是去臺北士林夜市、高雄六合夜市等著名觀光景點,這些夜市雖然規模大而豐富,但最能體現臺灣傳統文化的,其實是每個人住家旁邊的小小夜市。

蘆洲夜市位於新北市的住宅區旁,規模約兩三條小巷子之大。白天是傳統菜市場,一到傍晚搖身一變,供應各種令人流口水的傳統小吃。這裡最有名的是切仔麵,小小的夜市裡居然有著十幾家不同的麵店,有的標榜麵條口感、有的以整體調味出名,我去過蘆洲好多次,都還沒把所有麵攤吃齊呢。

新北市蘆洲夜市是住宅旁形成的小夜市

整個夜市裡我最喜歡的是花枝羹和炸麻糬,這裡的花枝羹不同於士林夜市的重口味,整晚羹裡只有花枝和勾欠,食用時加入一點烏醋和辣椒提味,吃的到花枝最原始的鮮甜。炸麻糬雖然很多夜市都有,但這裡的特別精製,炸的火侯及花生糖粉量控制的剛剛好,熱呼呼的很有彈性,老闆還會貼心的奉上熱茶,在冬天時尤其感到無比幸福。

花枝羹吃的到最原始的鮮甜

這種住宅旁的夜市最令人感到窩心的是濃濃人情味,因為顧客大多是附近居民,老闆幾乎是看到人的面孔就能知道你今天想買什麼。而像我這種偶爾去一次的陌生客人,老闆也會親切熱情的招呼,甚至免費請我吃店裡的招牌美食,深怕我錯過了他們自豪的美味。

小夜市特別有人情味,老闆記得每個顧客最喜歡的口味

夜市其實不只是吃吃喝喝嚐美食,對許多傳統臺灣人來說,這裡更是人情交流的地方,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不過這種感覺在大型觀光夜市幾乎已不復在。所以我好喜歡去這種小夜市,讓心被溫暖關心填滿,也讓胃享受一下最自然原始的美味。

●地點: 蘆洲夜市的範圍主要以湧蓮寺為中心,從得勝街與成功路兩條主要道路交叉延伸而成。小吃攤沒有具體地址,看人多的通常就是有名的店家啦。

●交通方式: 捷運蘆洲線三民高中站下車,出站後跟著指示牌走,步行約10~15分鐘可達

●著名美食:
1. 切仔麵是蘆洲的特色,可以分批分次每間吃吃看。
2. 派出所旁的關東煮/麵線。
3. 老夫妻檔"紅豆餅",皮薄餡多會爆漿喔!
4. 真的很好吃的花枝羹!!
 

相關焦點

  • 正宗臺灣夜市小吃集體登陸上海 點燃饕餮熱情
    錦江士林夜市上,精心製作的美食十分誘人。 陳靜 攝 早春的上海寒氣還未散盡,匯集近50家正宗臺灣夜市小吃的錦江士林夜市25日一開市,便烘起此間民眾追求美食的熱情。陳靜 攝 攤位邊,臺灣老闆們賣力的吆喝、店員們熱情的招呼,耳中是閩南歌曲,嘴裡食物的芬芳四溢,空氣中瀰漫著正宗臺灣美食的誘人香氣……一時間,人們似乎穿越時空來到了寶島。 一位店主告訴記者,這些好吃不貴、又新奇的創意美食都是最受臺灣地區年輕人喜愛的新款小吃,希望可以把最正的口味帶給更多人分享。
  • 關於臺灣的十大夜市小知識
    嘉義文化路夜市臺灣十大特色夜市之嘉義文化路夜市:乾淨整潔的文化路夜市文化路夜市的攤店內用餐環境乾淨整潔之外,好吃的美食也不缺。像是經營30多年的郭家粿仔湯、阿本海產粥、阿林蚵仔煎、達文化生炒鴨肉粳,都深受本地人及觀光客喜愛。另外,夜市緊鄰文化公園,還貼心設有無障礙空間步道,如果吃飽撐著還可以來公園逛逛,實在是休憩的好去處。
  • 臺灣基隆夜市
    在基隆廟口夜市,「邢記鼎邊(走坐)」店裡的牆面上,有一張好似小廣告的物事吸引了我,「豬油每球50元,2斤多。」最近跑到臺灣寶島,探望在這邊某大學客座的相公,和他一起實現吃遍寶島的雄心壯志。寶島雖然說起來都是同文同種,但時時有文化撞擊,食物尤其如此。我們吃的鼎邊(走坐),並不油膩,湯底是完全陌生的味覺系統,能看見的有大顆的蝦米,沒有討厭的海腥味,只有鮮味,還有新鮮香菇片。湯色呢,清澈見底,似乎並沒有多少豬油的存在。
  • 臺灣美食文化深度考察之(1)——臺北寧夏觀光夜市
    此次考察以臺灣先進的團餐運營和管理系統為主題,對各種不同的團餐經營模式學習、探討和交流;學習團餐管理新理念和新運營模式;進一步了解團餐行業新態勢。第一站:臺北臺北是美食天堂,不僅匯聚了全球各地的美食,夜市小吃更是臺灣獨特的美食風景。從傳統美食到創意小吃,不愧是了解臺北本地美食的最佳切入口。
  • 吃貨的臺灣逢甲夜市朝聖之心
    說起臺灣之行,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莫過於大大小小的各色夜市了。臺灣人熱情自不必說,景點嘛,在電視雜誌上也看過不少,但唯獨吃這一項,只有親自品嘗才更有發言權。在臺灣,幾乎每座城市都有紅火的夜市、琳琅滿目的小吃。夜市以濃厚的地方特色和地道的鄉土原味俘獲了每一個夜遊人士的心,在這裡,你可以盡情地用眼睛看、用嘴巴嘗,用心去感受這獨特的夜市文化。
  • 雪梨伊斯特伍德臺灣夜市美食指南
    在伊斯特伍德的臺灣夜市入口處,一袋新鮮炸雞片迎候著你。自2016年以來,伊斯特伍德街上的一處空地一直在大幅改善。裡面有18個攤位出售中國、菲律賓和臺灣小吃。大多數攤位都是臺灣的,包括炸雞歡迎席,更廣為人知的是「瘋狂的臺灣炸雞」。
  • 逛吃逛吃的臺灣夜市
    無論臺北、臺中、臺南甚至是臺東,由北部到南部,臺灣每個城市幾乎都有紅火的夜市,那無疑是臺灣文化的縮影,在夜市中不但供應各式小吃,還有各樣珍奇貨品,如衣服、書包、鞋子、工藝品、鐵器,還有一些小遊戲等,總之,在那裡你能找到濃鬱的地方特色與地道的鄉土原味,真切地融入到普通的臺灣社會中。
  • 一個超級吃貨的臺灣逢甲夜市朝聖之心
    說起臺灣之行,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莫過於大大小小的各色夜市了。臺灣人熱情自不必說,景點嘛,在電視雜誌上也看過不少,但唯獨吃這一項,只有親自品嘗才更有發言權。在臺灣,幾乎每座城市都有紅火的夜市、琳琅滿目的小吃。夜市以濃厚的地方特色和地道的鄉土原味俘獲了每一個夜遊人士的心,在這裡,你可以盡情地用眼睛看、用嘴巴嘗,用心去感受這獨特的夜市文化。
  • 吃貨必備:臺灣十大夜市
    寧夏夜市擁有多元且豐富的美味小吃,無論是臺灣古早味蚵仔煎、新疆烤羊肉串或是日式章魚燒小丸子等,應有盡有,而最著名的便是道地臺灣傳統小吃,當民眾一提及寧夏夜市,便將其與蚵仔煎、雞肉飯、燒麻糬等劃上等號,尤其是知高飯的古早味、蛋黃肉鬆芋餅與芋丸的創新以及鬍鬚張滷肉飯的故事,更令人津津樂道。  NO.8 華西街夜市
  • 臺灣寫真:訪臺南,蔡武看見共同的中華文化(圖)
    中新社臺南9月8日電 題:訪臺南,蔡武看見共同的中華文化  中新社記者 劉舒凌 路梅  中華文化聯誼會名譽會長蔡武一行8日深入探訪臺灣歷史最為悠久,保持較完整的臺南孔廟以及他久已嚮往的臺灣文學館、赤崁樓等文化景觀。  臺南市是蔡武訪臺之行最後一站。
  • 不能錯過的臺灣小眾夜市!吃貨必備!
    臺灣鼎鼎大名的三大夜市:臺北士林夜市、臺中逢甲夜市和高雄六合夜市,大概每個來臺的觀光客都聽過或者去過。數不盡的小吃、擠不動的人潮,排不完的長隊…… 然而真正的夜市之於臺灣其實就像一種文化,那裡生活著當地的人們,而不是單純的遊客觀光地。每一座不同的城市,也有著不一樣的地道小吃和風土人情。
  • 臺灣士林夜市攤主紮根大陸的「味道」情結
    臺灣士林美食嘉年華亞太巡展於17日首次在石家莊亮相,由於臺灣士林夜市名聲在外,開幕後便日日人氣爆棚。而陳忠雄家的蚵仔煎攤前常常排著幾十米的長隊。  陳忠雄說,蚵仔煎是臺灣傳統小吃,而在大陸風靡是因為一部臺灣的偶像電視劇。但是電視劇帶給大陸的只是蚵仔煎的名字,他要將正宗的蚵仔煎味道帶到大陸。
  • 上海,究竟想要一個怎樣的臺灣風情夜市?
    相反,隨著大陸消費群體文化意趣的轉變,以及臺灣特色美食的大量本土化複製,兩年前,大多數臺灣商家不得不離開錦江樂園,轉戰國內其他城市。 今年,全國各地大舉「夜間經濟」概念,更是催化出一批又一批的夜市運營商,士林夜市仿佛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 臺灣士林夜市又要來上海了!這次在這裡……
    可對周俊佑和他背後一群來自臺灣當地夜市的小攤主來說,眼下似乎也沒有更好的選擇。臺北士林夜市在上海的進擊與探索,6年間並未留下豐厚的積累。相反,隨著大陸消費群體文化意趣的轉變,以及臺灣特色美食的大量本土化複製,兩年前,大多數臺灣商家不得不離開錦江樂園,轉戰國內其他城市。
  • 吃貨的天堂,臺灣夜市簡直滿足了所有的幻想
    說到臺灣的夜間美食就會讓人第一個聯想到夜市,越夜越美麗的稱號用在臺灣的夜市小吃非常地恰當,除了中華美食之外,臺灣小吃更是獨步全球,種類多樣化,是臺灣人生活中最具代表性的飲食文化。只要是走入臺灣夜市,就算已經讓晚餐給撐死了,但看見那麼多向你大拋媚眼的臺灣小吃,你還是會把「過了晚上10點不應該進食」的養生教條給忘得一乾二淨。1. 基隆廟口夜市——天婦羅天婦羅是日式料理中的油炸食品,用麵粉、雞蛋與水和成漿,將新鮮的魚蝦和時令蔬菜上漿,放入油鍋炸成金黃色。吃時蘸醬油和蘿蔔泥調成的汁,鮮嫩美味,香而不膩。
  • 臺灣寫真:訪臺南,蔡武看見共同的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聯誼會名譽會長蔡武一行8日深入探訪臺灣歷史最為悠久,保持較完整的臺南孔廟以及他久已嚮往的臺灣文學館、赤崁樓等文化景觀。臺南市是蔡武訪臺之行最後一站。7日晚抵達此間,他即對前來表示歡迎的臺南市市長許添財及臺灣南部各縣市文化行政部門主管表示,臺南是臺灣知名的文化之都,文化之旅不到臺南就不完整;孔廟、臺灣文學館都是他久已嚮往之地。
  • 士林夜市: 臺灣小吃大全
    小小的包子鋪,常常門前排滿了人 深圳報業集團記者 邸繼勇/文 程軍祥/圖      臺灣夜市是臺灣草根飲食文化的薈萃地。若想多快好省地瀏覽臺灣美食,夜市是必修的一門功課。臺北夜市中以士林夜市最負盛名。   士林夜市是由不少小巷組成的綜合夜市,在臺北市中心坐地鐵到劍潭站下車出了地鐵口就是,很方便。這兒有幾百個攤位,小吃應有盡有,最有特色的是蚵仔煎、大餅包小餅、士林大香腸、生煎包、藥燉排骨等,還有太陽餅、鳳梨酥、澎湖魚乾、烏魚子等地方特色食品,讓到了這兒的人都會吃得不想離開。
  • 今夜讓我撐死在臺灣的夜市裡
    在臺灣,逢甲夜市號稱人氣最旺小吃最多,且是多種小吃的發源地據說,這個夜市每天約有3萬人次假日則超過10萬人次假日逢甲夜市可以用萬人鑽巷來形容也依此處向外擴張如今在宜蘭旅遊的觀光客時常在羅東住宿在晚間的閒餘時間來到夜市逛街購物有名小吃:遠近有名的臺灣美食——蚵仔煎味道淳樸的蔥油餅。
  • 臺灣不夜城!全臺夜市大搜羅,跟我吃遍臺灣吧!
    就說臺灣是個不夜城,夜市可謂功不可沒,夜市起初是一個個流動小吃攤,隨著人流越多檔口聚集,逐漸發展成為夜市的格局,成了臺灣的特色文化。賣的東西基本上是沒有限制的,類別,主要是小吃,後來也有其他雜貨等等,更有遊戲攤,存了各種階層的臺灣人,入夜以後的聚腳點,故此來夜市,除了嘗到各種臺灣美食以外,也可以留意到臺灣地道的文化。位於臺中的逢甲夜市,範圍遍及逢甲路跟福星路是全臺最大夜市,也是名符其實的創新小吃實驗所,很多會計人口的經典小吃,例如帝君胡椒餅,大腸包小腸和章魚小丸子等等,也是在這邊發跡的。
  • 不到臺灣夜市怎麼稱的上來過臺灣旅遊?去了就不想走
    臺灣夜市以臺灣小吃聞名,通常在路邊設有小桌子小凳子就地坐下享用,或是打包帶走。小吃隨著潮流快速的更新,但有些極富特色受大歡迎的小吃,例如蚵仔煎、沙威瑪和臭豆腐隨處可見。不到臺灣夜市,就稱不上到過臺灣旅遊,而說到全島最出名的小食,夜市也是必去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