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張一山的《鹿鼎記》,我想向黃曉明道歉

2020-12-16 網易新聞

有一個詞叫「活久見」,非常適合今天的國產劇。

只要活得夠久,永遠不用擔心它不會突破你的下限。

最新的《鹿鼎記》不就是?

點開視頻五分鐘,思維正常的人能尬得抓腳趾。

一、這不是韋小寶,是耍猴

雖然這個版本的《鹿鼎記》上線前沒有任何宣發,還是憑誇張的肢體語言出圈了。

尤其是張一山。有人把他的cut和齊天大聖拼在一起,毫不違和:


圖片來源:微博@劇荒主義

或者貓和老鼠:


張一山是北京人(沒有地圖炮的意思),成年之後口碑出圈的《餘罪》和《春風十裡不如你》主角都是天不怕地不怕混不吝的性格,自帶痞氣。所以很多人之前一度期待他來演韋小寶,結果成了史詩級翻車。

一開場的說書片段,擠眉弄眼的張一山讓人懷疑韋小寶是不是瘋了:


韋小寶在在皇宮裡是假扮太監,但是張一山的聲音和動作,不得不讓人懷疑這人真是太監。

還要加個原諒色帽,生怕觀眾get不到韋小寶有多」賤「。


過猶不及,最是可怕。這樣裝瘋賣傻一點都不好笑,我只覺得智商受到了侮辱。

韋小寶每天嘻嘻哈哈但是並不賤,他精著呢,面對達官貴人點頭哈腰那是小市民的生存智慧。

不光是張一山,這劇其它演員的人設和表演也匪夷所思。茅十八是韋小寶第一個朋友,韋小寶救了他但是茅十八很生氣,因為小寶用了江湖上最讓人不齒的灑石灰。

結果到了這一版,茅十八沒有江湖俠客的俠氣,還成了個二傻子,造型還像是從隔壁《水滸傳》搬過來的。


謝寧老師,我的童年記憶之一;在《寶蓮燈》《寶蓮燈前傳》《魔幻手機》《魔幻手機2》中飾演豬八戒

官兵來抓人,跟遊戲差不多。海公公本來是深藏不露的陰狠角色,在這一版裡被塗上了白面,演員像是得了癲癇。皇宮裡沒有喪事,宮裡的太監居然全部穿白色。

有人說把這一版當作00後的《熊出沒》就能看出樂趣了;問題是,是iPad不好玩,還是《熊出沒》不好看,零零後為什麼要看一幫熊大人在那兒擠眉弄眼?

《喜羊羊》都比這個好看。

二、《鹿鼎記》就不是傑克蘇小說

看得出來,這一版非常努力地想把《鹿鼎記》做成純喜劇,剔除人物和事件之間所有前因後果,極盡誇張之能事。

在這裡真的得懷念一下張紀中的金庸劇了。雖然黃曉明這一版《鹿鼎記》在豆瓣才5.6,但情節角色設定,至少都是跟著原著走。

張紀中從一開始就斷了做喜劇的念頭:「我想我們不能做成一部喜劇。在《小小得月樓》的那個年代,我們還是有過非常有才華的喜劇演員,能夠勝任諷刺喜劇,如今卻無法找到那樣自信的演員。像周星馳這樣自信的演員、導演,鳳毛麟角。」[1]


08版前六集,小玄子和小桂子都是小演員演的,其實這個小演員肢體語言非常豐富又不油膩/ 《鹿鼎記》

《小小得月樓》是1983年一部電影,用蘇州話拍的,滑稽又不說教,自然又朝氣蓬勃。

《鹿鼎記》確實有喜劇成分。它不像傳統的武俠小說,主角是武功蓋世一身正氣的大俠。韋小寶是出身青樓的私生子,小說結束了也不會功夫,喜歡吹牛拍馬還滿口髒話。這樣一個人居然在皇宮、官場上左右逢源,成了皇帝的兄弟。

所以一直有人把《鹿鼎記》當厚黑學來讀。1984年香港就出了一本書叫《小寶神功》,講韋小寶怎麼對付上司,怎麼應酬同輩,怎麼在不同的女人之間斡旋,跟今天機場書店裡賣得最火的成功學套路一摸一樣。

當時作家倪匡還為這本書寫了一篇序——《做老二的哲學》,一聽就是官場厚黑學了。

但是《鹿鼎記》和韋小寶在金庸小說,乃至文學史上的地位都不低。很多人把它和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放到一起說,一個是反騎士精神,一個是反武俠套路。

在《鹿鼎記》橫空出世之前,武俠小說裡的大俠,歸隱山林是最常見(可能也是最好)的結局。「儒以文犯法,俠以武犯禁。」作者早就明白,以武犯禁的大俠,在世俗世界遲早是個死。陳近南確實是大俠,最後還死得毫無意義。一直猥瑣發育的韋小寶,人生經歷差不多就是成功了的阿Q。

原著裡寫韋小寶進宮,心理活動是:「麗春園在揚州也算得上數一數二的大院子了,比這裡可又差得遠了」;嘴上偷吃千層糕,想的卻是:「這千層糕做得真好,我瞧這兒多半是北京城裡第一大妓院。」


這千層糕得多香才能吃出這種表情啊(微笑)

皇宮,就是妓院。這就是金庸在《鹿鼎記》裡的態度。韋小寶生在這裡長在這裡,早就適應了裡面的規則,外形又人畜無害,所以能一直扮豬吃老虎。

韋小寶看著混不吝,《鹿鼎記》骨子裡卻是悲劇。一身正氣又有本事的士大夫和大俠,還不如一個小混混混得好;韋小寶和康熙看著是兄弟,其實兩人一體兩面,康熙對韋小寶利用成分居多。小說裡韋小寶最後歸隱山林不知所蹤,主要還是因為害怕。

《鹿鼎記》出來的時候,一些金庸粉絲表示不喜歡,金庸回應這不是武俠小說,是歷史小說;還有人說金庸是按官場小說寫法寫的,不是沒有道理。

這一層港臺的版本基本都弱化了。陳小春和馬浚偉版本的《鹿鼎記》,是港臺裡比較還原小說的,裡面小寶和康熙的關係也非常簡單(不要想歪);但是在2008年黃曉明和鍾漢良的版本裡,最後一集隔空對話,可以說明這兩人遲早要分道揚鑣。

不過,《鹿鼎記》能一直賣得那麼好,首先還是符合小市民的閱讀趣味。香港電影也不太拍廟堂戲,不管悲劇還是正劇,他們都能消解成鬧劇。

關鍵是,還很好看。


1992年王晶導演、周星馳主演的《鹿鼎記》幾乎就是魔改版了。周星馳還貢獻了90年代的年度金句:「我對皇上的敬仰之心猶如黃河泛濫,一發不可收拾」。


今天來看,這電影平均顏值高得嚇人:除了周星馳,演建寧公主的是邱淑貞,小雙兒是陳德榮,皇太后是張敏,後來還有林青霞,康熙是溫兆倫。

整體的風格也很誇張,多方勢力亂鬥,所有人和韋小寶一樣貪財好色,包括在原著裡正直得迂腐的大俠陳近南,王晶還在裡面加了很多葷段子。

但王晶抓住了金庸小說的精髓,這部電影張紀中說的諷刺喜劇,裡面韋小寶加入天地會之後,陳近南把他拉到一邊說:

聰明人都被清廷給招安了,所以反清這件事只能靠一些比較蠢的人來完成,而這些笨蛋什麼也不懂,講道理他們也不明白,只好用宗教形式來催眠他們。


這一版《鹿鼎記》的風格和一些情節,明顯在模仿92年的電影版。但是,它在劇作上主動閹割了所有主線情節,又沒有90年代香港電影那麼厲害的演員陣容,劇情只剩尷尬,表演只有浮誇。

至於主創後來接受採訪說:「我們這個戲的畫風已經在往卡通和搞笑上面走了」;還是2008年版《鹿鼎記》製片人張紀中當時說的話:「戲劇不是鬧劇,鬧劇不是幽默,幽默不是好笑,好笑不是可笑,可笑不是風流,風流不是下流。」[1]

三、求求你們,拍不好就別翻拍了

這樣糟蹋童年記憶的翻拍,不是第一部,也不會是最後一部。

現在影視劇製作流行用IP,而金庸的15部武俠小說,也許是華語世界第一大IP了——現在已經有了上百部不同版本的電影、電視劇,甚至遊戲。王晶的《鹿鼎記》上映之後,臺灣遊戲公司歡樂盒,就找王晶談過遊戲版權[2]。

這些年事先不打招呼,就把小說人物、情節、武功用到遊戲裡的,更是數不過來。

這一代80、90後印象中最經典的金庸武俠,基本都是香港TVB版。

TVB在70年代到80年代,從《書劍恩仇錄》到《鹿鼎記》,把金庸武俠小說全部拍了一遍。今天只能找到片段的梁朝偉版《鹿鼎記》,就是這一波翻拍裡最後幾部之一。

金庸劇為無線電視臺捧紅了很多花旦和小生。鄭少秋是第一代無線小生,憑藉《書劍恩仇錄》裡乾隆這個角色走紅;「無線五虎將」黃日華、苗僑偉、劉德華、梁朝偉以及湯鎮業,基本上承包了80年代所有的金庸劇。

無線臺(TVB)和亞視臺(ATV)是香港兩大免費電視臺,兩家從六十年代起一直針尖對麥芒。那時候每當TVB面臨收視率壓力,就拿出金庸作品來改編[3]。

這些翻拍在2001年左右結束。也是2001年,大陸第一部金庸小說改編的電視劇《笑傲江湖》上線。這是當年的文娛界大事。為此,人民網還出了專題頁:


有TVB珠玉在前+童年濾鏡,這一輪翻拍當時被罵得厲害,包括後來豆瓣8.3的李亞鵬版《笑傲江湖》。

不像香港習慣在攝影棚裡拍,演員看著都轉不開身,一個道具能從清末用到民國;大陸拍武俠劇,最不缺的就是實景。

《笑傲江湖》當時在蘇州、無錫、浙江等多地取景;後來為了補拍「華山派」的鏡頭,劇組封鏡之後還到華山取景。


構圖和攝影都沒得說,很有意境 / 《笑傲江湖》

金庸先生雖然不喜歡央視對《笑傲江湖》的改編,還是覺得很用心,「比港臺的金錢和精力都花得多,這點我很佩服」[4]。

後來幾部的風格跟《笑傲江湖》差不多,口碑也是毀譽參半,直到2009年的《倚天屠龍記》。

2013、2014年,於正給出了最顛覆原著的東方不敗和小龍女。全網嘲的差評,也不影響這兩部劇的廣告和收視率。

當時張紀中在籌備另一部金庸小說改編劇《俠客行》,還準備把金庸另外14部小說都拍一遍[5]。《俠客行》2017年上線,豆瓣評分4.1,另外幾部沒了下文。

平心而論,武俠劇式微,原來是一線演員主演的頭部內容(張紀中版本的《鹿鼎記》開拍前還在全國海選過14歲左右的韋小寶),現在差不多成了「新人集訓營」,沒有那麼多資源和錢來拍能理解。

問題是,武俠武俠,所謂的「俠」,早就沒了。男女主角都乾淨得一塵不染,把海報跟這幾年爆火的仙俠劇放在一起,一點也不違和。

2018年最新版的《倚天屠龍記》,慢動作多到開4倍速看都嫌慢。


現在翻拍唯一的作用,應該就是提醒所有人老劇有多經典了。

《鹿鼎記》之後,僅僅是古裝武俠,至少還有6部劇待播。

僅僅是這次《鹿鼎記》的製作公司新麗傳媒,到年底還有一部《天龍八部》。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新麗傳媒和閱文集團籤訂了不低於5億、7億、9億的對賭協議,且前兩年都沒有完成,今年是關鍵的一年[5]。

國產劇喜歡翻拍的原因很簡單。之前成功過,有國民度,拍出來即使口碑差,也不一定影響收入[6]。2017年的話題劇《深夜食堂》評分只有2.9,但是前期已經靠植入廣告回本盈利了[7]。

但是,你們儘管拍,我可以選擇不看(微笑臉)。

參考文獻:

[1]張紀中.(2019).人在江湖

[2]熱門軟體屋.(1997).英雄何必問出處——《鹿鼎記》

[3]大公網.(2018).膾炙人口巨著 開啟武俠劇黃金時

[4]長江日報.(2001).金庸:央視不守承諾

[5]每日經濟新聞.(2020).豆瓣2.5分,張一山《鹿鼎記》口碑崩盤,被批「演的像瘋猴子」!出品方9億賭約怎麼辦

[6]毒眸.(2019).國產翻拍劇「十翻九渣」,為何還有九十部翻拍劇要上映

[7]稜鏡.(2017).從IP王炸到自殺式植入:《深夜食堂》的資本局中局

本文來源:網易浪潮工作室 責任編輯:朱凱_NB16456

相關焦點

  • 《鹿鼎記》被質疑抄襲,張一山版的韋小寶浮誇,收視率卻居高不下
    2020版《鹿鼎記》來了。一上線就上了熱搜,而且是接二連三。看了張一山的韋小寶,都有人開始給黃曉明道歉了,畢竟方面黃曉明的韋小寶也是遭到了人們的大力吐槽,然而這次張一山版本的韋小寶算是來給黃曉明洗白的了。
  • 張一山版《鹿鼎記》熱度高漲口碑不佳,豆瓣評分超越黃曉明版最差?
    每錯,最火熱的電視劇是2020年張一山版的《鹿鼎記》,這部電視劇正在央視八套經典劇場火熱播出!不過,這部《鹿鼎記》熱度高居不下,但是口碑確實是不盡人意。張一山的韋小寶更是遭到網友的全面吐槽,比如說演得像鞏漢林,瘦的像猴子……最終,這部《鹿鼎記》在豆瓣上只有2.8分的低分。
  • 史上最尬鹿鼎記,張一山這是怎麼了?
    豆瓣評分2.6,張一山版《鹿鼎記》才播出兩天就口碑全面崩盤,被吐槽為史上最尬一版《鹿鼎記》。當初官宣張一山要出演韋小寶的時候,大家還是很期待的。「看了張一山的韋小寶,才知道當年錯怪黃曉明了……」張一山成功解救黃曉明,取而代之成了最油膩的韋小寶。鍋倒也不能讓張一山一人背,這部劇從導演編劇到配角,基本沒有一個讀懂原著的。
  • 張一山版本的鹿鼎記熱播,盤點一下所有電視劇版本的鹿鼎記
    一、2020張一山版本鹿鼎記 簡介:是由新麗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出品,馬進執導,申捷編劇,張一山、唐藝昕領銜主演,張天陽、朱珠、楊祺如、郭泱、關芯、王祉萱、鍾麗麗主演,田雨、王陽、于榮光友情出演,劉天佐特別出演的古裝武俠輕喜劇 豆瓣評分:
  • 張一山版《鹿鼎記》結局是什麼 張一山版鹿鼎記遭網友瘋狂吐槽的原因
    張一山版《鹿鼎記》結局是什麼23000人評分2.6分,總共19000人給出了一星的評價,一星差評率,比黃磊版的《深夜食堂》還要高。金庸劇爛成這樣,竟然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了,果斷決定看兩集。結果這兩集看得我實在是太特麼難受了。這拍得是啥玩意?
  • 張一山不卑不亢回應爛片評價,新版本《鹿鼎記》還能挽尊嘛?
    張一山此前一路積累的演技口碑,即將折損在這部大經典大IP的翻拍劇目上。不過童星出身的張一山,畢竟出道時間夠久了,心態上,絕對是前輩。就在剛剛,張一山還在不卑不亢地發布《鹿鼎記》的宣發預告。疑似正面回應各種質疑的聲音。
  • 毛阿敏的《英雄》:為張一山版《鹿鼎記》加分
    梁朝偉版本《鹿鼎記》黃曉明版本《鹿鼎記》每一個人的演繹都有自己的特色,沒有看過原著的人也很容易會先入為主,所以我能理解現在的觀眾看張一山版的韋小寶為何無法接受。但是網上也有一些網友覺得張一山版的鹿鼎記娛樂性較強,劇中也有很多可圈可點的地方,笑點很多,最後也沒有脫離金庸關於鹿鼎記中所要表達的對於「情」和「義」的理解。在接近結尾的時候,韋小寶對康熙說了這樣一段話:我只對你一個人忠,對於別人,自然不那麼忠,有時說不定也奸他一奸。奴才的性子是有點小滑頭的,這個皇上也明白得很。
  • 張一山《鹿鼎記》已崩 這些韋小寶你愛嗎
    >到2017年的《春風十裡,不如你》(張一山25歲)中,在馮唐原作基礎上演繹出的三重性格的文學青年秋水;再到2019年獻禮電影《古田軍號》(張一山27歲)中緊跟毛澤東腳步,剛武堅決、滿腔熱血的林彪;照這個節奏,張一山的演技是一直走上坡路的;按理說,多次擔當男主的張一山對於此前的角色基本都hold住了——包括在《柒個我》中完成了七重人格的高難度人物塑造等等——誰能想到他在演技步入成熟的
  • 張一山版《鹿鼎記》開播11天,豆瓣評分上升,網友:漸入佳境!
    可能一些導演看到了網友們的心聲,所以想打造出一款張一山版的經典《鹿鼎記》,所以2019年,張一山應邀參演了《鹿鼎記》的拍攝。在此期間張一山也接受過採訪,並表示自己會盡最大的努力演繹好這個角色,並且尊重原著給大家帶來最符合大眾的「韋小寶」,不讓觀眾們失望。
  • 豆瓣評分2.5,張一山被《鹿鼎記》毀了
    這說的是剛剛播出的《鹿鼎記》裡,張一山飾演的韋小寶動作表情過於誇張,搭檔劇中人物茅十八的鏡頭,完全有種看《西遊記》裡孫猴子和豬八戒的感覺。圖片:網絡對此,張一山本人倒是很謙遜,在接受《中國電影報導》專訪時,他說,「千萬不要把我當特好的演員,因為我也有演不好的時候」。
  • 新版《鹿鼎記》開播引爭議,張一山被吐槽演技浮誇,口碑跌落神壇
    近期,觀眾期待已久的新版《鹿鼎記》終於上線了。一直以來,《鹿鼎記》在金庸小說中就一直很受歡迎。梁朝偉,劉德華,周星馳,黃曉明,張衛健等演員,更是陸續的出演過這部作品,收視率和口碑都十分不錯,這也讓觀眾對於新版有著很大的期待。
  • 《鹿鼎記》導演力挺張一山,張一山演綁架戲,被調侃能做情侶頭像
    雖然差評如潮,但是《鹿鼎記》卻登景氣榜第一本來在宣布《鹿鼎記》又要重新翻拍而且男主角韋小寶將由張一山出演時,當時大家還是滿心期待的,畢竟張一山的演技是有目共睹的,然而播出之後,大跌眼鏡,令觀眾失望之極,遭到全網吐槽。
  • 電影版鹿鼎記被打低分,張一山後勁太大了
    自從張一山所主演的電視劇《鹿鼎記》開播之後,各大論壇都被刷屏了,說明這部劇的熱度真的是非常高,但是一部劇大火往往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口碑很好出圈了,另外一種則是口碑太差被罵火的,而張一山版本的《鹿鼎記》則是屬於後者。
  • 張一山《鹿鼎記》已收官,陳小春版《鹿鼎記》為何豆瓣評分最高?
    張一山版的《鹿鼎記》在十一月十五日上映,上映沒多久,張一山《鹿鼎記》的口碑就遭到全網討伐,豆瓣評分一度降到兩點多分。但是,很多人口是心非,在罵《新鹿鼎記》的同時,還撲哧撲哧地看,《新鹿鼎記》一度登上榜首,成為了一款熱播劇。
  • 新版《鹿鼎記》不好看?張一山辯解是拍給00後看的,小朋友最愛看
    要知道當年黃曉明版就算被全網吐槽油膩,最終也能有個五點幾的評分,而新版《鹿鼎記》竟然還不足黃曉明版本的一半,也讓一年前再創經典的口號成為了空談。如果要說新版《鹿鼎記》有多不好看,不同的網友估計能說出不同的看法,要說誰該為不好看負責,我想不少網友也各有各的看法。
  • 張一山版《鹿鼎記》為何遭遇大波差評?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1月17日電(袁秀月)「跟這版《鹿鼎記》相比,黃曉明版和韓棟版都能稱為經典了……」最近,張一山主演的《鹿鼎記》播出,沒想到迎接它的卻是差評如潮。截至發稿前,其豆瓣評分僅為2.5分,也是所有版本《鹿鼎記》中評分最低的一部。
  • 新《鹿鼎記》全員崩盤:張一山像趙四和猴哥,海公公尷尬,皇帝市井痞氣
    沒有人會想到,張一山的《鹿鼎記》評分會低到2.7分。 甚至,黃曉明在張一山的襯託下都變成了「演技派韋小寶」,變得面目可愛。 張一山成了「墊底版」韋小寶,多年的「演技派」讚譽一朝崩盤。
  • 2020年最新的電視劇張一山《鹿鼎記》
    2020年最新的電視劇張一山《鹿鼎記》,真的要吐槽哦!從1992年周星馳的電影鹿鼎記,到1998年陳小春電視劇鹿鼎記,還有2008年黃曉明的,我都看過,在我眼裡是經典作品了!咳咳咳咳,這暴露年齡,哎!但是,今年這部鹿鼎記呢,到底拍什麼?
  • 張一山版《鹿鼎記》真有那麼差?我們會不會錯怪了它
    去年張一山版的《鹿鼎記》開播,沒有過多的宣傳,一開始還不知道,直到在網上看了很多人的評論,這讓我也忍不住想去看了一下。 即使後來又有很多的版本,比如張衛健、梁朝偉、周星馳、黃曉明、韓棟等多個版本,總感覺還是陳小春是最貼合韋小寶。 那這也是為什麼隔段時間就會有翻拍的《鹿鼎記》出現,因為對於我們來說,有98版的鹿鼎記,而對於年輕人來說,他們可能會更喜歡黃曉明版本或者韓棟版本的。
  • 張一山版《鹿鼎記》來了,于榮光版《天龍八部》還會遠嗎?
    由於之前關於新版《鹿鼎記》的消息並不多,此次突然定檔也讓很多觀眾措手不及,不過還是期待張一山飾演的「韋小寶」。 張一山版《鹿鼎記》也是時隔六年之後,《鹿鼎記》再度被翻拍,雖然還未開播,但也免不了會被拿來比較。 相信當年由周星馳主演的「韋小寶」至今仍被很多觀眾銘記,1992年電影《鹿鼎記》的上映,周星馳無釐頭式的喜劇風格完美契合「韋小寶」這一角色,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至今仍是無法超越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