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8日,來自日本的快時尚品牌無印良品MUJI在深圳深業上城正式開出了它的首個三合一項目,「全球首家酒店+餐廳+旗艦店」的全新組合模式,再次凸顯了這家國際快時尚對中國市場的野心。
據贏商網統計,2017年,無印良品在內地新開了34家門店(不含重裝升級門店),同比2016年減少7家,降幅約17%。2017年新增門店仍然主要分布在華東區域,接下來無印良品將深入實行「大店策略」,兩年之內在中國新開4-5家旗艦店。門店穩步擴張的同時,MUJI Diner、MUJI Hotel等兜售生活方式的無印良品「新物種」也陸續在國內市場亮相。(文末附MUJI 2017年拓展詳細表格)
近幾年,無印良品保持著在中國每年增加30家門店的開店速度。尤其從2012年開始,新店增速相對呈穩定狀態,除了2014年略少幾家,2016年逆勢突破40家。2017年,無印良品新增門店並未延續前一年的增長態勢,這主要由於去年無印良品投入較多在現有門店升級上,重開門店較多,不在本次統計範圍之內。但總體來說,在快時尚行業愈加不景氣、競爭愈加激烈的市場環境下,無印良品仍然保持著自己的擴張節奏。
一半門店落戶華東區 一線市場趨飽和
2017年,無印良品新增門店中有一半進駐了華東區,共有17家,佔50%。其中,分布在江蘇、山東、安徽、福建等省較多,從城市來看則是上海、青島、蘇州等城市較有吸引力。其次,華北、西南兩區新店數量相近,各有6家、5家。華北區新店主要分布在河北省,西南區則主要分布在成都和重慶兩個城市。接著是華南、西北兩去各有2家,其中華南區依託廣東深圳這個一線城市。東北、華中區各1家新店,分別位於哈爾濱紅博西城紅場和武漢摩爾城。
從城市分布來看,一線城市有7家——上海4家、深圳2家、北京1家,佔比約21%,廣州在2017年並未獲得無印良品的「寵幸」。一線城市向來是快時尚品牌爭奪激烈的區域,隨著快時尚行業的壯大,一線市場愈加飽和,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快時尚在該區域的拓展步伐將進一步收縮,渠道下沉至三四線城市、中西部區域的趨勢將愈加明顯。
隨著中國市場門店和新業務版圖的的不斷擴張,無印良品在華業績卻拉起了「警報」。加之不斷調整價格,索然短期可帶動一部分銷售,但對品牌「高冷」定位產生衝擊,降價帶來的長期前景尚不明確。另外,隨著網易嚴選、海瀾優選等家居品牌及mjstyle、UR等中國本土快時尚品牌的崛起,無印良品在中國面臨著諸多競爭與挑戰,培育新業態、加碼旗艦店將是無印良品未來兩年內應對的措施。
跨界培育「新物種」
2017年,無印良品再次將兩大新業態帶到了中國,進一步承包生活方式升級市場,尋找新的增長點。不過業內人士表示,無印良品品牌偏向日系自然簡約風格,還需向更適合中國消費者的風格轉變。
去年6月,全球首家MUJI Diner無印良品餐堂在上海無印良品旗艦店開業,早前MUJI曾推出出售咖啡、簡餐、麵包的「MUJI Café&Meal」,還有MUJI Bakery、MUJI BOOKS等不同的業態品牌。10月,MUJI Hotel正式確定開業時間,並且首次曝光酒店的種種細節。今年1月,位於深圳深業上城的MUJI Hotel率先開業,接下來的3月20日,位於北京前門商圈的MUJI酒店項目也將正式開業迎客,預計在農曆新年前裝修完成。據北京商報報導,北京門店具體規劃目前仍在商討中,初步預計為「店鋪+酒店」模式,是否引進餐廳尚未確定。
推行大店策略,加碼旗艦店
1月,據《日經新聞》消息,無印良品計劃到2019年年底在中國新開4-5家旗艦店,大幅增加全球最大海外市場的旗艦店數量。
據好奇心日報報導,無印良品旗艦店門店面積約3000㎡,是標準門店面積的5倍。在標準門店中,服裝品類佔較大比例,而在旗艦店中,無印良品將增加更多生活雜貨、健康美容等產品品類。此外,旗艦店也能成為無印良品向消費者傳遞無印理念的載體。以上海最大的無印良品旗艦店為例,門店提供MUJI Diner、MUJI BOOKS、Found MUJI、OPEN MUJI等多種業態,囊括餐飲、圖書、講座等多種業態形式。
據悉,2014年、2015年,無印良品先後在成都、上海開設了旗艦店,此後便無動作。此次無印良品宣布再開旗艦店,將優先鎖定北京、南京等城市,計劃開設4-5家旗艦店。
贏商網了解到,得益於「新定價」與「限時特惠」等一系列促銷降價活動,無印良品在華業績出現「轉機」。三季度(9-11月)其同店銷售同比增長7.1%,與前兩個季度5.8%、1.8%的增長率相比上升不少。無印良品在財報中表示,調整以生活雜貨為中心的商品價格使得銷售出現增長。不過,這僅僅是短期效果,業內人士表示,無印良品要想重回巔峰,當下最主要的還是要找準自己的產品定位。
附無印良品2017年內地拓展盤點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