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30 09:01:52 來源:紡道1707
據悉,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近日對日本無印良品的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劃及其中國分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提起訴訟,稱後者侵犯了其商標權。該案經二審判決後,判定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勝訴。
日本的無印良品
中國的無印良品
給消費者帶來困擾的也不止是實體店的混淆。在中國線上平臺天貓上,也同時並列著兩家公司開設的名為「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無印良品旗艦店」的線上店鋪。前者作為日本官方店擁有著540萬的粉絲量,中國版的「無印良品」店鋪也積攢了94.1萬的粉絲。
成立於2000年07月27日的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比日本的無印良品晚了整整20年,但顯然,關於海外商標侵權糾紛的判決遠不止從時間上判斷這麼簡單。
根據該案的判決書的描述,「無印良品」商標在中國最早由海南南華實業貿易公司註冊,適用範圍為第24類,包括棉織品、毛巾、床單、枕套和被罩等產品,有效期限至2021年4月27日。
在2004年,該商標被轉讓給了2000年成立的北京棉田紡織品公司。在2011年北京無印良品公司正式成立後就獲得了該商標的獨家授權,而此時,真正的MUJI還集中在日本和香港銷售,並未大量進入內地。
而日本無印良品的母公司良品計畫雖然在1999年向商標局申請註冊了「無印良品」商標,但僅指定使用在第16,20,21,35,41類商品或服務上,且截至被異議商標申請註冊日的2000年4月6日前,該公司並未向商標局申請在第24類商品上註冊「無印良品」商標。
這也成了導致這場官司失敗的關鍵。
法院還裁定,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應停止使用含有"muji"文字的企業名稱。
這就是說,今後日本"無印良品"不能再使用"無印良品"這四個字作為標識,中國"無印良品"則失去了"MUJI"的使用資格。
中國商標網顯示,與"無印良品"相關的商標註冊申請就有211條,大部分是中國公司,其中最為扎眼的就是"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
該公司申請註冊了"無印良品、無印良品Home、無印良品風"等等,商標類別涵蓋第18類、24類、25類、36類、49類等等。
有律師就表示,如今最高法院裁定中國無印良品商標不撤銷,意味著日本無印良品要麼在國內放棄這個商標,要麼去找北京無印良品談判,花錢使用商標。
一個有全球抱負的公司,會在早期就去全球經濟靠前的國家把商標給註冊了,或者在進入某個國家/地區之前,就做好相關的工作。早年我們國家就吃了不懂法的虧,海爾、格力等民族品牌,在進軍海外市場時,都吃了不小的虧,在MUJI上,中國企業扳回一局。
之前MUJI一直以日本國內2倍左右的價格在中國售賣產品,現在中國企業獲得勝訴,也算是小小的回敬。
這也給了其他商家嚴厲的警示:如果你不重視品牌,到頭來只是為他人做「嫁衣」。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是全球化的趨勢,所謂的「無品牌」必然會遭受到現實的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