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無印良品」公司敗訴,在中國賣紡織品只能叫MUJI?

2021-01-06 全球紡織網
日本「無印良品」公司敗訴,在中國賣紡織品只能叫MUJI?

2018-10-30 09:01:52 來源:紡道1707

據悉,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近日對日本無印良品的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劃及其中國分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提起訴訟,稱後者侵犯了其商標權。該案經二審判決後,判定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勝訴。


日本的無印良品



中國的無印良品

給消費者帶來困擾的也不止是實體店的混淆。在中國線上平臺天貓上,也同時並列著兩家公司開設的名為「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無印良品旗艦店」的線上店鋪。前者作為日本官方店擁有著540萬的粉絲量,中國版的「無印良品」店鋪也積攢了94.1萬的粉絲。

成立於2000年07月27日的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比日本的無印良品晚了整整20年,但顯然,關於海外商標侵權糾紛的判決遠不止從時間上判斷這麼簡單。

根據該案的判決書的描述,「無印良品」商標在中國最早由海南南華實業貿易公司註冊,適用範圍為第24類,包括棉織品、毛巾、床單、枕套和被罩等產品,有效期限至2021年4月27日。

在2004年,該商標被轉讓給了2000年成立的北京棉田紡織品公司。在2011年北京無印良品公司正式成立後就獲得了該商標的獨家授權,而此時,真正的MUJI還集中在日本和香港銷售,並未大量進入內地。

而日本無印良品的母公司良品計畫雖然在1999年向商標局申請註冊了「無印良品」商標,但僅指定使用在第16,20,21,35,41類商品或服務上,且截至被異議商標申請註冊日的2000年4月6日前,該公司並未向商標局申請在第24類商品上註冊「無印良品」商標。

這也成了導致這場官司失敗的關鍵。

法院還裁定,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應停止使用含有"muji"文字的企業名稱。

這就是說,今後日本"無印良品"不能再使用"無印良品"這四個字作為標識,中國"無印良品"則失去了"MUJI"的使用資格。

中國商標網顯示,與"無印良品"相關的商標註冊申請就有211條,大部分是中國公司,其中最為扎眼的就是"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

該公司申請註冊了"無印良品、無印良品Home、無印良品風"等等,商標類別涵蓋第18類、24類、25類、36類、49類等等。

有律師就表示,如今最高法院裁定中國無印良品商標不撤銷,意味著日本無印良品要麼在國內放棄這個商標,要麼去找北京無印良品談判,花錢使用商標。

一個有全球抱負的公司,會在早期就去全球經濟靠前的國家把商標給註冊了,或者在進入某個國家/地區之前,就做好相關的工作。早年我們國家就吃了不懂法的虧,海爾、格力等民族品牌,在進軍海外市場時,都吃了不小的虧,在MUJI上,中國企業扳回一局。

之前MUJI一直以日本國內2倍左右的價格在中國售賣產品,現在中國企業獲得勝訴,也算是小小的回敬。

這也給了其他商家嚴厲的警示:如果你不重視品牌,到頭來只是為他人做「嫁衣」。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是全球化的趨勢,所謂的「無品牌」必然會遭受到現實的報復。

相關焦點

  • 「無印良品」商標之爭 「無印良品」侵權 日方敗訴
    北京「無印良品」起訴日本「無印良品」侵權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以及其商標授權公司北京無印良品發現株式會社良品計畫以及其子公司上海無印良品生產、銷售的抹布、面巾、浴巾、浴室用腳墊等商品上使用了「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字樣,侵犯了其對涉案商標享有的權利,遂訴至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
  • 千柚網揭露日本無印良品商標侵權案敗訴的原因
    千柚網揭露日本無印良品商標侵權案敗訴的原因 來源:壹點網 • 2020-11-25 16:16:02 日前,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
  • 無印良品輸掉商標官司,以後只能叫 MUJI ?法盲才會這麼說
    無印良品輸掉商標官司,以後只能叫 MUJI ?法盲才會這麼說 MUJI 牽涉的一起商標侵權案,最近突然在社交網絡上傳播開來,惹得滿城風雨。
  • MUJI商標案敗訴,在中國不能再做「無印良品」?
    日前,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判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及其子公司立即停止侵犯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中國大陸的實體門店發布聲明以消除侵權影響,並賠償經濟損失50萬元及合理開支12.6萬餘元。
  • 日本無印良品輸掉商標官司在中國只能叫MUJI?沒有那麼誇張
    因為輸掉一場商標權官司,來自日本的知名生活品牌「無印良品」,以後在中國只能叫MUJI了?有點危言聳聽。 因為輸掉一場商標權官司,來自日本的知名生活品牌「無印良品」,以後在中國只能叫MUJI了?有點危言聳聽。
  • 日本無印良品輸掉商標官司在中國只能叫MUJI?沒那麼誇張
    因為輸掉一場商標權官司,來自日本的知名生活品牌「無印良品」,以後在中國只能叫MUJI了?有點危言聳聽。  近日,有網絡消息稱,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日前起訴日本無印良品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畫,以及其中國分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侵犯其商標權,並勝訴。
  • MUJI打輸商標案,這些產品在華不能叫「無印良品」了……
    1日本無印良品敗訴公開資料顯示,株式會社良品計畫註冊於日本,於2005年5月成立了無印良品上海公司,主要經營生活雜貨等商品。天眼查顯示,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成立於2000年,經營範圍包括銷售針紡織品、工藝美術品、百貨、機械設備、化工產品、五金交電等。而北京無印良品成立於2011年,棉田紡織品公司為其控股股東。
  • 日本無印良品在華再添糟心事 以後只能叫MUJI了?
    核心提示:繼被工商約談、銷售額下降等負面消息之後,據港媒消息,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日前起訴日本無印良品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劃及其中國分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侵犯其商標權並勝訴。
  • 「日本無印良品」敗給了「中國無印良品」,原來它們不是一家人!!
    前幾天刷微博,看到了「無印良品敗訴」的熱搜,想說,這無印良品又攤上事了?「中國無印良品」把「日本無印良品」給告了,而且還贏了!日本店被令摘掉商標並向中國原告賠款。這這這...什麼情況,它們不是一家的嗎?日前,法院裁定2005年在上海成立的日本無印良品公司所使用的「無印良品」商標侵害了北京棉田紡織品商標權,日本無印良品需賠償其62萬元人民幣。
  • 中國山寨告贏正版無印良品 MUJI以後沒有漢語名了?
    【文/觀察者網風聞 這瓜保熟嗎】今天刷微博,看到一個令人十分震驚的消息,這位博主說北京山寨「無印良品」告贏了日本正宗「無印良品」,並且日本「無印良品」以後在中國只能被迫以「MUJI」商標的形式出現了。另外還有消息稱,日本「無印良品」需要賠償北京「無印良品」百萬元。
  • 你在某音和某寶買的超低價無印良品四件套是正品嗎?
    最近小編發現某音上好多賣無印良品四件套的,打著清倉處理的旗號,說原價1099的四件套只要99,很多人不禁疑惑,這是真的嗎?是正品嗎?且聽小編一步步分析。首先我們要說一下「無印良品」「無印良品」「muji」這三個商標是不是一回事?
  • 「無印良品」商標之爭 日方敗訴
    北京「無印良品」起訴  日本「無印良品」侵權  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以及其商標授權公司北京無印良品發現株式會社良品計畫以及其子公司上海無印良品生產、銷售的抹布、面巾、浴巾、浴室用腳墊等商品上使用了「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字樣,侵犯了其對涉案商標享有的權利,遂訴至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
  • 「無印良品」商標之爭日方敗訴 電商旗艦店部分商品名稱去掉「無印...
    事件:中「無印良品」告日「無印良品」侵權根據判決文書,本案原告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下稱棉田公司)系第7494239號「無印良品」商標(下稱涉案商標)的所有權人,該商標註冊於2001年,核定使用在第24類「棉織品、毛巾、毛巾被、浴巾、枕巾、地巾、床單、枕套、被子、被罩、蓋墊、坐墊罩」商品上。北京無印良品成立於2011年6月,棉田公司為其投資人之一。
  • 日本無印良品不僅丟了「無印良品」,還賠了62.6萬元…
    2004年,這個商標轉讓給了棉田公司。棉田公司下面投資了一家公司,叫北京無印良品公司,這家公司是2011年成立的。有律師表示,這意味著以後日本無印良品在大陸只能稱「MUJI」,而如果想使用「無印良品」商標,就只能從中國公司手中購買。
  • 商標之爭日本「無印良品」敗訴,濟南店鋪相關產品改標籤
    「無印良品」,周所周知的日本百貨品牌,因「無印良品」商標之爭敗訴再上熱搜,引起廣泛關注。日前,法院作出終審判決,日本「無印良品」敗訴,判令其立即停止侵權行為,並發布聲明,賠償北京無印良品公司經濟損失。商標之爭,日本「無印良品」緣何敗訴?山東市場上的「無印良品」店鋪又是如何反應?
  • 無印良品慘遭敗訴,丟了商標又賠錢!
    它憑藉卓越的品質、獨特的產品風格和優秀的經營策略,創下260億元營收,成為個性化消費的代表,並深受中國消費者喜愛。然而,一路高歌猛進的無印良品,最近卻陷入了一場商標危機!原來,無印良品一直因商標被人「山寨」而困擾,於是索性把持有同名品牌的「北京無印良品」告上了法庭。他們的態度很堅決:世界上只能有一個「無印良品」。
  • 日本無印良品商標案敗給了國產無印良品 悄然改了標籤
    作者:虞漾審校:周鶴翔近日,日本百貨品牌「無印良品」在商標糾紛案中敗給北京無印良品公司,引來一大波熱議。事實上,這場商標侵權案件早在2005年便出現了端倪。日本的無印良品成立於1980年,在日本是一個老品牌,但直到2005年才正式進入中國市場。這也讓國內的無印良品搶佔了先機。在日本的無印良品進入中國之前,有一家中國公司提前註冊「無印良品」24類(床品、毛巾、棉等)商標,並轉讓給了另一家國內公司—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
  • 中國「無印」山寨日本「MUJI」?這事其實另有玄機
    更讓人氣憤的是,這家山寨賣店還堂而皇之地以無印良品為名招搖過市,並起訴正牌無印「侵害權利」。勝訴後,該店負責人在接受採訪中提出:日本無印良品對中國無印良品進行了抄襲。微博網友對此響應強烈,直呼「丟人」,一些網友甚至指出「國產品牌應該改名叫無良印品」、「這種營商環境還談什麼招商引資」。
  • 消費者抖音上買到「無印良品」後懵了:我到底買的哪個「無印良品」?
    前幾天,於女士收到貨,拆開仔細看了看,發現商標細節、手感和平時在實體店購買的不太一樣,「日本的無印良品商標上有muji字母,這個沒有。」於女士查看了商標上的生產商家為江蘇南通朵妃紡織品有限公司,跟日本的完全是兩回事,因此,她懷疑自己購買的商品並非日本品牌「無印良品」。
  • 日本「無印良品」再告中國「無印良品」,一文讀懂兩家十多年商標...
    從2005年日本「無印良品」進入中國起,兩家以「無印良品」為名的企業,便圍繞「無印良品」這一商標展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爭奪戰,從基層法院一直打到最高法院,互有勝負。如今,烽煙再起。4月24日下午,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開庭審理了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即日本無印良品公司,起訴北京無印良品等公司侵害商標權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