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安順市城投公司與九州無同文旅集團達成合作,對安順古城進行「修繕提升」,全力打造城市會客廳和旅遊新名片,讓這座古城在歷史的延續中既傳承文脈又華麗蝶變。 安順古城是貴州省最早設立縣治的古城之一,也是明朝南徵屯軍處,保留了600多年的語言、民俗、服飾,是明朝文化的活態體驗地。此次打造的安順歷史文化街區位於明清老城的東北部,面積35萬平方米,約佔明清安順老城範圍的五分之一。
秉承「敬畏歷史、尊重傳統,做好保護與開發」的宗旨,按照「分區、分步」建設的工作步驟,緊扣「吃住行、遊購娛」等基本要素,安順市城投公司引入「成都寬窄巷子創始團隊」九州無同文旅集團,強強聯手對古城進行修繕提升。 安順古城歷史文化街區以黔中地域文化、安順本土文化為引領,將其定位為「黔中老底子,安順新封面」,著力打造一個能夠觸摸得到安順600年歷史,集中體現安順鄉土文化特色、屯堡文化、夜郎文化為主的歷史文化核心區,並引入文化體驗、品牌零售、網紅書店、親子樂園、商號會館、主題夜遊等新業態、新體驗,將在地文化與當代設計相碰撞以彰顯安順歷史文化的厚度、城市市井的溫度和未來時尚生活的氣度。 此次古城歷史文化街區的修繕提升主要按照「三章九卷」進行整體布局。其中,「安順三章」中的「記憶市井煙火」篇主要以文廟為核心,文脈與城市煙火相生為理念,打造非遺體驗、安順院子、名人故居、安順味道、山居民宿等主題;「感受商賈繁榮」篇主要以武廟為核心,商道孕育商貿繁榮為理念,打造品牌超市、數碼體驗館、時尚飲品、個人護理、親子互動體驗等主題;「探尋城市美學」篇主要以東府倉為核心,城市未來生活場景為理念,打造藝術中心、文創市集、文化研學、王若飛舊居、主題酒店等主題。 「安順九卷」中的「文」通過提燈遊文廟構建文廟的夜遊活動,引入安順味道業態,將非遺文化演藝、蠟染、屯堡文化與餐飲結合,讓遊客感受文化與美食的饕餮盛宴;「商」則以安順傳統院落為載體,在「深宅大院」中體驗安順的「商號會館」文化,計劃恢復「安順號」和「泰豐號」等老字號,並引入四川會館、重慶會館、雲南會館以及本地知名企業會館,會館兼具在地文化展示和餐飲消費功能;「藝」主要為安順藝術中心,文創孵化中心,文創集市,藝術餐飲,美學民宿構建的城市未來消費多功能區;「憶」以儒林路為核心,將進行安順懷舊場景的復原再造,植入老照相館、老物件館、老理髮店、銀匠館、銅匠館等體驗業態,打造城市記憶街區,同時扶持安順有特色的小吃、非遺等民間手藝人進行創業。通過「以點帶面,有機更新」,最終實現「市井記憶、人文懷舊」特色街區升級,構建網紅打卡場景;「研」以王若飛故居為核心,串聯周邊區域,依託多層次文化資源,打造浸入式實踐體驗為核心的研學體驗課程、文化研學、拓展交流,使之成為安順首個文化研學基地。「閒」以蔡衙路為核心,導入山居民宿,禪茶體驗等都市慢生活業態,秉承精品度假、美好生活聚落和健康生活方式的理念,打造多樣化的旅居住宿產品,打造主題居住、雅致生活和情景院落體驗於一體的新生活休閒度假場地;「棲」臨虹山湖,以安順在地文化為核心,將打造一個商務功能齊全、休閒設施完善、專業服務強的高端商務星級酒店,更好的促進城市發展;「院」立足傳統文化,打造集商住功能、合院建築、院落式情景空間為一體的院子商業產品,該區域以銷售物業為主,同時為城市精英、企業高管、高端商務人群提供旅居商貿之外的運動休閒、私享定製等服務;「慢」在貫城河兩岸構建濱水休閒帶,引入文創、藝術、酒吧、咖啡吧等休閒業態,構築古城濱水休閒特色體驗區,同時通過聲光投影,在河道兩側的河堤、建築之上以及河水之中,打造一臺唯美的濱河聲光秀,未來的貫城河將是古城夜遊的一個重點。 此次安順古城的「修繕提升」將夜遊項目作為重點來打造,與黃果樹、龍宮等景區聯動,讓來客白天暢遊景區體驗瀑布飛渡、溶洞神秘,晚上閒逛古城,感受悠然自在、鄉愁情懷。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楊小友
編輯 向淳
編審 胡麗華 袁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