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順阿歪寨村村民吃上「旅遊飯」

2020-12-16 中華工商網

"我們家一樓是小賣部,二樓是民宿。民宿從6月30日開業以來,8個房間一直都是滿客,很多遊客來了以後發現村裡空氣好,就一直住下來了,有些遊客預約不到房間,還生氣。"貴州省安順市阿歪寨村(原磊跨村)村民吳孟飛從來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可以在自己家裡創業當老闆。當下,村裡大部分人和他家一樣,都開辦了民宿,吃上了"旅遊飯"。

"阿歪寨村原來只是一個靠傳統種植業的純農業村寨,村民沒有致富的門路和技術,2014年建檔立卡時貧困發生率為17.93%,有貧困人口48戶191人,直到2019年底,才實現了整體脫貧。"去年6月到阿歪寨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一職的安順市工商聯副主席陳恩儒介紹,幾年前的阿歪寨村由於受區位、交通、資源等制約因素影響,發展嚴重滯後。村內老房老屋破損,基礎設施老舊,群眾思想保守,經濟發展落後,貧困發生率高,貧困覆蓋面大。自2019年脫貧以後,當地以發展旅遊業為抓手,以扶貧產業為引領,重塑村寨產業結構。

阿歪寨村位於安順西南面,隸屬於安順經濟技術開發區么鋪鎮,是典型的布依族聚居村,現有247戶1072人。"阿歪"的布依話,意為"山清水秀、鳥語花香"之意,阿歪寨村寓意就是"幸福的地方"。從貴州安順高鐵站出來,轉乘汽車向西行駛大約4公裡左右,途徑安順十裡荷廊風景區,十幾分鐘後,便來到了這座全國唯一的三國藤甲文化村、保存著布依族豐富文化和歷史滄桑的傳統民族村落。

舊貌煥新引客來

"剛來村裡駐村的時候,村經濟發展滯後,群眾思想保守僵化,我們就對村裡的情況進行盤點,了解到村裡布依族民族習俗文化豐富,傳統民居建築保存完好,還有獨特的藤甲非物質文化遺產等,這些都是值得開發的元素,因此明確了發展旅遊和引進各項扶貧產業來助力脫貧攻堅的規劃。"曾在阿歪寨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兩年時間的安順市工商聯秘書長曾麗介紹,幫扶過程中,安順市工商聯立足當地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積極向上爭取支持,藉助安順經開區黨工委、管委會在阿歪寨村實施"共同締造"傳統村落連片打造的大好機遇,會同駐村工作隊、村兩委等,通過"新文化植入"、"新業態引入"、"新村民進入"的方式,規劃傳統村落試點布局,意圖打造一個集文化、旅遊、農業等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

"發展過程中,安順經濟技術開發區引進民營企業和各方社會力量參與,撬動上億元社會資本投入打造藤甲谷景區、布依古寨民宿區、民宿研學區、布依農家樂、養老綜合體、布依風情一條街等農文旅結合的田園綜合體,希望打造一個全新的鄉村旅遊地,帶動當地脫貧致富。"陳恩儒介紹,目前,這些項目正逐步修建完成,且大部分已投入使用。

當下,走進阿歪寨村,古寨村貌煥然一新。石頭的房子、石頭的牆、石頭的碾子、石頭的磨、石牆石屋高低錯落,一棟棟三國元素的民房屹立在道路兩旁;由村民老房改建而成民宿,修舊如舊的風格,裝載的是滿滿的鄉愁情懷;青石鋪就的道路向遠處延伸,每隔一段便安置擺放著分類垃圾桶,道路旁栽種的鮮花植物為古樸的村落增添了一抹亮色,整潔乾淨的村莊環境讓人身心舒暢;屋簷下、道路旁、田地裡,村民或是聚集閒聊、或是結伴出行、或是辛勤勞作;偶然瞥見來人,村民也是熱情示意問好……

"因為是發展旅遊,所以對環境的要求非常高,居民的房子修建起來以後,每家每戶在自家門前開展'三小'建設,即:小花園、小菜園、小果園。"曾麗說,為配合建設集農文旅為一體的傳統村落,從阿歪寨寨門至村農業產業園區公路兩旁,種植有稻穀等觀光農業,讓外來遊客到阿歪寨旅遊的時,進一步感受到傳統村落的獨特魅力和自然的田園風光,在幫助遊客留住記憶、留住鄉愁的同時,提升阿歪古寨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

掙錢顧家兩不誤

在興秀餐館裡,韋興秀正在為餐館的午飯食材做準備。與吳孟飛家一樣,她家除了在二樓開辦民宿外,還在一樓做起了餐飲。

"前幾天人特別多,生意好,我忙不過來,還要喊我妹妹來幫我。這兩天不大忙了,我正好可以休息下。"韋興秀說,餐館5月份營業以來,生意還算不錯。

陳恩儒介紹,當地民宿都是由村民的老房改建而成民宿,修舊如舊的風格,裝載的是滿滿的鄉愁情懷,可以讓遊客在這裡體驗不一樣的生活。同時,民宿是留住遊客的重要載體,通過民宿,可以帶動當地的餐飲、種植業等。目前,該村已完成了45棟211間房屋的改造。

"產業建在家門口、支部建在產業鏈、就業實現低門檻、創業顧家兩不誤。"這是阿歪寨村當下的發展態勢,也是實現村集體和農戶個體均衡可持續發展的美好願景。當保安、開民宿、做餐飲……村寨實現脫貧以後,阿歪寨村村民或是在家門口就業、或是做起了生意當起了老闆,呈現出一幅創業就業的生動景象。

記者看到,村內由夜郎谷宋氏古堡創始人、知名藝術家宋培倫老師精心設計打造的"藤甲谷"景區,既復刻了"夜郎谷"的風格,也根據當地民俗文化塑造出了神態不一的"藤甲兵",兩種不同風格的交匯,使其更具有獨特性。景區廣場上,身穿藤甲衣的村民韋永春、趙同信、韋永發等一行人,正在為即將到來的幾場會議緊張地排練著,眾人身上穿的藤甲也吸引了不少前來"打卡"的遊客駐足觀看和體驗。這是他們第一次以這種工作方式參加到家鄉建設中來,此前,他們都在外打工謀生。

"我之前一直在外面打工,現在村裡建設好了,我就回來了,希望通過自己的方式把家鄉建設得更美。"韋永春告訴記者,因為自己有編制藤甲的手藝,回到村裡以後,他便被聘請到開發區手工藝編織協會工作,主要工作是編制藤甲、燈籠等手工藝編織品,這些作品售出後,他也能獲得相應的報酬。

一直在龍宮景區從事藝術拍照工作的趙同信,看到村裡遊客逐漸增多後,也回到了村裡,"接下來我準備在村裡開個照相館,守著家鄉不出去了,為家鄉的發展出一份自己的力。"趙同信說,自己有技術,設備也都是現成的,只需要租個店鋪就可以開展工作了。

"我現在貴州金燦公司當保安,不僅每個月有固定的收入,還能照顧家裡的病人。"遇到韋永學時,正值午飯時間,他準備趁著午飯時間回家去看看生病的妻子。由於妻子身患疾病,需要照料,韋永學無法外出打工,便在家門口就業。

陳恩儒說,阿歪寨村旅遊發展起來以後,將進一步推動當地各種產業的發展,這些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來推動,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村裡外出打工的人,所以我們把在外打工的村民喊回來了。陳恩儒說,對於外出回來的人,村裡還會根據實際情況,協調貴州金燦公司為他們安排合適的崗位,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

"我們之前在村裡做的發展規劃,基本上都實現了,特別的開心。"看著阿歪寨村的新面貌,曾麗感觸頗深:現在的阿歪寨村,與之前的貧窮滯後的面貌相去甚遠,變化用翻天覆地來形容都不為過。

相關焦點

  • 「安順冬季旅遊」住布依族民宿 遊三國藤甲特文化 安順阿歪寨打造...
    「我們阿歪寨村立足特有的布依民族文化和三國藤甲文化資源,以『鄉愁阿歪寨,神秘藤甲谷』為形象定位,突出『傳統村落、藤甲部落、全域遊樂』三個重點發展特色鄉村旅遊……」初冬時節,聽著安順經開區阿歪寨村村支書韋俊的介紹,記者開啟了一段住布依族民宿、遊三國藤甲文化的旅行。
  • 安順經開區阿歪寨「鄉村振興研學基地」正式授牌
    8月30日,「鄉村振興研學基地」授牌儀式在安順經開區么鋪鎮阿歪寨村召開。貴州省委農辦、省農業農村廳鄉村振興暨農村社會事業專家諮詢委員會秘書長黃水源為阿歪寨村授予「鄉村振興研學基地」匾牌。著名文化學者、書法家、篆刻家、文學家戴明賢,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貴州省文聯原副主席餘未人,著名藝術家、雕塑大師宋培倫,貴州省農村社會事業專家諮詢委員會副秘書長 博士朱國飛,安順市政協副主賀未泓席,區黨工委書記代敏、 區黨工委委員、組織人事部部長周彬等嘉賓出席,企業家代表、村民代表共100餘人參加。
  • 離石區信義鎮:家門口吃上了「旅遊飯」
    現在不一樣了,旅遊的人多了,做生意的人家也不少,不僅人氣旺,而且財氣也來了。」8月10日,立秋剛過,晌午時分,離石區信義鎮王村57歲的村民李鳳萍一邊在院子裡面採摘新鮮蔬菜,一邊與記者嘮著這幾年村裡的變化。 說話間,李鳳萍將剛剛採摘好的新鮮蔬菜放入籃筐,準備送到村裡的農家樂飯店。「我們這兒的農家樂用的食材都是村民們自家種的蔬菜,健康環保,城裡人可喜歡吃了。
  • 福建省「魚骨沙洲」走紅,村民吃上「環境飯」
    看到「綠色紅利」的村民,自發選擇讓良好生態與產業發展「齊頭並進」。魚骨沙洲位於東山縣岐下村村口三四公裡外的詔安灣中,因狀似遊魚得名。從高空俯視,胖胖的「魚頭」露出水面,長長的「魚尾」在海裡若隱若現。前年,這個足球場大小的奇妙自然景觀在網上「走紅」,並吸引全國各地的遊客前來「打卡」。
  • 安順的糯米飯 你知多少?
    安順的糯米飯在「外行」看來佐料都差不多,無非都是洋芋、折耳根、辣椒等等。但對真正的食客來說,卻大有講究,光是糯米飯中的洋芋就不一樣,有的是丁丁塊塊的,有的是絲絲的,根據店家對佐料理解的不同和食客的喜好,洋芋可以軟糯可口,也可以稍微「生硬」。
  • 王灣村的華麗蝶變:從「靠天吃飯」到吃上「旅遊飯」
    楊水合是陝西省宜川縣丹州街道辦王灣村的村民。王灣村轄3個自然村,共130戶363人,其中貧困戶44戶126人。與楊水合家一樣,因為貧窮,多數村民過去都居住在靠山而建的土窯洞裡,為了改變這種困境,王灣村實施了易地扶貧搬遷工程。
  • 安順美食之——怪嚕飯,原來米飯還可以這樣吃!
    安順有一種飯叫怪嚕飯,這種飯和其他的炒飯很不一樣。他們有什麼區別呢?最大的區別來源於他們所用的食材不同。一般我們吃的炒飯,食材很單一。例如「雞蛋炒飯」,就是雞蛋加蔥花,當然還有其他的佐料。但是一般來說,食材不會超過四種。所以說它比較單一,而且口味也是偏向於主要食材的味道。
  • 山東泰安:村民吃上「旅遊飯」 鼓起「錢袋子」
    作為新農創「大津口鄉村振興示範點」項目,「沙嶺·慄春」以農旅融合模式集農業、休閒、生態、旅遊、消費等一體,打造出泰山東麓鄉村振興精品示範性項目,村集體年可增收35萬元。  「村民吃上了『旅遊飯』,鼓起了『錢袋子』。」
  • 「我的扶貧故事」我將初心化彩橋,連心山海促協作|安順經開區黨...
    當我踏上安順的那一刻,也踏上了一段難忘的徵程,讓我有幸親歷了脫貧攻堅的波瀾壯闊,見證了同步小康的偉大成就,給我的人生添加了一縷別樣的色彩。2019年度獲安順經開區 「扶貧貢獻者」稱號;2020年度分獲貴州省、安順市和安順經開區「脫貧攻堅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他鄉為故鄉,掛職亦本職。
  • 泰山「北大門」:村民吃上「旅遊飯」 鼓起「錢袋子」
    作為新農創「大津口鄉村振興示範點」項目,「沙嶺·慄春」以農旅融合模式集農業、休閒、生態、旅遊、消費等一體,打造出泰山東麓鄉村振興精品示範性項目,村集體年可增收35萬元。「村民吃上了『旅遊飯』,鼓起了『錢袋子』。」
  • 「我的扶貧故事」當好「先鋒兵」 打好「脫貧戰」|安順經開區么鋪...
    來到么鋪鎮阿歪寨村我通過築牢基層堡壘、黨社聯建、「共同締造」等方式,讓阿歪寨村的組織「強」起來,產業「旺」起來,環境「靚」起來,老百姓收穫滿滿的幸福感。最初的阿歪寨村「兩委」組織力不強、凝聚力薄弱,帶富能力欠缺,村級經濟發展滯後,村民生活水平低下。
  • 婁底市杏子鋪鎮:推進美麗鄉村戰略 村民吃上「美麗飯」
    談起這幾年村裡的變化,村民們不由地稱讚。這是村民們對鄉村環境變化的真切感受,也是杏子鋪鎮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的美麗鄉村的真實寫照。「通過垃圾分類、汙水治理等措施,現在雙源村的顏值越來越高。」雙源村黨支部書記周建良自豪地說,通過建立黨員包戶、幹部包片制度,推動垃圾分類處理,推進汙水處理行動。
  • 柚農熊業明:掙了柚子錢想吃「旅遊飯」
    12月15日,墊江縣黃沙鎮長虹社區3社曾家巖,70歲的熊業明指著成片的柚園告訴重慶日報記者, 「掙了柚子錢,還想吃旅遊飯。」墊江黃沙白柚有170多年的種植歷史,質嫩化渣、柔軟多汁、甜酸適口、蜜香濃鬱,有「聖果」之美稱。上世紀50年代、70年代、80年代,當地先後三次動員群眾種植黃沙白柚。「哪個捨得拿良田良地種嘛?」
  • 貴州安順:2020年系列文化旅遊評選活動結果出爐
    人民網安順9月29日電(孫遠桃)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才俊,彰顯一方特色。在9月28日舉行的第七屆安順旅遊產業發展大會上,大會組委會正式揭曉了安順市文化大使、旅遊形象大使、文化旅遊「十佳」等系列評選活動結果。
  • 「第七屆安順市旅遊發展大會」安順公布2020年文化旅遊「十佳...
    9月28日,第七屆安順旅遊產業發展大會上公布了安順市2020年文化旅遊「十佳」系列結果。十佳旅行社分別是:關嶺自治縣奇緣谷旅行社、貴州黃果樹旅遊區匯遠旅行社、貴州金燦風景旅行社、貴州安順陽光假日旅行社、貴州悅遊旅行社、貴州新西南國際旅行社、貴州安順福運旅行社、貴州省安順市激情旅行社、貴州安順天馬旅行社、貴州安順秀美黔中旅行社。十佳旅遊商品共10個大類30種產品,分別是:「屯堡小孃孃」公仔為代表的民族文創類商品。木雕墜子為代表的屯堡文創類商品。
  • 寒冬臘月,你確定不來安順吃頓火鍋?
    寒冬臘月,你確定不來安順吃頓火鍋?花江狗肉火鍋安順名火鍋,特別是到了冬日,安順人都會一家人去吃,一口湯下去,整個人都暖和了。每年「冬至」,安順人都會吃狗肉火鍋,因為有個說法,只要這一天吃了狗肉火鍋,一整年都不會冷。狗肉的吃法還很講究,切成薄片或塊狀整齊放在盤子裡,吃的時候再放入狗肉湯中,原本八九分熟的狗肉立刻被燙熟,再蘸上蘸料又辣又香。龍老太奪奪粉奪奪粉?什麼鬼?怎麼說著火鍋卻扯到了粉?懵懵三連問。
  • 【吃在安順】外脆裡糯,白糖、豆面包裹下的它,是安順人的童年食趣
    吃在安順 外脆裡糯 香甜不膩 出鍋比油條還香
  • 「吃在安順」一份糯米飯,是不是你學生時代的「早餐記憶」
    「管飽」甚至你的中午飯也可以「一併解決」了它是早餐界的「王者」因為「方便高效快捷」成為學生和上班族的「至愛」清晨的安順但凡推著小推車在街頭、學校、寫字樓往返來回的便是售賣【糯米飯】的從糯米飯到「升級版」的餅包糯米飯它的滋味是每個安順人的一份「早餐記憶」安順的糯米飯:在
  • 在家門口吃上「旅遊飯」,曾經的養豬村如今飄滿玫瑰香
    窮則思變,如何趕上旅遊發展的東風,在家門口就能吃上「旅遊飯」?一些村民動起了腦筋。博後村是三亞革命老區,黎族聚居村莊。它的西南邊,是高端度假酒店聚集的亞龍灣國家旅遊度假區;再往東,是全球最大單體免稅店所在的海棠灣。
  • 甘肅旅遊丨金塔縣金塔鎮紅光村:賞杏花 摘杏子 吃農家飯
    &nbsp&nbsp&nbsp&nbsp賞杏花 摘杏子 吃農家飯&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金塔縣紅光村村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