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扒了00後的隱秘生意,有人靠賣娃娃1小時賺了500萬

2020-12-16 手機鳳凰網

作者 | 關關

編輯 | 小琢磨

大家好哇,我是關關,97年的禿頭飯圈女孩。

作為我司編輯部最接近00後的一名員工,最近被頻繁安排潛入其中做後浪調查 (摸魚) ,一星期後,我有了驚人的發現——

當打工人還在996夢想年入50w的時候,現在的00後已經掌握真正的財富密碼,靠「新職業」進帳上萬了。 (裂開)

於是我深度採訪了三位在從事「新職業」的00後們,他們或許比我們更懂得賺錢的套路。

01

00後新職業一:百萬暴利的飯圈娃媽

跟我聊天的第一位,是我的表妹,高二的飯圈女孩,她靠當「飯圈娃媽」,半年賺了3萬。

我聽到這個數字,啪的一下就站起來了,很快啊!

同為追星女孩,我還在當「花唄人」,這位生於2003年的高中生,帳戶裡已經躺好了大學四年的學費。

可表妹告訴我,這還不是最賺錢的,圈內「大佬」——日山鵝鵝的一次上新甚至能有千萬營業額。

這是一個給娃娃設計衣服的娃圈頂流博主,大學沒畢業就已坐擁15萬粉絲。

在今年6月的一次上新中,一套140的娃衣,開售一小時,賣出兩萬多套,總銷售額突破500萬。

148一套啊!!一小時500萬啊!!

消費降級已久的我,低頭看了一眼在1688買的68元衛衣,無語凝噎。

我覺得我也能行,這門生意,我扒定了!

什麼是「飯圈娃媽」?

就是製作「飯圈棉花娃娃」的人。

什麼是「飯圈棉花娃娃」?

就是以偶像明星為原型,設計打造的娃娃。

(表妹的兒子們)

從圖紙設計稿,到聯繫廠家,打樣成團,進廠大貨,這個過程並不簡單,把整個流程打通到最後盈利的,幾乎都是00後的「娃媽」。

而自稱「娃媽」的少女們,還會同時管那個被定製的愛豆叫「娃爸」,即魔幻又現實……

粉絲既能無痛當媽,愛豆還能兒滿天下,絕。

喜歡「養娃」的00後不在少數,微博超話「棉花美娃娃」,有20萬人在關注,閱讀量達到26.1億。

他們聚集在這裡分享「當媽技巧」 (怎麼給娃娃穿搭、打腮紅、拍照) 。

超話是這個小眾群體的根據地、遊樂園,同時也是一個巨型淘金場。

那我該怎麼從裡面撈金呢?

當我問出這個魯莽的問題時,我表妹生氣了。

她說,不止為了賺錢,一切都是因為愛,只是順便賺了點兒。 (那個,我也想用愛順便賺點錢)

作為「飯圈」中的「娃圈」,這個「圈中圈」相當垂直、相當小眾,不是什麼人都能進去賺錢的。

首先,你得先自證身份,證明自己是愛豆的「真」粉絲,所做一切「以愛之名」,才會得到「圈內人」的認可。

如何證明呢?買過多少專輯,看過幾次演唱會,或是為了應援集資了多少錢,這些都是入場券。

手握入場券,還得花幾十塊找個畫手,給你一張漂亮的「娃稿」,發到「微博超話」上進行「市場調查」,也就是吆喝:

這個娃娃多可愛,各位想當媽的來看看!我們的QQ群是73628xxxxx

如果回應的人很多,就可以去聯繫工廠「打樣」了,門檻一樣很低,幾大圈內知名娃廠bobo、安娜在微博都有帳號,私信聯繫有問必答,價格不貴,三杯喜茶就能看到立體成型的娃娃。

接下來就是收定金,補尾款,補郵費,發貨,整個工期下來大約3個月,表妹一期做1000個,淨利潤就是7000。

如果遇上春節假期,00後們領了紅包、有了錢,購買力相當強大。

而倘若此時你有精力同時做別的娃娃,或是做成一個系列,收入將會更高。

當然,不是每一筆生意都能成,如果你的娃娃不好看,或是宣傳沒做好,銷量不高,廠家是不會接單的,做不下去就只能退款,也稱「流產」。

所以在保證娃娃「漂亮」的同時,必須想辦法賣得好,除了限時限量的飢餓營銷之外,表妹還總結了2種「賣娃」營銷套路。

套路1:愛豆認證

來買娃娃的用戶,大多是為某位愛豆來的,怎麼跟孩他爹多沾點兒關係,成了各大娃媽最大的成本。

於是,有很多娃媽在宣傳期聲稱自己會帶著娃娃去看演唱會、籤售會,甚至是直接把娃娃送到愛豆的公司,讓孩子「認親」,不再流離失所,成為「見過爸爸的娃娃」。

這是非常有力的能讓娃娃火起來的方法,比如EXO的KAI經常用粉絲製作的娃娃「鍾熊」拍照,原本市售價90的「鍾熊」,一度飆價,小1000都一娃難求。

當然,不是每個孩子都這麼幸運的能被爸爸寵愛,於是,後來的標準降到了「娃爸」見過照片,誰還不是個「還珠格格」了。

套路2:盈利集資

另外,還有粉絲為了讓娃娃賣的好,承諾盈利部分資金會用來支持愛豆的事業,也就是「集資」。

買娃娃的同時還能給愛豆做應援,這種感覺讓粉絲覺得「物超所值」。

不得不感嘆,現在的粉絲經濟玩法太野了,深諳用戶心理和需求。

聊到最後,我關切地問搞這影響學習嗎,她告訴我…

年輕人,小小年紀就摸透了資本欺負打工人的那套,你確實不講武德!! (下次僱人優先考慮我吧,我賊能水群!)

02

00後新職業二:月入2萬的虛擬戀人

第二位跟我聊天的,是武漢某大學校園電臺的牛牛,在一家銷量不錯的淘寶店兼職虛擬戀人,就在雙十一,他用賺來的錢買了臺「外星人電腦」。

「虛擬戀人」這個話題相信大家已經不陌生了,就是花錢僱個假戀人,通過語音電話,體會戀愛的感覺。在淘寶上根據「段位」標價幾十到上百不等。

牛牛表示,工作過程中遇到同性和異性的比例接近1:2,大多是來聽情話或講心事的,因為平時也愛跟人聊天,所以只要不往心裡去,就沒什麼特別大的負擔,一般都能服務得很好。

他告訴我,三個月是這份兼職的平均周期,每天跟不同的人聊天,時間久了消耗感情,差不多這時候就會感到麻木,很多同事都是三個月「離職」的,但的確來錢快,他有點糾結。

我說你一直給我強調「來錢快」,到底有多快?

他說最開始做的時候半個小時只能拿到20左右,後來客人評價高就升級到現在半個小時50了,再做久一點分成還能提高。

勤快的時候一天能接十幾單,一周進帳3000,還有同事一個月賺兩三萬的,不過那樣比較累,精神上也受不了。

所以牛牛現在一天只接一到兩個小時的單子,每周800,就當賺點兒零花錢。

跟其他兼職相比,這份工作的確輕鬆又賺錢,所以有很多同事背著女朋友也要幹這個。

那想通過虛擬戀人賺錢,有啥特別的套路或者「潛規則」嗎?

還真讓我扒出了不少。

套路1:入職培訓

牛牛去應聘的這家店規模不小,也算是「虛擬戀人」界的大廠。

所以入職前,也是要通過考核的。

「上司」會給發一份「情話+笑話指南」,讓你充分學習,儲備乾貨知識。

半小時後,就會有「考官」假裝「顧客」進行三輪考核。

第一輪是尷尬到空氣凝固的沉默型顧客。

第二輪是找茬兒處處刁難的槓精型顧客。

第三輪是上來就痛哭流涕的失戀型顧客。

光看這介紹,我的社交恐懼基因就瘋狂發力讓我尷尬不已。

但牛牛都通過了,他總結經驗就一句話:只要你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

套路2:等級制度

在「虛擬男友」的工作中,也需要分等級,跟阿里的P1到P8一樣,等級越高分成越多,「社畜」制度體現得淋漓盡致。

比如,名校畢業生更容易通過考核,獲得更高等級以及更高的開價和分成。

因為受眾大多是初高中生,所以倘若需要「學習」業務,可以購買985名校男友手把手教做題、分享經驗、鼓勵學習。

像牛牛這種聲音不錯的「電臺型」選手,也是用戶比較喜歡的,為此他專門去學了《王者榮耀》裡幾個受歡迎的野王配音……

三個月下來,現在的等級差不多對標阿里P6吧,據說最高等級的是他們店長,但已經隱入山中很少接單了。

最後我問牛牛怎麼看待網上質疑的聲音,他告訴我……

有……有道理哈!

03

00後新職業三:月入近萬的遊戲陪玩

最後一位00後,是樓上的牛牛給我介紹的小西,他是「比心」APP上的遊戲陪玩,也叫「陪陪」,最多的時候一個月賺了小一萬。

(網友曬出的收入帳單)

「陪陪」的入職門檻很低,幾乎人人可註冊。

首頁介紹放一張網圖,一段撩人的語音,再配上遊戲的段位和價格,就能坐等「客官」來點單了。

從王者到吃雞,再到鬥地主、連連看,應有盡有,不管想玩啥都能有人陪,這就是00後的「鈔能力」。

看到這是不是感覺跟虛擬男友差不多?那你就天真了,小西作為技術流陪玩,王者榮耀國服選手,遇到過更多千奇百怪的客人。

有花500塊錢讓他陪著走了一天五子棋的。

有四個猛男來拼單湊五黑上分的。 (如果最後輸了,還會被四個人抓起來罵一頓)

還遇到過三個女生拼單點他,只為眾籌聽一下男人聲音的……

(真·拼單名媛聊天記錄流出)

名媛拼包包酒店算啥,00後直接拼個男人。

一般「陪陪」們都管客戶叫「老闆」,沒錯,這或許是社畜們唯一能被叫「老闆」的地方。

(嚴謹一點,廣東地區除外,每個人都能被稱為「老闆」)

要想成為「老闆」,需要先充值「比心幣」。

小西陪打一把遊戲定價19個金幣,也就是大約RMB27元。

平臺會扣掉10%,粗略計算打一局能賺25,接一下午單子就能有約300到帳,服務滿意還能有額外的送花打賞。

隨著點「陪玩」的人越來越多,平臺界面看起來已經很規範了,不僅有「服務條款」,還有「用戶評分」,好評多的「陪陪」會被推送到靠前的位置,更容易接到單子。

如果能穩定接單,一個月下來拿個幾千小一萬不是問題。

邊打遊戲邊賺錢,這份神仙職業看起來很好賺嘛!

可小西告訴我,要想賺得多也是有套路的,各位「陪陪」們必須各顯神通招攬客人。

在寫這篇稿子時,我剛註冊沒多久,就來了個「野王」小哥哥跟我「搭訕」,上門推銷,頭像很帥氣,聲音很好聽,態度很真誠。

但是,這都是小場面,本人國服划水第一蔡文姬豈會被輕易誘惑。

要想賺錢,親自上門推銷還不夠,從套餐服務,到短視頻引流,我嚴重懷疑他們有上過增長課!!

套路1:賣「月卡套餐」

小西碰到過出手很大方的老闆,打兩把遊戲之後就要花3000包下他,別多想,只是「包月打遊戲」的意思。

但小西沒接,每天只跟一個人打遊戲會很有負擔,他告訴我包月也是分級別的,比如包月聊天520,包月打遊戲1314,包月買斷3000……

這個價格「陪陪」可以自己定,「老闆」再根據你的「性價比」決定值不值。

買下月卡後,「老闆」的ID就有權出現在「陪陪」的旁邊,獲得所謂的「冠名權」。

(👑後面的就是老闆啦)

套路2:短視頻引流

包月只是常規操作,最騷的是,他們還會通過拍短視頻偶像劇給自己引流。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抖音上越來越多的帳號開始分享自己的「遇到愛情」的故事。

比如今天我家樓下搬來了一個帥氣的小哥哥,我要去搭訕,小哥哥竟然也喜歡打遊戲誒!

又比如今天在高鐵上碰到了一個漂亮的小姐姐,我要去搭訕,小姐姐竟然也喜歡打遊戲誒!

更直接點的,就是打遊戲時匹配到了聲音好聽的大神,來一段曠世網戀。

從偶遇搭訕,到志趣相投,組隊上分,再到後來的相愛相殺,恩怨糾葛……抖音上諸如此類劇情雷同的連續劇越來越多。

一個殘忍的事實是,不是因為「愛情」變多了,而是「陪陪」們的營銷手段更騷了。

當劇情發展到矛盾點時,面對cp粉的關心,他們的回應是:有什麼問題來「比心」找我。

前期的長久鋪墊,只為給自己的「陪陪」事業引流,牛逼啊兄弟!

還有小姐姐二話不說,直接打硬廣,在抖音收穫了120w個贊……

最後我問小西,天天打遊戲賺錢,會不會有人說你不務正業?

小西的回答是……

我搜了一下,果然如此。

很好,我國服第一划水蔡文姬申請峽谷出戰,百萬年薪,我來了!!!

04

結語

寫這篇文章,沒有任何要調侃00後的意思。

相反,我很佩服他們。

獨自打通整個「棉花娃娃」盈利流程的表妹,面對各種尷尬社交場景都能迎刃而解的牛牛,還有把王者榮耀打上國服的小西,他們都有很強的執行力和創造力,利用自己的閃光點和優勢在時代中賺錢,找到自己的財富密碼。

那麼,不斷追趕後浪的「大人們」,是不是能從小朋友的」生意經「中學到些什麼呢?

如果想在這群消費力極強的「網際網路原住民」中賺錢,屬於「大人」的財富密碼是什麼。

我認為是,先從高處蹲下。

總有人想去研究00後的心態、行為。

就像曾經的70後試圖研究80一樣,最後得出結論說:80是垮掉的一代;

80後也曾試圖研究90,最後也說:90是非主流殺馬特的一代。

到如今,時代交接到00後手中,堅不可摧的「圈層」,讓「大人們」更難以進入他們的世界。

所以,要想追上這群網際網路原住民的步伐,不妨先從高處蹲下,試著用平常心,而不是一種獵奇的心態去看所謂的奇葩行為和」韭精中毒「的消費觀。

相關焦點

  • 我們扒了00後的隱秘生意,有人靠賣娃娃1小時賺了500萬...
    作為我司編輯部最接近00後的一名員工,最近被頻繁安排潛入其中做後浪調查(摸魚),一星期後,我有了驚人的發現——當打工人還在996夢想年入50w的時候,現在的00後已經掌握真正的財富密碼,靠「新職業」進帳上萬了。(裂開)於是我深度採訪了三位在從事「新職業」的00後們,他們或許比我們更懂得賺錢的套路。
  • 15歲賣AJ賺了120雙球鞋!17歲Supreme販子月入過萬丨00後潮流生意
    現在「 00 後賺得比你多 」這件事,你大概已經習慣了吧。衛報數據顯示,早上在 Supreme 或鞋店大排長龍的人裡,14歲左右的少年經銷商越來越多。關於做潮流生意的 Z 世代,這次我們找來中國的 00 後潮流生意人,聊聊他們那些 15 歲賺到 100 多雙鞋、和短短幾年被套路了近 10 萬的事。...
  • 靠「賭娃」身價暴漲500億!這個懂賭徒心理的人,把手伸向了娃娃
    10年前,剛剛大學畢業的王寧,在學校旁租格子鋪賣小玩具的時候絕對不會想到:10年之後,自己能靠著賣玩具賣到上市,並且第一天市值就飆到了1000億。95後和00後10後,才是這場賭局中的「中堅力量」。02其實作為一個企業家來說,無疑,王寧賭贏了。
  • 有人靠轉賣盲盒一年賺10萬元,「盲盒經濟」下誰是受益者?
    通常每一箱中有12個系列盒子,每一盒有12款娃娃,並且只有一個隱藏款,因此抽中隱藏款的概率為1/144。因為隱藏款的稀有特性,便刺激了盲盒經濟的產生。在閒魚上,泡泡瑪特的潘神聖誕隱藏款,原價59元,現在在閒魚已經賣到2350元的高價,狂漲39倍,一位上海閒魚用戶轉賣盲盒一年就賺10萬元之多。這股盲盒風還會刮多久?
  • 小盲盒瘋狂生意:Molly一年賣400萬個 有人年花百萬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小盲盒的瘋狂生意:Molly一年賣400萬個,有人買盲盒年花百萬「最初接觸盲盒是一個朋友送我的,她抽到的是我的星座(天蠍座)的一個Molly娃娃,因為特別喜歡,然後我就去抽Molly其他系列的天蠍座娃娃。」
  • 有人靠轉賣一年賺10萬元,「盲盒經濟」下誰是...
    在閒魚上,泡泡瑪特的潘神聖誕隱藏款,原價59元,現在在閒魚已經賣到2350元的高價,狂漲39倍,一位上海閒魚用戶轉賣盲盒一年就賺10萬元之多。這股盲盒風還會刮多久?誰都沒有定論,不過唯一確定的是,與此相關的產業鏈定會更細分、更多元化。集盲盒上癮的人在盲盒面前,金牛座「惜金如命」的基本屬性也失效了。
  • 「快手女裝電商一姐」:娃娃獨行,等待潮水
    她趕緊補貨,幾個月賣了四五十萬件,一下賺了200萬元。娃娃開心瘋了:「我睡覺的時候顧客都在下單,早上一睜眼賣了幾千單,一下子燃燒了我對服裝的熱情。」這也成了她事業的轉折點,從此一心撲在網店上,不斷地通過尋找爆款版型來帶動店面的生意。
  • 廈門男子靠2隻奈良美智的失眠娃娃賺了60多萬
    ­  第一桶金­  2隻「失眠娃娃」賺了60多萬­  戴著眼鏡,憨厚又略帶幾分羞澀。但在集美的一個隱秘倉庫裡,2萬多隻昂貴的玩偶收藏品見證了他的實力。MUMU說:「這些玩偶現在的拍賣行情價,每隻都不低於3萬元。」­  MUMU第一次接觸玩偶,是在2010年,那年他15歲。在香港,他看上了一個價格不菲的玩偶,它詭異卻又牽動人心。當時MUMU一次性就訂了三隻,每隻價格在8000元左右。「但整個等待的過程,卻是非常的漫長,兩年之後才拿到玩偶。」
  • 5000元什麼生意賺錢?4個月賺70萬的「馬桶貼」!
    5000元什麼生意賺錢?他是一個很倔的人,為了賭氣一雪朋友的恥笑,用5000元開發了「馬桶貼」,結果一個暑期就 賺了70萬,他是怎麼做到3家公司的老闆的,2000萬資產又是怎樣靠馬桶貼賺出來的。讓我們一起來看5000元什麼生意賺錢? 5000元什麼生意賺錢?5000元想創業被朋友笑話 李飛宏,30歲,擁有公司3家,目前個人資產2000萬。
  • 00後小夥的別樣"致富經" 從網遊"掘金"年入近10萬!
    想必大多數人在這個年紀仍在無憂無慮的讀書,即使有外出打工兼職的機會,也是按小時賺取微薄的工資。20歲的張逸霄也是一名大學生,但如今他靠電競遊戲已成為年收入近10萬元的「小富翁」,並且這個收入還在持續增長。電競,說白了就是玩遊戲。
  • 農村最讓人想不到的生意,空手套白狼,年賺百萬,就靠一家早餐店
    有很多老闆做生意,都只做單一的產品,靠產品差價賺錢,場地的使用也是有限制的,沒有辦法充分利用,錯失了很多額外賺錢的機會。比如說一個燒烤攤,他只有在晚上才會擺出來,靠晚上一段時間掙點錢。那麼,其他的時間呢?
  • 外賣員代排隊滬上「網紅店」 1小時最少賺30元
    原標題:外賣員代排隊,1小時最少賺30元  昨天下午1:00左右,記者在來福士廣場一樓看到,「喜茶」門口已經排起了四五個隊伍。在近百號人的隊伍裡,記者看到不少人手裡都提著一袋「鮑師傅」糕點,還有不少人一直在「刷」手機。張明說:「這些都是我們公司的,都是外賣員,和其他普通外賣員一樣,通過APP搶單、接單,買好東西後再送過去。你看到的這些隊伍,10個人中大概有7個是我們公司的人。」
  • 女白領辭職開服裝店,一部手機月賺5萬,小區經濟這樣做能賺大錢
    店面開在郊區的小區裡,很多人以為她只是虧本賺生活。但是大家沒有想到的是,開服裝店只是她的副業,而她的主業一個月能賺5萬多。那她是怎麼做到的呢?女老闆實體店背後的生意經原來服裝店只是女老闆的表面生意,除了賣衣服,她的小店裡提供一些水果、零食、日用品,每一樣都經過她的精挑細選。如果有人來她店裡,她除了會給你推薦產品,還會幫鄰裡們解決疑難雜症,人美嘴甜人緣好。於是,這個小店贏得了小區居民們的信賴。
  • 2小時賺了500塊,分享下我用自媒體賺錢的方法,0粉絲也可以幹!
    前幾天《這個一次賺5000的生意,我勸你千萬不要學!》這篇文章在百家號爆了,13W閱讀,賺了500塊錢。而產出這樣一篇文章,大概也就花了2、3個小時的時間。這500塊錢既不靠打賞也不靠帶貨,而是開了廣告收益。
  • 飯圈「代拍」,絕美圖片背後的隱秘生意
    青年經濟說飯圈「代拍」,絕美圖片背後的隱秘生意一名「代拍」在明星聚集的微博之夜現場發的朋友圈。對於代拍而言,明星就是「行走的人民幣」,流量越大,賣出的圖片價格越高,而賣圖僅僅是其產業鏈條中的一環,因「圖」而生的利益雪球越滾越大,正在挑戰「粉絲經濟」的正常邊界。
  • 00後的生意經
    一直在強調如何抓住00後的網際網路企業,卻沒想到,如今00後也開始在社會中利用網際網路展露商業潛質。Tech星球採訪的4位00後,講述了他們賺錢的生意經:在線上和線下開漢服生意、遊戲陪玩、電臺主播、寢室中玩遊戲搬磚等,各有不同賺錢的方法,從大家所認知的新生代消費主力,變為了商業弄潮兒,月賺3000到3萬不等。
  • 美國女子賣「殭屍娃娃」致富,每隻4萬!!
    殭屍娃娃外媒報導,36歲的美國女子Bean Shanine近日靠著製作特別的洋娃娃,賺到了不少錢。與眾不同的是,她做的這些洋娃娃與可愛完全不沾邊。bean shanine的格林奇娃娃在年底聖誕時會特別受歡迎,就靠賣這些殭屍娃娃能夠一年收入73000英鎊,約合人民幣63萬元。
  • 90後小夥推出手機抓娃娃,一年賺300萬!背後模式引發深思
    大家好,我是《100倍加速盈利》的作者蔣昊,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個90後小夥創業的真實案例,小陳之前是一家網際網路公司的產品經理,就是給一些企業定製開發小程序,偶然一個機遇,小陳在電影院,看到很多人在玩抓娃娃機,這時候,小陳就在想,可不可以設計一款手機抓娃娃的程序,這樣,既可以省去線下成本,又可以讓愛玩抓娃娃機的朋友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 投資萬元年賺30多萬的娃娃機生意
    筆者守著其中一臺娃娃機觀察了一個小時,陸陸續續來了二十多個人,看上去幾乎都是90後。貢獻幾百塊,卻只有一人夾到了一個娃娃。有收穫的,是一對90後情侶。一開始,男的對這臺娃娃機並不感冒,是女孩很興奮地拉住他,說想要一隻阿狸。男朋友無奈地花了50元買來遊戲幣,大概過了15分鐘,終於抓到了一隻。「太棒了!太厲害了!」
  • 欲望的生意:中國首家矽膠娃娃體驗館營業中……
    此言一出,引起一片譁然,有人捧腹,有人抨擊,其可行性及現實性自有人論。但對於這個不可辯駁的事實,也足夠引起我們的思考,不妨將視角移向另一個比較「隱秘」的方向,如此多的單身人口,如何解決生理需求?館主李博,湖北人,15歲開始就外出打拼,在北京擺地攤賣羊肉串,開飯館,又輾轉到深圳賣豆腐,開披薩店,做中介,一個經驗豐富的生意人,最終將「寶」押在了矽膠娃娃上,做起了欲望的生意。顯然,在中國情趣用品市場急速擴張的今天,李博此舉並不算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