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快查你的微信群

2020-12-26 烏魯木齊網警巡查執法

今年4月,山東煙臺市民王愛青被親戚拉進了多個微信群,通過群內連結購買商品可以返利,但最近微信群管理員開始鼓勵大家發展下線。王愛青認為,原本用來購物的微信群開始變了味兒。

近年來,通過微信、QQ群以及相關APP等社交軟體購買商品在一些消費者中流行,被稱為社交電商模式。但「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有的社交電商盈利重點不是實際的商品或服務,而是通過拉人頭發展下線、收取人頭費等獲利,與傳銷行為相似,遭到消費者、專家等多方質疑,多地監管部門也對一些涉嫌違法行為進行了查處。

1

社交電商熱度攀升

宣稱拉下線分享連結

每天能賺三四十元

王愛青最近被微信群管理員頻繁通知:「如果進一步發展下線,不僅有金錢獎勵,別人購買產品時上線也能得到返利。」

據了解,近兩年,在QQ群、微信群等社交平臺上,有的群組通過分享商品引導成員購買,並伴有誘人的返利和發展下線的獎勵,吸引了不少消費者。記者在社交軟體中輸入「社交電商」「返利」等關鍵詞,搜出上百個群組。

記者進入一個名為「電商內購返利互助群」的QQ群,群內上百個成員幾乎無人購買商品,群主主要是鼓勵成員發展下線,讓下線通過商品連結購買商品,以此獲得獎勵。連結商品大多為面膜、衛生紙、零食等,價格在10元到50元不等。

有的用戶告訴記者,除建社交群組外,還有一些專門用來發展下線的社交電商APP,以誇張的宣傳拉攏用戶。

記者下載多款APP進行測試,發現大多數APP需要提供邀請人手機號或邀請碼才可註冊,註冊成功後會彈出宣傳頁面,宣稱每天分享連結保底能賺三四十元、邀請好友每次得10元等。不過,當記者嘗試邀請了一位好友後卻發現,僅獲得平臺的「金幣」,而宣稱的現金則需要發展下線並讓下線購買商品後才能得到。

2

人頭數與用戶獲利掛鈎

開發機器人工具「管理」下線

在一些消費投訴平臺上,不少消費者投訴一些社交電商APP存在虛假宣傳、鼓勵拉人頭等行為。

有消費者投訴一款名為「拼購APP」的應用,稱其慫恿會員發展下一級代理,不斷拉人頭進去充值,充值數目越大佣金越高,認為該APP涉嫌傳銷和非法集資。

記者在多款社交電商APP中看到,設置會員等級是這類APP的突出特點。在一款APP中,設有合伙人、團長、高級團長等層級,而根據拉人頭的數量,平臺還為下線設置了從A到H等若干個等級。

例如,該平臺中一篇「教學文章」中提到,加入成為團長並發展下線,每月可獲得佣金,下線再去發展更多下線,收入提升更明顯,「在擁有5級下線後,每個月就能收入33280元」。

一款APP的客服人員告訴記者,人頭數與用戶獲利掛鈎是平臺的核心玩法,不同層級之間收入差距很明顯。只要發展的下線層級達到3級以上,每個月收益保底3000元。而且還能與眾多下線形成團隊,獲得20%到30%不等的額外團隊收益獎金。

一些地方消協提醒,社交電商APP的套路,最開始是銷售商品實物或服務,通過發展下線產生的銷售業績作為上線計酬或返利依據。但隨著下線越來越多,所謂的收益更多是以拉人頭或收取入門費為依據。因此一些人專門以此牟利,打著推廣商品獲得返利的名義拉攏下線,並開發出機器人工具,實現對下線的「管理」。

記者聯繫到一款名為「造夢機器人」的程序開發商。對方表示,所開發的程序可以與多個電商平臺和社交網絡接口進行對接,實現自動上下線佣金綁定,還可自定義佣金比例。在對方給記者展示的收益截圖中,大多數人的月預估收入超過一萬元,極具誘惑力,而開發這類程序最低只需幾百元。

3

多地嚴查社交平臺涉傳銷行為

專家建議發「黑名單」預警

記者發現,針對一些社交電商平臺拉人頭、收入門費等行為,多地市場監管部門以涉嫌傳銷進行查處。 

2019年3月,社交電商平臺「花生日記」因設置會員層級最多達51級,累計收取佣金超過4.5億元等涉嫌傳銷(直銷)違法行為,被廣州市市場監管局處罰。2020年3月,廣西百色市市場監管局公布消費者維權案例,指出社交電商平臺「未來集市」的消費返利是傳銷新模式。「其要求會員及加入者交納入門費或者變相交納入門費,靠發展下線盈利,頗具迷惑性。」

山東臨沂市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表示,市場監管部門查處的相關案件中,涉案企業利用網際網路平臺和社交網絡發展會員或代理,最終形成多個層級,這種經營行為違反了禁止傳銷條例第七條的規定,構成組織策劃傳銷行為。

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社交電商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中指出,預計2020年中國網絡零售市場規模為9.6萬億元,其中社交電商市場規模將達到3萬億元,佔網絡零售交易規模的三分之一。

專家建議,應加強對社交電商平臺的規範,嚴防傳銷滋生。山東王寧律師事務所律師馬金友說,根據國務院頒布的禁止傳銷條例,只要有拉人頭、交入門費、層級計酬等特點的行為就涉嫌傳銷。執法部門在發現和查處的同時,應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將相關平臺列入黑名單。

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侯國躍表示,監管部門在規範社交電商發展模式的同時,還需藉助行業組織的力量,引導平臺探索多元化盈利模式,促進平臺的可持續發展。

山東省消費者協會副秘書長尹強民說,消費者要加強防範意識,不要輕信平臺宣傳的高額收益承諾,對拉人頭、收益與下線掛鈎等情況,更要提高警惕,防止落入傳銷陷阱。

來源:新華社

相關焦點

  • 警惕!有人非法搜集倒賣微信群二維碼
    「史上最便宜甩貨,不買就虧了」「線上兼職,日賺800塊」……近來,一些網民發現,有人通過掃描二維碼進入微信群,發出各種誘惑性廣告,引導群內成員購物或通過指定的轉帳操作牟利。記者調查發現,微信群的二維碼在網絡上被倒賣,一些不法分子藉此實施詐騙或洗錢。
  • 你知道你的微信被別人悄悄拉進了哪些群聊嗎?教你一招快速查出來
    序言:說到微信群聊,我想很多人都很清楚,而且大家幾乎每天都用得上。因為微信群聊就是一個把有某一共同特點的人聚集再一起的一個工具,這也是為何我上述說大家天天都用得上的原因。(1)如何找到我們微信加入的所有群聊我相信隨便問一個人,他可能都答不上來自己現在加入了多少群聊,這麼說並不是說他不懂微信,而是有些時候他被別人偷偷拉入了某個群,而他並不知道。所以下面我教大家來查一下自己究竟進入了多少群聊,下面是詳細步驟,大家可以打開微信跟著一起做。
  • 我快在微信群,被拍傻了……
    微信日前發布新版本7.0.15,增加了一個微信群新功能「拍拍」。怎麼玩?更新到最新版本之後,在所裡雙擊對方頭像,群內就會提醒「你拍了拍某某」。關於這個「拍拍」的用途眾說紛紜。幾乎所有微信群,這兩天晚上就沒幹別的,淨拍拍了。比起群內提醒,小編覺得雙擊頭像時,對方那一激靈還挺好玩的。那麼,你拍過誰了嗎?當然,也能自己拍自己的。
  • 警惕!微信群兼職辦電話卡掙錢 實為詐騙犯罪的幫兇!
    據報警女生小婷稱,其在一個兼職微信群裡,看到有人發信息稱給遊戲公司辦電話卡可以掙錢。經聯繫後,在洛陽市西工區某手機店見面後,小婷用自己的身份證讓手機店人辦完4張手機卡後,由收卡人支付給她160元錢和20元打車費,收卡人將4張手機卡直接拿走。收卡人還告知小婷,如果介紹其他人辦卡還可以給她提成。沒過幾天,小婷又介紹3個朋友聯繫辦卡。
  • 指尖上的群防群治,這個「微信群」有點不一般
    不久前的一天,「雪城義警伊爾施分會群」傳來「情報」。隨後,派出所民警根據提供線索及時趕到現場,發現該男女正在挨家挨戶推銷產品,後經詢問了解得知,二人正是前期轄區居民報警擾民的男女,民警對二人進行經口頭教育,當事人表示將不再擾民。民警也將處理結果同步發至群中,提醒大家遇到此類問題注意保持警惕,以免上當受騙。
  • 你敢查嗎?2020微信年度帳單上線!你今年花了幾位數
    你敢查嗎?2020微信年度帳單上線!又到年底了你有統計過自己這一年花了多少錢嗎?自己沒有統計也沒關係因為——剛剛!微信2020年度帳單來了!微信年度帳單一出來,看完帳單,瞬間驚呆了!
  • 企業微信群公告怎麼發
    近期,企業微信群擴充上限容量受到了廣泛的關注,意味著企業微信外部群可以添加更多的用戶。人數眾多,群主如果需要向群成員通知消息,要利用群公告實現。對於群主,應該如何發一份高逼格的企業微信群公告?選擇發布信息「群裡有事」提供了通知、活動、投票、紅包等4款形式的群通知發布。
  • 微信被好友拉黑、刪除,還蒙在鼓裡,教你一招查出來
    微信被好友拉黑、刪除,還蒙在鼓裡,教你一招查出來說到微信,我們對他很熟悉。早上醒來,刷一刷微信,看一看朋友圈。中午吃啥飯,看看朋友圈都吃了啥,就有了想法了。晚上睡覺前刷一刷朋友圈,看看關心的人有啥動態,看看微信有沒有忘了看到的消息。
  • 警察小姐姐被拉進電詐微信群 入群後識破對方騙術
    20日一早,覃警官發現自己被前一天添加她微信好友的陌生人拉入了一個叫做「新App推廣福利特邀179」的微信群裡。群主宣稱:「這是兼職刷單群,只需要繳納36元會員費就能在家刷單賺錢,一天能賺100元到300元。」覃警官看著這「熟悉」的開場白,隨即發出「靈魂質問」:「不會是詐騙吧?」
  • 披著羊皮的「假紅包」,你可能也上過當!微信群裡的這些「紅包...
    日前,微信群裡出現一則名為「京東集團為回饋社會全民派發購物津貼」的連結,該連結中打出「該活動經過微信官方認證,搶到的購物津貼可提現」的廣告。對此,央視新聞記者和京東、騰訊分別進行了核實,證實該連結系傳播虛假內容。
  • 同城交流群微信群
    同城群 本地群 交友群 優惠群 水果群 分享群 交流群 二手群 福利群  業主群 交易群  微信聊天群大全 微信群大全 微信群聊天群 微信群交流群
  • 微信群裡紅包「飛」?關於虛假紅包的那些套路要知曉
    截圖自@喀什網警巡查執法近日,新疆喀什地區有微信群發布以「防疫補貼」為名的紅包連結引發關注。其實在我們的微信群裡經常會出現各種讓人「驚喜」的紅包特別是節假日等特殊時期虛假紅包更是泛濫事實上,這是不法分子在利用時間差騙取粉絲量及個人信息,如若遇到此類紅包,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以免上當受騙。收微信紅包還要輸個人信息?這類紅包不能隨便搶雙十一等節日期間,各大電商平臺會以派發紅包的形式,為促銷活動預熱。而有不法分子藉機以「購物津貼」「紅包回饋」等名義在微信群等平臺派發虛假紅包。
  • 花錢查他人微信聊天記錄 卻被騙子安排得明明白白
    來源:煙臺網警巡查執法想要查詢他人微信聊天記錄,於是通過搜尋引擎找到了賣家,沒想到從添加對方QQ號開始,就一步步進入對方的騙局,被詐騙共計人民幣2萬餘元。被害人陳某想要查詢他人微信聊天記錄。前幾天,陳某通過搜尋引擎找到了一個叫做「xx神探團隊」的QQ帳號並添加了對方。QQ聊天的另一頭就是犯罪嫌疑人薛某某,他根據 「聊本」,從一句「你好,003號為你服務,請問需要查什麼?」開始,將陳某一步步引入圈套。
  • 如何查看微信年度帳單?快來查一查你今年花了多少吧?
    轉眼已經到快到12月了,一年又快要過去了,又要過年了。這幾天打開朋友圈或者是短視頻,都被各種微信年度帳單的消息刷屏了。每次年度帳單發布都會引起熱議。不少人小夥伴都會驚訝地發出感嘆,我怎麼會花了這麼多錢?是怎麼花的?
  • 在微信群裡發紅包,你到底該不該收?
    [摘要]微信群裡發紅包,到底該不該收?《檢察日報》日前邀請多位一線檢察院工作人員就這一話題撰文作答,雖然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微信群裡發紅包,到底該不該收?如今,微信已經成為人們深深依賴的通訊社交工具,其全球活躍用戶數超過了10億。而絕大多數用戶不可避免地加入了各式各種、名目繁多的微信群,同樣也不可避免地會遇到群員發紅包、搶紅包的問題。該不該發、該不該搶?很明顯,既然微信群有此功能,同時也沒有相關的法律和紀律禁止,那就至少說明了一點:可發、可搶。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可以隨心所欲地發、不看動機地搶。
  • 邀請加入微信本地群聊大全(微信群)
    微信群碼大全,附近的群聊|各地群|老鄉群(邀請入群),微信群二維碼哪裡找,搜索附近的群聊,附近的地區群 群聊大全,今天講的是微信群聊加入,如果想邀請好友加入到群聊,附近微信群快速添加,微信怎麼查找我想要的微信群加入?
  • 男子微信「賣口罩」栽了!民警被誇:長得真帥,破案真快
    「應警官,你不僅長得帥,連破案都這麼快。這面錦旗是我特意挑選的,跟你很搭哦。」4月24日中午,群眾鄒女士來到義烏市公安局江東派出所,專程將一面印有「長得真帥,破案真快」的錦旗送到民警應昊飛手中,感謝民警應昊飛快速破獲口罩詐騙案,並抓獲犯罪嫌疑人餘某,為其挽回經濟損失。
  • 群主警惕:小區群內錯搶紅包後秒退群,邀請人設置隱私無從查證
    隨著新商業模式的迅猛發展,各種社區團購、群團購、商家在群內做秒殺等活動吸引了一大批消費者加入。當然一些人品低劣,專門通過各種方式進群「撿漏」的不法分子也早已瞄上了你的紅包!而這些人都具有一個共性,那就是基本都是通過邀請再邀請進群的,中間隔了一個邀請人,即便是出了事情也不好去找!另一個共性就是這些搶完紅包就跑的帳號,都設置了隱私,不允許群內人加ta好友!最近一位做乾果批發的網友就經歷了這樣的遭遇!他在小區建了一個乾果群,為小區內鄰居提供低價的乾果產品。
  • 微信群裡的這些紅包不要點,不要轉!
    前期,微信群裡出現一則名為「京東集團為回饋社會,全民派發購物津貼」的紅包,該紅包中打出「該活動經過微信官方認證微信平臺表示,詐騙嫌疑人會在「假紅包」的封面,包裝各種容易讓人上當的形式,如一條逼真的語音消息、邀請加群提示、「我已經領到了」等,
  • 護膚微信群二維碼、邀請進微信群、美容清洗群、微信群聊二維碼最新
    家紡群、運動鞋包群、微信群二維碼大全、微信群二維碼直接進群、閒置群、珠寶首飾群、燈具群、美業微信群的二維碼、微信掃碼進群、生鮮食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