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清晨,睡在老家熱炕上的我被一陣嘰嘰喳喳的鳥鳴驚醒。
天色微明,睡意未盡,正是懶漢熱炕頭。可是,這再正常不過的鳥叫聲,居然一下子把我拉回充滿了鳥鳴聲的童年時光,是啊,我有多長時間沒有被鳥鳴聲吵醒了?
聲聲啼叫,真真切切,似乎就在窗外。循聲望去,屋前不大的兩棵棗樹上,數十隻麻雀追逐著、聒噪著,或棲或飛,嘁嘁喳喳之聲,瑣碎而喜氣,樹枝上殘留的幾顆棗子被爭搶著啄來啄去。其實,這些小傢伙的叫聲,一點都不好聽,「嘰嘰喳喳嘰嘰喳喳」,像極了嘮家常的大媽。然而,現在聽起來卻是如此親切動聽。在這個年味兒漸失的正月裡,在滿是枯枝敗葉的冬季裡,我靜靜地細聽它們生命的詠嘆。有哀傷中的嘆息嗎?有抱怨後的憤怒嗎?沒有。
我倒是聽到 了最細小的幸福。
二
好久沒聽過如此悅耳的鳥鳴了。
麻雀曾經是我童年生活的精靈,褐黃色的它們非常敏捷,無論是鳴叫還是飛翔,都是那麼快速,為枯燥的童年增添許多樂趣和靈動。雖然我知道眼前的這些麻雀不是出現在我童年裡的麻雀,可江月年年望相似,他們的模樣何曾稍變?看到它們蹦蹦跳跳,這裡啄兩下,那裡啄兩下,我腦海中童年時代的麻雀也在敏捷地飛起來,急促地叫起來。兒時每天早晨叫醒我的可不就是這些可愛的小精靈,中間偶爾夾雜著一兩聲喜鵲「喳喳」的叫聲,或者是布穀鳥「種穀」的叫聲。那時候,它們之所以光臨我家院子,並不是專門惡作劇地吵醒我,而是每天飛來和豬羊雞狗搶著吃食,或者吃它們剩下的殘羹剩飯。
記憶中那時的麻雀可不是兩三隻出來單蹦,目及所至總是遮天蔽日一飛一大片的。你別小看這些小傢伙們,只要數量多,它們的食量也是驚人的,尤其是穀子糜子麥子,那是麻雀最喜歡吃的美味佳餚。尤其是在冬天,它們常常用生命的慘烈訴說著鳥為食亡的故事。
那時候,我們用盡了十八般兵器來獵殺麻雀,用彈弓打,用篩子罩,上樹掏窩,鳥籠養麻雀。最殘忍的是,晚上從鳥窩裡掏出麻雀,活活丟進火爐裡,燒得半熟時用火鉗夾出,先去掉皮毛,然後再把內臟拿掉,撒點鹽再放進爐子燒烤。貧窮的歲月我們沒有覺得一絲殘忍,相反卻充滿了期待,常常是麻雀肉還沒烤好,口水已經從我們的嘴角流了出來。
但那時候,這群驚弓之鳥似乎掏不完、打不絕、捉不盡,烤不完,什麼時候都是一群一群的。我家後院的那棵大榆樹,每天早晚,麻雀都會落滿樹枝,拿一個石子投過去,呼一下飛了個乾乾淨淨,過會兒,又呼啦一聲飛了回來。只要無人打擾,它們不會片刻停止他們的鳴叫。
看把你能的,得天獨厚的條件,我可練就了一手好彈弓呢。
在與麻雀對峙的數年間,我常常覺得,麻雀機警,聰穎,但不狡詐。狡詐的是人。「小家雀鬥不過老家賊。」 人才是老家賊,老賊老賊了。
麻雀有愛,所以勇氣爆棚。護雛時,勇敢的樣子,正象一位母親,雞狗什麼的,統統不放在眼裡。——這一點,曾經驚著了屠格涅夫,寫在了文章裡。
三
麻雀形不驚人、貌不壓人、聲不迷人,一群麻雀、你不用介紹你,我不用介紹我,它們聚集在一起,心裡別提多麼快樂。八九十年代,嗯,有一二十年,麻雀無蹤,遠遁山林,像是逃離了煙火的人間,人們對生命力極強的麻雀的這種消失現象,感到非常的迷惑和不安。麻雀都飛哪兒去了呢?
人們紛紛猜測:一種觀點是,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引起了麻雀的種群遷移;另一種觀點是,由於現代的水泥建築使它們失去了營巢棲息地;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是農藥大規模不合理使用所造成。但更多的人認為,麻雀消失現象是由於上述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在我看來,由於80年代農藥市場普及使用劇毒、高毒有機磷農藥,且農民對施用農藥缺乏科學的知識,使用農藥的劑量和頻率都在成倍地增加,麻雀的繁殖期又正逢農田用藥的高峰期。育雛期的麻雀,需要大量捕食昆蟲,但由於農田打藥,鳥爸鳥媽因捕食中毒昆蟲而死,幼鳥因失去父母撫育飢餓而亡。更為可怕的是,麻雀取食沾有微量有機磷農藥的雜草種籽後,還會因厭食而亡。
直到高效低毒無殘留的擬除蟲菊酯類農藥普及,麻雀才得以苟延殘喘下來。
「天空沒有鳥的影子,而我的心早已飛過」,驀然回首,有好多年,麻雀竟成為了一種記憶。
那麼多的麻雀背井離鄉,去了我們不知道的地方;那麼多麻雀停止了虔誠的歌唱,封閉了乾涸的嗓子。它們飛走了,遠去了、或許它們早已抵達天空,或許它們還在路上……
四
在這個冬天,也許更早,麻雀又稀稀疏疏地重現,其他的飛鳥也漸漸回來了。最為可喜的是,喜鵲也在我家屋後築巢了。夜晚裡傾聽,似乎有貓頭鷹的聲音也隱隱傳來。
很多人不喜歡冬天,他們寧願呆在室內以消磨時日;很多鳥也不喜歡冬天,它們選擇長途飛翔去遙遠的南方。但是麻雀是真真切切喜歡冬天的:麻雀自有它歡快的理由。下雪時,經驗告訴他們,不用為生計而發愁,它們站到潔白的雪地上,用尖嘴刨開積雪,仍然可以找到果腹的食物。麻雀視力極好,可以看得見很細小的草籽,麻雀不挑食,只要能吃的,不管味道美不美,都毫不猶豫地吃下去。在這種情況下,麻雀當中出不了美食家,但也絕不會有活不下去的擔憂。
靜對麻雀,思緒紛然,感慨叢生。多麼平凡而卑微的生命!它不像別的鳥那樣在嚴寒的冬天飛離故土,奔向溫暖,而是用自己的辛苦維持著平凡的生活。
我開始為我當年殘害過那麼多麻雀而心生不安!它雖然卑微,卻看重親情、愛情;雖然渺小,卻懂得堅持、富有韌性,懂得利用一切機會,從不放棄任何希望;雖然有點狡黠,卻又是那麼剛烈,那麼渴望自由;雖然勢單,卻是那麼有智慧和集體觀念。他們是喜歡自由的,生活艱辛,精神獨立,而不必看人的臉色行事,這是它們卑微生命中的生存方式,就像我們這些普普通通的自食其力的小人物一般。富貴而閒適的生活,不屬於它們,它們寧願滿天飛,當個流浪漢……
麻雀 ,體形弱小且貌不驚人,聲音尖尖聒噪而又啁啾不已,恐怕沒人喜歡它。然而,在嚴寒的冬季,麻雀堅守家園留戀故土的那份執著與忠誠、開朗與樂觀,還是讓我心生感動,唏噓不已。
或許,無論歲月中有多少個冬天,生命的色彩也該如此。
在冬天,我也願做一隻堅守家園的麻雀,唱著最平淡的幸福,那麼,你呢?
作者簡介:萬吉軍,70年代出生於甘肅酒泉,中學生物高級教師。在緊張工作之餘,喜歡忙裡偷閒用自己的筆記錄生活,感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