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秋天,全國自上而下開展除四害活動,四害指的是麻雀、蒼蠅、蚊子、老鼠。把麻雀歸為四害有些冤枉,人們只看到它偷吃糧食的罪過,卻忽視了它消滅害蟲的功勞。消滅蒼蠅、蚊子、老鼠好辦,噴藥,餵藥就可以解決問題。麻雀在空中飛,停歇在房頂,樹上不好消滅。不知道是哪個領導出了個餿主意,全公社在統一時間,村莊裡,山崗上全都布置上人,在同一時間敲打臉盆,水桶和一切能發出聲響的東西,同時伴隨著人們嗷——嗷——的叫聲。麻雀被這突如其來的陣勢嚇懵了,只能在空中驚慌失措的飛竄,東一頭,西一頭,沒有落腳的地方。實在飛不動了,就一頭栽下來活活摔死。那個下午摔死了很多的麻雀,我就在河西的小胡同裡撿過。那些麻雀葬身在除四害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

圍殲麻雀運動首先從四川開始,自1958年3月20日到22日全省共滅雀一千五百萬隻,毀掉雀巢八萬多個,掏鳥蛋三十五萬枚。隨後天津、哈爾濱、杭州、長春等城市紛紛效法。這些城市共計滅雀一千六百萬隻。截止1958年11月上旬,全國各地不完全統計共捕殺麻雀十九億六千萬隻。
1955年4月21日的《北京晚報》發表了郭沫若作的「咒麻雀」詩一首,對可惡的麻雀進行了憤怒地聲討:
麻雀麻雀氣太官,天垮下來你不管。
麻雀麻雀氣太闊,吃起米來如颳風。
麻雀麻雀氣太暮,光是偷懶沒事做。
麻雀麻雀氣太傲,既怕紅來又怕鬧。
麻雀麻雀氣太驕,雖有翅膀飛不高。
你真是個混蛋鳥,五氣俱全到處跳。
犯下罪惡幾千年,今日和你總清算。
毒打轟掏齊進攻,最後方使烈火烘。
連同五氣齊燒空,四害俱無天下同。
郭沫若是個大詩人,他趕時髦的詩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麻雀吃糧食也吃害蟲,吃害蟲節省下來的糧食也足夠它們吃的了。所以麻雀應該屬於自食其力的勞動者。時隔不久,病蟲害便大面積發生,特別是四川的水稻嚴重減產,違反自然規律第一次受到了懲罰。

由於麻雀是四害之一,不受法律保護,人人都可得而誅之。
70年代,我有一個同學家住曹家地村是一個撲麻雀的高手。冬天寒冷,麻雀都鑽到大井牆洞裡過夜。天黑了,麻雀睡著了,他便用一張大網把整個井口蓋上。天亮之後,麻雀都飛不出去,嘰嘰喳喳地在井裡盤旋。這時將網掀開一個缺口,在外面套上一個袋子,麻雀不知有詐,一股腦地都鑽進去。將口袋一紮,就地摔幾下,口袋裡就不再有動靜了。最多一次達到120隻,全都送供銷社收購站賣錢了。
捉麻雀的事我也幹過,那就是晚上在房簷下牆洞裡,在低矮的空房木樑上,伸手摸鳥。有時一下子能摸到兩隻,估計是兩口子或是情侶。有一次在學校陪班主任老師值班,一個晚上摸個十幾隻都燒吃了。老師見我們吃得很香,就問好吃嗎?我們就讓老師嘗嘗,開始他不肯,怕有失斯文,後來和我們一樣把嘴吃得黑黑的一圈。師生一起吃燒家雀,為國家除四害做貢獻感覺真好。
我家門前有一棵大柳樹,每天的晚上有上百隻麻雀在樹上過夜。後屋鄰居爬到樹頂上,用氣槍貼近鳥的肚子打。一會兒功夫就可以打下好幾十隻。那時有些人家將捕來的麻雀扒皮剁碎包餃子。人們都吃出了經驗。切一塊蘿蔔往剁好的肉上使勁按幾下,麻雀的碎骨頭都插進蘿蔔裡,這樣就可以放心大膽地品嘗麻雀肉餃子的 美味。吃得高興時還不忘說上一句:能吃飛禽一兩,不吃走獸一斤 。
50年代將麻雀列入四害,那時學校收老鼠尾巴,麻雀腿,蒼蠅蛹,以致後來發生全民敲著鍋碗瓢盆揮舞旗幟驚嚇麻雀,使其不敢歇息累死墜地的慘案。近半個世紀,由於人們的捕殺,對麻雀這個物種造成了滅頂之災。直到2000年,麻雀的冤假錯案才得到平反昭雪恢復名譽,被列入國家二類保護動物,現在捕殺和販賣都是違法行為了。經過科學研究,麻雀只是在育雛時吃些糧食,多數時間它是以害蟲為食。

由於受到法律保護,麻雀的膽子也大了。秋天,農民在穀子地裡紮上稻草人,穿上衣服,戴著草帽,兩隻胳膊的前邊各綁著一個棍子,棍子前端綁著長長的彩色布條。風一吹草人晃動,彩帶飄飄,用來嚇唬麻雀。有時農民買些鞭炮帶上山,根據鳥的多少,燃放鞭炮驅趕麻雀。麻雀對這些根本不在乎,還以為是為它們回歸舉行的歡迎儀式。它們成群結隊站在草人的身上、腦袋上,蹦蹦跳跳嘰嘰喳喳的談論著。你仔細聽聽它們在說什麼——假的、假的、不怕、不怕、、、、、、

說起麻雀,總也忘不了我小時候媽媽給我們講的一個故事,一群麻雀發現山上有一隻死羊,就回來報信。村莊裡有一個人叫龔功長,鳥對他說,龔功長、龔功長,南山死了一隻羊,你吃肉來,我吃腸。龔功長到山上一看真的有一隻死羊,就扛回家全吃了,腸子也沒給鳥吃。鳥很氣憤,決心找個機會報復他。一天山上死了一個人,一群官差在破案。鳥看見了,飛回村裡找龔功長說:龔功長、龔功長,南山死了一隻羊,你吃肉來,我吃腸。龔功長一聽非常高興,心想這下子又有羊肉吃了。拿著口袋和尖刀直奔南山而來與官差撞了個正著。被當作犯罪嫌疑人五花大綁,押進死牢。幾次過堂,就是不招。龔功長在大堂上對縣官說,他懂鳥語,是鳥告訴他山上死了一隻羊他才去的,不信可以試一試。縣官半信半疑,暗中使人把一瓢小米子拌上鹽水,撒到院子裡。一群麻雀邊吃邊嘰嘰喳喳。衙役把龔功長押到院子裡,縣官問道:你不是懂鳥語嗎?那你聽聽那些鳥在說什麼?龔功長仔細聽了一會兒說:鳥說,好吃是好吃,就是有點鹹。縣官一聽龔功長真的懂鳥語,就把他無罪釋放了。
看來真是人有人言,獸有獸語。對鳥兒這種有語言,有感情的小動物,作為人類的朋友,我們真的應該善待這些可愛的小生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