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粗三目的浮漂能不能調3釣2,記住一個準則,別再瞎用了

2020-12-13 小黑的魚途

釣魚講究知己知彼,所謂的「知己」小黑個人覺得就是應該要對自己手上的裝備了解,這樣去釣魚心裡才能有數。加粗目調漂是釣魚圈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今天的話咱就從浮漂開始說起,小黑帶大家解析一下加粗目浮漂的特點以及調釣方法吧。

浮漂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漂身、漂尾、漂腳。在臺釣剛剛引入的時候,其實浮漂還沒有像現在一樣複雜,那時候七目短漂是主流。這種漂的優勢在於下底迅速,可以保持很高的起杆頻率。後來隨著臺釣理論的發展,浮漂的種類和細節的變動是越來越多。比如為了延長鉤餌在水層的停留時間,就開發出長腳長尾的棗形漂,名曰:行程漂。為了提高靈敏度就採用浮力比高的材質來制漂,於是就誕生了蘆葦漂。

漂體主要涉及的是材料和造型,材料的浮力比越大浮漂的靈敏度越高,最大橫截面越小靈敏度越高。同樣的道理,對於漂尾來說它的任務主要有兩個,第一個是顯示的作用,第二個是和漂體、漂腳配合維持整條漂平衡的完整,所以對它來說涉及的主要就是構造的問題。

加粗目浮漂的特點

目前漂尾有軟尾、硬尾之分,又有粗細之分,長短之分。乍聽之下很複雜,但對於我們釣手來說真的不用了解太多,你只需要知道漂尾的特點對我們釣魚有啥影響就行了。

加粗目浮漂的優點:漂目的一個主要作用就是顯示,隨著作釣距離變遠,這漂目的觀察性會越來越差,於是出現了加粗目浮漂,用來增加浮漂的可視性。這類浮漂除了在水庫作釣有較大優勢外,對近視眼、老年人團體是很友好的,畢竟任何浮漂看得見才是最重要的。加粗目浮漂的缺點:由於浮漂的三段式構造把浮力拆成了兩份,分別放在漂體和漂尾上。漂尾的體積越大儲存的浮力就會越多,受到等同大小的拉力,它沒入水中的長度會比沒加粗的漂目更短,這樣從主觀來看靈敏度就變低了。

加粗目浮漂的調漂思路

或許很多釣友都見過大師們拿著加粗目浮漂大談特談,但實際上這類浮漂不管是加粗幾目,它都遵循著一個同樣的思路,那就是保證可視性的最大化、對作釣負面影響的最小化。這麼說可能大家比較難理解,下面就用加粗三目的浮漂來說明一下吧。

現在的制漂工藝相對以前來說比較統一、合理,加粗三目的浮漂一般都是水庫作釣大型魚使用的。吃鉛量很大,加上野外大魚吃口兇猛,這意味著在調釣上可以隨意一點,基於這類浮漂的特點,在使用過程中儘量保證加粗目不參與調釣的過程即可。水庫釣大魚使用的餌團較大,為了保持靈敏度釣手在調釣上都會優先考慮到調高釣低,調目我們預先設定6到7目。釣目按照不參與調釣的要求,設定在3目半為最佳。一般釣手會將浮漂加粗的目數作為釣目,主要是考慮到一個可視性的最大化,但老手通常會特意多留半目出來。這是因為加粗目浮漂前三目體積大、靈敏度低,多留半目可以敏銳的判斷下面細微的魚情以及魚口。有時候魚情需要也會用到拉餌、蟲餌等比重輕的餌料,這時調釣目的差值就不能太大了,我們可以選擇一個調3釣3來應對。

加粗目浮漂調釣的常見疑問

那加粗三目的浮漂能不能調3釣2,又該怎樣調低釣高呢?我相信這兩個問題釣友們都比較感興趣。

首先回答第一個,加粗三目的浮漂不推薦調3釣2。前面已經是說過了,加粗目的最大特點就是放棄了靈敏度來換取可視性的增加,而讓加粗目入水先是削弱了可視性,後又降低了靈敏度。因為浮漂的第三加粗目進入水中由於其表面的體積大,導致浮漂的下行阻力變大,靈敏度變低。得兩害而無一利,所以有經驗的釣手會通過協調調釣目來避免這種情況。

第二個問題加粗目浮漂能不能調低釣高,答案肯定是可以的。如果遵循加粗目不涉及調釣的做法,比如調3釣5,靈敏度自然不會受到啥影響,可隨著無加粗釣目的增多觀漂感就很差了。反過來說,選擇調平水釣3目或者是調平釣2目這樣固然可以保證一個不錯的觀漂感,但浮漂的靈敏度下降不說(加粗目入水浮漂的靈敏度會嚴重下降),還會有一個雙子線彎曲嚴重的風險。加粗目本身攜帶的浮力要比常規漂目大上數倍,如果雙鉤的重量不夠兩目(加粗兩目),調平釣2就意味著鉛塊觸底。由於每條浮漂的加粗目大小、攜帶的浮力並不統一,所以釣圈裡通常的做法是不會將加粗目參與到調釣中,往往會選擇調3釣5這種做法。

在日常的作釣裡有些釣友可能會想著大漂就配大鉤,小漂就配小鉤,調釣處理起來不就容易多了嗎?事實上這種想法是錯的,魚鉤大小的確定和我們選擇的目標魚有關,而浮漂大小除了目標魚之外,還往往要考慮到魚情、水情等自然因素,兩者並無直接的關係。水庫裡作釣鯽魚有時候就會用到「漂大鉤小」的搭配,小鉤處理鯽魚,大漂應付大風,兩者並無矛盾。

總結:平常釣魚的時候不要去畏懼加粗目浮漂,有必要就要使用,你只要知道它和普通浮漂的相比有啥不同,根據其特點來處理就行了。釣魚的其它問題也類似,始終逃脫不了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三個流程。

相關焦點

  • 用加粗尾浮漂野釣,調漂不對難上魚,老釣友解析加粗尾的調釣方法
    調漂是釣魚中很重要的釣技之一,每個釣魚人心中對於調漂都有自己的理解,調漂不單單是調幾釣幾,重要的根據水域的水情,魚情,選擇合適的浮漂來調漂作釣,這樣才會有好的釣獲!不管你在什麼樣的水域作釣,魚是不挑剔浮漂,浮漂只是傳遞魚吃餌的信號,魚口少了說明浮漂傳遞出了問題,簡單地說浮漂的調釣有問題。釣友們都會疑問,這位釣友換了什麼樣的浮漂,其實他只是換簡單很常見的加粗目數的浮漂,這釣友野釣已經習慣了調平水釣兩三目,換了漂尾加粗2目的浮漂,這樣調釣方式就出問題了,為什麼加粗醒目的浮漂不能調平水,到底加粗目的浮漂該如何調漂呢?
  • 大風大浪看不清浮漂怎麼辦?這個辦法很好用,一個口都逃不掉
    比如說你正常釣的是5目,而一個波浪打過來在浪起到最高的時候浮漂只剩下1目,浪過去那一瞬間漂又變成了7目。你只要記住了它這個變化的過程,那麼下一個浪過來的時候,漂目在該變低目的時候沒變低、該變高目的時候沒變高,就是魚在咬鉤,起竿即可。
  • 釣鯪魚用什麼漂型的浮漂好?(強烈推薦)
    對於我們平時喜歡作釣的鯪魚,今天我和大家說下怎麼選漂吧。釣鯪魚用什麼漂型的浮漂好?建議使用細尾、短棗核身、細腳浮漂。吃鉛分別為一號漂1.3克、二號1.6克、三號漂1.9克左右的浮漂,長度不需要太長,選擇35公分左右最好。(例如這款心境X-02浮漂)為什麼要選這樣的浮漂呢?原因在於短棗核身浮漂行程適中,很多釣友都知道,浮漂漂身越圓,行程越長,短棗核身不至於太快到底也不會太久。
  • 【調漂技巧】高手經驗之粗尾浮漂釣魚的調釣技巧
    所以,光調目小了還不行,還要降低釣目。這是受人的視覺規律制約的。比如視標為7目,當出現半目到1目的動作時,人們難以發現,而當 視標為1目,出現半目到1目的動作時,就會輕易發現的。浮漂琳琅滿目,長度粗細各有差別,粗尾、細尾用途不同,都值得考量。那麼如何選擇一支合適的浮漂?加粗尾和不加粗尾浮漂有何區別?又該如何調釣?來看看釣魚高手分享的經驗吧!
  • 浮漂安裝夜光棒,如何調漂才能保證靈敏度?
    有的釣友喜歡用夜釣燈看漂,但是有的釣友還會堅持使用夜光棒,不過在野釣自然水域的時候,由於自然水域中很少人工光源,使用夜釣燈會對大魚進窩有一定的影響,所以在野釣的時候反而夜光棒更好用一些。不過水域周圍本身就很多人工光源的話,對於生活在裡面的魚類來說已經習慣了,可以放心使用夜釣燈,但是也要注意夜釣燈的光線角度,最好跟水面平行,不能往水中照射。
  • 釣目調得好,釣點一選一個準兒
    在說釣目的時候,我們應該先知道調目,一般調目有調高目和低目或平水之分,我們就以最常見的調高釣低來說明釣目的變化情況。調高目的目的就是增大了浮漂的剩餘浮力,在使用拉餌或是加輕質狀態餌,使餌料較輕的時候,能有效的拉起餌料。便於釣浮或是控制子線、餌料在底部狀態。
  • 野釣鯽魚,調三釣三時一般抓什麼口?
    調三釣三時,水下餌料的狀態是一鉤躺底一鉤觸底,這個標準的狀態是你拋竿入水壓線,都沒有問題,餌料每次都落在相同的位置上,下面的狀態就是人字形打開的三角形!一般你抓下頓,上送一點再下頓都是可以的!釣到這個狀態你可以從其時調好的釣三目開始,做一個反向的驗證就行了!
  • 最近夜釣浮漂動作很輕?教你幾個妙招,夜光漂也能調出漂亮的頓口
    今天這篇文章咱們就來聊聊這方面的問題,希望能解決新手釣友們的一些疑惑。一,夜光漂的調釣原理和普通浮漂有沒有不同之處?夜光漂其實和普通浮漂沒什麼區別,它們最大的區別就是夜光漂的自重大一些(因為裝了電池。一個普通的425型號電池有0.6克的樣子,不含電池一個普通的浮漂也就一克多一點)。
  • 野釣鯽魚和鯉魚的調目和釣目詳解
    除此之外,跟當時魚口情況也有很大的關係,比如浮漂調的靈敏度高了,出現浮漂有動作提竿卻是空竿,這個就是調的太靈了,這時候就要調整的頓一些;如果釣底沒有信號,而浮漂在下降過程中有信號,這就是魚上浮了,就要釣浮。調靈敏是一鉤觸底,另一鉤懸浮,調的頓就是雙鉤都躺底子線彎曲,8字環快觸底。比如調三釣三就是頓,調四釣二就是靈敏,如果給口不見上魚,可以調鈍一些,直到給口就中魚為止。
  • 野釣調平水釣幾目真的好用嗎
    釣魚,每個人用的餌料比重不同,浮漂瞟尾粗細也不同,這就會導致有太多的不正常。同樣的調幾釣幾,可能會出現不同的狀態。過靈,過鈍,不靈不鈍可能都會出現!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這就是因為很多釣魚人,他們只是懂得調漂的步驟,調幾釣幾,按部就班!而不懂得調漂的原理!常說的一句話:釣魚定理,靈活運用!我也要加兩句:調無定數,釣無定目。細節才是決定成敗的關鍵。
  • 手竿釣青魚,螺螄打窩和掛鈎的技術要點,用這些方法,輕鬆釣大魚
    以後釣到青魚,記得把青魚石挖出來陰乾,別浪費咯。夏初時節,聊聊青魚的手竿釣法,希望能幫助到各位釣友。一、釣組搭配要點青魚有大有小,其實在釣組搭配上是最困難的,大小青魚之間體型相差巨大。不過對於手竿垂釣來說,超過10斤的非常少,能碰上5、6斤的就很知足了,所以雖然是釣青魚,但是也不建議釣組搭配的太過分,因為釣組靈敏度越低,越是不不容釣到中小體型的魚類。使用6.3左右的魚竿,主線3-4號,子線2-3號,比較平庸的搭配。但是很多釣友在釣青魚的時候還是喜歡使用單鉤通線釣組,比雙鉤釣組好很多,如果使用雙鉤,建議使用短子線,可以有效減少上鉤掛橋的情況。
  • 浮漂加夜光棒如何調漂?釣魚老手教你一招,吃口清晰上魚率高
    所以釣大魚的時候儘量減少非自然光的影響,也就是說不建議用夜釣燈,野釣不是釣黑坑,自然水域中的大魚膽子很小的。所以比較推薦大家用夜光棒的來釣大魚,至於如何調漂下面就介紹下。一、夜釣夜光棒的優勢上面介紹過,很多自然水域中只有自然光的存在,夜釣燈或多或少都會對野生魚類產生影響,淡水魚幾乎都是怕光的。除非水域周圍一直都有人工光線,否則還是儘量少用夜釣燈。
  • 一位釣魚老師講浮漂的課堂筆記!
    三、浮漂使用方法  1,餌重調目高,餌輕調目低;  2,搓餌調目高,拉餌調目低;  3,重餌信號大,輕餌信號小;  4,搓餌信號大,拉餌信號小。  5,魚口大、魚快調高目用大漂;  6,魚口小調低目用小漂;  8,有雜魚,或者魚猾,亂口,調低釣高甚至跑鉛;     一、怎樣臨場選漂  1、魚小魚快用大漂  2、魚大卻慢用小漂  3、水深魚慢用小漂  4、水淺魚快用大漂
  • 浮漂價錢越貴就越好?不一定,滿足這些條件,才是釣魚人的好浮漂
    ,更是釣大魚不能太過靈敏的細節。所以我們在作釣輕口魚的時候選擇靈敏度較高的細尾浮漂才是好浮漂,但如果我們作釣的目標魚是大魚,那麼我建議大家選擇加粗尾的浮漂。在看浮漂吃鉛量浮漂的吃鉛量為什麼是衡量浮漂好壞的指標?
  • 浮漂頂起又落下,提竿卻均不中魚?解讀3種奇怪漂相不中魚的原因
    當浮漂出現走水,從釣點移到水底凸起處時,浮漂便會出現緩緩頂起的漂相,當浮漂從凸起處再移到別的凹外時,便會又出現緩緩落下的漂相。對於這種外界因素造成的漂相,無論何時提竿,都不可能中魚的!2:「爬地虎」類行動慢的小魚吃餌自不同於黑坑、競技池的魚種單一、魚個體均勻,自然水域中魚的種類繁多、個體不均!
  • 【釣魚技巧】如何選擇靈敏度高的浮漂?
    當然這樣的操作很難,我們從經驗所得,本身我們在夏季用浮漂吃鉛量一般會在1.5-2.5g之間,大部分釣友所用的浮漂基本都在這個範圍,那冬季的時候如果依然還是用這個浮漂的話,會不會沒有漂相?答案是不一定!接下來我會講為啥不一定。 2、吃鉛量低,靈敏度一定很高嗎?
  • 八條總結,直接把複雜的浮漂講透了
    >  1、巴爾沙木浮漂穩定適中,屬於中性浮漂,靈敏又不失沉穩,適合大部分魚情,初學釣魚的首選;  2、 孔雀羽浮漂穩定性高,信號真實,而軟尾去殼更是釣滑口魚的利器;  3、蘆葦浮漂靈敏度高,動作多,輕口和冬釣的首選; 4、超輕木浮漂穩定性好,自身浮力比大,在運用中動作誇張明顯,自身材質穩定,不會出現吸水的情況。
  • 調漂時,先推浮漂再剪鉛會不會造成剪鉛過多,從而出現走漂情況?
    釣黑坑時,剪鉛多少才算合適?別怕剪多,有時候你可能剪少了。本期咱解答一下釣友們的高頻問題。釣3米的水深,先下拉浮漂至1.5米或1米然後再剪鉛會不會造成剪鉛過多,從而出現走漂情況呢?是個好問題,挺細緻。要是水深你測量過或你知道,然後你把鉤拉到1米至1.5米的位置,只要不是到底的位置其實這都屬於半水調漂,當把浮漂推至3米左右的位置並下水,那麼餌料是肯定能到底的,所以就不存在剪鉛過多的問題。二、反而會出現剪鉛少的問題?沒錯!如果此時你用的浮漂特別的小,即是浮力很小的漂,那麼是有可能出現剪鉛過少的問題。
  • 浮漂調釣,貴在精細
    空鉤半水調你所要調的目數調3目或4目,掛餌釣一目「一黑格」。不管是搓餌還是拉餌(以拉餌釣為主),都不能把那一條黑格壓入水中,這是原則,是夏釣輕口鯽不可逾越的一條「紅線」。此法屬調靈釣靈,嚴格講是靈中釣靈,這就要求調釣相當精確,絕不能有任何誤差。因需要精確調釣,使用的浮漂小吃鉛量輕,在選用鉛皮上,要使用薄鉛皮,在修剪鉛皮時,要密切注意鉛量和浮漂的細微變化。
  • 冬天一冷,魚就不好釣,慶幸我有百試百靈的套路,每次釣完特過癮
    說實話,冬天的魚確實難釣到懷疑人生,可難釣並不是封竿入庫的理由,作為一個釣魚人,應該迎難而上才對,當然就本人而言,每年冬天一冷,我就喜歡用以下這套百試百靈的釣法,不吹不黑,每次釣完還真挺過癮。所以,冬季釣陽雖然是普遍規律,但也要看情況來決定2、改變作釣模式正所謂「不同的魚情就有不同的作釣模式」,釣魚應該因時因地做出改變。而且冬天不同於春夏秋季,春夏秋季一般都是魚找餌,而冬季垂釣則是人找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