覓 食 記 · 蒼 蠅 館 子 系 列 Vol.4
這是一家你想吃,卻不一定能吃到的油炸攤攤!
沒有門面、沒有環境,
不定期開門,吃東西靠搶位。
老闆娘黃孃的臉就是唯一的招牌。
就是這樣一家灰瓦白牆的爛偏偏兒,
19年間用三口銻鍋燙煮著專屬老成都的煙火味。
▼
斑駁的牆壁、交錯的電線和老舊的居民區,仿佛回到了上個世紀90年代,充滿老成都生活氣息。
就是巷子裡這樣一家樸實的小店,承包了無數武侯計算機實驗小學資深gai娃兒的童年,直到現在常常有人專程來黃孃家找回憶。
這家跟著導航都容易走錯的地兒,巷子裡裁縫店老闆就是最好的嚮導。熟悉的人都笑稱,每天裁縫店老闆說的最多的話就是:「黃孃在那兒」。
傾斜的老房子後院,搭上一個灶臺,一口油鍋,幾張桌椅,四點開門做生意。那時室內唯一的VIP座位,已經在不知不覺間重新粉刷多了一方空地,供大家坐。
說起成都的甜不辣四大巨頭,東門的羅記和奇味,西門的怪老頭以各自的口味取勝,那南門的黃孃就是以又「怪」又好吃出名的。
會長細心為大家總結了黃孃家的四大「怪」點,收藏好這篇文章,再也不用擔心排隊等位吃不到經典菜品的問題了。
在黃孃家吃東西的老熟人,基本都養成提前發個簡訊的習慣。據從小吃到大的一位小哥透露,手機關機就是在外頭耍,感冒了、腦殼痛就是不想開張。
雖然對於小店經營有點隨性,但黃嬢覺得這是一種平衡生活的狀態。
90年代蜂窩煤盛行,黃孃在gai邊賣起了土豆、小香腸和藕片,那時小學放學之後,這裡就成了學生娃娃鬥錢來吃的秘密食堂。那時價格便宜,一個人吃一塊錢就特別滿足了。
當蜂窩煤被電磁爐替代,當五角錢5串的土豆被5元一份替代 ,唯一不變的就是黃孃隨意的開門時間。
黃孃屬於看人做生意的直爽性格,所以常常會出現兩極化的評價。然而說的的再多,還是因為生意好,壓根顧不過來。
店裡賣的特別緊俏的五花肉、小香腸、黃涼粉、火鍋粉,想吃不僅靠運氣和人品,還有點單手速。特別是周末,想吃一定要趁早去。
老熟人已經跟黃孃養成了一種蜜汁默契,紅木柜子自取碗筷跟紙巾,不時還有各種調侃,而很多第一次來的人會摸不著頭腦。
黃孃家的特別之處是自助寫菜單,5元一份起點,葷素價格都是一樣的,晃眼以為換了個地方吃自助餐。其實是黃嬢記性不好,以前算多算少的事情常出現,自助點餐價格更清楚。
黃孃對於火候的掌握和味道的拿捏,撐起了學校門口鬼飲食的一片天。它家的甜不辣比起其他三家,更像是油炸串串與幹拌的綜合,起鍋之後一勺均勻鋪灑的海椒麵,淋上一勺熱滷油才是點睛之筆。
黃孃家精細的自製海椒麵,辣中帶著微甜的口感,經常有人專程來買海椒麵。黃孃家流傳了一句膾炙人口的話:「 五角錢的土豆,蘸了一元錢的海椒麵」。
鮮嫩的豆皮香像包裹著牛肉和雞肉的肉香,甜辣的口感讓舌尖都跟著沉醉。
竹簍燙煮的火鍋粉,讓老熟人們心心念念了5年。紅油珠珠掛滿的粉,每啜一口,都是在回憶童年的味道,再裹滿一層海椒麵,整個口腔都在燃燒,大寫的又辣又滿足。
一片土豆一片藕,夾上五花肉,蘸上甜辣味的海椒麵,脆香的感覺根本停不下來。
每天限量的米涼粉,老吃客經常外面菜市場買來喊黃孃炸。一小坨炸的外皮焦香,內裡香糯,裹一筷子海椒麵,吃到嘴巴頭還會冒點油花兒。
整個成都,只有黃孃這兒才能吃到。
對於油炸,帶來了熱量的同時,也帶來了味蕾的滿足感。稍微時間晾久了,口感就沒有剛出鍋的香脆,趁熱吃很重要。
雖然不在繁華地段,不賣米飯,吃到後頭還會略微有點鹹,但充滿兒時記憶和味道的黃孃,承載了和小夥伴們一起放學偷嘴的時光。
吃完黃孃,肚子再撐,吃兩個巷子口的蛋烘糕,才算是最完美的結束。
會 長 有 話 說
當我們的嘴巴越來越刁,外面的誘人的美食越來越多,偶爾再回到當初童年的小店吃一回,記憶與情懷同時在這裡被味蕾喚醒,我想這就是蒼蠅館子之於我們很多人的意義。
1. 特別感謝後臺兩位可愛的粉絲分享給我關於黃孃家的美味故事。
2. 特別感謝採稿當天遇到的兩位熱心朋友,分享著關於黃孃的點滴回憶。
3. 避免廣告嫌疑,地址和聯繫電話會放在評論裡面喔。(想加雞腿的小編,期待你們積極留言收藏喔)
4. 歡迎大家一起留言分享你們知道的蒼蠅館子,下一期我們再約。
【往 期 推 薦 】
蒼蠅館子 01▕ 沒得門面、沒得環境,成都這家麵館一開就是27年!
蒼蠅館子 02▕ 中和25年資格蒼蠅館子,沒的熟人根本找不到!
蒼蠅館子 03▕ 排隊23年,好評無數!它才是中和第一兔火鍋!
▎圖片:stone&蘑菇孃孃
▎小編:蘑菇孃孃 主編:雞湯格格
▎合作聯繫:吳大大 電話(微信)18180746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