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當2013年上映的德國戰爭片《我們的父輩》上映時很多觀眾看完都給了很高的評分,在某瓣評分高達9.6分。絲毫不弱於我們所熟知的《阿甘正傳》、《肖申克的救贖》、《這個殺手不太冷》、《霸王別姬》等膾炙人口的電影。該部影片分為三季,第一季講述了德國人進攻蘇聯,第二季講述了德國人在戰爭中撤退,第三季講述了德國柏林淪陷的過程。本部影片有五位主角在戰爭中在不同時期演繹不同角色,從五位主角中揭露出來當時戰爭時期人性的惡、善、厭、偽。
五位朋友最後的合影
惡
戰爭的後方
鏡頭一
影片第一季中由於男主角之一的維克多是猶太人,當時德國人正在瘋狂抓捕猶太人想要把他們關在集中營。另一名女主角格麗塔是維克多的女朋友,為了想要讓自己的男朋友逃離德國去到美國不惜一切代價幫助自己的男朋友拿到通行證,但是當時的德國軍官幫助格麗塔拿到維克多的通行證以後,就在維克多將要離開德國時秘密的將維克多送往集中營。
維克多
鏡頭二
當時的格麗塔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男朋友已經被送到集中營,自己還和軍官在一起,由於種種原因格麗塔被關到了監獄。面對德國軍官時說出來自己懷有軍官的女兒,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德國軍官一拳打在格麗塔的小腹,也間接地殺害了自己的女兒。
軍官打死了自己的女兒
前線
鏡頭三
當德國小隊包圍了一家蘇聯家庭的時候,面對所有人的投降時有一個小男孩害怕的跑了出去。就這樣德國軍官像看兔子一樣看著奔跑的蘇聯小孩,命令自己的手下男主角弗裡德黑爾姆開槍射殺這個手無寸鐵的蘇聯小孩。
射殺蘇聯小孩
小結
節選自影片中三個鏡頭,在不同的環境下德國軍官做出的相同邪惡的行動。從戰爭後方到戰爭前線揭露了當時在戰爭期間一個民族對另一個民族滅種的行為。不僅對猶太人開展了集中營行動,也對被侵略國家的小孩進行屠殺,像極了日軍侵略我們國家的行為。體現了戰爭的殘酷。
善
戰爭的後方
鏡頭一
上面說到維克多的通行證由德國軍官幫助拿到,在拿到通行證的過程比較坎坷。維克多的女朋友為了幫助維克多活命,背後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將自己的身體送給了德國軍官,憑藉日以繼夜被禽獸蹂躪自己的身體才幫助維克多拿到活命的通行證。這到底是愛?還是本身的善良?我覺得對女主在愛的人面前才能在戰爭體現自己的善良。
出賣身體拯救男友
前線
鏡頭二
當男主角被自己的上級要求燒毀蘇聯民眾的房子時,雖然內心極不情願但是還是惦著汽油桶去了。但是走到房間裡時,看到房子裡只有兩名老夫婦,已經家徒四壁沒有任何食物當時鏡頭也交代的非常細節。男主威廉的眼神中已經充滿了不捨得眼光,而打破男主心理最後一道防線的是老夫人看到威廉拿著汽油桶,還對威廉說了一句:喝茶嗎?徹底擊穿威廉心理,最後威廉提著汽油桶回去了房屋還是完好無損。
雙方心靈的交流
鏡頭三
當德軍醫護人員全部撤退時,女主角夏洛特並沒有選擇離去而是在尋找自己的好朋友-蘇聯女護士,想要帶她一起走,因為當這名蘇聯女護士被抓到將會被處決。從而夏洛特沒有趕上離開的車隊,而是被留在了醫院,當蘇聯紅軍佔領醫院時就開始對德國傷員進行屠殺。一名士兵發現了夏洛特,開始實施強姦就在過程進行到一半時,蘇聯女將領出現拯救了夏洛特。另一方面也體現了有些將領善良的一面。
蘇聯女將領
小結
這三件事都是因為戰爭才發生的,女主為了救自己心愛的人甘願送出自己的肉體,她究竟是對每個人善良還是只對自己心愛的人善良?在戰爭中這種愛情也是難能可貴的。威廉並沒有展現自己獸性的一面,面對手無寸鐵家徒四壁的老人還是展現出人性的一面。從蘇聯紅軍的屠殺和強姦,再到蘇聯高級將領的出現救出夏洛特,這種對比的手法,又將蘇聯軍紀推向高潮。為何電影中出現的是女高級將領而不是男將領?他們是戰爭的受害者,在戰爭中不僅僅只有惡也有善。
厭
戰爭後方
鏡頭一
當威廉的弟弟弗裡德黑爾姆,在戰爭中差點死亡拿到許多榮譽回到家的時候,被自己的父親和德國的小年輕所不屑的時候。本身已經對戰爭厭惡的弗裡德黑爾姆,收拾行裝奔向戰場。就在離開時的時候他的母親非常不舍不想讓自己的二兒子再回到戰場,而他的父親沒有告別靜靜地躺在床上聽著兒子逐漸遠離,自己的臉頰也划過一行淚痕。孩子的父母都已經厭倦了戰爭但是面對戰爭父親沒有理由留下兒子苟且偷生。
威廉母親挽留孩子
前線
鏡頭二
主角威廉在和弟弟一起行動的一次小型戰役時,被蘇聯紅軍包圍,威廉被炮彈炸暈弟弟則穿著蘇聯軍隊衣服操著俄語逃過一劫。醒來的威廉覺得弟弟死了隊友沒了,已經厭倦了戰爭的威廉找到了一間小屋在裡面居住下來。整天安逸的生活沒過多久就被德國黨衛軍抓住上了軍事法庭,最後被免除死刑在德軍後面做苦力。
威廉被抓
鏡頭三
當弗裡德黑爾姆在戰場上遇到自己的朋友維克多時,雖然拿槍對著維克多但是一直讓維克多離開這裡。維克多一直在詢問自己女友的信息,不料被德國軍官指著維克多的頭,讓弗裡德黑爾姆射殺自己的朋友。如出一轍就像讓他殺了蘇聯小孩一樣開始數數,這一次弗裡德黑爾姆也開槍了但是是射向了自己的軍官。對殺戮的厭惡,這名軍官把弗裡德黑爾姆當成無情的殺手但是在這一刻弗裡德黑爾姆徹底厭倦了。
朋友戰場相遇
小結
經歷了3年的戰爭,多少殺戮在自己面前出現戰友的突然死亡,身邊親人的離去。早已經對戰爭感到厭惡了,明明知道戰爭已經打不贏但是還是需要他們繼續戰鬥,那時候的他們已經沒有任何思想只有殺戮和像一個沒有感情的動物一樣。
偽
戰爭後方
鏡頭一
當弟弟因為傷病回到戰爭的後方時,面對德國青年人的嘲諷弟弟並沒有說些什麼。因為他是從前線撤下來的知道戰爭的殘酷性,而那名只有17歲的德國青年被元首所洗腦被面前柏林的偽裝所迷住了眼睛。覺得自己上戰場一定會幫助德國從而自己也能夠拿到很多徽章。沒有意識到戰爭的殘酷性,表現得十分無知。
德國小年輕被眼前景象迷住了眼
鏡頭二
格麗塔從戰爭前線演出歸來,面對後方一些無知軍官德國黨衛軍說出了:這場戰爭我們贏不了的言語。最後德國元首的那個時代,被德國黨衛軍以消極言論所逮捕送往監獄執行死刑。雖然說格麗塔說的是真心話但是在當時德國大環境下說出這種真實的話語,一定會被那些虛偽的人所處死。他們不想讓人們知道真相只有把知道真相的人處死,才能繼續自己的偽裝。
格麗塔說句實話被抓
前線
鏡頭三
在戰爭的最後階段弟弟弗裡德黑爾姆一行人被蘇聯紅軍所包圍,德國年輕的士兵還在幻想著元首保證過他們可以贏得勝利。但是弗裡德黑爾姆用自己的行動去撕毀了德國的偽裝,證明了德國已經戰敗。身先士卒出去沒有投降,而是為了讓自己的隊友活下去。自己率先去死,給自己隊友留下投降的機會。最後弗裡德黑爾姆沒有開槍用自己的生命,揭穿了德國的偽裝也警示了德國年輕人。
德國青年依然相信元首
小結
無論在戰爭的前線還是後方,德國元首對於人們的洗腦是非常嚴重的。將一些不利的局面偽裝成好的方面。想讓自己的國民更加有信心,但是另一方面面對說真話的人基本上都是殺死,沒有自由言論沒有真相,只有元首至高無上。這也是這些鏡頭帶給我們在戰爭期間人們的偽裝是多麼可怕。
總結
《我們的父輩》這部影片鏡頭中拍攝了許多細節,有時候我們注意不到但是在你認真去觀看的時候你會發現,拍攝的是非常真實的。這部影片帶給了我們很多啟示,也讓我們看到在戰爭中人性的變化,弟弟從一個懦弱的士兵成為一個殺戮機器。哥哥從一個殺戮機器到最後的厭倦戰爭,在元首的領導下德國很多人都已經蒙蔽了雙眼展現了人性最虛偽的一面。而在戰爭中也反映了性往往比金錢更加重要,猶太人在歐洲所有國家都不被受到歡迎,無論是德國人還是波蘭人和蘇聯人對猶太人的態度就是歧視。電影中還有一個細節就是七燭臺代表了猶太人的標誌,憑藉七燭臺女護士夏洛特判斷出來身邊的人就是猶太人,從而把身邊的女護士送到了集中營,也是演繹的非常到位。這部影片的主題是,反映了對戰爭的厭惡,對和平的嚮往。結局還是比較現實,活下來的三個人回到了最初的酒館那時候已經是物是人非事事休了,早已沒有戰爭前時光那麼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