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半手指麻木疼痛,或是類風溼關節炎所引起的腕管症候群

2020-12-22 老孟有話說

腕管症候群是一個比較常見的疾病,就是出現在手的大拇指這一側三個半手指有麻木,針刺樣的疼痛,還有些感覺減退。我們的腕管為什麼容易得這個病?

是因為我們腕骨的地方有八塊小骨頭在底下,在上面有一條韌帶,叫腕橫韌帶,腕橫韌帶和腕骨中間有一個狹窄的隧道。這個隧道一共有十個組織在裡面通過,有九個是屈肌腱,就是我們的指頭蜷起來,握拳的肌腱就是屈肌腱。這九個屈肌腱,還外加了一條非常重要的神經,就是在正中通過的一條正中神經。這個神經要比肌腱嬌嫩的多,而且神經是傳遞一種信息的,上傳下通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織。那麼要容納十個重要的組織,在裡面幾乎是排的滿滿的,沒有空隙,如果這些組織 肌腱或者滑囊 局部有發炎或者張力增高,首先刺激到正中神經。正中神經一旦受到刺激,就會傳遞信息,就會出現剛才講的一些症狀,這就是腕管症候群。

類風溼性關節炎,腕關節病理變化主要就是滑膜炎。特別是急性滑膜炎,這個地方的軟組織就會腫脹,壓痛,疼痛,滑膜也會增生,還有肌腱表面包裹的腱鞘也會發炎。腱鞘囊腫發炎之後,腫脹就會擠壓到正中神經,本身就非常狹窄的一個通道,擠壓到正中神經就會引起大拇指,食指,中指還有無名指的一半。這些區域出現燒灼般的疼痛,或是針刺樣的疼痛,還有麻木的,在夜間疼的更厲害,時間長了還有一個表現就是大魚際,就是我們的大魚際肌這塊肌肉萎縮,兩邊一對比,發現明顯萎縮了,這就是大魚際肌的萎縮。

這個就是腕管症候群的表現,所以類風溼性關節炎的病人如果出現這個情況,就要考慮是因為類風溼導致的局部滑膜炎,最後影響到正中神經,類風溼性關節炎引起的這個腕管症候群就講到這裡,關注孟醫生,下期更精彩。

相關焦點

  • 出現這些信號提示可能得了類風溼關節炎?
    一,走向類風溼關節炎 目前已經清楚:約 50% 的類風溼關節炎(RA) 在出現任何症狀前相當長時間內,可檢測到類風溼因子 (rheumatoid factor, RF) 和/或抗瓜氨酸肽抗體(Anti-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ies,ACPA)。
  • 右胳膊麻木是什麼原因?看你屬於哪種
    由於頸椎間盤側後方突出、鉤椎關節或關節突關節增生、肥大,刺激或壓迫神經根引起頸肩及手指麻木疼痛等一系列臨床症狀,稱為神經根型頸椎病。神經根型頸椎病是頸椎病中最多見的類型,其典型症狀為疼痛由頸肩部向上肢放射至指尖,放射痛範圍根據受壓的神經根不同而表現為相應皮膚區域麻木、過敏等感覺異常,同時可伴有上肢肌力下降、手指動作不靈活等症狀。
  • 手指麻木刺痛 可能是腕管症候群
    腕管綜合症就是正中神經被卡壓後引起的一系列的症狀和體徵。3、止血帶試驗,將血壓計充氣到收縮壓以上30~60秒鐘即能誘發手指疼痛者為陽性。4、伸腕試驗,維持腕於過伸位,很快出現疼痛者為陽性。5、指壓試驗,在腕橫韌帶近側緣正中神經卡壓點用指壓迫能誘發手指疼痛者為陽性。
  • 早讀 | 6個動作,搞定「磨人的小妖精」--腕管症候群!
    多數病人病因不明,主要與下列因素有關:1)腕部外傷:包括骨折、脫位、扭傷、挫傷等,改變了腕管的形狀,減少了腕管原有的容積。2)腕管內各肌腱周圍發生慢性炎症改變:如非特異性屈肌肌腱滑囊炎、類風溼性肌腱滑膜炎、急性鈣化性肌腱炎等,滑膜增生,體積增大。
  • 腕管症候群(正中神經卡壓)
    腕管症候群是正中神經在腕管內受壓而表現的一組症狀和體徵
  • 類風溼關節炎患者的關節疼痛到底該選擇哪個科室呢?
    · 回憶疼痛是否有病史 疼痛是否是因過度的生活、娛樂、鍛鍊等活動引起的外傷,如骨折、脫位、扭傷、挫傷等。 疼痛是否是因反覆的機械運動而使骨、關節、肌肉、韌帶、筋膜、滑囊等組織結構受到損傷,引起的運動系統的慢性損傷,如腰肌勞損、腰腿疼、頸肩疼、腱鞘炎等。
  • 旋前圓肌症候群
    旋前圓肌症候群的症狀從疼痛,屈指無力,手指麻木考慮。疼痛 病人前臂旋轉用力的勞動中感到前臂疼痛不適,其疼痛多發生在前臂和手指,並向橈側三個半手指放散,疼痛呈燒灼感,但無夜間痛。手指麻木 症狀重者可出現橈側三個半手指麻木。體徵 1.感覺檢查:正中神經分布區(包括手掌側基底部、正中神經掌皮支的支配區域)感覺異常,前臂近側壓痛。2.運動檢查:手指屈曲,大魚際對掌、對指肌力減弱。
  • 四種引起胸椎的疼痛症候群
    臨床症候群帶狀皰疹是一種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體徵和症狀當發生病毒重新激活,神經節炎和周圍神經炎會引起疼痛,並伴隨流感樣症狀。該疼痛通常從鈍痛到感覺遲鈍或沿胸神經根分布的神經炎性疼痛。急性帶狀皰疹最常發生於胸部皮膚大部分患者急性帶狀皰疹的疼痛要比出疹早3~7天,因此常導致誤診(見鑑別診斷)。
  • 拇指、食指、中指麻木-----腕管症候群
  • 六種引起骨盆的疼痛症候群
    恥骨炎造成恥骨聯合的局部壓痛,疼痛可放射至大腿內側面,並引起蹣跚步態。恥骨炎患者通常使用蹣跚步態臨床症候群臀大肌容易受到創傷,或因運動過度和不當而產生磨損與撕裂,並容易形成肌筋膜疼痛症候群。臀大肌多因受到反覆性微創傷而產生疼痛,例如在柔軟的地面上跑步、過度使用運動器材,或是反覆伸展髖部。涉及臀大肌的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疼痛主要位於臀大肌的內側和靠下方的位置,即越過臀部牽涉到尾骨區域。
  • 手指麻木可能是腕管症候群,這「七組動作」做起來!
    在手腕處,此神經便會經過一條管道,跟多條其他手筋並排在一起,而此管道的名字就叫做「腕管」。 腕管綜合症就是正中神經被卡壓後引起的一系列的症狀和體徵。主要表現為正中神經受壓食指,中指和無名指麻木,刺痛或呈燒灼樣痛,白天勞動後夜間加劇,甚至睡眠中痛醒;局部性疼痛常放射到肘部及肩部;拇指外展肌力差,偶有端物,提物時突然失手。
  • 6種理療動作,針對腕部疼痛和腕管綜合症!瑜伽手腕熱身
    很多白領剛開始壓力很大,並且一部分人群開始注意到手腕疼痛。有一位白領說:「它的前臂內側受傷,然後到手腕,手掌也有灼痛感。」 她每周工作55小時,包括周末,估計她每天在筆記本電腦上花費5個小時。她說:「我很害怕。」 在這項工作中,她記得坐在辦公桌前,整日不和任何人說話。
  • 手指經常麻木、無力?可能是它堵了!一分鐘自測
    一般長時間從事手工勞作的人易出現手指麻木。但隨著電子產品興起,如手機、平板或電腦等,手指麻木的人群越來越多,嚴重時都不能抓住筆或筷子,嚴重影響到工作和生活。 手指經常麻木無力是怎麼回事?
  • 風溼與類風溼有什麼區別?類風溼的典型症狀|類風溼關節炎|風溼熱|...
    摘要:1.風溼性關節炎是由鏈球菌引起的風溼熱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可治癒,較少遺留後遺症;而類風溼性關節炎是一種自身免疫系統疾病,致殘率高,現代醫學無法根治 ;2.風溼性關節炎主要涉及大關節,疼痛呈「遊走性」;類風溼關節炎主要侵襲小關節,呈對稱性侵犯,有「晨僵」現象 ;
  • 類風溼關節炎的皮膚表現,知多少?
    類風溼關節炎(RA)是一種除了關節受累,還可以有各種關節外的表現的慢性全身性疾病。皮膚是RA經常累及的部位。RA皮膚受累時臨床表現包括類風溼結節、速發類風溼結節病、類風溼性結節病、Felty症候群、類風溼性血管炎、壞疽性膿皮病、類風溼性中性粒細胞性皮膚病、間質性肉芽腫性皮炎和柵欄狀中性粒細胞肉芽腫性皮炎。
  • 高波/楊英姿/崔樹森合作揭示家族性腕管症候群的發病機制
    該病在人群中的患病率大概在1-5%左右,患者多出現手神經感覺麻木和疼痛的症狀,大多數患者的症狀會逐漸加重,如果沒有合適的治療,會出現手部肌肉萎縮、手功能發生不可逆損傷等情況。該疾病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生活與工作,為社會和家庭帶來不小的經濟負擔。腕管症候群致病的分子機理並不清楚,以往大多數的觀點認為環境因素,如長期過度使用優勢手等機械因素,是引起腕管症候群的主要原因。
  • 學會這些讓你的手腕不再麻木,疼痛
    如何判斷你是否得了「腕管症候群」? 一.Tinel徵:在腕韌帶近側緣處用手指叩擊正中神經位,拇、食、中三指有放射痛者為陽性。當拇指、食指、中指和無名指外側,持續出現疼痛、麻木、灼燒等感覺時,可能就是腕管症候群 三.止血帶試驗:在病人上臂,用一條止血帶,使用測血壓的裝置進行加壓,使壓力高於橈動脈的壓力以後,60秒之內出現手指麻木,就提示陽性。 怎樣緩解及預防呢?
  • 關於類風溼關節炎,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風溼病是一個很大的概念,指各種病因引起的影響骨、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以疼痛、腫脹和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的一大類疾病,包括類風溼關節炎在內有數百種疾病。而類風溼關節炎是以侵蝕性關節炎為主要特徵的風溼病,主要表現為關節的腫脹、疼痛和僵硬,最終會導致關節畸形並喪失正常的功能。
  • 腕關節疼痛,原來是這些原因在作怪,醫生教你如何緩解疼痛
    病因多樣且相似,容易被誤診「從生理解剖機構上來說,腕關節包含皮膚、肌腱、骨關節、血管和神經等組織,每種組織的病變都會引起手腕疼痛。」曹松華介紹,例如神經損傷引起的腕管症候群、肌腱損傷引起的腱鞘炎、以及韌帶和軟骨損傷、滑膜炎、骨關節壞死、骨腫瘤等。
  • 腕管症候群:手腕特徵觀察
    正中神經於腕部受壓,起初引起間斷性夜間感覺異常與遲鈍,隨時間而頻次增加,於白天清醒時出現感覺異常與遲鈍;之後由於軸索變性,或出現無力、大魚際肌萎縮。圖1 腕管症候群示意圖引起腕管症候群的因素眾多,或致腕管內容物體積增高,或致腕管尺寸減小。每個人的手腕部寬窄,手指長度不一;測量值與腕管症候群之間,具有關聯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