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在我們山東安丘這地叫地瓜,以前山嶺薄地種植的很多,現在已經很少有人種植了,種植的也就是一些紅瓤的,黃瓤的等地瓜,目的是為了嘗個鮮,不再像以前當糧吃了。
在我們這裡,紅薯有春茬和麥茬地瓜。紅薯其實並沒有嚴格的收穫期,它是無性營養體,並沒有明顯的成熟特徵,只要氣候條件適宜就可以繼續生長,只不過是收穫過早產量低,收穫過晚容易受凍,不耐貯藏或腐爛。
一,紅薯的生長周期是多長
在我們這裡,春季如果土溫,墒情等條件適宜的時候,3–4月間就可以栽插。紅薯適時早插是增產的重要環節,因為延長了生長期,因此可提高產量。
而麥茬地瓜主要是受小麥收穫期的影響,一般6月上旬到7月上旬都可以栽插。而有的地方栽夏薯在5–6月都可以栽插。有的地方還栽插冬薯,結薯過冬是高產的關鍵。
就拿我們這裡說,春茬紅薯大約有5–7個月的生長期,麥茬或者說是夏紅薯大約3–4個月的生長期。因為我們這裡"霜降季節地溫低,生長停止到收期",紅薯塊在低於9℃持續10天以上,就會收冷害發生腐爛,所以得收紅薯了。
二,種植紅薯需要注意什麼
其實紅薯很好栽培,如11紅薯適應性真強,旱地也出高產量","儘管黃土土質差,肥足薯大真似瓜","紅薯喜鉀,薯大好挖","氮肥適量鉀為主,防蔓徒旺不長薯",等等的農諺都是對紅薯高產栽培的總結。在此僅選取幾句重要的農諺來說一下紅薯栽培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1,施足基肥平整地,斜插淺栽四節宜
紅薯需肥量大,需肥規律是鉀非最多,氮肥次之,磷肥第三。紅薯施肥原則是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根據土壤肥力狀況,重施鉀肥,適施氮肥磷肥或氮磷鉀肥配合。
紅薯應適時早栽,選擇壯苗栽插,根據土壤肥力搞好合理密植。栽插的方法採取斜插和淺插,入土的節位一般為4–6節,20–25釐米的短壯苗為好。
淺插的深度在土壤溼潤的條件下5–6釐米。成活後分階段加強管理,如提蔓,控旺,合理施肥,注意抗旱排澇等栽培措施,滿足紅薯生長需要,奪取高產。
2,紅薯喜溫喜光不耐陰,只要水分調得勻
紅薯喜溫喜光不耐陰,它所累積貯存的營養物質來自光合作用。光照不足葉色變黃,嚴重時會脫落。由於紅薯沒有成熟期的界限,光照越足,對提高產量越有利。
紅薯一生中需水量較大,特別是在薯塊的膨大期,要求土壤溼潤,但又不可過多,否則會影響薯塊的膨大,甚至造成薯塊的腐老。土壤乾旱不利於紅薯的生長,塊不肥大導致減產。
3,蔓莖滿地常提藤,防止莖節再生根
對於紅薯是否翻藤的問題,在頭條上也爭論了很長時間,有說翻的,有說不翻的。我僅從一個老農的角度來說哈,俺這裡以前栽紅薯時的的確確是翻藤,後來經過有關技術人員的開導,再加上後來多栽些短秧的紅薯,也是經過實踐證明,翻藤的確不科學,因為它打破了葉片接受光能的最佳分布,降低了葉片製造養分的能力,從而影響產量。
在我們這裡,現在大家都是改翻藤為提藤,一般提1–2次即可。這種方法不傷蔓不打亂葉層,有利而無害。二是噴控旺劑,如矮壯素或多效唑或烯唑醇等,按要求噴2次效果很好。
還有一些注意事項,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篇幅所限不叨叨,就說三點也罷了。希望大家種出個大甜美的地瓜。
總之,紅薯經濟效益好,高產穩產投入少。紅薯生態效益好,農藥化肥用得少。引進良種產量高,原種脫毒品質好。塊根莖葉全是寶,酒店飯桌美佳餚。紅薯營養價值高,食用健體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