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內向性格就真的比外向的差嗎?六道題測試你是什麼性格

2021-01-08 話印心理

文丨話印主筆團

你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會在聽者的心中留印記

平時裡我們常常會用外向和內向來形容一個人的性格。如果一個人在社交時表現得很容易害羞,不太愛表達自己,我們就會說這個人很內向。而喜歡交朋友,性格看起來大大咧咧,就會說這個人很外向。只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性格,但是在心理學這一門學科中對人們性格的界定遠遠沒有那麼簡單。而且現在的社會對外向者傾斜更多,經常有人說,如果想要成功就應該大膽地走出去行動。外向的人在社會上混得如魚得水,但是內向者經常在人際交往中碰壁。但是內向者一定要記住一句話:內向不是一件壞事,只是一種獨特的性格優勢。

如何判斷自己的性格是內向還是外向

內向者和外向者的主要區別是精力的來源不同。關於內向者和外向者有一個形象的說法:內向者就像一個充電的電池,電量是會有限的,需要不斷的充電,來補充精力。他們的精力主要來源於自身,外界的刺激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消耗。比如當內向者靜下心來思考時,或者休息一下就可以補充精力,如果是外出應酬是很消耗他們的精力的。而恰恰相反的是,外向的人就是需要外界不斷的刺激來獲得能量,比如跟人交往,出去娛樂等,他們只有四處活動才能保持精力充沛。他們就像是一塊太陽能電池,陽光會給他們帶來能量。獨處的話會讓他們感覺到孤獨,失去能量的補給。

因為精力的來源不同,所以外向的人會尋求大量的外部刺激,使得他們對一件事的專注時間較短,他們有很多朋友,知道很多事,雖然可能多數都是淺嘗輒止,但是他們的人生很有寬度。而內向者傾向於深度。他們的注意力會持續地保持在自己感興趣的地方,會深入思考,反而從外界吸收太多會使得他們消化不了,導致內部混亂。雖然他們的朋友少,但是他們的專注會使得其在一個領域積累豐富的經驗。

現在這裡有個小測試,有六個小問題,如果你的肯定回答大於否定回答,那你大概就是內向者了。

第一個問題,你是否一個人或者和交心的好朋友在一起時更容易放鬆?

第二個問題,你在外出活動時是不是總感覺很累?

第三個問題,你在朋友圈裡是不是傾聽者?

第四個問題,你喜歡在辦事前思考一番嗎?

第五個問題,在群體中你會不會感覺不自在?

第六個問題,你是不是不喜歡匆忙行事?

為什麼會形成內向和外向性格的區別

主要原因是生理結構的不同。那生理結構是怎樣影響人們的性格的呢?生物學上說基因影響生理接受。所有人基因大部分都是相同的,只有小部分不同,而這一小部分不同的基因讓組成神經系統的化學成分不同,這些也可能是完成性格差異的原因。神經遞質是在大腦神經中傳輸信息的,引導大腦血液的流向,血液流到的地方就會產生刺激,接著發出指令去指揮身體行動。

下面介紹兩種神經遞質。一種是多巴胺,一種是乙醯膽鹼。多巴胺傳遞的信息是運動、警覺和短時間記憶的,所以它在傳遞信息時走的是神經通路最短的那一條路。乙醯膽鹼傳遞的是思考和長時間記憶的信息,它們走的神經通路比較曲折,所耗費的時間也會很長。外向的人通過分泌腎上腺素召喚多巴胺,使自己的感覺良好。腎上腺素的分泌會使得外向的人活躍好動。而內向的人對多巴胺敏感,太多的多巴胺會刺激到他們,所以他們的身體更傾向於使用乙醯膽鹼,讓他們感覺到平靜而幸福。

總結來說的話,就是外向者與腎上腺素、多巴胺、精力消耗相聯繫,他們渴望得到外界的刺激,身體更喜歡用較短的多巴胺神經傳導通道來傳輸信息,所以擅長於短時間記憶,即興反應。而且在受到刺激時可以迅速地做出反應,多巴胺的釋放出來的快樂讓他們難以停不下來。內向的人與乙醯膽鹼、精力儲備相聯繫,他們需要長時間的記憶,需要在記憶中尋找信息,需要一段時間去思考才能講話,乙醯膽鹼讓他們慢下來去儲存精力,只有在平靜的狀態下才會感覺到幸福。我們要知道自己天生就會處在內向和外向的橫軸中的一個點上,無論在哪裡都是健康的,但強迫一個人離開自己的位置會對健康不利。

內向者該如何管理精力

一、控制個人的節奏。你要懂得如何去調節工作和生活的節奏,一定不能讓自己感覺很累的時候才想著調整,這樣會讓自己的壓力很大。我們要控制自己身體的節奏,讓身體有周期性,你要知道自己的身體精力高峰期是什麼時候,低谷是什麼時候,然後在不同狀態安排不同的事情,這樣才會事半功倍。

二、給自己劃定合適的界限。內向的不喜歡受到太多的外界刺激,劃定邊界是為了讓刺激保持在一個合適的範圍內。可能你經常會因為精力不夠不能做更多的事而感覺到有罪惡感。就比如你的父母總是叫你多出去和大家玩,不能總是一個人,於是你會不斷地在改變自己去迎合別人,有時候甚至會忽略自己的感受。帶著這樣的心態,很容易會讓你陷入一種沒有邊界的生活,你也可能會因為精力的儲備不及時而感覺心力交瘁。所以我們要學會拒絕別人,讓別人知道你對個人空間和時間的需要。你通過劃出個人邊界讓別人知道你的承受能力,這樣你才能在沒有幹擾的環境裡整理自己的思路和情感,跟自己對話去處理一些很難的工作或者生活問題。

三、找到恰當的方式恢復精力。前面已經講過,內向的人需要不斷的充電去補充精力。所以我們必須學會去補充體能。我們可以多曬曬太陽,陽光會調整身體中的褪黑素分泌,從而調節情緒和睡眠。除了補充陽光外,還可以用香味來給內向者充電。香味可以讓人放鬆提高我們的注意力和學習能力。因為鼻子和大腦通路的距離很近,對香味的快速反應能夠刺激大腦的情緒中心,如果你在吸入自己喜歡的香氣或者新鮮空氣時,會提高你的精力水平。

內向並不是心理疾病,不管是內向還是外向,都是人們與生俱來的屬性,所以並不見得外向的性格就比內向的性格來得好。性格外向的人可能在平時的相處上更容易討喜一些,但內向者專注的思維方式也往往能在學習、事業上帶來更高的成就。所以兩者並不是一個取捨關係,各有各的優缺點罷了。不必因為自己是一個內向者而感到自卑,也不要因為自己是個外向的人而感到沾沾自喜。

-The End-

參考文獻:《內向者心理學》

相關焦點

  • 內向真的是一種性格缺陷嗎?
    從我開始學習心理學之前,我一直認為內向並不是一個可以形容人性格的貶義詞,也並不應該是因此就要刻意改變自己的理由。終於,在了解一定心理學知識後,我找到了解釋內向的答案。拋下大眾普遍對內向者的其他偏見,人們常說「你應該外向一點,才能更好的在社會下生存」;「你這麼內向,工作中怎麼的了啊」等等諸如此類的話。
  • 內向?外向?是什麼在影響著你的性格
    在我們的普遍認知中,外向的人偏向於能說會道,善於交際;內向的人就不善表達,羞於展現自己。人們常說,不同的性格適合不同的工作崗位,真的是這樣嗎?人的性格是由什麼決定的,受什麼因素影響?關於人類的性格到底是什麼決定的,科研人員給出了相關的研究結果。
  • 每日心理:外向or內向,你找準性格類型了嗎?
    為了明確你自己是外向or內向,先來看看它們分別有什麼典型表現: 外向性格: 1、我享受/不反感小組團隊合作。 2、我會積極參與課堂上老師的討論、互動。
  • 性格內向 VS 性格外向
    「內向」這個詞通常被人們認為是一個缺點。「外向」的人似乎更受人歡迎。然而內向和外向並不是兩個非此即彼的選項,更像是一條顏色從淺到深漸變的色帶,色帶的一端代表內向,一端代表外向。我們每個人都位於這條色帶的一個點上,有的人更靠近代表內向的一端,有的人更靠近代表外向的一端。所以,其實我們每個人的性格中都會有一定程度的內向和一定程度的外向,區別只在於哪個多哪個少而已。
  • 性格內向的人和性格外向的人到底差距有多大
    在現在的社會中形形色色什麼性格的人都有,有性格開朗愛說愛笑的,也有性格內向在熟人面前能夠誇誇其談,但是在生人面前卻顯得特別不愛說話,總之性格決定命運,不同性格的人將來的人生也會不同。理論上來說性格外向的人一定會比性格內向的人更善於社會交際,要混的更好才對,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你認為性格外向一定比內向好嗎?
    我們從小到大一直被老師和父母教育要活潑要多說話,小時候見人不願意打招呼,媽媽就會說這孩子就是太內向了,要學著改變,學習別人家的小孩嘴甜又活潑;長大後不喜歡跟人打交道,喜歡獨處,不愛表現,被人稱為傳說中的「社交恐懼症」,其實性格內向不是病,只不過外向的人能夠有更多的機會去展示自己,而內向的人這方面的機會就比較少
  • 人的性格可以分為內向與外向,那你真的知道這兩種性格的優缺點嗎
    心理學中將人分為內向與外向兩種,當然人不可能是純粹的內向或者外向的存在,事實上人都是複雜的混合體。那麼到底怎樣來區分自己是偏外向多一些還是偏內向多一些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判斷得出。外向的人大多數情況下屬於非常活躍的,沒有固定的姿勢,總是動來動去的。
  • 內向性格的人需要逼著自己變得外向嗎
    很多人說,內向意味著不善於言談,不與人打交道;而外向者則表現出口才好,能處理事情,容易與人打交道。事實上,這種對內向和外向的定義是完全錯誤的。通過社會接觸來判斷一個人是內向還是外向是有偏見的。畢竟,內向的人如果後天有良好的鍛鍊,就可以擁有這種能力。
  • 性格外向與內向哪個好?你自己又是什麼樣性格呢?
    我們從小到大一直被老師和父母教育要活潑要多說話,小時候見人不願意打招呼,媽媽就會說這孩子就是太內向了,要學著改變,學習別人家的小孩嘴甜又活潑;長大後不喜歡跟人打交道,喜歡獨處,不愛表現,被人稱為傳說中的「社交恐懼症」,其實性格內向不是病,只不過外向的人能夠有更多的機會去展示自己,而內向的人這方面的機會就比較少
  • 性格內向和外向,到底哪個更好
    沒有人說外向就一定很好,內向比較出名的的人不在少數,這樣的人有很多,沒有說內向是真的不好,只是說內向可能表現的沒有那麼開朗,當然這只是比較相對開朗的人來說的。我們往往說自己錯失了機遇是因為性格問題,還有人覺得是性格決定命運,但是,我們自己的內心真的是這樣以為的嗎,我想其實不然吧,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去做的事情,關鍵是我們能不能不打折扣的做下來。
  • 都說性格外向的人比性格內向的人好,真的是這樣嗎?
    經常有人覺得自己性格內向靦腆,不喜歡與人說話,會影響和人相處。今天,來給性格內向的一些自信,因為我會從方法論上徹底說明為什麼內向不僅不是你的劣勢,反而會是你的優勢。內嚮往往意味著什麼呢?寡言少語,不善於展示自己,在和人交往的時候容易緊張,交際圈少。
  • 外向的性格,碰上內向性格的人,兩個人可以做朋友嗎?
    可是,大家要知道人和人之間的在性格上,都是不一樣的。就像人們常問的,內向的人可以跟外向的人做朋友嗎?對於這個問題上,就連當局人可能都不太清楚。不過旁觀者清,真實的情況,應當是這樣的。和外向的人做朋友有好有壞,好處就是:當你在飯局或者聚會上,有外向的入存在的時候。他們就會負責起引領話題的任務,外向的人會製造那個活躍的氣氛。
  • 性格內向的人為什麼比性格外向的人成功者多?
    然而據調查顯示,成功者中內向者所佔比例大大高於外向性格。愛因斯坦、比爾•蓋茨、沃倫•巴菲特、史匹柏、村上春樹……世界上70%以上的成功者其實是性格內向的人。為什麼呢?這篇文章會告訴你,成功的道路上,儘管外向的人生神採飛揚,但內向的人天生自帶光芒!        「這樣不好,要從自己的世界裡走出來。」        「看你不怎麼說話,幹啥這麼高冷呢!」
  • 心理學:越是性格內向的女人,越是讓人著迷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心理學告訴我們,性格內向的人同樣擁有著外向人所不具有的寶貴的人格品質。而相比於大膽主動的外向型女孩,性格越是內向的女人,越是厲害,表現在感情方面就是——越善於抓住男人的心。什麼是內向型性格?
  • 外向性格一定比內向性格優秀嗎?乾康基因告訴你!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性格內向和性格外向的人之間哪個更有優勢呢?哪一種性格更好呢?這兩種截然不同個性的觀點,是由瑞士心理學家卡爾·榮格首次提出,並由英國心理學家漢斯·艾森克進行了更詳細的解釋。外向的人由於興奮覺醒的程度很低,所以需要做更令人興奮激動的事情來使自己得到滿足。
  • 為什麼性格有內向外向之分,原因在於大腦中的它!
    本篇文章為你解讀《內向者心理學》,帶你了解自己的性格,發揮內向性格的潛在優勢。對內向性格的三個誤區那為什麼性格會有內向和外向之分呢?是天生的還是後天環境造成的呢?性格形成的關鍵是什麼?A符合幾條,列表B符合幾條,多的就是你的偏向性格,這個測試可以幫助我們判斷自己的性格偏向,更準確的了解自己。
  • 性格外向的人,在社交中有什麼優勢?外向一定比內向好嗎
    關於性格,外向與否一直都是很多人的心頭結、給人造成了困擾,很多人都因為性格是內向or外向而感到非常的難過,主要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的性格有很多缺點,所以會經常羨慕別人性格,覺得自己性格缺點多多、別人的很棒,其實這說法有點偏頗。
  • 心理萬象:內向性格或外向性格是造成做不好事情的原因嗎?
    做什麼事情,不要和自己的性格聯繫起來。也就是說工作中取得成績的大小、好壞,和你性格是否內向、外向沒有什麼必然聯繫。如果工作中、生活中,有哪一件事情做不好,就和自己的性格聯繫起來,那就會徒生更多的煩惱。你會在自我否定中日益沉淪,久而久之,深陷其中,不可自拔。你自己不去善待自己,那就不會在自我激勵、自我肯定中尋求進步和突破。你有可能是塊金子,但卻在自卑中,埋藏了自己的光輝。有內向或外向的性格,都有可能把事情做好,也都有可能把事情辦砸;在工作中都有可能取得優異成績,也都有可能成績平平。所以內向和外向,不是用來衡定做事成功與否,工作中是否能取得成績的一個標準。
  • 你的性格是外向還是內向
    心理測試:當突然下雨時,哪個地方最適合避雨?你的性格是外向還是內向什麼是一個人的個性,對他的一生有很大的影響,對他的未來有太多的支持,你是內向還是外向?如果突然下雨,哪一個地方是最好的避雨地點?選擇你的答案,測試你是外向還是內向?
  • 比「性格內向」更可怕的是「權力外向」
    (齊魯網相關新聞:公務員考試第一名被以「性格內向」為由拒錄)    一個面試和總成績第一的考試,居然最後因「性格內向」被拒之公務員隊伍門外,這多少讓讓人驚訝。黃紅是「性格內向」拒錄,下一次說不定還有考生因「皮膚不白」或「身材不好」被拒錄,公務員招考中的「奇談怪論」可以寫成「公務員錄取笑話大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