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心理:外向or內向,你找準性格類型了嗎?

2020-12-16 騰訊網

外向、內向,總有自己的專屬競爭力,關鍵在於如何找準定位。——座座

正如樣貌,這個世界上沒有兩個人的性格會一模一樣,有的只是各種不同類型的性格。最常見的分類外向性格和內向性格,請別因為它簡單的外表而輕視它,正是這個看似淺顯的系統,影響甚至左右著我們的生活方式,人生選擇和決策、對待家人朋友的方式、選擇什麼樣的工作、職場上能否取得成功、能不能成為一個成功的領導者、和怎樣的人結婚、怎麼教育孩子......

.

為了明確你自己是外向or內向,先來看看它們分別有什麼典型表現:

外向性格:

1、我享受/不反感小組團隊合作。

2、我會積極參與課堂上老師的討論、互動。

3、我喜歡在各種社交媒體上跟大家分享自拍視頻。

4、我享受閒談。

5、我擅長表達,願意和別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即使別人並不完全認同。

6、比起朋友,我似乎對名利地位和財富更感興趣。

7、我可以同時做幾項任務。

8、我喜歡冒險。

9、不少人都說我是成熟、會說話的人。

10、我希望有一群人為我慶祝生日。

.

內向性格:

1、我更喜歡一對一的私聊、交流。

2、我享受朋友之間的親密交流,而不是參加全是新人的聚會。

3、我更喜歡通過書面文字來表達觀點。

4、比起無主題的閒聊,我更喜歡和朋友聊些深入的話題。

5、我更擅長獨立行事。

6、我喜歡需要專注、不會被打擾的工作。

7、在一場交談/會議中,我更多地是傾聽別人的意見,很少主動表達看法。

8、我更願意安安靜靜地度過周末。

9、朋友們都說我是個很稱職的聆聽者。

10、我不喜歡接聽電話。

哪類表現中的越多,你就越是偏向那種性格。當然了,少數情況下會出現各一半性格的人。

外向比內向優秀?

本座有個好朋友,叫她張小姐吧,她的女兒兮兮今年讀小學五年級了,很聰明,好學生獎狀拿到手軟,也很乖,張小姐給她報了3個興趣班,她竟然都能堅持地學下去,平時在家沒事就愛在小房間裡看看書和跳跳舞。嗯!就是隔壁家孩子的理想類型啊。

張小姐也覺得自己的兮兮很好,就像個小天使。

但最近發生了一件事讓張小姐開始懷疑人生了。趁著放假,她的一個單位同事帶著自家女兒小茗來做客,這是兮兮第一次和她們見面。

當天晚上同事離開之後,就給張小姐打了個電話,說:「兮兮是不是太內向了,說話斯斯文文小小聲、也不愛主動開口,你看我的小茗,不僅總是主動找兮兮搭話,還當著大家的面唱歌展示了呢,多好。我覺得吧,小孩子以後要有出息、在社會上吃得開,還是要外向一點,太文靜很容易被別人忽略的。我也就這麼提一嘴,你別往心裡去啊。」

.

張小姐嘴上說著沒關係,但那天晚上她真的整夜都沒睡著。這麼多年,還是第一次有人這麼直接地告訴她:內向不好,外向更優秀。

她開始疑惑了。是,沒錯,兮兮確實不像活潑外向的孩子那樣能隨意在大家面前表現自己,也不愛刺激冒險的遊戲,在班裡也不屬於主動積極舉手搶答的學生。但這...又有什麼問題嗎?就因為兮兮天性內向,所以她現在就不優秀了嗎?長大以後就比不過外向的人嗎?

這樣的事情也發生在本座的另一個同學,老陳身上,她自己是一個內斂的人,從小到大、非常地、極其地內斂。每次逢年過節長輩朋友們匯聚一堂,她總是扮演那個掛著禮貌微笑、整個下午只有隻言片語的高冷女孩,我相信很多人都跟她一樣。

但據我所知,從小學到大學她在班裡甚至整個年級都是前三,目前在武漢讀博士攻讀管理學,她的親密朋友不少,和老師們的關係也不錯。出乎我意料的是,她竟然多次在大型研討會中主動發表演講,而且反響挺熱烈。

她天性內向嗎?肯定是內向的。她優秀嗎?自然是優秀,而且還前途無量。

座座的結論

從上面這些事例,你可以感受到什麼?現在的人們總是以外向為標準,我們從小就被教育:活潑、外向的性格才是王道,喜歡交際才能廣結朋友,有無數的朋友才有無數的路子,才有前途。

其實這樣的「共識」確實很可怕。它讓我們從啟蒙的時候,就只想著往外向、更外向發展,似乎這樣才能符合標準、才有強大的競爭力,但這卻讓原本內向的人越來越迷失自我、越來越焦慮迷茫。

想討好環境、討好生活的人太多了。但你為什麼非要採用強行改變天性的方法,去附和大眾呢?我們真正要做的是什麼?回歸本質—接受自我和天性—找準適合自己發展的方法。既讓自己舒服,又讓自己有價值,這才是善用「性格」的智慧。

以上,是內外向性格專題的入門篇啦,本座會繼續精心準備,後面將定期推出關於性格心理學的內容系列:

到底為什麼會內向?

內外向性格的優劣勢對比

為內向正言:一些誤區

內向的人如何才能不被人忽視

兩種性格可以相互切換嗎?

......

想更好地提高自己性格的競爭力,先關注起來吧!

.

「插座計劃」:時間管理、自律打卡、分享、傾聽。評論或私聊座座,加入吧!

內容版權所有、原創自「心理插座」,座座。

相關焦點

  • 心理萬象:內向性格或外向性格是造成做不好事情的原因嗎?
    做什麼事情,不要和自己的性格聯繫起來。也就是說工作中取得成績的大小、好壞,和你性格是否內向、外向沒有什麼必然聯繫。如果工作中、生活中,有哪一件事情做不好,就和自己的性格聯繫起來,那就會徒生更多的煩惱。你會在自我否定中日益沉淪,久而久之,深陷其中,不可自拔。你自己不去善待自己,那就不會在自我激勵、自我肯定中尋求進步和突破。你有可能是塊金子,但卻在自卑中,埋藏了自己的光輝。有內向或外向的性格,都有可能把事情做好,也都有可能把事情辦砸;在工作中都有可能取得優異成績,也都有可能成績平平。所以內向和外向,不是用來衡定做事成功與否,工作中是否能取得成績的一個標準。
  • 你是內向還是外向的人?其實有四種不同類型的內向
    內向和外向這個話題已經討論了不知道多少次了,那麼你認為你是一個內向的人呢還是一個外向的人呢?想想以下情形你會怎麼做,自然就可以知道你屬於內向還是外向。想像你和一大群朋友出去吃晚餐,你會是引導話題的人嗎?去KTV裡面唱歌的時候你會勇敢的唱幾首嗎?
  • 心理萬象:內向的人很孤單嗎?外向的人為什麼有時感覺很孤僻?
    —、不能用內向和外向判斷一個人的性格,人都是內外合一的。把身邊的人說成是內向或者是外向,其實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人都是內外合一的,也就是性格中既包括內向,同時也有外向的成分存在。只不過是他展現和表達的東西根據環境的變化而不同。所以在不同的環境和氛圍中才有了內向和外向區別。
  • 你認為性格外向一定比內向好嗎?
    我們從小到大一直被老師和父母教育要活潑要多說話,小時候見人不願意打招呼,媽媽就會說這孩子就是太內向了,要學著改變,學習別人家的小孩嘴甜又活潑;長大後不喜歡跟人打交道,喜歡獨處,不愛表現,被人稱為傳說中的「社交恐懼症」,其實性格內向不是病,只不過外向的人能夠有更多的機會去展示自己,而內向的人這方面的機會就比較少
  • 內向性格的人需要逼著自己變得外向嗎
    很多人說,內向意味著不善於言談,不與人打交道;而外向者則表現出口才好,能處理事情,容易與人打交道。事實上,這種對內向和外向的定義是完全錯誤的。通過社會接觸來判斷一個人是內向還是外向是有偏見的。畢竟,內向的人如果後天有良好的鍛鍊,就可以擁有這種能力。
  • 外向的性格,碰上內向性格的人,兩個人可以做朋友嗎?
    可是,大家要知道人和人之間的在性格上,都是不一樣的。就像人們常問的,內向的人可以跟外向的人做朋友嗎?對於這個問題上,就連當局人可能都不太清楚。不過旁觀者清,真實的情況,應當是這樣的。和外向的人做朋友有好有壞,好處就是:當你在飯局或者聚會上,有外向的入存在的時候。他們就會負責起引領話題的任務,外向的人會製造那個活躍的氣氛。
  • 心理測試:選擇你喜歡的波浪 揭秘你外向和內向性格比例
    你的性格是外向還是內向?下面的6個中,你覺得(總覺得這個很像自己)的波浪是哪個?不要選擇「喜歡的」,要選擇能感受到共鳴的。根據選擇,可以知道你性格的「外向」和「內向」的比例。選擇①的你是「外向0 :內向10」你總是靦腆,很難敞開心扉。 好像被周圍的人認為是神秘的存在。 有時會被誤解,所以也經常傳達一下自己的意見吧。
  • 性格內向的人為什麼比性格外向的人成功者多?
    然而據調查顯示,成功者中內向者所佔比例大大高於外向性格。愛因斯坦、比爾•蓋茨、沃倫•巴菲特、史匹柏、村上春樹……世界上70%以上的成功者其實是性格內向的人。為什麼呢?這篇文章會告訴你,成功的道路上,儘管外向的人生神採飛揚,但內向的人天生自帶光芒!        「這樣不好,要從自己的世界裡走出來。」        「看你不怎麼說話,幹啥這麼高冷呢!」
  • 內向型 vs 外向型:如何判斷你的類型,並有針對性地提高生產力?
    不過我們要說的不是你在BuzzFeed上參加的一些性格調查。就性格類型而言,我們要討論的其實是——你是屬於內向型還是外向型的範疇。你是內向型、外向型抑或是屬於中向性格?「為了更好地與人合作,你需要了解他們的性格,他們也需要了解你的性格。」——Adam Grant內向者害羞,外向者開朗。很容易分辨吧,不是嗎?實際情況並非完全如此。
  • 性格內向 VS 性格外向
    「內向」這個詞通常被人們認為是一個缺點。「外向」的人似乎更受人歡迎。然而內向和外向並不是兩個非此即彼的選項,更像是一條顏色從淺到深漸變的色帶,色帶的一端代表內向,一端代表外向。我們每個人都位於這條色帶的一個點上,有的人更靠近代表內向的一端,有的人更靠近代表外向的一端。所以,其實我們每個人的性格中都會有一定程度的內向和一定程度的外向,區別只在於哪個多哪個少而已。
  • 心理學:內向性格就真的比外向的差嗎?六道題測試你是什麼性格
    文丨話印主筆團你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會在聽者的心中留印記平時裡我們常常會用外向和內向來形容一個人的性格。如果一個人在社交時表現得很容易害羞,不太愛表達自己,我們就會說這個人很內向。而喜歡交朋友,性格看起來大大咧咧,就會說這個人很外向。
  • 內向?外向?是什麼在影響著你的性格
    在我們的普遍認知中,外向的人偏向於能說會道,善於交際;內向的人就不善表達,羞於展現自己。人們常說,不同的性格適合不同的工作崗位,真的是這樣嗎?人的性格是由什麼決定的,受什麼因素影響?關於人類的性格到底是什麼決定的,科研人員給出了相關的研究結果。
  • 擁有內向心理的人要如何變外向呢?
    內向的人真的不會聊天嗎?心理學家說:並非如此,內向者更擅長深度溝通!內向者,你其實不是不會聊天,只是討厭膚淺的寒暄和人聊天對於內向者來說,看似是個難以完成的任務。然而事實上,內向者可能是本身就討厭寒暄(small talk),因為他們覺得寒暄這種談話形式流於表面,不需要雙方真正地了解和溝通。
  • 性格外向與內向哪個好?你自己又是什麼樣性格呢?
    我們從小到大一直被老師和父母教育要活潑要多說話,小時候見人不願意打招呼,媽媽就會說這孩子就是太內向了,要學著改變,學習別人家的小孩嘴甜又活潑;長大後不喜歡跟人打交道,喜歡獨處,不愛表現,被人稱為傳說中的「社交恐懼症」,其實性格內向不是病,只不過外向的人能夠有更多的機會去展示自己,而內向的人這方面的機會就比較少
  • 外向性格一定比內向性格優秀嗎?乾康基因告訴你!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性格內向和性格外向的人之間哪個更有優勢呢?哪一種性格更好呢?這兩種截然不同個性的觀點,是由瑞士心理學家卡爾·榮格首次提出,並由英國心理學家漢斯·艾森克進行了更詳細的解釋。外向的人由於興奮覺醒的程度很低,所以需要做更令人興奮激動的事情來使自己得到滿足。
  • 內向和外向只是性格特徵不同,內向並沒什麼不好
    雖然世界上有近七十億人,但在我眼裡,人的性格就和指紋一樣,沒有完全相同的指紋,同樣沒有完全相同的性格。長久以來,人的性格大致劃分為兩種:外向和內向。很多人以為內向是種貶義詞,象徵著孤陋寡言,以為內向就是沉悶無趣的標籤。而外向就代表著風趣幽默,不管任何時間、地點都能與人交好。其實,內向只是一種和外向不同的性格特徵。
  • 性格內向和外向,到底哪個更好
    如果你是一位內向者,那你一定明白啊,一直以來,「內向」是一個被大部分人定義為缺點的性格。當內向的人撲騰在眾人「勸導」的火焰之上時,從來都沒人對你說過一句:「沒關係呀,做你自己就好了,凡事,都有正反兩面。」
  • 比「性格內向」更可怕的是「權力外向」
    (齊魯網相關新聞:公務員考試第一名被以「性格內向」為由拒錄)    一個面試和總成績第一的考試,居然最後因「性格內向」被拒之公務員隊伍門外,這多少讓讓人驚訝。黃紅是「性格內向」拒錄,下一次說不定還有考生因「皮膚不白」或「身材不好」被拒錄,公務員招考中的「奇談怪論」可以寫成「公務員錄取笑話大全」了。
  • 你的性格是外向還是內向
    心理測試:當突然下雨時,哪個地方最適合避雨?你的性格是外向還是內向什麼是一個人的個性,對他的一生有很大的影響,對他的未來有太多的支持,你是內向還是外向?如果突然下雨,哪一個地方是最好的避雨地點?選擇你的答案,測試你是外向還是內向?
  • 假性的外向,消耗你,掏空你,來測測你最真實的性格
    ①假的外向,真的孤獨武志紅曾經分享過自己在北大學心理時的一個經歷:他一直都是個內向的宅男。大二那年,他下決心想要改變自己內向的性格,也付出了很多努力。武志紅說:外向是對外向者的嘉獎,內向是對內向者的保護。願意時,你向內進入心靈的深淵;願意時,你酣暢淋漓地展開自己。這兩種傾向你選擇哪一種,都伴隨著享受。所以,外向也好,內向也好,各自都有性格中的財富需要去挖掘,也有自己需要去面對的功課。一個成熟的人,應該是內向與外向兼而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