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向、內向,總有自己的專屬競爭力,關鍵在於如何找準定位。——座座
正如樣貌,這個世界上沒有兩個人的性格會一模一樣,有的只是各種不同類型的性格。最常見的分類外向性格和內向性格,請別因為它簡單的外表而輕視它,正是這個看似淺顯的系統,影響甚至左右著我們的生活方式,人生選擇和決策、對待家人朋友的方式、選擇什麼樣的工作、職場上能否取得成功、能不能成為一個成功的領導者、和怎樣的人結婚、怎麼教育孩子......
.
為了明確你自己是外向or內向,先來看看它們分別有什麼典型表現:
外向性格:
1、我享受/不反感小組團隊合作。
2、我會積極參與課堂上老師的討論、互動。
3、我喜歡在各種社交媒體上跟大家分享自拍視頻。
4、我享受閒談。
5、我擅長表達,願意和別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即使別人並不完全認同。
6、比起朋友,我似乎對名利地位和財富更感興趣。
7、我可以同時做幾項任務。
8、我喜歡冒險。
9、不少人都說我是成熟、會說話的人。
10、我希望有一群人為我慶祝生日。
.
內向性格:
1、我更喜歡一對一的私聊、交流。
2、我享受朋友之間的親密交流,而不是參加全是新人的聚會。
3、我更喜歡通過書面文字來表達觀點。
4、比起無主題的閒聊,我更喜歡和朋友聊些深入的話題。
5、我更擅長獨立行事。
6、我喜歡需要專注、不會被打擾的工作。
7、在一場交談/會議中,我更多地是傾聽別人的意見,很少主動表達看法。
8、我更願意安安靜靜地度過周末。
9、朋友們都說我是個很稱職的聆聽者。
10、我不喜歡接聽電話。
哪類表現中的越多,你就越是偏向那種性格。當然了,少數情況下會出現各一半性格的人。
外向比內向優秀?
本座有個好朋友,叫她張小姐吧,她的女兒兮兮今年讀小學五年級了,很聰明,好學生獎狀拿到手軟,也很乖,張小姐給她報了3個興趣班,她竟然都能堅持地學下去,平時在家沒事就愛在小房間裡看看書和跳跳舞。嗯!就是隔壁家孩子的理想類型啊。
張小姐也覺得自己的兮兮很好,就像個小天使。
但最近發生了一件事讓張小姐開始懷疑人生了。趁著放假,她的一個單位同事帶著自家女兒小茗來做客,這是兮兮第一次和她們見面。
當天晚上同事離開之後,就給張小姐打了個電話,說:「兮兮是不是太內向了,說話斯斯文文小小聲、也不愛主動開口,你看我的小茗,不僅總是主動找兮兮搭話,還當著大家的面唱歌展示了呢,多好。我覺得吧,小孩子以後要有出息、在社會上吃得開,還是要外向一點,太文靜很容易被別人忽略的。我也就這麼提一嘴,你別往心裡去啊。」
.
張小姐嘴上說著沒關係,但那天晚上她真的整夜都沒睡著。這麼多年,還是第一次有人這麼直接地告訴她:內向不好,外向更優秀。
她開始疑惑了。是,沒錯,兮兮確實不像活潑外向的孩子那樣能隨意在大家面前表現自己,也不愛刺激冒險的遊戲,在班裡也不屬於主動積極舉手搶答的學生。但這...又有什麼問題嗎?就因為兮兮天性內向,所以她現在就不優秀了嗎?長大以後就比不過外向的人嗎?
這樣的事情也發生在本座的另一個同學,老陳身上,她自己是一個內斂的人,從小到大、非常地、極其地內斂。每次逢年過節長輩朋友們匯聚一堂,她總是扮演那個掛著禮貌微笑、整個下午只有隻言片語的高冷女孩,我相信很多人都跟她一樣。
但據我所知,從小學到大學她在班裡甚至整個年級都是前三,目前在武漢讀博士攻讀管理學,她的親密朋友不少,和老師們的關係也不錯。出乎我意料的是,她竟然多次在大型研討會中主動發表演講,而且反響挺熱烈。
她天性內向嗎?肯定是內向的。她優秀嗎?自然是優秀,而且還前途無量。
座座的結論
從上面這些事例,你可以感受到什麼?現在的人們總是以外向為標準,我們從小就被教育:活潑、外向的性格才是王道,喜歡交際才能廣結朋友,有無數的朋友才有無數的路子,才有前途。
其實這樣的「共識」確實很可怕。它讓我們從啟蒙的時候,就只想著往外向、更外向發展,似乎這樣才能符合標準、才有強大的競爭力,但這卻讓原本內向的人越來越迷失自我、越來越焦慮迷茫。
想討好環境、討好生活的人太多了。但你為什麼非要採用強行改變天性的方法,去附和大眾呢?我們真正要做的是什麼?回歸本質—接受自我和天性—找準適合自己發展的方法。既讓自己舒服,又讓自己有價值,這才是善用「性格」的智慧。
以上,是內外向性格專題的入門篇啦,本座會繼續精心準備,後面將定期推出關於性格心理學的內容系列:
到底為什麼會內向?
內外向性格的優劣勢對比
為內向正言:一些誤區
內向的人如何才能不被人忽視
兩種性格可以相互切換嗎?
......
想更好地提高自己性格的競爭力,先關注起來吧!
.
「插座計劃」:時間管理、自律打卡、分享、傾聽。評論或私聊座座,加入吧!
內容版權所有、原創自「心理插座」,座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