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冰城同妻:他結婚的唯一目的就是傳宗接代

2021-03-03 東北網

目前,國內同妻人數約有1600萬,她們的知情權、性權利、配偶權,作為女人應得的一切被男同性戀丈夫無情地剝奪,生理和情感生活得不到滿足,內心被長期壓抑,卻羞於向人傾訴又不敢大聲申訴,她們往往怕被嘲諷和歧視,只能在虛擬的網絡社區中「同病相憐」、尋求寬慰,同妻的處境十分尷尬。

  

如何接受「老公的小三是男人」的現實?同妻群體的真實生活和內心感受又是怎樣的?本報記者和哈工大社會學系的研究人員,通過同妻QQ群多方輾轉聯繫到哈市的3位同妻,說服她們勇敢地接受採訪。為了表示尊重,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名詞

  

「同妻」,是指與男同性戀進入婚姻關係、本身為異性戀的女性,是同性戀人群的衍生群體,也是社會中隱秘的弱勢群體。據估計,我國目前處於性活躍期的男同性戀者約有2000萬,同妻數量在1600萬左右。隨著社會文化趨向多元化,在傳統的家庭倫理束縛下,同妻在婚姻中承受著家庭暴力、少性甚至無性以及患愛滋病風險等巨大壓力。

  

現同妻

  

雨梅四十八歲,高中,家庭主婦,女兒二十一歲

  

「認識八天結婚,他全家都知道他是同性戀,就瞞著我一個人。」

  

自述

  

1992年我們通過朋友介紹認識。我當時覺得他人不錯,乾乾淨淨的,看起來特別斯文,身上還有很好聞的香水味,我一下子就被迷住了。

  

從見面到結婚只有8天的時間。在我們那個年代,「閃婚」是不太被人接受的,當時我父母都不同意,可我非要嫁給他。

  

婚後第4天,他開始對我「冷暴力」了,回家很少說話,1年內都沒有碰過我的身體,後來婆婆催他趕緊要個孩子,這才勉強與我發生關係。

  

對話

  

記者:他對你那麼差,你沒有懷疑過嗎?

  

雨梅:沒有。因為他比我各方麵條件優越,他能和我在一起,我也挺驚訝的。所以我一直覺得是我哪裡做錯了,為什麼別人家都過得好好的,而我的婚姻這麼失敗。

  

記者:怎麼發現他是同性戀的?

  

雨梅:他平時用電腦上網總是背著我,7年前有一次我出門忘帶東西回家去取,發現他QQ開著,聊天記錄裡他說,要不是為了掩飾自己同性戀的身份,他都不會多看我一眼。更恐怖的是,我竟然發現,他全家都知道他是同性戀,就瞞著我一個人。

  

那一段時間我都要崩潰了。甚至想過自殺,但一想到孩子,我猶豫了。

  

記者:他不愛你,為什麼不離婚?

  

雨梅:那個時候孩子還小,我不想給女兒一個單親家庭。

  

記者:他一點都不管孩子嗎?

  

雨梅:不管。對他來說,我只不過是傳宗接代的工具、照顧家庭的保姆。不,連保姆都不如,他掙的錢有一大半都花在了別的男人身上。

  

記者:這些年你是怎麼熬過來的?

  

雨梅:我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完全不知道自己是怎麼過的,感覺自己沒有明天。

  

記者:孩子現在也大了,她知道嗎?

  

雨梅:知道。我們吵架時,不小心說出來的。

  

記者:她是什麼態度?

  

雨梅:她怕我老了會孤獨,不贊成我離婚。我痛恨我的丈夫,不是因為他耽誤了我,而是因為他毀了我的孩子。

  

記者:今後有什麼打算?

  

雨梅:我現在過的就是離婚的日子,還在乎一個證嗎?就這麼拖著吧。

前同妻

  

樂彤三十一歲,碩士,大學老師,兒子兩歲

  

「離婚,是為了不再委屈自己,希望他不要再去傷害無辜的女人。」

  

自述

  

我碩士畢業後,在父母的催促下不斷相親,認識了他。戀愛的時候,我覺得他一切都正常。一年半之後,我們結婚了。

  

新婚第一晚,他竟對我說他陽痿。我當時還很傻的以為他太緊張了所以不行。在我沒有懷孕之前,他每周和我有1次性生活,幾乎沒有前戲直奔主題,可他為了要孩子還是很努力。當我確定懷孕了,他就經常出去玩,夜不歸宿。直到兒子出生兩年以後,我才發現他是同性戀,於是離婚。

  

對話

  

記者:懷孕時他表現異常,你還是把孩子生下來?

  

樂彤:當時我不能確定他是男同,需要證據。

  

記者:那你後來怎麼確定的?

  

樂彤:我無意中看到他和一個男人的聊天記錄,找到了他們開房的賓館……

  

記者:和別人說過他是同性戀嗎?

  

樂彤:起初羞於啟齒,後來我和介紹人還有我的父母說過,介紹人和他認識十幾年,都不知道他是男同。

  

記者:你父母怎麼說?

  

樂彤:我父母比較開明,他們沒有抱怨,就是讓我趕緊離婚。我糾結了好長一段時間,畢竟有孩子。

  

記者:如何提出離婚的?

  

樂彤:他是公務員,考慮到他的工作和身份,我沒有告訴他身邊的任何人,我想和平分手。沒想到,在我提出離婚的那一刻,他用菸灰缸砸了我的頭,當時就流血了。

  

記者:孩子呢?

  

樂彤:孩子剛2歲,必須跟我,我不能讓孩子受他父親的影響。我永遠都不會告訴他這些事。

  

記者:你還會結婚嗎?

  

樂彤:……(對話框裡對方許久沒有回覆)真的怕了,總怕再找一個還是男同。

  

記者:你現在還經常上同妻群嗎?

  

樂彤:是的。就算離婚了,以前的那些傷痛還在,不是一年兩年就能走出來的。我現在也經常開導其他同妻,不管離婚與否,都應該得到支持。

  

記者:作為同妻,我覺得你很勇敢。

  

樂彤:我只是不想再委屈自己了。我想告訴我的前夫,不要再結婚了,不要去傷害其他善良的女人了。

糾結中的同妻

  

曼娟三十歲,本科,公司職員,兒子四歲

  

「我能理解同性戀者的痛苦,可我的痛苦,誰又能知道?」

  

自述

  

我的丈夫比我大8歲,工作也比我好很多,經濟上我很依賴他。

  

婚後第二年的4月1日,他突然告訴我,其實他喜歡的是男人。他說我是個好姑娘,不想害了我,如果我想離婚,他淨身出戶。當時我還以為那是「愚人節」的玩笑話,可是他說完就「撲通」跪下了,一直哭。

  

不過,我們之間還有兒子。他對我說過,為了孩子,只要我不離婚,就算我在外面找男人,他都無所謂。

  

對話

  

記者:你們戀愛談了多長時間?

  

曼娟:談了將近兩年,沒有發現有啥不對勁。

  

記者:知道丈夫是同性戀後,你所遇到的問題都有哪些?

  

曼娟:每次面對他我都覺得特彆扭。更重要的是,他和兒子關係很好,我怕兒子長大以後會被他帶入同性戀的圈子,也害怕自己會染上愛滋病。

  

記者:既然有這麼多顧慮,為什麼不離婚?

  

曼娟:他是一個脆弱又很內向的人,他每次都說想和我好好過日子。我能體會到他內心的痛苦。其實我還愛他。我也捨不得離開他。

  

記者:你有和別人提過這件事嗎?

  

曼娟:我曾和一個閨蜜說過,可是她不相信我,她覺得是我胡思亂想,無理取鬧。後來我就沒有再告訴任何人,包括父母家人。

  

記者:委屈嗎?

  

曼娟:特別委屈。說真的,就算老公在外面有「小三」,也比他的心裡裝的全是男人要好。

  

記者:告訴閨蜜,是想讓她鼓勵你離婚?

  

曼娟:確實有這個想法。

  

記者:現在你又是怎麼想的?

  

曼娟:同性戀不是他的錯。其實我也是幸運的,至少他對我很好。

  

記者:不會覺得難熬嗎?

  

曼娟:你知道同床異夢是啥感覺嗎?他躺在我身邊,卻感覺不到溫度。可是,我還是無法說服自己離開他,離,或不離,糾結充斥著每一天。

  

專家觀點

  

哈工大社會學教授唐魁玉認為,同性戀進入異性婚姻肯定會降低婚姻的質量。同妻悲劇的產生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不在同性戀者自身,而是影響同性戀者選擇生活的傳統道德和異性戀霸權。解決同妻問題仍有賴於社會文化對於同性戀者的理解和接納。

  

專家表示,從法律層面,應該完善《婚姻法》明確配偶權的具體內容,更好地保障包括同妻在內的女性權利。從社會層面,需要成立維護同妻權利的實體機構,鼓勵她們互相支持,爭取權益,對尋求幫助的同妻和已婚男同性戀者提供幫助,讓同妻找到自己的幸福。專家呼籲,已確認同性性取向的未婚男同性戀者應主動拒絕與異性戀女性結婚,提高尊重自身和保障女性權利的意識。

  

後記

  

每一位同妻,都有屬於自己的心酸故事。因為各種原因,她們還在痛苦的婚姻中掙扎。同妻的悲哀不僅僅是同性戀丈夫造成的,也不只是當初「看走了眼」,更重要的是她們在法律上得不到應有的保護。

轉自:新晚報

突發新聞報料電話:15004624437

社會新聞報料電話:15765575699

編輯熱線:0451-87116816

QQ報料:283011777

網上報料平臺:http://ms.dbw.cn

商務合作 QQ:1337488299

相關焦點

  • 一個同妻志願者眼中的同妻群體
    在一座高大堅實的牆和與之相撞的雞蛋之間,我永遠站在雞蛋一邊。————村上春樹  同妻群體的特徵:善良、無辜、軟弱   開始接觸這個群體是因為我大學寢室的同學,我與她很要好,她是同妻,曾經為此自殺過三次,最終忍受不住而離婚。
  • 天|從同性婚姻平權視角淺析同妻群體困境 ——以電影《誰先愛上他的》為例
    他只能被迫選擇做一個正常人,走入婚姻制度,用這善良的初衷,換取了傷害自己、妻子和愛人的結果。這是當代社會觀念和傳統觀念擠壓下的求生手段,卻不是唯一的。宋正遠是該片當中一直被各種譴責的人,本身也是可憐的,但他也有值得痛恨的地方。這個恨點是他的虛偽,因為外界的壓力和別人的目光,而選擇了與女性結婚,所有的悲劇源頭都緣於他的自私。
  • 結婚沒有任何人為的意義 就是為了傳宗接代
    有的人,一直在想這個問題,一輩子也沒有結婚。人為什麼要結婚,想與不想,都可以結婚,也都可以不結婚。想與不想,其實都沒有多大意義,但現在的人們,總在想,不得不想。那人究竟為什麼要結婚呢?讓我們刨開人類已有的,關於結婚的言說,看看結婚的真相吧。一、人為什麼結婚,是為了身體的結合。
  • 女子結婚五年後還是處女 初吻都在 是同妻?
    從從寧波慈谿嫁到杭州的小謝和老公結婚四五年沒有正常夫妻生活不親吻不擁抱手都沒牽過不過謝小姐採取的主要方法就是忍因為公公婆婆對自己挺好的同妻就是男同性戀的妻子有些男同性戀不敢公開出櫃中國MSM(男男性行為者)佔男性人口的3%~4%據說,中國有2000萬男同性戀者其中80%會與異性戀女人結婚她們就是「同妻」中國可能有1600萬「同妻」
  • 「同妻」知多少?
    關於「同妻」現象的產生,國內知名社會學家李銀河給出了解釋:在極其重視傳統婚姻家庭和傳宗接代的大眾文化心態下,大部分男同性戀者都會選擇走向婚姻。中國傳統的「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和「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婚姻家庭觀念,會迫使一批男同性戀者與異性締結婚姻關係。
  • 另類丨我的妻子是「同妻」——與一位日本男同性戀者的訪談
    其中的一些男同性戀者出於家庭壓力、社會輿論壓力、傳宗接代的需求等原因而選擇跟異性戀的女性結婚。同性戀者相對於異性戀者來說屬於弱勢群體,但因他們而衍生出的「同妻」卻更為隱秘、更為弱勢。Q:你們結婚之前是否和其他人有過性關係?A:嗯嗯,有的。(當然了不是同一個……)Q:會和妻子一起評價男性嗎?A:無論男性還是女性,我們經常給他們下好笑的評論。就像「滿分十分的話她(他)大概得九分吧」這種。無法說這是不是感覺很神奇,但是我們的評論絕對是不帶惡意的。
  • 「同妻」到此為止
    同妻從困境中走出來的時間:平均2-6 年,反覆煎熬中,要經歷震驚、同情和否認、面對並承認現實、憤怒、接受、悲痛、重生等7個階段。Ruby 幸運地早早走到了第7步,前不久剛結婚。而群裡其他人大多在前 6 個階段煎熬,有人爬完這 7 層臺階花了整整 20 年。想不通,是她們遭遇真相時的第一反應。
  • 「結婚40年我還是處女」:同性戀騙婚背後是2000萬同妻的悲劇
    他們迫於社會或家庭壓力,選擇隱瞞性取向和異性結婚,把對方誆騙進有名無實的婚姻軀殼中。而這些嫁給男同性戀的女性,被叫做同妻。她們從步入婚姻起,就註定是悲劇的犧牲品。同性戀身份被揭發後,丈夫在微博公開道歉:羅老師,對不起,我就是個gay。是我騙了你,騙婚的目的就是為了掩蓋自己。這是羅洪玲自殺的前一晚。8小時後,她帶著不甘和絕望,用一封遺書結束了生命。
  • 「結婚40年,我還是處女」:同性戀騙婚背後,是2000萬同妻的悲劇
    是不是覺得毛骨悚然,我著實替那個為他十月懷胎,忍受分娩之痛,甚至不惜放棄事業一心撲進家庭的女人感到心涼。與其說是娶妻,還不如說男人找的是傳宗接代的免費子宮和孩子保姆。他們迫於社會或家庭壓力,選擇隱瞞性取向和異性結婚,把對方誆騙進有名無實的婚姻軀殼中。而這些嫁給男同性戀的女性,被叫做同妻。她們從步入婚姻起,就註定是悲劇的犧牲品。
  • 《喜宴》《誰先愛上他》視角與同妻—當劉三蓮遇上顧葳葳
    然而生在美國的他不知道,結婚對於中國人來說,並不只是牧師下的宣誓、市政廳的證書、槲寄生下的親吻。一頓父母要求下的喜宴、一次意外的懷孕,把三人拋進陌生的倫常秩序,並引發越來越多的麻煩。在同性戀婚姻未合法化的地區,迫於長輩壓力結婚生子的男同性戀不在少數,而他們的妻子則成為了「同妻」。同床異夢,對於雙方都是一種漫長的折磨。
  • 同妻,是我聽過最噁心的詞
    但因為沒有法律法規的支持,又迫於家裡的壓力,隨便娶了個女人結婚生子,而那個被「選中」的女人,就是同妻。「同妻」作為邊緣中的邊緣人,很多人根本從未聽過這個名稱。即便是知道這個群體的,對她們也知之甚少。為什麼說是勇敢呢?
  • 「同妻」 到此為止 女性
    想不通,是她們遭遇真相時的第一反應。即便按照保守估計,同性戀也佔總人口的 2%,每 50 人中就至少有 1 個是同性戀,其中 90% 的人會選擇結婚。但大多數人仍默認同性戀與自己的生活不會發生交集。花花就想不通同性戀為什麼越來越多了,以及「女人怎麼就不能滿足他們了呢?」
  • 結婚2年後,發現自己是「同妻」,她二話不說,連扇了老公兩巴掌
    稍不留神,就選錯了結婚對象,造成傷害,留下終生遺憾。28歲的徐彤就是因為自己當初追求愛情時太大意了,沒有經過慎重考慮就走進了婚姻。結婚2年後,才發現自己竟然是「同妻」。在閨蜜的慫恿下,她往一個交友軟體裡發了一個帖子:只要你願意,我們就可以結婚。發出去兩天後,她發現有一個網友不光關注了她,還連續給她發來了消息。說他也想找一個結婚對象,希望能和徐彤多一些交流。徐彤覺得自己反正單著,聊聊也無妨。
  • 兩個人結婚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麼?為什麼倡導結婚,而不是不結婚?
    我突然有一些後悔對父母妥協了,我在結婚的時候,我連結婚的意義都沒有弄清楚就不明不白的和一個女孩結婚了,耽誤人家,浪費了人家的青春,所有的人都是因為兩個人結婚彼此變得更好了,只有被婚姻改變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婚姻。最後我也仔細想了一下,其實真正的結婚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我們的心靈不再漂泊,讓兩個人一起共築一個港灣,讓兩個人的心靈有一個棲息的地方,不會一直流浪。
  • 《誰先愛上他的》
    在18年的金馬獎上大放異彩的電影《誰先愛上他的》這部電影,刷爆了我的朋友圈,也將「同妻」這個話題,再一次提到大家的眼前。其實「同妻」這個社會現象,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而且,「同妻」這個社會群體遠比想像中的龐大的多。2006年,據有關專家估計,中國男同性戀者有2000萬。
  • 結婚到底有什麼意義,你們說是為了傳宗接代嗎?
    人為什麼非要結婚呢?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①為了傳宗接代、延續香火。從古至今,人們結婚幾乎都是為了傳宗接代,繁衍生息。過去結婚是為了繼承家族煙火,守住姓氏名門。除了相互了解,還要心有靈犀,還要做他(她)肚子裡的蛔蟲,知道對方想要什麼,喜歡什麼,做她靈魂深處的伴侶。知她,愛她,懂她,寵她。掌握對方的思想,尊重對方的觀點,做生活中的知音。
  • 冰城日曆丨1月2日,人類一切努力的目的在於獲得幸福
    冰城日曆丨1月2日,人類一切努力的目的在於獲得幸福 2021-01-02 08: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她 · 閱讀】 以結婚為目的談戀愛,就是耍!流!氓!
    接下來她說了一大堆惹毛我的話:可是我真的不想再折騰了,畢竟我也26了,28歲之前,我是必須要結婚的。我們都談了6年多了,如果分手,我不就虧大了?他可能有點不靠譜,但他是個好的結婚對象。我可接受不了談戀愛不結婚,那不是耍流氓嘛……而且,我一開始就是衝著結婚去談戀愛的,這樣才是自愛、才是對自己負責……這特麼都是什麼???沒有掀桌子,已經動用了我畢生的修養。這都什麼年代了,還有很多女人都覺得,以結婚為目的談戀愛,是自愛,是認真,是對自己負責。她們動不動就發誓:我28歲必須結婚!
  • 為什麼同性戀就不該結婚?
    「婚姻就是倆夫妻過日子。但其實也沒有那麼簡單,有的時候事兒還挺多。」李先生對中國的婚姻習俗有著豐富的研究經驗,他告訴我們,其實婚姻表面上看是一男一女在一起生活,但人們結婚早已不是只為了一起生活,而是為了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