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研習社 | 肌膚外油內幹:我到底是該補水,還是該控油?

2020-09-09 療愈身心靈


個案研習社

卿芳堂



帶你走進芳香個案世界

幫助你梳理用油思路


01

案例分享——如何對付外油內幹



有一位長期飽受皮膚問題困擾的女性,曾向多位知名皮膚科醫師求診,卻一直達不到自己的期望。最後轉投芳香療法,抱的是死馬當活馬醫的悲觀態度。事實上她的皮膚也不過就是一般所謂的外油內幹,但由於她從小被單親媽媽百般挑剔,動輒得咎,因此她已習慣對自己批評指教,不相信自己也有做的好、調理得好的一天。


我讓她試過好幾種精油,她最喜歡桂花,桂花對她的效果也最好。雖然如此,她還是憂慮,會不會有一天桂花也沒效了?我抄了一首朱淑真詠桂花的七言絕句給她,念到「人與花心各自香」時,她的嘴角浮起一抹淺笑。後來她持續用油,狀況一直都很穩定,想必是慢慢散發出自己的芳香了。


02

案例分析



沒用過精油護膚的人,最難理解的一件事,就是如何能以「油」去「油」。大家不了解的是,許多精油都有分解皮脂的作用,同時還能激勵真皮的膠原生成,兼具長時間保溼的效果。即使調在植物油中,因為兩者都能充分被皮膚吸收,在適量塗抹的情況下,它的觸感至多就像精華液一樣。那如何用精油調理這種膚質,我們還需從皮膚問題產生的根源說起。



01

外油內幹其實是清潔過度

臨床上的膚質分類並沒有「外油內幹」這一項,它不是天生的皮膚性質,而是後天造成的皮膚狀態,主要發生於過度清潔的油性皮膚。現在流行的看法是,早期針對油性膚質的配方只強調「去油」與「清潔」,忽略了保溼的重要性,讓皮膚失衡,造成混合性肌膚(兩頰缺水而鼻翼額頭冒油)。新的保養觀念認為當角質受損而喪失保水能力時,皮膚一方面會呈現乾燥現象,一方面則努力釋出油脂來增強防護層,也就形成所謂的外油內幹。

02

抑制油脂分泌、避免角質過度角化

外油內幹的皮膚最好不要過於積極地去角質,也不要用抑制油脂分泌的配方反覆刺激皮脂腺。當務之急就是要避免角質過度角化,因此含酒精的化妝水與高濃度的防曬品都是絕對的禁忌。健康的角質可說是美麗肌膚之本,角質夠強壯的話,就能自動保溼,並抵抗紫外線、熱空氣、細菌與各種化學物質。既然基本防曬工作都已做到,自然就不用勞動皮脂來「補牆」。

03

護膚還需從內心出發,勇於接受真實的自己

一個人為什麼老想在自己的皮膚上做「減法」?如此講求清潔的背後,常常藏有某種忐忑,覺得自己不夠潔淨、不夠理想。有些人不斷洗臉,甚至接近強迫行為。而好好照顧角質,也就意味著給自己留餘地、留面子,真心接納自己的樣子,而不是企圖抹去比不上別人的地方。誠實的美容專家都會告訴你,又要保溼又要控油是不可能的任務,只能分段進行。


03

精油推薦


木犀科:桂花

石蒜科:晚香玉、水仙




完美配方

上述精油各1滴,加入10ml冷壓葡萄籽油,混合均勻。


經濟配方

桂花原精3滴,加入10ml荷荷芭油,混合均勻。



日常保養

每日早晚潔膚後,輕輕塗抹全臉。



加強保養

白芷粉5g+白芨粉15g+上述精華油25滴+橙花純露15ml,敷臉10分鐘後洗去。

相關焦點

  • 外油內幹:我到底該補水,還是該控油?
    然後,CC醬就發現有好多親問我,哎呀,我外油內幹用什麼合適呢~我到底應該是該控油還是補水呢?明明臉上的油多的可以炸油條,但還是經常感覺乾燥發癢,你讓我怎麼辦,太扎心了~狂補水能解決這個問題嗎?所謂的「內幹」,就是指的是各種原因導致皮脂屏障中的細胞間質含量太少,導致角質細胞不正常脫落,厚薄不均,乾燥起皮的外觀。
  • 「外油內幹」是什麼膚質?該補水,還是該控油?
    讓油皮格外頭痛的一種情況,就是外油內幹!聽起來,它好像和我們油皮混幹皮好像有點相似。但簡單來說,內油外幹其實是既有發達的皮脂腺分泌大量油脂,造成毛孔粗大,又因皮膚屏障損傷而造成保水力不足,所以雖然看起來很油,實際上很乾燥。
  • 「外油內幹」的肌膚,用水太幹,有乳太油?那該怎麼護膚?
    很多剛開始護膚的小仙女都會問我,自己的皮膚是外油內幹型的應該怎麼補水呢?總覺得用了護膚品之後,臉上會很油膩,但不用的話,又覺得肌膚很差所以我根本不知道怎麼辦才好。今天就來說一說,皮膚是內油外幹型的應該如何合理的護膚呢?「外油內幹」的肌膚,用水太幹,有乳太油?那該怎麼護膚?
  • 皮膚外油內幹,該補水,還是該控油?
    沒錯,就是讓油皮格外頭痛的「外油內幹」!聽起來,它好像和我們的油皮混幹皮有點相似。02「外油內幹」的原因造成肌膚「外油內幹」的主要原因就是皮膚屏障遭到破壞。皮脂腺正常輸出油脂,但皮膚卻無法保障肌膚水分外流,形成了肌膚「外油內幹」的現象。隨著皮膚變幹,它對外部刺激的抵抗力變弱,所以大量分泌油脂,以防禦水分過度流失。
  • 什麼叫「外油內幹」膚質啊?我到底該補水,還是該控油?
    有一次活兒姐在文章裡說,「外油內幹的皮膚應該
  • 痘痘肌的尷尬,外油內幹該如何調理呢
    最近很多痘痘肌的妹子和梧桐說:「臉上感覺特別油,為什麼感覺皮膚基底層非常幹?」這其實是皮膚外油內幹的現象,也稱「乾燥性油性」。那到底怎樣才能防止皮膚外油內幹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那麼怎樣才能預防皮膚外油內幹呢?
  • 啥叫「外油內幹」?
    所謂的「外油內幹」是問題肌膚失去水油平衡表現出來的狀態。水油失衡肌膚就會分泌旺盛的油脂,所有肌膚問題由此而生:毛孔粗大、痘痘、黑頭、粉刺、敏感、暗黃、粗糙、膚色不均等將會接踵而至。肌膚出油較多的朋友們,你該注意了外油內幹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這種情況就是皮膚的水油調節機制失衡了。鎖不住水分,皮脂腺卻依舊大量分泌油脂。
  • 皮膚外油內幹適合補水嗎?
    皮膚外油內幹是水油不平衡的表現,相信很多女性都這樣認為,但是這種說法,真的是對的嗎?護膚是需要講究科學和技巧的,切忌盲目清潔、控油,效果不好反而傷害皮膚。2、季節性出油:受溫度的影響,夏季出油旺盛,會根據季節的變化而變化3、外油內幹:明明滿臉油,但是感覺皮膚很乾,肌膚還很
  • 皮膚外油內幹瘋狂補水還缺水??
    就是感覺自己的肌膚出油比較嚴重 ,但是怎麼補水都達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那這種情況,如果是按照大油田的皮膚去做全臉控油的話,你的臉頰肯定是吃不消的 ,到時候又是很乾啊,脫皮啊,上妝卡粉不服帖啊,所有像這種情況要做好分區護理哦。T區部分,愛出油的部分就使用一些含薰衣草,金縷梅,金盞花,薄荷等控油成分,然後其他就全臉做好補水保溼就可以了。
  • 外油內幹,選墨角藻水乳補水,從源頭解決臉部肌膚缺水問題
    有很多小仙女都有這樣的感覺:明明皮膚特別愛出油,但是還是會感覺臉幹得不行?所以,小仙女們就有這樣的疑惑?到底,我的臉是應該控油,還是應該補水呢?如果臉愛出油,但是還是感覺很乾的話,就是我們常說的「外油內幹」的狀態。這種狀態,其實是因為臉上的皮膚處於嚴重的缺水狀態,才導致油脂加速分泌。同時,因為缺水,臉上的細胞在新陳代謝的時候,沒有足夠的水分支持。所以,就發出了「渴」的信號。小仙女們就覺得,臉是乾乾的。很多小仙女在肌膚發出「渴」的信號之後,就會給皮膚控油,或者敷面膜。但是,感覺治標不治本,煩惱不已。
  • 所謂的外油內幹居然是一種病?!
    外油內幹,我發現很多大寶貝兒就是這種膚質,油脂分泌旺盛得不得了,但卻還是有脫皮乾燥的問題。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油性膚質,到底是該補水還是該控油,很多人都做錯了
    油性膚質,到底是該補水還是該控油,很多人都做錯了油性膚質到底是該補水還是該控油?看到很多人出門必備控油紙,到了夏季一天恨不得洗十次臉,控油真的重要嗎?想要控油就要先補水,但補水≠控油,大家不要陷入這個誤區。補水和控油完全是兩回事,不是說給皮膚補充了水分之後皮膚就不會再分泌油脂了,皮膚分泌油脂的原因有很多,熬夜,飲食,新陳代謝等都和油脂分泌息息相關。
  • 什麼是「外油內幹」肌膚?怎麼護理?
    「外油內幹」是不是一種皮膚類型?是如何形成的?到底怎麼護理呢? 首先要明確,在皮膚分類中,並沒有「外油內幹」這種皮膚類型。 「外油內幹」是對皮膚一種感覺的描述。很多情況下,都可以引起「外油內幹」的感覺。以甄垚和消費者多年一對一交流的經驗來看,通常在三種情況下,消費者會用「外油內幹」來描述自己的皮膚狀況。
  • 外油內幹,居然真的存在?
    皮膚卻還是偶爾緊繃脫皮因此,外油內幹就由此誕生那麼,外油內幹到底是否存在呢?大家好,今天和大家分享的知識點是關於肌膚《外用內幹》的問題。其實肌膚的油與幹主要由皮脂腺分泌的油脂以及角質層的含水量決定。而所謂的「外油內幹」,並不是一種肌膚性質,只是一種不健康的肌膚狀態。
  • 皮膚外油內幹是什麼原因?該怎麼辦?
    肌膚的健康跟角質層有很大的關係,當角質層發育不良,缺乏中間的保溼子就會變成乾性肌膚。
  • 外油內幹,光靠補水來保溼?神仙也就救不了你
    很簡單:如果你臉上明明泛著油光,但是卻又有緊繃感,再加上經常敷補水面膜依然覺得很乾燥;嚴重點的就是出油和脫皮並存。那麼恭喜你,中招了!外油內幹是什麼導致的?外油內幹是由於皮膚屏障受損而導致的!所以當皮膚屏障受損,外油和內幹就容易同時出現。外油,是因為皮膚受到刺激後,皮脂腺分泌出更多的油脂;而內幹,是因為天然保溼因子流失,角質層缺水!兩個方面加在一起,造就了外油內幹!
  • 允兒護膚老師:油性膚質到底是該補水還是該控油
    油性膚質到底是該補水還是該控油?看到很多人出門必備控油紙,到了夏季一天恨不得洗十次臉,控油真的重要嗎?想要控油就要先補水,但補水≠控油,大家不要陷入這個誤區。當皮膚出油越來越嚴重的時候,第一時間要想到給皮膚補水,皮膚內的油>水,就是皮膚出油最嚴重的時候,對此林醬我深有體會,每天對著電腦吹著空調加班的時候,臉上的油像不要錢一樣的往外冒。
  • 【控油/保溼】沒效果?【外油內幹】真的存在嗎?
    ,幹皮還是油皮我們通常是通過皮脂腺分泌的油脂量來定義的。其實我一開始聽到這個說法的時候是困惑的,相信很多人從字面意思理解都會困惑吧!我們皮膚表面的油脂就是內部的皮脂腺分泌的,內部都幹了,還怎麼分泌油出來呢?直到了解了一些個案的皮膚症狀反饋之後才明白,這個外油內幹的說法是有區別於傳統的對皮膚性質定義的含義的,而且大部分還是自己zuo出來的!
  • 外油內幹,不吸收?這樣的護膚小技巧養出健康水嫩肌膚
    「吸收很不好怎麼辦,用面膜都不吸收越用越幹,水膜稍微強點,但是感覺還是有點幹?什麼植物油有利於吸收,適合幹皮的?」「三個月了,都沒好,額頭很乾,其他地方還好,就是額頭,啥方法都用盡了!剛開始用面膜越來越幹,摸起來都是粗糙的死肉一樣,後來別人讓我溼敷,溼敷要好一點,起碼肉不像死肉了,摸起來q點了,但是還是幹的快!過敏的療程也用了,感覺效果還是那樣,一用面膜情況更糟糕!三個月了一直都這樣,」有一位小夥伴這樣問我。外油內幹只想著控油這件事,是不對的。面膜不知道為什麼,我們總認為是萬能藥。
  • 忽油忽幹屬於什麼類型肌膚?外油內幹的肌膚保養法
    因為實在太奇怪,不知道怎麼定義這種肌膚狀況,於是就以混合性肌膚一言以蔽之。但你知道嗎?混合性肌膚指的是皮膚某些部位的油脂分泌量特別旺盛,例如有些人的額頭、鼻子的 T 字部位更容易出油,並不是指同個部位忽油忽幹的情況。那麼,肌膚出現同個部位忽油乎幹的現象究竟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