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鵝座可能有一顆恆星存在戴森球結構,如果是真的我們會很危險嗎

2020-12-18 菜葉科普

這顆恆星位於天鵝座,距離地球約1480光年,質量約太陽的1.43倍,直徑約太陽的3.16倍,視星等為11.7,絕對星等為3.08。由於距離遙遠,本身還沒有太陽亮,所以人類肉眼看不見。

在觀察恆星過程中,有很多恆星都有光變現象,這是因為有行星或其他因素的遮蓋幹擾所致。但一般恆星光變現象沒有這麼大。

一般認為一顆恆星如有一顆木星這麼大的行星遮擋了其光線,只會造成恆星亮度下降1%,但這顆恆星亮度下降有時高達22%,大驟降光變周期為750天一次,小光變周期曾經有一段時間為20天,後來又消失了。

這種特別突出於其他恆星的變化引起了眾多的猜測,其中有一種就是「戴森球」影響。

說起戴森球,可能很多朋友都不知道這是個什麼東西,以為是個像籃球、排球、健身球之類的東西,但其實不是,它實際上是一個包裹著恆星的巨大建築。

戴森球可以是個球體,也可以是一個環狀帶,也可以表現為不連續的巨型恆星能量接收器,如果是個球體或者環狀帶的話,那麼其直徑至少要在4000萬公裡以上,不同質量的恆星,戴森球的大小也不同,如果在我們太陽系中建造一個戴森球的話,那麼它直徑至少要在3億公裡左右,因為它即便建在地球的軌道上也需要有這樣的規模。想一想一個直徑數億公裡的球體或環狀帶,該是一種多麼壯觀的建築。

科學家設想中的戴森球直徑大約在2億千米不等!太陽的直徑只有230萬千米。戴森球的直徑是太陽直徑的87倍之多。令人細思極恐的是戴森球是人造天體。能夠建造戴森球的外星文明科技得有多先進啊?反正現在的人類是只是想想而已,不可能建造出來的。

從卡爾達舍夫等級等級來看,能夠建造戴森球的文明至少是達到了第二等級。而我們人類現在連第一等級還沒有達到。因此能夠建造戴森球的外星文明要領先我們怎麼也得幾萬年的時間。而那些達到第三等級的文明對於我們人類來講那就是神一般的存在了。

天鵝座那個戴森球其實位於1480光年外的位置,編號為KIC8462852恆星。這顆恆星其實並非真正的戴森球,科學家目前普遍認為其周圍可能存在一大片的碎片雲,導致了周期性光變曲線明暗交替。從這個角度上看,KIC8462852恆星並不是戴森球,因此我們也不必去擔心。

如果這是一個戴森球,那麼它們的文明早就知道地球的存在了,1480光年是一個非常近的距離,能夠建造戴森球的文明也有能力前往另一個恆星系統。何況1480光年的距離也意味著這個結構在1480年前就已經存在,我們現在擔心也太晚了些。

相關焦點

  • 天鵝座塔比星亮度的周期性變暗,是戴森球影響的嗎?
    2015年,美國航空航天局通過克卜勒望遠鏡觀測到在天鵝座方向存在著一顆亮度變化非常大的恆星,由於其最大變暗程度有時可以達到20%以上,有科學家們結合裡曼·戴森提出的戴森球模型理論,認為在天鵝座或許存在著某種文明可以製造出這種建築形式,從而遮擋住了恆星發出的光線,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我們先來看一下科學家們觀測到的現象。
  • 戴森球是什麼,真的存在戴森球嗎?
    戴森球是什麼一個在宇宙中的文明,隨著他的不斷發展,對能源的需要也會不斷增加,當行星的能源不足以維持這個文明發展的時候,去開發自己星系的恆星來獲取能量也是文明發展的必然。戴森就順勢提出了戴森球的想法。戴森球就是一個環繞在恆星外面的球體,完全包圍恆星,並獲取恆星的能量輸出。由於戴森球的建造是一個耗時耗力的工程,建造要消耗大量物質,如果建一個完整的戴森球,科學家估計甚至要消耗一顆行星。
  • 科學家在天鵝座找到證據,疑似「戴森球」
    人類的誕生與宇宙相比實在是微不可言,存在僅僅只有不過短短數百萬年的時間,而人類對宇宙的探索也只有幾百萬年。不過,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們對地球和宇宙的研究也在不斷取得進展。科學家們通過觀察和推測,將宇宙文明等級進行了劃分。
  • 外星生命真的存在嗎?是否會居住在戴森球一樣的世界?
    儘管他沒有給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弗裡曼·戴森尋找外星人的想法已經融入了探索文化,那就是著名的外星超級結構----「戴森球」。戴森球之戴森的回憶在2003年的一次採訪中,他回憶起自己是如何首次提出「戴森球體」的概念的,這個概念可能會暴露出一個先進的外星文明的存在。
  • 戴森球是尋找外星文明的重要參考?恰恰相反,二者其實不能共存
    一個設想就出現了,它就是戴森球。根據卡爾達舍夫等級,文明要不斷發展,而作為二級宇宙文明實現的標誌,戴森球就成為了每一個文明發展道路上的必經之路,正是因為如此,戴森球理論自出現之後,就成為了科學家們尋找外星文明的一個重要參考。要觀測數十光年以外的一顆行星上是否有文明的存在,現階段是無法辦到的,但要觀測數十光年、數百光年,甚至更為遙遠的恆星周圍是否存在著包裹它的戴森球,是完全有可能的。
  • 塔比星上有外星文明嗎?宇宙Ⅱ級文明建造戴森球,或許是真的!
    塔比星上有外星文明嗎?宇宙Ⅱ級文明建造戴森球,或許是真的!地球上萬物的生長都要依靠太陽,太陽源源不斷的提供光和熱。因為有它的存在,萬物才恢復了生機。可以想像沒有太陽的日子,地球將陷入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世界,估計一些生物將朝著惡劣的趨勢發展。
  • 什麼是戴森球?它並不像我們想像中的那樣簡單
    戴森球是一種大膽的科學幻想,它是一種獲取能量的設備,但比較龐大,龐大到它的結構可以將一顆恆星包圍起來,當然了,這種設備是目前人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於是,1959年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弗裡曼戴森設想了一種結構,並發表了一篇兩頁紙的論文,在該論文中,他闡述了他所想像的一個高級文明是如何利用一顆恆星的輻射能量的。一塊塊太陽能收集器將一顆恆星包圍,「包圍」這個詞很容易有歧義,會讓人認為是全部包圍,實際上不是,要根據自身能力來定。
  • 超級文明存在證據被發現?科學家疑似發現天鵝座巨大外星能量站
    具體來講,在以往的觀察中,所有的系外恆星,其光變曲率僅在其行星「凌日」時,才會有一些些微的變化,而這種規律性,通常被科學家們用來發現系外行星的存在。然而,這一顆恆星卻十分不同,因為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已經拍到其兩次光變異常。第一次該恆星的亮度驟降15%,而第二次則驟降22%。如此巨大的光亮變化沒有任何規律,是科學家已知恆星的觀測中所從來沒有過的!
  • 戴森球究竟是什麼?
    什麼是戴森球?戴森球是一個理論上的大型工程項目,它圍繞著一顆恆星,其平臺以緊密的隊形繞軌道運行。它是生存空間和能源生產的最終解決方案,為創造者提供了足夠的居住表面積,並有能力捕捉來自他們中心恆星的每一點太陽輻射。
  • 天鵝座X-1的恆星繁忙之謎
    它會是什麼呢根據已知坐標,天鵝座X-1的位置(帶圓圈)位於天鵝座中Eta Cygni的左側探源天鵝座X-1天鵝座X-1的發現是x射線天文學的一大進步。隨著更好的儀器被用來觀測天鵝座X-1,天文學家開始對它有了更多的理解。
  • 聊聊《戴森球計劃》背後的「吸星大法」科幻文化
    如果人類文明能夠延續足夠長的時間,就必然有一天對能量的需求會膨脹到要利用其母恆星「全部」的能量輸出,此時就有必要建立能夠攔截和收集母恆星發出的所有能量的軌道結構。這種用來包裹恆星、開採恆星能源的巨型人造結構如今就被稱作為「戴森球」(Dyson Sphere)。
  • 戴森球到底是個啥玩意,人類最終真有這個能力把它給弄出來嗎?
    人們把已經能夠建設戴森球的文明定位為宇宙二級文明,因此在用大型望遠鏡進行巡天觀測時,就注意尋找宇宙中有沒有戴森球結構的恆星系統。上世紀的巡天觀測活動,在數百萬顆恆星中,科學家們曾經發現過幾個有疑似戴森球結構的恆星。
  • 被NASA看好的克卜勒星球,與地球高度相似,或早有生命存在
    而目前被NASA認為與地球最相似的一顆星球,是距離地球492光年的克卜勒186f,它圍繞著一顆紅矮星運轉,不僅大小與地球相仿,而且通過測算,它也恰好處於行星的宜居帶中,它的上面極有可能存在大氣層、磁場和液態水,這也意味著它可能早就擁有生命。
  • 《戴森球計劃》:宇宙比例設定
    戴森球是弗裡曼·戴森在 1960 年提出的一種巨型結構,它用來包裹恆星,並且獲得其絕大多數的能量輸出,而在卡爾達舍夫等級中,能完全控制恆星能量,標誌著文明被劃分為二級文明類型(目前人類文明等級僅為 0.73)。如果在太陽系內修建一顆戴森球,那它的直徑將達 2 億千米!
  • 我們一起欣賞下天津四,它是天鵝座的尾巴
    今晚,尋找天鵝座中最亮的一顆恆星天津四。這篇文章頂部的夜空圖展示了五月份午夜之前東北夜空的景色。這是北半球中緯度地區所觀察到的星空。天津四是雙星系統中的一顆,也是我們目視能看到的最遠的恆星之一,距我們超過1000光年。
  • 戴森球是什麼?人類會製造出來嗎?科學家給出時間限制!
    戴森球是什麼?人類會製造出來嗎?科學家給出時間限制!主要作用就是將恆星上的資源,通過戴森球轉化成為人類可以直接使用的新能源,戴森球就是一個輸出的方式。在近百年的研究中,我們發現太陽的能源是非常巨大的,它還可以持續燃燒四十幾年的時間,這個過程中所散發的能量是無窮無盡的,但是人類可以獲得的只是冰山一角,我們已經可以充分地利用這些太陽能和光能,如果把太陽上所有的能源全部都集中起來。
  • 1400光年外發現的塔比星,上面真的存在生命嗎?它們是幾級文明?
    相信一級文明,我們定會在百年達到,我們現在的科技都無法達到一級文明,那二級文明又是怎樣的存在宇宙之中真的會存在如此高的文明等級生命吧?在卡爾達舍夫提出這個文明等級劃分後不久擔心提出的假想裝置,但需求就成了二級文明的標誌。那我們是認為能建造出能把恆星籠罩的文明,那肯定至少都已經達到了二級文明,讓這個戴森球到底存不存在。我們發現了沒有。
  • 按照宇宙文明等級劃分,戴森球有可能被造出來嗎?
    第二級:恆星文明。能夠收集利用整個恆星系統的能量。第三級:星系文明。可以調動所在星系系統的所有能量為人類所用。而在之後,由於量子力學、超弦理論等的出現,人們逐漸不斷拓寬對於宇宙的認知範圍,對應提出有可能存在11維時空的條件下,文明等級被進一步延伸。第四級:超星系文明。
  • 什麼是戴森球?
    然後人類文明就會發展到下一階段,目前我們正在緩慢的過渡到再生能源階段。如果足夠幸運核聚變能源時代一定會到來,如果人類沒有自我毀滅的話,在不斷演化進程中我們會進入到卡爾達舍夫等級中的一級文明,將會完全控制地球上的所有能源。在這種情況下,人類對外太空的探索勢在必行。
  • 發現了戴森球的證據?別急,這很可能只是一個彗星家族在作怪
    全世界都在大肆炒作發現的漂浮在一顆1480光年之外的遙遠恆星周圍的可能是外星人所建的「超級建築」。克卜勒望遠鏡捕捉到了一些奇怪的光線模式,這些光線模式表明,我們可能——只是可能——看到了一個由智慧外星文明建造的巨大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