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比星上有外星文明嗎?宇宙Ⅱ級文明建造戴森球,或許是真的!

2020-12-17 訴說科技

塔比星上有外星文明嗎?宇宙Ⅱ級文明建造戴森球,或許是真的!

地球上萬物的生長都要依靠太陽,太陽源源不斷的提供光和熱。因為有它的存在,萬物才恢復了生機。可以想像沒有太陽的日子,地球將陷入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世界,估計一些生物將朝著惡劣的趨勢發展。一個生物的創造和發展,需要漫長的時間,想要保持孤立的系統,就要不斷做功,這需要耗費大量的能源才能產生能量。

舉一個例子,保存水果只能放進冷藏室中,在寒冷的環境下,它的成分才不會縮水,換而言之,人類製造任何物體都在做功的過程中,做功往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早在上世紀60年代,美國的弗裡曼戴森提出一個全新的理論,那就是戴森球理論。塔比星上有外星文明嗎?宇宙Ⅱ級文明建造戴森球,或許是真的!

能源對地球生物的重要性

在他看來,人類科技迅速發展的同時,地球蘊藏的能源越來越少,已經不足以支撐文明的發展,有可能還未到高階階段,能源便消耗殆盡了,其中這些能源主要來自於恆星輻射,可人類從來沒有重視過,大多數的能源都被輕易浪費掉了。一個文明想要變得強大,需要依靠太陽的力量。太陽被一個巨大的球狀結構包圍起來,才使它的絕大多數輻射能量被截獲,唯有這樣才能支撐一個文明繼續發展。

在1964年,前蘇聯的一位天文學家設想過星際文明的等級,主要分為三級文明,一級文明可以運用母星上的能源,幾乎無所不能,可人類連最低級的一級文明都未達到,只有0.7級,0.7級的人類便已經成為地球上的主人,如果發展到一級,豈不是能成為整個宇宙的霸主了,這種想法固然是合理的,但人類在大自然面前顯得柔弱不堪。

NASA觀測到一顆怪異恆星

人類一直試圖朝好的方向發展,面對那些高級文明,卻連他們的一根毫毛都碰不到。曾經天文學家利用戴森球理論尋找外星文明,二級文明如果能製造出戴森球,他們肯定會對其改造,並大量的殖民,擴大範圍活動,有可能被人類觀測到。美國宇航局開啟任務時,曾觀測到一顆命名為KIC 8462852的恆星。它的亮度非常怪異,好像被誰遮住了一樣。

最令人驚嘆的是,有人認為外星文明正在秘密地建造戴森球。對人類而言,資源和空間都比較匱乏,人類一直在大肆浪費。如果這些能源徹底消失,人類也很難在地球上繼續安居,最後只能走向一個結局,那就是滅亡。只有團結起來,愛護資源,做到不輕易浪費,未來的世界才一片光明。你們對此有何看法呢?可以留言互動。

相關焦點

  • 天鵝座塔比星亮度的周期性變暗,是戴森球影響的嗎?
    2015年,美國航空航天局通過克卜勒望遠鏡觀測到在天鵝座方向存在著一顆亮度變化非常大的恆星,由於其最大變暗程度有時可以達到20%以上,有科學家們結合裡曼·戴森提出的戴森球模型理論,認為在天鵝座或許存在著某種文明可以製造出這種建築形式,從而遮擋住了恆星發出的光線,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我們先來看一下科學家們觀測到的現象。
  • 1400光年外發現的塔比星,上面真的存在生命嗎?它們是幾級文明?
    自己居住行星上的能源將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那麼他們或許就會從自己所在恆星系統中的其他地方提取能源,他們可能會毀掉兩三顆行星來製造一種裝置,可以包裹住恆星來吸取恆星能量的超大裝置。這個就是戴森球。之後,卡爾達舍夫根據能源的利用率,提出了著名的文明等級劃分,一級文明可以利用並掌握自己所在行星的全部能源。二級文明可以利用並掌握自己所在恆星系統的全部能源。
  • 二級文明已經出現?可能與塔比星有關,難道霍金的預言瞞不住了?
    他認為宇宙就是一片可怕的森林,裡面存在的各種文明,就像一個個精明的獵人。每一種文明都在黑暗森林裡面遊蕩,一旦碰到和自己不一樣的文明,就會立刻掏出自己的獵槍。常言道:先下手者為強,後下手遭殃。當兩個文明相碰撞之時,必然會有一個文明倖存,另外一個則消逝。每個文明想要保護自己,就必須在這片黑暗森林之中,儘可能地隱藏好自己。
  • 宇宙二級文明被發現了?科學家在天鵝座找到證據,疑似「戴森球」
    宇宙浩瀚無垠,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未知,而人類,這個自詡是地球上最高級的生物,是地球的「霸主」,自從出現以來,本能地充滿了好奇心,一直在努力地探索著這個未知世界,而且從未停止過。在上世紀60年代初,前蘇聯宇宙學家卡爾達肖夫基於文明可以掌握和利用的能源等級、總量假設出了宇宙文明的三級模型。之後的數年內,又被其他科學家從三級模型擴展到了七級模型,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七級宇宙文明是怎樣的吧!一級宇宙文明在其所在的星球上擁有著「無上」的能力。
  • 大揭秘:宇宙文明等級
    人類在這個階段開始正式接觸外星文明,公開來到地球的所有外星文明,並和他們建立初步的外交關係,並且開始了解到宇宙中存在著邪惡的外星文明。基於對這些邪惡文明的恐懼,這個時候的旅行者號還未衝出太陽引力範圍,人類將會使用更為先進的探測器追上旅行者號,並將其摧毀。同時也不再主動向升空發射無線電信號。
  • 戴森球是尋找外星文明的重要參考?恰恰相反,二者其實不能共存
    顯而易見,我們還沒有達到一級文明,而一級文明實現的標誌就是可控核聚變技術,理想狀態下,在可控核聚變技術實現之後,只需要100噸的氦-3就可以滿足全人類一年的能源需求,而月球上的氦-3超過百萬噸,這也是我們探索月球的重要原因之一。與一級宇宙文明一樣,二級宇宙文明的實現也有一個標誌,這個標誌就是戴森球。
  • 外星入侵地球?按照宇宙文明等級劃分,戴森球有可能被造出來嗎?
    第六級:宇宙文明。整個宇宙的資源和能量已經不再是爭奪的對象,反而化身為宇宙規則的制定者和維護者。第七級:終極文明。也是神級文明,可以創造多元宇宙,已經無所不能無所不在,或者說,無欲無求了。不同文明等級,劃分的依據電影《超體》有一句很經典的臺詞:"帶來混亂的,是無知而不是知識。"
  • 超級文明存在證據被發現?科學家疑似發現天鵝座巨大外星能量站
    多年來,關於外星文明存在與否的討論從未停止。由於人類又苦於找不到外星文明確鑿存在的有力證據,從而使類似的討論變得虛無而又令人不甘。最近,NASA在尋找系外行星的巡天計劃中,終於有了意外的收穫。更重要的是,科學家重新調試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後,再次拍攝KIC 8462852,結果顯示造成塔比星驟降22%亮度的物體,絕非是行星般的圓球體。當然也不可能是行星爆炸產生的雲霧塵埃,因為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沒有捕捉到任何熱輻射的痕跡。總之,這一切都太詭異了!要想解釋這一切,真的需要一定的想像力。
  • 戴森球是什麼,真的存在戴森球嗎?
    他還寫了幾步書,比如《全方位的無限》《武器與希望》《宇宙波瀾》等。戴森在外星智能的研究方面也取得很大的成就,戴森球是他在1959年提出的一個非常大膽的理論。不幸的是,今年2月28日,這位志在探索未知世界的科學家在美國逝世,享年96歲。
  • 二級文明有可能已經出現,距地球約1500光年,人類是喜還是憂?
    當我們走出地球,面對浩瀚的宇宙,我們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外星文明的可能性。從浩瀚的宇宙和138億年的宇宙歷史來看,我們很難否認外星文明的存在。科學家經過大量觀察,認為外星文明存在,宇宙應該很熱鬧。外星文明的存在對於人類的徵程必然會有很多未知的變數。因此,我們探索宇宙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就是探索可能的外星文明。
  • 宇宙的文明等級劃分:3級文明最強,只有0.75級的地球還很弱小!
    我們人類從未發現過除人類以外的第二個智慧文明,所以我們對於真實的外星文明是怎樣的是一無所知的。們所有的猜測和認知都是基於我們人類現有的知識儲備,真實的宇宙文明到底是什麼樣子,我們一天不看到,就一天無法給出一個準確的答案,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的預測。
  • 宇宙文明等級被劃分,神級文明真的存在?科學家大膽猜測!
    宇宙文明等級被劃分,神級文明真的存在?科學家大膽猜測!地球在整個宇宙中已經有了46億年的歷史,在這期間誕生了數以萬計的物種,無論自然災難還是人為災難,地球始終在堅強的活著。自工業革命開始,我國的科技水平就有了質的飛躍,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
  • 什麼是戴森球?它並不像我們想像中的那樣簡單
    人類文明發展到今日,實屬不易,為了向更高的方向發展,必須要有足夠的能源去支撐,每年地球上都會用掉很多的自然資源,人口總數又是與日俱增的,隨著文明的進一步發展,發展所需的能源就不是地球上的自然資源可以支撐的了,而放眼宇宙中,唯有恆星是源源不斷地產生能量,以恆星的漫長壽命,對於一個文明來說,那就像是一個無限能源。
  • 戴森球到底是個啥玩意,人類最終真有這個能力把它給弄出來嗎?
    而人類現在的能量使用總量才達到2x10^13J/s,相當0.73級文明,要達到一級文明能量需求還要在現在基礎上增加數千倍,一些科學家認為,還需要200年左右的努力;而要達到二級文明還需要在現在能量利用基礎上增加約19萬億倍,在一級文明基礎上增加數十億倍。
  • 人類發現一個戴森球,距地球1480光年,為何科學家警告不要靠近?
    ,這種球就是叫做戴森球,建設戴森球的方式可以把太陽能量的利用率提高好幾個層次,甚至可以全部使用太陽發出的能量,一旦人類有能力完成戴森球的建設,可以一勞永逸的解決地球上的能源危機,遺憾的是目前人類還沒有這個能力建設戴森球,因為戴森球需要的技術實在太高了,單單把設備運動到太陽附近就已經難倒人類了,更不用說把設備建設成為直徑高達2億公裡的大球,因此目前戴森球僅僅存在理論當中,代表人類解決能源危機的一個美好幻想
  • 戴森球是什麼?人類會製造出來嗎?科學家給出時間限制!
    戴森球的提出在1960年,因為名為戴森的科學家首次提出了戴森球。戴森球的出現,讓我們對宇宙中能源有了全新的認識,所謂的戴森球是一個非常龐大的裝置,也是一個人造天體,可以利用高科技技術製造出一個直徑在2億千米以上的巨大圓形,這一人造天體可以包括任何恆星。
  • 外星生命真的存在嗎?是否會居住在戴森球一樣的世界?
    儘管他沒有給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弗裡曼·戴森尋找外星人的想法已經融入了探索文化,那就是著名的外星超級結構----「戴森球」。戴森球之戴森的回憶在2003年的一次採訪中,他回憶起自己是如何首次提出「戴森球體」的概念的,這個概念可能會暴露出一個先進的外星文明的存在。
  • 天鵝座可能有一顆恆星存在戴森球結構,如果是真的我們會很危險嗎
    這種特別突出於其他恆星的變化引起了眾多的猜測,其中有一種就是「戴森球」影響。說起戴森球,可能很多朋友都不知道這是個什麼東西,以為是個像籃球、排球、健身球之類的東西,但其實不是,它實際上是一個包裹著恆星的巨大建築。
  • 天鵝座發現疑似超級外星能量站,揭示外星高端文明或將不遠
    2014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外星行星和可居住世界研究中心」的天文學家傑森·賴特(Jason Wright)在論文中說道:「克卜勒望遠鏡除了可以探測外星行星,還有可能探測到外星文明建造的巨型空間設施。」「對KIC 8462852的觀測結果,使我們感到這是迄今為止最有希望的『搜尋地外文明計劃』(SETI)的觀測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