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7 11: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火車北站對成都人來說
遠不是地標那麼簡單
它是很多人奮鬥的出發點
也是外出拼搏回家鄉的落腳點
承載了太多的記憶
很多人在成都的第一站
都是從火車北站開始的
上世紀80年代時劉曉慶「北漂」
都是從火車北站坐火車去的北京
每次還要帶上家鄉的特產
還有當年「北漂」的張國立
一個人去闖天下時,都是坐火車
成都站為何選址北門?
成都火車北站的正式名稱是成都站
它是西南地區
最大鐵路樞紐、全國鐵路樞紐之一
可是,為什麼選址北門?
為什麼是火車北站?
其中大有原因
1952年7月1日,成渝鐵路全線通車。這是由成都駛往重慶的第一列火車出站。
時任四川省建設廳廳長的馬識途先生
在回憶成都早年規劃的文章中
曾經提到關於成都站的選址:
1952年的夏天,解放後在四川新建的
第一條鐵路成渝鐵路就要修到成都了
接著四川出川的唯一一條鐵路寶成鐵路
也將在成都開工
國家的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1957年)
也馬上開始
國家的141項重點建設項目中有好幾個就放在成都
成都站於1952年7月成渝線開通之際正式投入運營
鐵路車站放在哪裡,重點項目擺在何方
都必須很快作出決定
於是成都的城市規劃就迫在眉睫了
劉昌誠工程師搞出第一張成都城市規劃的草圖
我們看了一下,大體可行,便定了下來
首先是把成渝鐵路火車站擺在城北
貨站擺在城東北八裡莊
1984年落成的成都火車北站(新華社記者熊汝清攝)
據江大源先生回憶
當時任成都市副市長的李劼人先生
也參與了成都市早期的規劃
特別是火車站位置的確定:
鐵路通車不能單靠兩條鋼軌及車站設備
還需要為客貨機車服務的設備和設施
需要有發號施令的行政辦公樓及對社會的服務設施
還需要運輸部門與城市規劃聯繫與協調
1952年7月1日正式投入運營的成都站
鐵道部派齊植凱工程師到成都進行現場設計
我奉命邀請我原成都大學的老師
當時任成都市副市長的李劼人先生
來工程處共商鐵路建設與城市規劃的配合方案
最大難題是車站位置
原方案是設在現成都鐵路局機關處
後考慮到城市的發展,建議北移約一公裡
即設於現在的位置,多次陳情,獲鐵道部首肯
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成都火車北站 張西南攝
就這樣
管理鐵路的成都鐵路局
修建鐵路的鐵二局,設計鐵路的鐵二院
成都火車站以及這幾個單位的
下屬部門、單位和生活服務設施
包括醫院、學校、家屬宿舍區
都集中在這一片
1984年的火車北站,圖據火車北站
20世紀50年代
自成一體
實行半軍事化管理的鐵字號部門
迅速在成都北門聚集
相對於城區其他區域
成都北門顯得格外氣派
「鐵半城」就這樣名揚成都了
1994年春運,成都火車北站廣場購票、候車旅客
火車北站作為成都的地標建築之一
是一個讓成都人民再熟悉不過的名字
60多年來
承載了幾代人的集體記憶
也見證了城北的變遷
過去春運時,火車北站售票大廳人潮湧動,圖據火車北站
一組老照片來看成都火車北站的歷史變遷
成都火車北站於1952年7月1日正式投入運營
當時僅有站線八股道
旅客站臺兩座,天橋一座
1950年,以劉伯承、鄧小平為首的
西南軍政委員會決定修建成渝鐵路
並上報中央政府,中央政府把成渝鐵路
作為新中國成立後決定的第一件巨大工程
給予全力支持。當年6月15日
成渝鐵路破土動工
而火車北站,就是因為這條鐵路而修建
1980年
《人民日報》首次使用「春運」
來報導大規模春節客運
那個年代,人聲喧譁的火車北站
給多少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成都車站老照片。曹寧/圖
成都人所熟悉的北站站房修建於1982年
你知道上面書法體的「成都」二字來自何處嗎?
那是郭沫若為武侯祠題字時採用的筆跡
1984年10月
成都火車北站首次進行擴建
新的候車大廳投入使用
一座火車站,就是一個城市的一張臉孔
一扇窗口,一段歷史,只要有人
那它就是一部永無結局的故事……
這是1985年北京-成都
163次直通旅客列車的老照片
綠皮火車,我們見證了初為人父母的打工者
見證著剛剛結婚的新婚夫婦
見證者勞動人民的辛勞
甚至是在火車上降生的孩子
還有1995年,暑假來臨
成都火車站在成都電子科技大學食堂內
設立火車票售票點,方便學生購票
被譽為「校園火車站」
其時,成都站在成都各大專院校
都設立了這樣的售票點
以在1995年暑運中保證6萬餘名學生及時返家
上世紀90年代
火車北站客流量逐漸加大
北站的任務也越來越重
春運期間的火車北站售票大廳
刷新了一次又一次「客運高峰」
沒有網際網路售票的年代
購票徹夜排隊也不是什麼新鮮事
90年代春運期間的火車北站
成都東站未建成時
每年的春運因為人太多
候車大廳根本不夠用
廣場上都會建幾處候車大棚
2009年春運成都火車北站搭設臨時候車廳
火車北站進行最大規模擴能改造
2010年2月
無數人在火車北站徘徊等待
那是它迎來的第一次「春運高峰」
也打開了我們對於春運的「最初印象」
2011年
一天發送旅客12.2萬人
北站春運創下歷史
也是在同一年,成都東站投入使用
2011年春運成都火車北站站前廣場。漫成都/圖
2012年春運
開始實名制驗票
2013年
買火車票可以電話或者網絡訂票了
2017年
北站買票可以使用支付寶,更加便捷
2018年
多年來首次,在春運啟動時
暫不啟用成都站臨時候車大棚
同一年,成都西站建成
2018年成都火車北站春運現場。成都同城會/圖
如今,火車北站開始了規模最大的擴能改造
站房規模將擴大近四倍
客流量將從現在的
每天10萬人次提升到20萬人次以上
年旅客發送量提升至3700萬
▲火車北站改造後效果圖
而利用火車北站擴能改造的有利時機
以火車站以南3.3平方公裡為核心
依託這個片區獨特的樞紐優勢和軌道資源
一個國際領先的TOD樞紐型商業商務中心
即將在城北中心呈現
「鐵半城」將進入一個重新出發的高速時代
火車北站南廣場綜合樞紐一體化設計(效果圖)
成都火車北站
對於成都不僅是一個地標
它見證著成都鐵路的發展
承載著許多人的起點與終點
無論是從這裡出發
或是遠途歸來
它始終都是溫暖的陪伴
未來,它將以嶄新的面貌
服務於這座城市和這裡的人們
我們拭目以待
綜合:成都地方志、成都交通運輸等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火車北站的「成都」兩個字,來自哪?》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成都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