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記錄了一種異獸,魚身蛇尾,《西遊降魔篇》中曾出現過
《山海經》是我國一部記載地理知識及上古神話傳說的古典文籍,相傳是戰國
到漢代之間的楚國人所作,作者不詳,其內容涵蓋了神話、地理、植物、動物、
礦物、物產、巫術、宗教、醫藥、民俗等,是一本記載神話的奇書,也是一部
研究地理的百科全書。
在周星馳的電影西遊·降魔篇中,有這樣一個場景,在大唐年間,一個小漁村因不堪魚妖襲擾而請道士前來捉妖,前去幫忙的驅魔人陳玄奘卻被人認為是騙子,最終靠
職業賞金驅魔人段小姐才制服了魚妖真身,看過這部電影的讀者一定都不陌生,影片中的魚妖長著魚身蛇尾,還有四個小爪子。
今天我們要說的魚妖和這個差不多,據《山海經》中描述,其中有虎蛟,其壯魚身而蛇尾,其音如鴛鴦,食者不腫,可以已痔,大意是說,虎蛟,長著一副魚的身子,卻有著和蛇一樣的尾巴,發出的聲音好像鴛鴦的叫聲,人吃了它的肉,就能不得腫病,還可以治療痔瘡,傳說這種怪獸生在八百裡沙界的流沙河中,體型龐大,身長足有三十六尺,被稱作是「河中虎」,頭極大,外鼻孔兩個,全身長有倒刺,還有一雙和貓相似的耳朵,身體表面光滑無鱗,體色就好像是黃油斑斕的虎皮一般,腹部為白色,腮部長著和貓一樣的鬍鬚,具有生性好鬥的特點,外加強力掠奪的習性,由於身上具有條紋,
所以被稱為虎蛟。在《西遊記》中,把虎蛟作為沙僧妖化的原型。
在有些人的文章中,把虎蛟描寫成接近龍的動物,形容虎蛟體型大如巨象,渾身披甲,色澤多樣,背上有著肉膜質的翅膀,力量巨大,力量大到和傳說中的龍差不多,
而且它喜歡睡覺,一睡就是千萬年,它隱匿在人跡罕至的地洞中,纏繞著身子,發出長長的呼吸聲,從嘴角冒出雲氣,傳說這些雲氣升到地面後變為靈芝,壽命長達千年,頭上生有兩角,每一百年長一枝節,它的角在完整的情況下是最好的裝飾物,若不是祥瑞之年難以見到,這是由於虎蛟在垂死的時候會折斷自己的角,正因這樣的緣故,令眾多的帝王夢寐以求,不惜付出萬金去索取完整的虎蛟角。
還有傳言說漢昭帝曾經在渭水調到一隻白色的虎蛟,讓大廚把它煮了,品嘗過後
只覺得湯汁鮮美,肉質細嫩、甚是爽口,這件事的真實性我們已無從得知,但是虎蛟可以生活在水中卻似乎是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印證。
《山海經》中還記錄了很多其他的奇珍異獸,這些內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生態環境和古人對未知世界的理解,大概這就是這部古籍直到今天人們仍津津樂道的原因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