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關注「凱旋說三農」文章,每天從不同角度分享農村和農民新鮮事,探討農村種植和養殖項目。如果想了解更多三農之事,請點擊上方兩字「關注」,謝謝!今天分享的主題:生長在稻田裡的野菜,曾被皇帝賜名,營養美味,現在100元一兩!
各種各樣的野菜在我國是十分常見的食材。食用野菜的歷史也十分的悠久綿長。根據各種史料描述,早在商周時期人們就經常採摘各種野菜來食用。鬥轉星移,在歷史長河的不斷變遷中,野菜也在不斷的變化著。不斷的更新迭代。一直到了現在,很多的野菜依然默默無聞,不被世人所知,但是同樣有很多野菜被人們發現它的價值,甚至成為珍品。比如說薺菜、香椿、薺菜等等,深受人們的喜愛,在市面是價格還不低。有的甚至價格昂貴成為珍品。
說到珍貴的野菜,在我國的長江中下遊一帶就有一種十分珍貴的出名的極品野菜。還曾經被皇帝賜名,營養豐富,現在一兩就100元。
什麼野菜,竟然還被皇帝賜名?這種野菜叫「葛仙米」,我想很多人應該聽過吧,但是吃過這種極品野菜的人就很少了。還有葛仙米雖然稱作為「米」,但是它並不是穀類植物,之所以叫「米」,是它的外形跟米粒十分相似罷了。葛仙米的學名叫做「擬球狀念珠藻」,俗稱天仙米、天仙菜、珍珠菜等等,屬藍藻綱念珠藻科,和地皮菜一樣,是一種可食用的藍藻之一。主要生長在稻田的砂石和泥土之上。
據說在古代的時候,葛仙米就是民間的一種常見的救荒菜。後來乾隆到江南巡視的時候,在一處鄉村裡品嘗到了葛仙米,深深被它的美味所吸引。稱讚它「應為天仙才能吃到的美味佳餚」,並賜名為「天仙菜」,從此葛仙米名聲鵲起,成為當時的一種貢品。
雖然是民間傳說,但也從不同角度,反應出了葛仙米的美味與獨特之處。小時候村村都有小河、稻田,那時候環境好,沒受到汙染,更沒有農藥為之類的化學物質。記得每年種完水稻之後,最期待的就是稻田裡的葛仙米了。每年在5月份的時候,葛仙米就開始成熟了,這個時候總會跟著長輩,或者跟朋友一起到稻田裡去見葛仙米,回來就可以美餐一頓了。多的還可以拿到集市去賣換點零花錢,美哉啊。
小時候那會葛仙米並不貴,一兩塊就能買到一斤,但是到了現在葛仙米卻成了真正的「奢侈品」了。在市場上要100多元一兩,這樣算下來一斤要1000塊錢了。很多不了解的朋友就會很好奇,有的直接就說肯定是假的!怎麼可能這麼貴?其實主要原因是因為葛仙米的產量特別低導致的。以前的農村環境優美,鳥語花香,沒有什麼汙染,更別說什麼農藥之類的東西了。但是現在這樣的環境已經很難在看到了,現在的夏天就連知了的叫聲都很難在聽見了。由於現在人們大量使用農藥、除草劑、化肥等化學物品。在加上工廠林立,環境遭到了損壞。使得適合葛仙米的環境越來越少。
而葛仙米本身是一種對水質、地理條件及氣候要求非常高的野菜,環境只要受到汙染就生長不了,所以就造成了現如今的葛仙米產量極低。市場缺口非常大。
據統計,目前我國全國野生的葛仙米年產量在三四噸左右。在眾多的野菜當中,算是十分稀少的了。並且除了湖北一帶環境適合種植以外,現在已經開始嘗試人工種植,其他地方只能以野生為主,所以葛仙米,物以稀為貴,價格自然就越來越高了。
除此之外葛仙米還有它的藥用價值,能清熱解毒、痰火能療,解熱、清隔、利腸胃;清熱收斂,益氣明目,治療火傷,夜盲症。目赤紅腫,還能對抗癌細胞等等,葛仙米雖貴,卻深受人們群眾的喜愛,並且出口國外,被譽為「中國珍饈」。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綜上所述對於今天的話題「生長在稻田裡的野菜,曾被皇帝賜名,營養美味,現在100元一兩」各位朋友,你們吃過葛仙米嗎?覺得它的味道如何呢?歡迎留言說出你的看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