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這水果長得像葡萄,曾是皇帝御用的補品,如今一斤30成搖錢樹

2021-01-21 農看農

生活在農村的人現在都覺得比城裡人幸福了,經歷過一個春天,什麼野菜野果也都來了。很多野菜野果城裡人都是吃不到了,農村卻是頓頓有,吃到膩的感覺。對於水果,農村人也佔了優勢,有的水果是在城裡買不到的,而在農村,那些稀罕的水果都是隨手摘,還是最新鮮的。在農村有一種最最典型的水果就是這樣的,城裡人到水果店都不一定買得到,有貨買也要花大價錢,一斤30元是常見的事。接下來我們就來重點說這種水果。

這種水果長得像葡萄,曾是皇帝御用補品,早在2000年前就已經被發現其營養價值。不說以前多珍貴,這水果至今也是非常稀罕的,一斤30很常見,經常買不到貨。它就是被譽為「21世紀最佳保健果品」的「桑葚」,桑葚卻是很像迷你型的葡萄,都是一串很多果子聚集在一起的。曾經人們對桑葚的爭議還不小,有人說農村人專門種來餵豬,有些人說農村泛濫沒人要,城裡想買買不到。這個問題應該是人們對於桑葚的價值認同點不同。但現在可以確定的是,桑樹已成為不少農民的搖錢樹,一斤桑葚30元。

桑樹生長環境特殊,其果子都吃天然生長的,在目前很多人不管是城裡還是農村都對養生有一定的追求,桑葚的天然生長更符合現代人的胃口。從幾年前,桑葚不知不覺就火起來了,市場價錢非常不錯,不少農民都投身種植桑葚,如今桑樹都成了農民的搖錢樹,一斤桑葚高達30元。種植桑葚的經濟價值可謂是種一樹有多用,桑葚果實可以吃也能釀酒,曬乾還能入藥,桑葉和根都能入藥。桑椹嫩時色青,味酸,老熟時色紫黑,多汁,味甜。中醫學認為桑椹補益肝腎,滋陰養血,息風,具有主治心悸失眠、頭暈目眩、耳鳴、便秘盜汗、瘰癧、關節不利等病症。

從桑葚曾經作為皇帝御用補品,可以看出桑葚不管藥用還是食用價值都很高,而且一般人群都能夠食用,特別適合那些肝腎陰血不足,少年白髮,體弱及經常便秘的人。但切記一次性不能大量食用,特別是孩子。敢問各位看官,這桑葚有沒有成為你們那裡農民的搖錢樹呢?

相關焦點

  • 田邊的野葡萄,兒時老人說有毒不能吃,如今一斤50元成稀罕水果
    導讀:田邊的野葡萄,兒時老人說有毒不能吃,如今一斤50元成稀罕水果野果是農村朋友再熟悉不過的東西了,特別是90年代以前農村長大的人,童年時更是沒少吃過野果,而很多野果也十分的好吃,比現在市面上的水果也成不多讓,因此即便如今已經長大了
  • 長得像魚腥草,曾是窮苦人治病良藥,煲湯對女性好,如今30元一斤
    導讀:長得像魚腥草,曾是窮苦人治病良藥,煲湯對女性好,如今30元一斤很多在農村生活的朋友,應該都有過這種經歷,那就是家裡的老人家生病了,很多不願意去醫院,反而去野外拔一些野草回來,要麼煮水喝,要麼燉湯吃。
  • 農村這種水果形似桃子,被稱為「天堂之果」,一斤賣40成搖錢樹
    五月是水果的狂歡季,但不是所有水果都是在五月成熟的。在這五月還是有很多水果是吃不到的,而且一點也不必現在上市的水果差,應該說從五月開始,這水果就一整年吃不完。今天我們要跟大家介紹一種水果,它就不是五月成熟的水果,在這五月是怎麼著都是吃不到的哦。
  • 農村這種水果形似桃子,被稱為天堂之果,一斤賣40成「搖錢樹
    五月是水果的狂歡季,但不是所有水果都是在五月成熟的。
  • 酷似苦瓜,過去農村娃把它當水果吃,如今10元1斤,畝產可達萬斤
    導讀:酷似苦瓜,過去農村娃把它當水果吃,如今10元1斤,畝產可達萬斤馬上就要清明節了,農民這個時候也要忙著播種多種蔬菜、瓜果了。在農村裡因為自家有土地,沒有出去打工的農民,還是會在菜園子裡種植一些蔬菜。
  • 田邊的一種黑「葡萄」,以前老人說有毒不能吃,如今卻賣80元一斤
    」,以前老人說有毒不能吃,如今卻賣80元一斤對於很多農村長大的朋友來說,兒時最為難忘的零食必然有「野果」,要知道那個時候農村生活可沒有現在這麼好,想吃什麼零食都能去小賣部買,那時候基本上沒什麼零食吃,農村娃嘴饞了想解饞,就只能去野外採摘野果,或是可以吃的野草來解饞。
  • 一隻不足50克,曾是農民搖錢樹,如今價格暴跌,一斤只剩4元
    自那時起泥鰍就被譽為是農民的搖錢樹,誰養誰發財,短短去年時間廣東地區的泥鰍養殖就呈現爆炸式增長。泥鰍被瘋狂養殖是農民看中了養殖泥鰍的兩點優勢,一是泥鰍養殖周期短,一般2個月飼料餵養就能上市,周期短風險就相對較小了。二是去年泥鰍價格高,最高價的時候收購價達到了10元一斤,當時養泥鰍的人就跟撿錢一樣,不少人都發財了。
  • 曬乾後香甜如蜜,過去摘了當零食,如今農村少見,城裡一斤20元
    農民叫它「腎果」,新鮮時沒人吃,下霜後才成熟,曬乾後香甜如蜜,過去摘了當零食,如今成「腎果」,城裡賣20元一斤水果含有豐富維生素、纖維素及各種微量營養成分,日常生活中吃水果可以補充其它食物所沒有的營養,有些水果還有不錯的藥用功效
  • 農村有種野草,形似竹子根像人參,價值很高,如今一斤能賣30元
    農村有種野草,形似竹子根像人參,價值很高,如今一斤能賣30元我們現在所擁有的幸福生活都是大自然賦予的,所以說現在的人們在提高經濟水平的同時也要提倡環保。當我們走進大自然時,就會感受到各種各樣的氣息,泥土的芬芳,青草的清香。
  • 過去農村山裡很多,如今卻成了稀罕貨,磨成粉30元一斤
    對於農村比較熟悉的人應該能夠感受到,農村自然資源不斷被開發利用,有些搶手貨面臨枯竭的地步。以前河裡隨便能捕撈的河鮮,如今也成稀罕貨,一斤30元成市場常態。另外很多人山裡的美味,如今也不多見,遇得上全靠運氣了。
  • 剛上市三塊錢一斤,如今已泛濫,兩元一斤賣不動,農民:不值錢了
    導語:剛上市三塊錢一斤,如今已泛濫,兩元一斤賣不動,農民:不值錢了今天小編要說是皇帝柑,相信很多人都吃過,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貢柑,從名字看,這個東西是非常高貴的,又是「皇帝」,又是「貢」,其實在早年間,皇帝柑也是屬於稀有水果,種植的地區十分少
  • 一種像龍眼,又像葡萄的水果,據說是這兩種水果的「結晶」
    水果已成了我們生活當中不可缺少的一種食物,每個家庭裡多多少少也會買有一些水果,女人和孩子更是喜歡吃水果,有些肥胖的人甚至把水果當飯吃,其實水果不僅好吃,而且營養挺豐富的,關鍵是吃了不會導致肥胖,經常食用水果對人體是有好處的。
  • 9月才成熟,農村人稱它「長壽果」,30塊一斤,真有這麼好?
    被譽為「花青素之王」,9月才成熟,農村人稱它「長壽果」,30塊一斤,真有這麼好?在我國農村地區,日常生活中除了糧食作物和地裡各種蔬菜之外,山中還有各種各樣的野菜、野果、野生蘑菇可以吃。有的常被誤認為是「假水果」,就像今天介紹的這種藍色野果,農村人稱它「長壽果」,30塊一斤,真的有這麼好?在印象中水果的顏色,不是橘色就是紅色或青色的,而說起藍顏色的水果來,雖說有藍莓、赤霞珠、西梅,但藍色的野果卻少見。少見不等於沒有,這種農村人稱之「長壽果」的野果就是藍靛果。
  • 這種水果,和葡萄很像,產自澳洲,雖然很貴,名字卻很「逆天」
    吃完飯之後吃一些水果就成了家庭必備。大家都知道現在的水果裡面的營養價值非常的高,而且種類特別的多,不僅有咱們中國的水果,而且還會有一些進口的水果。前不久我就看到了一種長得和葡萄非常像的水果在,這種水果來自遙遠的澳洲,雖然說價格的確很昂貴,但是味道卻很好!你們見過嗎?
  • 果子像葡萄,兒時的美食,城裡一斤30元搶著買,卻不知葉子有毒
    在農村中總能看到不少植株,它們紮根於泥土中茂盛的生長,到了不同的季節則會呈現不一樣的狀態,等到長出果實後,農村娃就會將其採摘回家。今天要說的野果子,其味道很是甘甜,大家將其稱為「野辣椒」,過去毫不起眼,如今卻賣出30元一斤,城裡人都愛吃搶著買。
  • 農村曾用來餵豬的野草,如今成餐桌上的美食,20多元一斤成稀罕貨
    長得像艾草的害草,農民看到就拔掉,殊不知它價值珍貴,還能消炎農村曾用來餵豬的野草,如今成餐桌上的美食,20多元一斤成稀罕貨在廣闊的農村大地,最多的是野生的植物,灌木喬木野草到處都是,在這眾多的野生植物中,像一些大的樹木,人們可以用它來做建材,做家具等,還有一些野草人們常拔回來吃
  • 這長相似葡萄的水果,市面上一斤上百塊,可營養卻十分一般!
    這長相似葡萄的水果,市面上一斤上百塊,可營養卻十分一般!水果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可是有著一種相當重要的食物了,咱們一日三餐中蔬菜和肉類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水果也同樣是非常有必要的食物之一,它所帶來的維生素以及其他的營養物質都是我們人體所必需的。
  • 農村裡稱為「雞屎果」,成熟後香飄百米,營養價值高成了搖錢樹
    今天分享的這種雞屎果,雖然在農村的別稱不好聽,其實這種水果在成熟後香飄百米,果實的味道好,營養價值高,其實全身是寶,如今成了搖錢樹。這種在農村被稱為「雞屎果」的水果,其實學名叫做「番石榴」,也是臺灣地區所說的芭樂,如今在城裡也很受歡迎,過去雖然只是當地常見的水果,但如今還被大面積種植。
  • 曾是農業一大害蟲,人稱「土狗子」,如今40元一斤,靠養殖才夠吃
    導讀:曾是農業一大害蟲,人稱「土狗子」,如今40元一斤,靠養殖才夠吃現在正是春季耕種的時節,很多農民朋友已經在田間地頭忙活起來了,除了種植農作物之外,還要做2件事,那就是除掉田邊的雜草以及害蟲,畢竟這些東西對於農作物危害都十分的大
  • 農村石頭上的「仙桃」,是窮人的天然補品,價格便宜功效堪比石斛
    生活在農村裡的朋友,對於野菜特別喜愛,尤其是經歷過窮苦年代的老農民,最是喜愛野菜,這些野菜不僅在以前成了他們的「救命菜」,如今也是一種免費的天然營養品,比如薺菜、魚腥草等等,都是營養好價值高的野菜。這種野菜就叫做「石橄欖」,長的根橄欖差不多,但是生長卻很特殊,石橄欖只在深山老林裡才有,而且只長在、巖壁上或山林下具腐殖質的巖石上,可以說就是一種長在石頭上的野菜,別看石橄欖生長位置不咋地,但是它也曾是窮苦人的「天然補品」,被不少窮苦人所喜愛。村裡有老農民曾說,石斛太貴了,就吃石橄欖來補身體,效果也是差不多的,因此老農民也覺得石橄欖的功效堪比石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