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農村山裡很多,如今卻成了稀罕貨,磨成粉30元一斤

2020-12-15 農見記

對於農村比較熟悉的人應該能夠感受到,農村自然資源不斷被開發利用,有些搶手貨面臨枯竭的地步。以前河裡隨便能捕撈的河鮮,如今也成稀罕貨,一斤30元成市場常態。

另外很多人山裡的美味,如今也不多見,遇得上全靠運氣了。那麼今天筆者要介紹一種農村稀罕貨,在過去可能不算啥,畢竟以前農村山裡很多,有些人都不屑去挖。

農村人對於葛根絕對不陌生。葛根的價值在於其根部,可食用也可藥用。葛屬於豆科,是多年生藤本植物,是我國傳統中藥材之一,其中山東,湖北地區所產的葛根品質最佳。葛在我國的使用歷史十分久遠,在新石器時代就發現葛被用於作紡織原料。在古代更有很多對葛根相關記載,如《本草綱目》、《黃帝內經》、《詩經》對葛根都有相關記載,大多書籍指出葛根具有清熱解毒、防暑降溫的作用。

在農村山區,人煙越少的地方,野生葛根資源越豐富,年限越久品質越好。但隨著野生資源被過度開發,目前野生葛根已經不多見了。現在有農民挖到年限久的葛根都是罕見的事件,常被新聞報導。

記得30年前,村裡老人沒事就上山去挖葛根,只要是沒開荒的野地裡,石縫邊上遇到葛根的概率很大。農村人挖到葛根一般用於磨粉泡酒、充飢、衝開水服用,其中用葛根粉衝開水常被老中醫用於清熱降火解毒。過去因葛根資源豐富,許多人對它都沒有太在乎,每個農民有需要的時候就直接去山裡挖,經過幾十年的資源開發,如今野生葛根資源真是要枯竭了。

不過在社會需求不斷增加的前提下,人工栽培葛根不斷在擴大面積,產能逐年上升,逐漸替代了野生葛根的地位,雖然人工葛根品質不如野生葛根,但在野生葛根資源缺乏的前提下,人們不得不選擇人工葛根。

在民間,葛根的主要吃法是磨成粉泡水用於降火。以前窮人拿它充飢,現在已很少見到如此吃法了。葛根也從充飢糧食轉變成了一種養生食材,市面上售賣的價格一般能達到30元一斤,品質越好或者是純野生葛根粉價格還會更貴一些。市面上常見的新鮮葛根主要作為一道菜餚,葛根粉主要作為中藥材使用。

實際研究表明葛根內含12%的黃酮類化合物,如葛根素、大豆黃酮苷、花生素等營養成分,還有蛋白質、胺基酸、糖、和人體必需的鐵、鈣、銅、硒等礦物質,是老少皆宜的名貴滋補品,有「千年人參」之美譽。不知你們是否了解葛根,你們見過野生葛根嗎?你們當地有食用葛根粉的習慣嗎?

相關焦點

  • 曬乾後香甜如蜜,過去摘了當零食,如今農村少見,城裡一斤20元
    農民叫它「腎果」,新鮮時沒人吃,下霜後才成熟,曬乾後香甜如蜜,過去摘了當零食,如今成「腎果」,城裡賣20元一斤水果含有豐富維生素、纖維素及各種微量營養成分,日常生活中吃水果可以補充其它食物所沒有的營養,有些水果還有不錯的藥用功效
  • 農村小河常見,人稱「菜板魚」,以前沒人稀罕,如今成了搶手貨
    導語:農村小河常見,人稱「菜板魚」,以前沒人稀罕,如今成了搶手貨以前農村的池塘很多,小溪裡常常流著水,山裡的溪澗也特別多,只要是有水的地方就會見許多個頭不大的小魚,魚頭小嘴巴也小,在我們當地叫做「菜板魚」,也有人稱它為
  • 小時候隨便摘,含鈣量不輸牛奶,如今百元一斤,成了稀罕貨買不起
    小時候隨便摘,含鈣量不輸牛奶,如今百元一斤,成了稀罕貨買不起很多生活在城市裡面的人會很羨慕農村的生活,不僅生活環境好,而且還可以經常去野菜採美味又免費的野果野菜吃,畢竟現在在城市裡,野果子、野菜這種東西可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 農村裡一種「幸運草」,如今30元一斤成稀罕貨
    在農村的野外有著許多的野生植物,許多野生植物看似不起眼,但對卻給農民朋友以及農村娃們帶來了很大的用處,最明顯的莫過於那些可以吃的野菜、野草和野果了。尤其是一些可以吃的野果和野草,在過去可是深受農村娃的喜愛。
  • 曾是民間的接骨「神藥」,如今15元一斤成稀罕貨,老農民才認識
    #野生植物知識#導讀:曾是民間的接骨「神藥」,如今15元一斤成稀罕貨,老農民才認識在農村野外有著許多的野生植物,它們不僅綠化了農村的環境,還給農民朋友們帶來了許多好處,比如生長在田邊的馬齒莧、馬蘭頭、蒲公英等野草,以及生長在山裡的香椿、刺老芽等野菜及各種野生菌,就擁有這很高的食用價值,農民朋友不僅可以自己採摘來食用,還可以拿到市場上去售賣。
  • 農村這水果長得像葡萄,曾是皇帝御用的補品,如今一斤30成搖錢樹
    生活在農村的人現在都覺得比城裡人幸福了,經歷過一個春天,什麼野菜野果也都來了。很多野菜野果城裡人都是吃不到了,農村卻是頓頓有,吃到膩的感覺。對於水果,農村人也佔了優勢,有的水果是在城裡買不到的,而在農村,那些稀罕的水果都是隨手摘,還是最新鮮的。
  • 山裡一種白「草莓」,兒時老人說有毒不能吃,如今30元一斤難見到
    導讀:山裡一種白「草莓」,兒時老人說有毒不能吃,如今30元一斤難見到夏季是水果大量上市的季節,很多水果不僅好吃,其營養價值也十分的豐富,而且最為重要的一點是現在的水果價格也便宜,水果也會也基本上成了家家戶戶必備的一種日常食品
  • 長得像芹菜,俗稱「蛇不見」,蛇見到就怕,百元一斤成稀罕貨
    導讀:長得像芹菜,俗稱「蛇不見」,蛇見到就怕,百元一斤成稀罕貨在農村的大山裡,生長著許多的野生植物,而大多數野生植物因具有獨特的價值,被生活在山區的農民朋友當成寶貝,而隨著人們對這些有價值的野生植物的開發,使得它們其中絕大部分都成了市面上搶手貨
  • 松樹上一種野菜,吃起來像松油,卻是難得的稀罕物30元一斤
    #野生植物知識#導讀:松樹上一種野菜,吃起來像松油,卻是難得的稀罕物30元一斤松樹在農村的山裡很常見,但要說松樹上長有什麼野菜,估計很多人是不相信的,除了某些松樹上能結松子之外,還有什麼能吃的野菜呢?通過浸泡之後,沙松尖就徹底「進化」成了能吃的野菜。最返璞歸真的吃法就是挑一個醬醋油碟,處理好的沙松尖再過一遍沸水,然後蘸油碟吃,這種吃法簡單,但是更能細細品味沙松尖的天然味道。也有喜歡用沙松尖來炒菜的,炒雞蛋、炒瘦肉都不錯,還有一種大眾化的吃法便是把各種調料直接和沙松尖涼拌,最後放點香醋,也十分爽口。
  • 30年前泛濫成災,兒時當零食,如今60元一斤,經常買不到
    導讀:大家好,這裡是農看農,每天分享農村新鮮事,分享種植技術和市場。今天我們的主題是:30年前泛濫成災,兒時當零食,如今60元一斤,經常買不到。 時代在變化,農村的環境也隨社會發展也日新月異,到處都是小洋房,道路都鋪上了水泥路,一到夏天的時候熱得跟城裡一樣已經沒有地方可以避暑了。
  • 果實像饅頭,常拿來做涼粉,過去不值錢,如今30元一斤
    導讀:大家好,這裡是農看農,每天分享農村新鮮事,分享種植技術和市場。今天我們的主題是:果實像饅頭,常拿來做涼粉,過去不值錢,如今30元一斤。在30年前,零食這檔美食還沒普及到農村的時候,農村娃唯一能夠解饞嘴巴的只有那山裡按季節成熟的野果子,到了哪個果子成熟了就拿它當零食,到了寒冷的冬季之後,實在沒有野果子解饞的時候,只能吵著家裡弄點鍋巴嘗嘗。
  • 聽名字很霸氣,種子50元一斤,根莖才是稀罕貨,常有人到處求購
    無論是哪個季節,對於生活在農村的老人來說,每個季節都有相對應的野貨可以收穫。就春節而言,山裡最讓人稀罕的就是那可口的各種野菜,到了春季的尾巴,就是雨後破土而出的春筍,鮮嫩無比讓人垂涎。除此之外,山裡還有一些鮮為人知的好東西,只有特定一些人才認識。
  • 美國泛濫成災沒人要,在國內卻大量種植,磨成粉12元一斤
    除了近期的全球氣候變暖問題之外,很多事情發生在不同的國家是不一樣的現象。這美國的車釐子,在當地似乎就是普通水果,可出口到我國之後卻成了高價貨,比本地的櫻桃還要受歡迎。難道美國的車釐子比國內的一定好吃嗎?筆者認為不見的吧。
  • 這樹滿身是刺,果實酷似橘子卻不能吃,曬乾卻成40元一斤稀罕貨
    導讀:這樹滿身是刺,果實酷似橘子卻不能吃,曬乾卻成40元一斤稀罕貨小時候筆者特別喜歡吃野果,畢竟那時候農村生活條件沒有現在這麼好,經常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而野果一年四季都有,既不要錢又好吃,所以在以前的時候,野果就成了不少農村娃及農民朋友常吃的一種食物。
  • 農村一種野草,果實磨成粉,80元一斤,你們認識嗎?
    摘要:農村一種野草,果實磨成粉,80元一斤,你們認識嗎?下午洗完衣服才剛剛坐下來,便見到侄子們拿著很多的「香腸」跑了過來,不過又覺得不對,因為他們是從田裡回來的,並沒有去鎮上,怎麼可能會有「香腸」呢?請大家看看圖片,就是圖片中的野草,它在農村很多,不過平時還真的沒有注意到。相信很多的農民朋友應該都是知道的吧,這種野草植物的名稱叫「香蒲」,它常生長於水田裡,或是水田的邊上,而且還基本是成片的生長。而我們所說的果實便是生長於「香蒲」的莖枝上,其實,應該算是寄生吧,因為這種果實並非「香蒲」的真正果實,它的名稱叫「香棒」。
  • 田邊的野葡萄,兒時老人說有毒不能吃,如今一斤50元成稀罕水果
    導讀:田邊的野葡萄,兒時老人說有毒不能吃,如今一斤50元成稀罕水果野果是農村朋友再熟悉不過的東西了,特別是90年代以前農村長大的人,童年時更是沒少吃過野果,而很多野果也十分的好吃,比現在市面上的水果也成不多讓,因此即便如今已經長大了
  • 農村山邊一種大葉植物,農民當野草砍掉,如今15元一斤成稀罕貨
    隨著農村年輕人都湧向城市,種地的農民已經越來越少,不少村裡的土地都開始荒蕪了。漸漸地進山砍柴的人也少了許多,於是我們可以看到植被開始變得豐富了起來。原本會被農民當做野草砍掉的植物,現在因為無人問津,反而生長的很茂盛,比如今天我要說的這一種植物。
  • 87歲老奶奶擺攤賣稀罕貨,紫蘇2元一把薄荷8元一斤,我一買一大袋
    又到了周末,集市是我最喜歡去的地方,人多熱鬧,關鍵還有很多的稀罕貨可以買到,今天遇到了一個87歲老奶奶,這麼大的年紀了居然還在擺攤賣菜。87歲老奶奶擺攤賣稀罕貨,紫蘇2元一把薄荷8元一斤,我剛好從這裡路過,一買一大袋,她賣的稀罕貨有很多,一些是自己家裡種的,一些則是從山裡採摘的,都非常的新鮮。
  • 果子一斤60元,葉子也是稀罕貨,農民摘來也不賣,清燙很好吃
    對於枸杞很多人應該一點也不陌生吧,市面上常見的枸杞有紅色枸杞、黑色枸杞,黑色枸杞價格要比紅色枸杞貴許多。但人們生活中常吃的枸杞卻是紅枸杞,也是人們潛意識當中的枸杞代表。紅色枸杞鮮品價格一般30元一斤,幹品一般價格翻倍,可賣到60元一斤。大家在重視枸杞果實的時候卻常忽略了枸杞葉的價值。連很多農村人對枸杞葉的認識也很少,只有少數人真正了解枸杞葉,並且把它當作稀罕貨對待。枸杞葉到底有啥價值呢?枸杞葉其實與枸杞相似,它也是可食用的一種野菜。據當代對枸杞葉價值的記載,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分別是制茶、作野菜。
  • 農村一種「甜杆」,鄉下小孩時常偷吃,如今9元一斤成高檔水果
    在日常生活中,水果是大家很喜歡吃的一類食物,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鋅,硒及多種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市面上水果的種類越來越豐富,除了咱本地土產水果之外還有很多舶來的「洋貨」,以及農村山裡的野生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