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田邊的野葡萄,兒時老人說有毒不能吃,如今一斤50元成稀罕水果
野果是農村朋友再熟悉不過的東西了,特別是90年代以前農村長大的人,童年時更是沒少吃過野果,而很多野果也十分的好吃,比現在市面上的水果也成不多讓,因此即便如今已經長大了,很多農村朋友一聽到那些野果的名字,依舊忍不住流口水。像筆者前幾天分享過的野地瓜、酸棗、桑葚、山捻子等,很多讀者看到就情不自禁的流口水了。
不過得益於現代農業技術的發達,很多好吃的野果也被培育成了特殊水果被農民們所種植,所以現如今在市面上也能買到童年時吃過的野果。下面筆者再次給大家分享一種野果,它是一種生長在田邊的野葡萄,很多農村娃在兒時那會都不敢吃,如今卻賣一斤50元成稀罕水果,它就是「烏甜仔」。
烏甜仔是啥?
想必這是很多人的疑問,其實只要農村長大的人,都見過這種野果,不過由於它在我國全國各地都有分布,因此民間的叫法十分的多,筆者老家這邊叫做「黑天天」,在其他的地區還有野葡萄、野辣虎、野海椒、小苦菜、石海椒、野傘子、野海角、燈龍草、山辣椒、野茄秧、小果果、地泡子、飛天龍、天茄菜、黑天天、黑星星等叫法。
估計有很多朋友已經猜出來這烏甜仔是什麼了?沒錯,它就是「龍葵」的果實,一種在我國農村地區十分常見的野果,在田邊、荒野及山林裡,幾乎是隨處可見。
為啥很多農村娃兒時不敢吃它?
在以前的時候,農村生活條件不好,很多農村娃都沒錢買零食,所以野果就成了農村娃們解饞的零食。而這烏甜仔和葡萄長得十分像,自然會吸引那些嘴饞的娃們,但是卻沒人敢摘來吃。因為很多老一輩的人都說這烏甜仔有毒,小孩子是不能吃的,不然的話會頭痛的。於是乎很多農村娃只能對著烏甜仔乾瞪眼,卻不敢下口。
那麼這烏甜仔真的有毒嗎?
確實有,烏甜仔中含有生物鹼,吃個幾個沒啥問題,吃多了的話就會出現頭暈、頭痛的中毒反應。
當然,烏甜仔雖有毒,但是經過簡單的處理之後,很容易就可以把毒去掉了,但烏甜仔是一種味甜很甜的漿果,小孩子沒啥自制力,定然摘了就吃,且會多吃,所以老一輩的人才會說這烏甜仔有毒,不讓娃們吃,就怕出現多吃中毒的問題。
現如今隨著人們對烏甜仔的發掘,也將烏甜仔培育成了一種特殊的水果,不僅在我國如此,在國外也如此,同時還將烏甜仔開發加工成了飲料、果醋、果罐頭、果醬、果酒等副食,使得龍葵的價值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也給農民們增收了。
不過由於烏甜仔被培育成水果進行種植的時間還不久,所以目前的產量也不高,因此在市場的上價格比較貴,一般一斤在50元上下,說是稀罕水果也不為過。
有朋友可能會問,烏甜仔在我國的野生資源十分的豐富,為啥還要種植呢?主要是種植的方便採摘,而且經過培育之後的烏甜仔,毒性也幾乎沒有了,吃起來也比較安全。另外,烏甜仔可不僅僅是果實能吃,其葉子也是民間的一種有名的野菜,叫做「白花菜」,同時它全株還可以作為藥材出售,所以才有農民專門種植它。
烏甜仔的果實一般在7月到12月結果,生活在農村的朋友,若是兒時沒吃過,而現在又好奇它是什麼味道的話,可以去野外採摘些來嘗嘗,但切記不可多吃,同時要先做好去毒處理。
各位朋友,你們認識烏甜仔嗎?歡迎留言交流哦!